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播当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墓地荒芜,坟头标记也分辨不清了。

提起这种沉沦破灭的情景,内心无比凄怆。

对自古以来的帝王陵墓,可供给附近十户人家,免除他们的杂役,让他们看守陵墓。”大业三年(607)正月十四日,命令对并州逆党中已被发配到边远地区而又逃跑了的人,在抓获他们的地方,即行斩决。

二十七日,长星掠过天空,它是从东边出现的,这现象二十天后才终止。

这月,武陽郡呈报说:黄河水清。

二月初十,彗星出现于奎宿位置,掠过文昌星,经大陵、五车、北河诸星,进入太微星,又掠过帝座星,前前后后百余天,这现象才终止。

三月初二,皇上返回京城。

初三,任命大将军姚辩为左屯卫将军。

初四,派遣羽骑尉朱宽出使流求国。

初六,河间王杨弘去世。

四月初二,下诏书说:“古代帝王观察民风询访民俗,都是为广大百姓而忧愁劳苦,也为了要安抚边远地区的人民。

自从周边少数民族归附以来,来不及亲自抚慰,崤山以东地区经历动乱,更须加以慰问抚恤。

现在打算去安抚黄河以北地区,巡视赵、魏两地,主管官员要按规矩办事。”初六,颁布法律命令,大赦天下,关内免除徭役三年。

十四日,改州制为郡制,改变度量衡制,全都依照古代的规格,改上柱国以下官职为大夫。

十六日,下诏说:天下的重大,决不是靠一人独自治理所能安定的;帝王的功业,岂能只依靠一个人的谋略。

自古以来,贤明的君王在推行政事、治理国家的时候,何尝不选用举荐有德有才的人,吸收有才情而失意不得进仕的人。

周朝宣称士子众多,汉代号称能得人才,朕常追念前代风范,而满怀敬仰思慕之情。

朕未明即起,背依屏风,整饰衣冠,等待天明,伸颈远望居于岩谷的隐士,想使他们置身于朝官的行列,希望与众多的人才一道安治各种事务。

然而进用贤才的事显得寂寞冷清,垂钓的隐士很少前来,难道是美玉藏匿其光彩,尚未遇到优秀的工匠,抑或他们隐居不仕的志操确坚似石,确乎难于改变?比照前哲,使朕失望和叹息!举凡在职的官员,好些是朕的左臂右膀,如果渡过大河,大臣们就如同是船和桨。

怎么能保有自己的荣华富贵,却隐藏着你们所知道的人才,只知终年悠闲自得,这是很没有意思的。

从前祁奚大夫竭力举荐贤才,优秀的史官认为他大公无私;臧文仲埋没贤才,孔夫子讥刺他窃取官位。

探求古代历史,对用人的事并非没有褒贬,你们要考虑举荐贤才,以辅佐朕这寡德之人。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获得好名声,这是人伦的根本;道德操守诚实宽厚,这是立身的基础。

有的人气节道义值得称道,有的人操守品行纯洁,可借助他们遏止贪欲,振奋习俗,有益于风俗教化。

为人刚强正直,执行法令,从不屈服,学问优异,文才美好出众,这些人才都可为朝廷任用,确实具有堪当大任的资质。

如果有人具有用兵的谋略,就要选拔他率兵抵御外侮;如果有人四肢有力,勇猛健壮,就让他做武臣。

只要有一技之长,也应选用。

各类优秀人才全都被举荐任用,而没有被弃置的人才,靠这来追求天下大治,大概不会是遥远的事吧。

有具体职务的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应当按照法令在规定的十项科目中荐举人才。

只要有一项合要求即可,不必求其全能。

朕要不按寻常的次序,根据各自的才能提升他们。

那些现任的九品以上官员,不在被举送的范围之内。

十八日,皇上到北方巡视。

十九日,任命刑部尚书宇文弼为礼部尚书。

二十日,命令百官不许践踏损害庄稼,遇到须开辟成道路的田地,主管官员应核算被占土地的收成,就从附近的仓库拨粮食赐给被占土地的主人,务必从优酬偿。

二十一日,皇上住在赤岸泽,用牛、羊、猪三牲祭奠已故太师李穆的陵墓。

五月初九,突厥启民可汗派遣儿子拓特勤入京朝见天子。

初十,征调黄河以北十余郡的成年男子开凿太行山,直达并州,以使驰道畅通。

十八日,启民可汗派遣他的侄子毗黎伽特勤来京朝见天子。

二十三日,启民可汗派使者请求允许他入塞,奉迎皇帝车驾。

皇上不允许。

癸酉,有彗星进入文昌座上将宿,众星都动摇了。

六月初四,皇上在连谷打猎。

初十,下诏书说:行孝道、祭先祖,是最高的道德;把祖庙建高建大是最大的礼节。

然而质朴与文采在不同时代各有所重,增减变易因时而异,坑儒焚书使学说毁灭,文献典籍散失,典章制度埋没,有关宗庙的制度,经师的说法各不相同。

所以应立多少代祖先的庙,谁也说不清楚。

祖先们是应同在一庙中连室而居,还是每人各主一庙,也没定准。

朕获得奉祀祖宗的权利,恭敬地继承帝位,长想庄严地祭享祖先,使祭祀大典隆重。

为此,与众多居官任职的人商议,广泛访问儒士。

大家都认为高祖文皇帝承受上天的圣明之命,拥有华夏,拯救了四海的生灵,革除了百王的弊政,抚恤囚犯,减缓刑罚,人民都得以顺遂他们的习性,减轻徭役和赋税,家家户户全都安居乐业。

国家完整安定,车轨、文字统一。

中原文明向东流传,向西传播,没有不信服的。

往江南征伐北方人的仇敌,江南人民获得重生。

乘风驾橇的边远地方,历代帝王不曾去过,头上梳辫、前襟向左开的少数民族区域,声威和教化很少传播到。

现在这些地方的人无不到关塞叩头请降,到朝廷跪拜称臣。

译文交换无时断绝,书信往返每月都有,收藏兵器,停息武备,天下太平。

祥瑞吉利的征兆屡见,内外安福。

这真是太宏大壮美了,无法用言语表达。

朕又听说,道德淳厚的人,他的福泽能流传后世,治事明察的人,他的礼节繁多。

因此周朝的文王、武王,汉代的高祖、光武帝,他们的法令制度卓异出众,他们的谥号都很显贵高尚,这难道不是依据实情加以称述,亦即尊崇德高望重之人的意思吗?高祖文皇帝应当另立庙宇,来表彰他崇高的道德,仍遵守每月祭祀的规矩,以表达朕孝顺的心怀。

有关部门要按时建造,一定要符合典章制度。

另外声名地位既异,所用的礼仪也要有不同。

古时天子建立七代祖先的庙,这在前人经典中已明白记载,诸侯二昭、二穆,共立五代祖先的宗庙,礼仪有差别,所以古时以庙多为贵。

往昔帝王的礼仪,如今可以沿用,还要传给后代。

十一日,皇上住在榆林郡,启民可汗前来朝拜。

二十日,吐谷浑、高昌等国都派使臣来贡献土产。

二十七日,皇上登北楼,观看人们在黄河捕鱼,随后宴请百官。

秋七月初四,启民可汗上表请求改变服饰,沿用汉族的帽子和腰带。

下诏规定启民朝见皇帝时可不自称名字,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初七,皇上在郡城东设大帐,帐下设仪仗、卫队,竖立旌旗,宴请启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表演散乐杂技助兴。

依等级赏赐启民及其部落成员。

十九日,杀光禄大夫贺若弼、礼部尚书宇文弼、太常卿高赹。

尚书左仆射苏威连坐免职。

征调成年男子百余万人修筑长城,西到榆林,东至紫河,十天就停止了,死亡民工十分之五六。

八月初六,皇上车驾从榆林出发。

初九,启民装饰庐舍,清扫道路,等候皇上的车驾。

皇帝驾莅他的帐蓬,启民捧杯为皇上祝寿,皇上留下宴饮并厚赐他。

皇上对高丽使者说:“回去后告诉你们国王,应当及早来朝拜。

不然的话,我要和启民一起去巡视你那国土了。”皇后也驾临义城公主的大帐。

十三日,启民可汗回突厥。

十七日,皇上进入楼烦关。

壬寅,停留太原。

诏令营建晋陽宫。

九月十三日,停留济源。

驾临御史大夫张衡的住宅,酒宴极为欢乐。

二十三日,到达东都。

二十六日,任命齐王杨日柬为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

二十七日,任命民部尚书杨文思为纳言。

大业四年(608)正月初一,下令征调黄河北部各郡男女百余万人开挖永济渠,引沁水南到黄河,北通涿郡。

初六,在允武殿同百官举行大射礼。

二十三日,赐给东都城内居民每户各十石米。

二十八日,任命太府卿元寿为内史令,鸿胪卿杨玄感为礼部尚书。

二十九日,命工部尚书卫玄为右侯卫大将军,大理卿长孙炽为民部尚书。

二月初六,派遣司朝谒者崔君毅出使突厥处罗,求取汗血马。

三月十八日,命将作大匠宇文恺为工部尚书。

十九日,百济、倭、赤土、迦罗舍等国都派使臣前来上贡土产。

二十二日,皇上驾莅五原,趁势出塞巡视长城。

二十三日,派屯田主事常骏出使赤土,求取罗刹。

夏四月初四,把离石的汾源、临泉,雁门的秀容等地并为楼烦郡。

建造汾陽宫。

十一日,任命河内太守张定和为左屯卫大将军。

十三日,下诏书说:“突厥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率领部落归附边关要塞,遵奉朝廷教化,想改变本族习俗,经常入京朝拜,屡屡上言请示。

因他们位在毡帐中,物资贫乏,荒凉简陋,汉人居处上有正梁,下有屋檐,他们希望同汉人成为邻居。

这真诚的心愿十分恳切,朕很重视他们的请求。

应当在万寿戍建立城镇修造房屋,惟幕、床铺、被褥以上用品,根据办事的需要酌量供给,务必优厚对待,这才符合朕的心意。”五月初一,蜀郡捕获三足乌鸦,张掖捕获黑狐,各一只。

秋七月初十,征调成年男子二十余万人修筑长城,从榆谷向东修。

二十四日,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在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