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6.战国福星大事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倒是大可不必,照现在的形势发展下去就很好!”我摇了摇头否定掉他的想法。“你和我的条件不同,论威望现在还远远及不上我。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表现出你的强势,让所有人都怕你,用不着搞那些节外生枝的东西。经过新币推行、收回矿产和垦荒自有这几件事之后,天下的大势基本已经定了,现在即便没有我也不会再有人轻易反叛。不过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大意,尤其是不能低估那些老家伙们坚韧能力。那些大名家族。尤其是那些在战国中有着光辉传统的大名家族,仅仅他们的名声就是一笔难以估量地资源。时代在变化了,可这些家族也会是随着变化的,哪怕是在几百年后也可能会形成新的‘旗帜’!”

  “父亲所虑极是,现在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信清也转而极为严肃地对我说道“岛津、大友和毛利就不去说他了,他们的领地虽然在战争最后几年有所变动,但是毕竟不算太远,旧有的影响难以一下子消除。现在我最奇怪的是德川家,这近二十年来在陆奥居然也是扎下了根。现在在那一国的影响居然有了超越传统大族伊达家的趋势。如果不加抑制地话,儿臣恐怕再过十数年后东北有可能形成新的分裂策源地!”

  “德川家康!”我在嘴里默默地念着这个名字,心中有好似有一个沉重的磨盘滚过。

  这些年我一件接着一件办大事,修建大阪、建立幕府、币制改革、二次检地、矿产收回,无论哪一件都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不过看来这老小子也没有闲着。我暂时不动他并不表示我不能或者不想动他,看来是到整治他的时候了!

  “德川清忠的情况怎么样?”我缓缓地问到。

  “目前看倒还是规规矩矩!”信清立刻回答到,看来也是在时刻关注着的。“元服前德川清忠在大阪呆过两年,之后就回到了陆奥。因为父亲特例恩准,准许清康代替他担任日御禁尉的职位,所以他一直留在那边,只是有时候代替他父亲过来一次!”

  “嗯!”我点了点头,也确实没听说过他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德川清康在京都的表现如何?”我又问到。

  “行事非常低调,在京都诸大名子弟中风评不错!”信清想了一下又补充说:“根据派在他身边的人报告,清康的文才武艺都有相当的造诣,对任何人都谦恭有礼却不显做作,并没有刻意韬光养晦的迹象。有几回本多重次等德川老将到近畿来,去看望他时都隐隐流露出了同情之意!”

  “只要他本份就好,先就这么在京都呆着吧!”我没有多说别的,但是想必从表情已经可以看出对德川清康的满意。

  “虽然现在从各方面来看清康此人还算识时务,可他毕竟还是德川家的人……”信清有些误解了我的意思,因而微感疑虑地说到。

  我又看了他一眼,然后垂下了眼皮。“成大事者心胸要开阔些,不要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不管怎么说清康毕竟是池田殿下的女婿,该照顾还是要照顾一下的!”

  “哦……是!”尽管对我的这个决定还是难以认同,可信清还是答应了下来。

  “唉!德川殿下一直对清康殿下心存嫌隙,我们是外人自然是不便多说什么,但也不能就这么看着。”我叹了一口气说到,显得非常“烦恼”。“这样让他们父子长期分置两地,更加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既然清康不便回去陆奥,那么就把德川殿下调过来。你回去以后向朝廷上一道表章,奏请委任德川家康殿下为太子侍读到京都来!”

  “是,儿臣回去就办!”信清点头之后紧接着又问。“德川家康到达京都以后,您是否要见一见呢?”

  “有这个必要吗?”我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心中不尽暗暗叹了一口气。作为一个接班人他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学出来的知识毕竟不等同于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本能。现在看来那个计划还得我这老将出马,但愿这是我最后一次亲自动手……哦,至少还有一次!

  “父亲……父亲?”看我端着杯子却不喝,两眼瞅着窗子外面一个劲儿地发楞,信清忍不住叫了两声。

  “哦……没有什么!”我使劲儿地摇了摇头,不知道这是不是也算一种衰老的表现。

  “最近的日子过的很平淡,我很想找些事情去做。这么多年的无声无息,也许很多人已经把我忘掉了!”

  “父亲想要出去走走?那可是一件好事啊!”听我这么一说信清也很高兴,急忙地问道:“您是想举行茶会还是围猎,只是要召集天下大名的话还需要些时间!”

  “你不必那么麻烦了,我已经着手开始布置。”我有如作体操般舒展了一下身体,作了个大干一场的表示。“无论茶会还是围猎都太累了,我已经没了那样的劲头。我是想这百年来佛门势力总是频繁给天下制造动荡,如今也该是我逗逗他们的时候了!”

  “您怎么……”信清一听也来了兴趣,正要问时门却响了两下。

  “启禀主公:山下传消息说京都有人过来,不知道您见不见!”

第六卷 谁家天下 95、幕后大佬(下)

  京都来的人是持明院基久,我想绝大多数人已经记不得了,不过我以前肯定说过,他就是正亲町家季秀的二小子。

  在中古时代的日本过继和改姓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无论是公卿还是武家。在当时日本把一个东方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极至的地步,那就是长子继承制几乎是一种病态的形式,长子和其他儿子的关系能到君臣就不错了,那至少说明是次子名下还分到了一份产业。不过这也只是大势力(好比织田、武田和我)能够做得到,那些千八百石的小豪族就不用想了,不然用不了两代人就会分个干干净净。

  与这些可怜的次子们相对应的,另一些家族的处境却更加悲惨,因为战乱或者其他的原因,这些家族的苗裔单薄最终断绝了。不过这些家族往往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显赫的名望,偌大的家业总不能就那么抛去了吧?再说没有名正言顺的家主会招来其他势力的觊觎,担缸的家臣们日子也不会好过。

  正是因为这样客观环境造成的必然,日本的传统是重视家名甚于血统,只要是继承了家业的养子地位就非常高,绝对要超过那些没有继承家业的血缘子弟。养子将会把这个家族的一切荣耀和传统传递下去,这在那个时候的欧洲或中国这种情况是见不到的。

  正亲町季秀自己原先就是出身庭保家,现在二子继承了持明院,四子则是继承了鹰司家。可以说出现这种情况也和我有关系,不然至少不会这么兴旺。

  正亲町季秀现在的身体非常不好,在去年的一次酒后失德中还中了风,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那一种,嘴歪眼斜卧床不起,连说话也变成了咿咿呀呀的呓语。他也已经到了七十岁的高龄,想来也是在算日子了。

  初听到持明院基久前来拜见的时候我还吓了一跳,还以为他是前来报丧的呢!可是直到命人下山传讯后我才反应过来。如果真是来对我报丧的话,肯定会是长子过来。

  这不是我地吹嘘,如果正亲町季秀当晚死了,作为长子的正亲町秀成一定先是进宫报告,然后连夜地赶到堺町来。大阪那边朝廷可以派钦差去,而我这边一定要他自己来,正因为我已经下野了他更得亲自来。

  虽然正亲町季秀也已经引退了很久,但不管是否避讳他都是我的岳父。所以朝廷也一定会有一番隆重的礼节,不会这么无声无息地就这么算了。

  既然不是正亲町季秀过世的消息,那么信清就不必等在这里,三头对面反而也不自在。吃过午饭之后信清就起程回大阪去了,到了用完晚饭后持明院基久才上来。

  在正亲町季秀的几个儿子当中,这个老二算是和他比较相像的,多少算是继承了一些他豁达的气度。不过这两个人也有本质地区别,正亲町季秀诙谐当中对代大事却有着一份秉持。这个持明院基久就差上很多了,他是一种略显豪爽、讲义气的性格,对于大局观念就差了许多。现在很多当年的人都已经作古。我也有时会感到寂寞。正亲町季秀那样的公卿只怕也不会再有了。

  “拜见诸星殿下!”持明院基久双手拢袖掩面行礼,尽管屋里只有我们两个人。

  “算了,免礼吧!”不是公众场合我也不好意受他这么大的礼。他不但是我的大舅子而且也比我小不了几岁。“正亲町阁下的身体好些了吗?”

  “唉,并没有多少起色!”到底是父子连心血浓于水,提起父亲的病持明院基久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无论是容貌、眼神还是语气,持明院基久都和正亲町季秀有七八分相似,就是动作模式也有明显地遗传痕迹。虽然瘦些但是个头基本也差不多,可以说就是一个小号的正亲町季秀。

  说到穿戴持明院基久倒是相当朴素,不但完全没有金玉之类的饰物,质地也仅仅是最差一等地丝绸。以前我也风闻他花了很多钱结交各类朋友,进行品味低俗地玩乐,其中甚至不乏市井和绿林中人。只是我没有刻意地去求证过。

  “现在御医时常到家里来,这一年中也延请了许多杏林国手,但是看过之后却大多摇头。”看我关注持明院基久介绍得也很仔细,不过却没有什么好消息。“这种病本身就没有什么特效的手段,加上又已经是这样的年纪,所以医生给出最好地结果也就是维持了!”

  想不到正亲町季秀一生不羁,最后却落了个僵卧病榻的结果,即便是我这样见过大市面的人也不禁唏嘘了一阵。

  “老了就是老了,谁都免不了有这一天。你们也不必太难过了!”我顺着嘴劝慰了两句,心中却想着他无端地到这里来干嘛?虽然我个人比较欣赏他那种任侠的作风但毕竟没有过密的交往,自然他也没有道理毫无理由地来看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