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瞩目的着名将帅(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欺侮你,我们还会来甘露拜访你这司令吗?我们从来是以诚相待的,难道我们能干出互不信任、自相残杀的蠢事吗?!”谭震林入情入理的一席话,使杨筱南陷入沉思。这时,一个哨兵慌慌张张地走进大厅在他耳边耳语:“甘露镇到处埋伏‘江抗’部队。”杨筱南听到这里,张大嘴巴,在心里“啊”了一声,顿时瘫软下来。“算啦!”杨筱南暗地思量,“事到如今,何必以卵击石;谭司令亲自登门,总算给我杨某留点面子。”在民族正义和武装压力面前,杨筱南只得同意和“江抗”互不侵犯,共同对敌。
  1941年蒋介石卑鄙地发动了“皖南事变”,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共行动。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谭震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率部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其中黄金山三战三捷,就是在“皖南事变”以后的关键时刻进行的,它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揭露了顽固派的无耻谰言,提高了我军的士气,为坚持江南抗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解放战争建功勋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蒋介石卑鄙地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在全国范围内向我解放军发动了疯狂进攻。为了解放人民于水火之中,人民解放军只得奋起反击,人民解放战争打响了。在解放战争初期,谭震林任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委;并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他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参加领导和指挥苏中七战七捷,接着又率部挫败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不久,谭震林奉命指挥山东兵团各纵队进攻济南,在攻打济南的战役中,谭震林采用政治攻势的方法,争取了吴化文部万余人起义投诚。这大大地减少了我军解放济南的阻力,打开了我军进攻济南中心城区的通道,也大大减少了我军的伤亡,很好地保护了古城济南的一些历史古迹。毛泽东对此战大加赞扬:“8天歼敌10万,这是了不起的胜利。我认为,济南战役已经揭开了我们同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济南战役胜利结束以后、山东兵团部队在济南以东农村进行了短时期的休整。谭震林、王建安前往曲阜,参加了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粟裕、谭震林等华东野战军前委领导人,接到中共中央指示以后,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反复研究了电报中提出的战役第一阶段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的作战任务,详细拟定了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6日晚,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按既定作战部署,同时向徐州东、西两面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震惊中外的淮海大战拉开了序幕。
  还在参加曲阜会议期间,谭震林一面指挥山东兵团南下做好作战准备,一面对敌展开政治攻势,加强对冯治安部起义的联络工作。终于,在生死命运面前,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领59军军部及两个师77个军一个半师共23000多人于8日起义投诚。谭震林高兴地说:“何、张率部起义,捅开了徐州东北大门,给蒋介石投了个重磅炸弹!”毛泽东在复电中也高兴地写道:“北线何、张起义是淮海战役的一个大胜利,”并指出,“今后数日内歼灭黄伯韬兵团全部,将是第二个大胜利。”
  谭震林、王建安指挥山东兵团各纵队,迅速通过刚起义的何、张部防区以后,迅速地追击向徐州方向逃窜的敌人。11日晚将黄伯韬兵团四个军全部包围在碾庄周围一个狭小的区域内,使之成为瓮中之鳖。12月12日,我军发出“敦促黄伯韬立即投降信”。顽敌黄伯韬负隅顽抗,拒绝投降。我军便在三天之内全歼黄部。
  黄伯韬兵团被歼后,中央命令“暂缓攻击,转入战场休整”,并“从即日起,两个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以使蒋介石在华北战场不能立即下决心海运平津之敌南逃”。谭震林根据这一指示,抓住有利时机,以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对前沿阵地被围的杜聿明部官兵广播,普遍开展劝降活动。在解放军的强大政治攻势下,不愿为蒋介石卖命的蒋军下级军官和广大士兵,开始成班、成排,后来发展到整连、整营的官兵,纷纷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诚。然而,顽敌杜聿明在蒋介石不管其部队死活的情况下,仍然顽固不化,执迷不悟,还在回复老蒋一电报中表示:“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面对如此顽敌,1949年1月2日,我华东野战军发动对杜聿明集团的全面总攻,仅用了8天就全歼了顽敌,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淮海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蒋介石反动派集团继续盘踞大陆的信心,为我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1949年元旦,在毛泽东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鼓舞下,谭震林指挥中集团军艰苦训练,率先渡江,攻破了国民党自诩为“天堑”的长江防线。不久南京、浙江相继解放。杭州解放后,谭震林任杭州市军管会主任兼杭州市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浙江军区第一政委,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从此,他结束了几十年叱咤风云的戎马生涯,开始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征程。
  光辉伟业垂千古
  建国之初,谭震林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并主持华东局工作,顺利完成接管建政、清匪反霸工作,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浙江省建设发展规划,亲自领导修复杭州风景区。1956年,谭震林当选为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57年,谭震林回湖南攸县成功地开展民主办社试点工作。在整个农业合作化期间,谭震林对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作了长期艰苦努力的探索。十年内乱期间,谭震林气魄雄伟,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同林彪、江青反党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严厉斥责张春桥并揭露江青的野心,虽惨遭迫害仍不畏强暴,毫不妥协。1977年至1982年间,谭震林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谭震林主动退居二线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中顾委副主任。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81岁。
  谭震林同志,是我党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全心全意的奉献给了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跟随我党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为壮大革命武装力量、创建革命根据地、夺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那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改革开放、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仍很值得我们学习。
  谭震林同志是一位优秀指挥员。在二十多年革命战争的血与火的洗礼中,谭震林同志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真理,在工作中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在对敌作战中他善于运用政治攻势。在抗日战争中,他尽力团结能团结的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他运用攻心战术引导国民党官兵起义,大大降低了我军的伤亡。
  谭震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军事领导人,还是一位严师益友。他十分关心干部和士兵,对下属从不用命令教训的口吻说话。但他批评起人来却非常严厉,有时会叫被批评者下不了台。有时批评得不对,你与他争论,过后他从不记账,从不背后给人穿小鞋。对谭震林的脾气,陈毅元帅曾经说过:“他若朝你发脾气,你可能受不了。可是一转身呢,他又在说你的好处了……〃 谭震林也非常乐意接受来自下级的批评,也勇于承担责任。他曾说:“对来自上头的批评,你要敢揽起来。对来自下级的批评,你要能听下去,要当下级干部的‘出气筒’。〃有一次,1948年潍县战役中,山东兵团政治部起草了一个对敌方人员实行宽大政策的电文和传单,只提“既往不咎”,没有讲“首恶必办”。党中央、毛主席发觉后,立即提出严肃的批评。兵团政治部的同志准备检讨,谭震林说:“你们检讨什么?电文是我签发的,由我个人向中央作检讨,不要你们政治部负责。”接着,他自己拟写电报向中央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
  谭震林同志还具有刚直不阿、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十年动乱期间,面对林彪、“四人帮”的淫威,他不顾个人荣辱安危拍案而起,对林彪、“四人帮”打倒一切、破坏生产的倒行逆施的行为,直言上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谭震林同志从不讲奢华,他衣、食非常简单。他家里有一把用来待客的茶壶,盖子不慎摔破了,工作人员提出换一只茶壶盖,而他坚决不同意,说:“用胶布粘一粘还可以用嘛!”就这样,这只茶壶盖换了几次胶布,一直用到他去世。
  谭震林同志不仅自己十分注意学习,而且还非常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杭州有一位女科技工作者,是解放前从国外回来的。她看到旧中国蚕丝业落后状况后,立志为改变这种状况而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发誓不结婚。经过艰苦努力,她在蚕丝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她领导的厂生产出来的丝织品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接管杭州以后,谭震林知道了这件事,很感慨地说:“为了事业不结婚的很少,尤其是女同志更难能可贵,这样的人才要好好保护!”后来在一次运动中,有人污蔑她是“资方代理人”,要批斗她。谭震林毅然加以制止,并说非经他批准,谁也别想批斗她。在他的保护下,这位女科技工作者为我国蚕丝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总之,谭震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
  许世友(1905—1985年),1905年2月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