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路上的感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笑吟吟向你示意。你高兴地也向他或她微笑,你向他或她伸出手。那人走向你,
又与你擦肩而过,让你的手空伸着,而你身后的一个人,接过了那束花……
    这样的事,我遇到过,你也遇到过。那么这种事,你可能没有遇到过。还是十
年前,出访意大利,因为意外原因,对方给我们预订的客房少了一间,在代表团里,
我与周涛算是年轻人了,于是我们俩住进了一间客房。注了两天,我们发现许多外
国作家都是带着情人在这里“开会”,也发现许多投向我们俩的异样的目光。原来,
一男一女,不管他们是什么关系,在这里住到一起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两个男人,
而且是又高又大的男人住到一起,就有“同性恋”之嫌,又是东方人,于是更引人
注目……
    人们越来越多地说到尴尬这个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变,人
与人之间交往的增多,在充满活力的现代人生中,好像谁也与尴尬分不开。于是有
了喜剧小品的走红,有了《我爱我家》里一家子尴尬人,有了《编辑部的故事》编
不完的尴尬事。
    让李冬保们总在尴尬中进进出出,于是我们畅怀大笑,在笑声中,释放了我们
心底的那份尴尬。尴尬是一种人生体会,以前认为它只是贬义,于是人们总躲着会
使自己尴尬的事。现在看来,社会是开放的,人际是开放的,开放的生活躲不开尴
尬,就像司机躲不开红灯,看电视躲不开广告。尴尬是错位,是本能的自然反应与
理性、尊严和规范的瞬间错位。尴尬是失衡,自我与社会、需要与现实、内心秘密
与社会角色,诸如这些现代人的对立统一面在某一境况下的失衡。尴尬是中止,习
惯的中止、规范的中止,在中止后又失去了自我方位感的手足无措。当一种按部就
班、因循守旧、尊卑有别的生活方式,被全新而开放的世界冲散了以后,我们得到
了新生活,我们告别了旧方式,我们也在得得失失之中体会了人生许多尴尬。
    摆脱尴尬,首先需要坦荡,然后是机智。
    我与贾平凹相识多年,但有件事,让我想起就觉尴尬,为我也为他。文革后期,
我初入文坛,在《陕西文艺》当业余诗歌编辑。平凹是工农兵大学生,老投稿,一
堆诗,好的不少,能在那时发表的不多,找出了一篇,名为《红军坟》。遵照领导
意见,找平凹谈话,叫他改一下结尾。他这诗的结尾是红军在长征路上牺牲了,拄
的那拐棍插在坟头上,长成了大树。我说:毛主席说过长征是我们的胜利,拐棍应
插在宝塔山,才有意义,不能插坟头。他改了拿来,拐棍还在坟头。再叫改,拿来
看,拐棍只是挪到坟边,没上宝塔山。这稿子让领导压下了,没发,平凹也就没当
成诗人,成了小说家。这是一件尴尬事。好在我坦率,平凹也有量,多年后提起,
他说,有那事,是插在坟头上。大家一笑,没觉得这事让当作家的他丢脸,也没让
我这当编审的跌份。
    尴尬有一厉害之处,就是让某些人露出破绽,让人发现这世上还有活得无味的
人。这副面孔你一定见过:衬衫的领口虽已油黑,但扣子全扣得到位,让脖子直起
来,遇到自认是尴尬境况时,厉声正色:“请严肃一点,不像话!(或者是,请注
意影响!云云。)”其实,大家也许只是说了句“你夫人让你下班买瓶醋回去。”
    唉,不怕遇到尴尬事,就怕碰上无味人。你说是不是?

车祸
    我坐在这宁静校园里一座高楼第八层的宿舍里,安静的世界就在窗外。这个第
八层,刚好高于所有的树梢,又低于任何一朵云片,让我的目光自由,也让我的思
绪拖着长长的彗尾,向远方飞去。因为我静,我就误以为世界也静若处子。实际是
窗外也许是另一个样子。目光直达那五百米外刚建成不久的一条高速公路,车辆奔
驰而悄无声息,像跑道上的速滑运动员,从我的右眼角滑出我的左眼角,一瞬如梦
如风。对这一辆车而言,它却是在说,真好啊,这个飞跑的世界。我与它,在这个
无边无际的天地间,用这种方式相撞一次,它的运动与我的目光。这是安全的撞车,
而我的思绪此刻在另一条车道上,我在读周涛的《滇行记虚》。只是因为目光从书
本上抬起来一下,我的目光撞上了高速公路上的那辆小轿车,这辆小车撞击我的思
绪,又让我从周涛的滇行记,跃到了我在云南目睹的一次车祸。那是我们从石林返
回昆明的路上。刚修好不久的高速公路,有的路段还没能全封闭起来。车速很快,
在路边有个老人牵着的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他不知为什么挣脱老人的手,说时迟那
时快,向路中间跑了两步的小孩,被前面那辆急驰的车撞飞起来。我们这辆车就在
这车后面,只见那孩子像是飘动的鸟儿,从车前升起,汽车在他的底下穿过之后,
孩子才落在路面上。这一切发生得那么快,像一部无声电影,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定
神证实它确实是真实的事件,这一切又远远地消失在车后的阳光中。快速行进中的
车祸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人可以像鸟儿一样地做一次最后的飞行,然后就悄悄在这
个世界消失。这象征着什么?从滇行记追忆再回到眼前的这条高速路,在它刚通车
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车祸。有人嫌路边的隔离栅栏碍事,搬开它,仍在路上穿
行。刚好有位记者在拍摄这个违章现象时,拍下了这一惨剧,一个人让高速行进的
汽车铲飞起来。这个镜头在电视台的新闻中播出,让我感到惊奇。它用画面记录了
一次真实的车祸而不是电影中作为特技的车祸。这是一个巧合,汽车的行进线、人
的行走线与摄影机镜头的运动线在这个世界里,同时交于同一空间的同一点上。在
这个可见之物的相撞后面,是三个思维运动路线相撞:汽车司机的驾车时的思路、
那行人想穿过高速路的念头与摄影记者的拍摄的想法,在此时此地交合成事故。我
认为这个新闻节目的价值,不仅仅在说明必须遵守交通法规,还在于它证实了几个
目标各异的思路,怎样在互不相关的情形下,共构一个事件,从而再次证实了偶然
性中的一个特点,高速运动的思维空间同样可能出现“车祸”。就这个事件而言,
三个人的思维如果不发生联系,不可能完成“一个车祸事件的记录”这个事实。但
作为事件最重要的一条思路,还是那行人的念头“横穿马路”。如果没有这条思路,
那么现实中的车祸也是可以避免的。这一点,正是促使我提笔的原因:人的思维也
是高速运动的,它也会和高速运动的其他事物一样,容易出现“车祸”!人的思维
是高速运动的这一特点,有人能认同也有人不认同。从你正在看的我这篇小文章,
你可以考察一下我的思路是怎样高速运行的。也许不是每个人的思维都在高速运行,
也许一个人也不是每时每刻的思维都在高速运行,但人的思维有高速运行状态,这
应无可置疑。因此,承认思维运行也可能出现“车祸”,是防止“思维车祸”发生
的前提。大人物如此,小人物也如此。比如,曾经出现的“大跃进”与紧随其后的
“三年灾害”是社会发展中的“车祸”,而在其先,也有决策人思路上的失误,也
可以说思维运行出了“车祸”。再比如,前两年那个诗人杀妻事件,显然是人伦法
理上的一次车祸,在此背后更有一个诗人思维出轨的运行事故。高速运行中,要避
免突发事件,必须要两个前提:一是运行物处于正常状态,二是操作者处于正常状
态。最讲求这个的是航空业,飞行器的安全检查绝不能放弃,也要求驾驶员心理是
正常状态。昨天新闻报道说今后培训飞行员首先要对飞行员心理进行检测。这是一
个重要信息,它让我想,在其他部门招收人员时总是只检查硬件“身体”健康,其
实,软件“心理”是否健康也同样重要。高速状态下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心理运行
出轨引出的“车祸”,实在是太多了。



平民幸福
    现在的人谈幸福,话语方式与以前的大不一样。一开口,钱、留洋、别墅、升
官……直奔名利两个字而去,让我有时候感到刘姥姥一样进入不了这个大观园。不
是说我的觉悟有多高,而是我认为他们所说的那些物件,钱啦,出国啦,与幸福还
不是一回事。就这么说吧,那些物件也许是幸福的道具,比方说,现在的电视剧常
常是运用这些道具来消费“当代英雄”故事,演得多了,也就把道具当成幸福本身
了。我这篇文章就是由此引出的想法,像我们这样的老百姓,所具有的幸福是什么?
这种幸福有没有“非老百姓”就无法分享的地方?这种幸福本身有没有不完美之处?
换一句话,有没有什么特点?我一开始想,就觉得有必要想,常说不要身在福中不
知福。还是要知道这福是什么样了的好。
    第一句话叫:少一个不行。平民幸福是一种经过简化的幸福,比方说北京市民
吧,大概可以说是:一家三口,一套三居,一日三餐,三环以内。这好像跟三较上
劲了。但这三字也是简化得不能再简化了。三餐不能减成两餐吧。三居减成两居也
要住人,但总是没“到位”让人少点幸福感,四居五居或者别墅,好是好,但不是
百姓所求。三环以内,说的是住房地点在三环路以内,不是说三环以外的就没幸福
可言,但一到商场,迎面一幅大标语“三环以内免费送货上门!”一个住在三环以
外的北京人,就有点被罚出了场的感觉。最重要的还是一家三口这一条。老婆、老
公和一个孩子,三人撑起的就是一个平民完整之家,少一个也不行,在这里是最明
确的条件。少了老婆叫光棍儿,少了老公叫寡妇,少了儿女叫绝后。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