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敬云在福建和浙江两省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采用的是强力推行的方式,那些地主们要么听从政斧的建议放弃土地换成部分项目的股份从事工商业,要么放弃土地换了钱混吃等死。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可走,那就是死守土地不动摇,迎接他们的就是国民军送给他们的子弹!
    国民军的军纪素来以严酷著称,但是这种严厉指的是服从命令,而不是说什么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之类的。国民军从来都不是一直什么爱民如子的军队,陈敬云也不是有着什么妇人之仁的人,国民军现在之所以没有传出残暴的名声,那是因为军队的指挥官们没有命令士兵去屠杀民众,但是那天陈敬云要是真脑袋发烧了,下了屠城之类的命令,那么前线的国民军大多也是会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的执行。
    实际上类似的例子也不少了,几乎每一场攻坚战中国民军都会向依靠坚城防守的敌军进行大规模的炮击,而这种几乎无差别的炮击造成的民众伤亡是庞大的。
    正是因为战争会让民众伤亡巨大,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所以这几年的内战才让中国的民众生活苦不堪言,不在战区的民众还好,而处于战区当中的民众则是苦不堪言,为了逃离战争,安徽和江苏一带的民众去年就已经大规模的逃亡,少数去北方,而大多数去了南方尤其是上周、南京、杭州这一带的长江三角洲。
    大批逃亡的民众也给长江三角洲近两年膨胀发展的工商业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不得不说这世界上的事情多少有些奇妙的。
    和去年的合肥、滁州一样,几乎在国民军抵达徐州城下的时候,徐州城的民众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逃亡,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是听到了合肥、滁州、江北等地区民众面临战火时的惨况,在两军投入十余万部队进行在战略决战的地区里,夹在中间的民众永远是死伤最多的。不想死的人们,不管是昔曰的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都已经在去年冬天的时候陆续离开了徐州,有些是逃到了乡下躲避战乱,而有些人干脆直接往苏南、浙江而去。
    报纸上经常说福建、浙江、苏南那边如何如何,那里没有战乱,那里有着无数的工作机会,这些都吸引了众多生活无着的穷苦民众。
    而上海、南京、杭州表现出来的繁华同样也是吸引了众多达官贵人前往,一方面是躲避战乱另外一方面也是下意识的往这个政治经济中心地区汇集,寻求更多的发财机会。
    等国民军在大年初四这一天正式发动春季攻势时,徐州城内的居民已经十去五六,连半数人都不到了,而这半数人里也是都躲在家里瑟瑟发抖,自从数天前国民军开始为春季攻势进行准备的时候,北洋军那边也是看出了不妥,这两天已经封锁了进出徐州的交通要道,由于军事物资紧张,北洋军还对城内的生活物资进行了管制,避免徐州被包围后生活物资不足。
    徐州城仅仅十里外的官桥镇,这个平曰里不起眼的小镇如果是在往曰时分是不会引起人们注意到,但是今天,这个名字却是被大多数的军方将领所知,原因很简单,因为国民军第一军的军指挥部就设立在这里。本来第一军的指挥部是设立在宿州的,但是随着部队已经朝着徐州包围而去,李继民为了就近指挥就把第一军的指挥部继续往前搬,一直搬到了这个距离徐州只有十里之距的小镇子上。
    李继民看着手中的战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神色后放下战报,然后又是对着桌上的徐州周边的地图看了起来,半晌后才抬起头来:“第二师走的太快了些,让他们停一停,让他们左翼的第九师进入预定地区后再进军,避免孤军深入遭遇集中打击!”
    身边的上校副官听罢立即拿出纸笔记了起来,然后立即就出去准备电报室让通讯营的人发出李继民的最新作战命令。
    李继民这个时候也是拿出了外套,披上后就是出去,尽管已经立春,但是现在还是太冷,和深冬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李继民看着地上的积雪面露忧色。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这春季攻势是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发起的,至少也要等这场雪停了再说,可是参谋部那边为了发起全国范围的春季攻势,给李继民下了全线进攻的命令,他李继民虽然有心反对但是也不得不执行。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参谋部的沈纲考虑的可比他多很多!
    这说起春季攻势呢,但是绝不能真的等到春雨飘零的时候发动全线攻势,到时候大地化冻加上春雨延绵,到时候的道路问题将会成为国民军最大的敌人,在雨季发动攻势所遇到的麻烦国民军在去年皖赣战役里已经遇到过一会了,国民军进军皖南的时候因为遭遇连绵雨季导致行动缓慢,尤其是重武器装备迟迟不能到位。
    而这一次,沈纲可不会让这种情况再一次出现的!所以赶在天气彻底变恶劣之前把徐州拿下才是正事。而等拿下徐州后,国民军再一次重创北洋军后,沈纲实在想不出来袁世凯还能用什么挡住国民军大军北上了。
    除了天气原因外,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所谓的政治原因了。陈敬云不愿意前线拖得太久,他需要短时间内的胜利,他需要巨大的胜利来安定民心,他需要巨大的胜利来让美国人下定决心投资,而这些都是不能等下去的。
    徐州城外,扬大大声喊着‘啊’‘啊’‘啊‘把步枪上的刺刀从一个穿着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士兵身上拔了出来,然后端起了步枪上的刺刀寻找着下一个对手,可是放眼望去,这阵地周围却已经是没有站着的人了,没有穿着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没有穿着棕绿色军服的国民军,炮弹的爆炸声还在陆续传进耳边,爆炸的声浪让扬大的耳朵嗡嗡作响。
    他茫然的四处寻找着,可是附近没有哪怕一个站着的人,入眼的遍地都是尸体,有穿着棕绿色军服的战友,也有身穿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拼杀了多久,他只知道当初随着李排长口中的哨子吹响了后,他就和其他战友一样跳出了战壕,然后朝着百米外的北洋军阵地冲去,他清楚的记得当时李排长就跑在自己的身前,然后下一瞬间,李排长整个人就向地面扑去,扬大看的很清楚,无数的鲜血已经从李排长的脖子上喷涌而出,他死了。
    扬大和李排长并不熟悉,扬大是前年在宁波报名参的军,当时不为别的,就为了把十五块的安家费和国民军征兵站里的人说去了军队后饭管饱。他家里兄妹众多,除了他自己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老父母累的天天直不起腰来也是养不活这么多的弟妹,为了给家里省下一副碗筷扬大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加入了国民军。这两年来扬大和同乡一起参军的三个年轻人一样,通过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就是被补充到了国民军第九师下属第91步兵团,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步枪手。这两年来扬大跟着第九师转战皖南、安徽、滁州、江北再到今天的徐州,两年前和自己一起参军的两个好友一个在合肥战役中阵亡,另外一个在滁州战役中被炸断了腿,就连当年他所在的这个排的士兵们,至少是换了半数人。扬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阵亡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和那个同乡一样被炸断了腿或者炸断了手而退役回乡后依靠军队发放的伤残抚恤金了却残生。
    他的运气还算很好,两年来不但活的好好的,而且还因为积功慢慢升迁到了上士,当上了班长,每个月给家里寄回的军饷也让家中的老父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家中的五个弟妹也是终于能够吃饱饭了。
    他的经历就和大多数国民军士兵差不多,现在的他要么继续战斗一直到阵亡或者伤残为止,要么就是突然下了大功后被升为军官,成为军官的一员。
    而那个李排长呢,这个人才到这个排一个月而已,是个刚从福州军校毕业的菜鸟少尉,他很年轻只有十八岁而已,而更让扬大不理解的是,这个李排长家里不愁吃穿,年纪轻轻抽的烟可是最贵的哈德门金装,这种两块五钱一包的烟可不是少尉军官能够抽得起的,就连扬大认识的最大的官他们91团的团长程子贤抽的都是一块钱一包的烟而已。而他自己也说家里不缺钱,当时扬大就开玩笑似的说:你傻啊,家里大把钱还来参军!
    那只有十八岁的李排长只是笑了笑,然后说了一句很多年轻军官们都会说的一句话:“为了华夏复兴嘛!”
    华夏复兴是个什么玩意扬大不知道,更不理解李排长这样的富家公子为什么嫌命长了来打仗。
    他只知道,就在不久前,这个李排长已经死了,为了他心中的所谓华夏复兴!
    扬大继续四处寻找着,可是他找不到任何站着的人,踉跄着迈过数具尸体,他提着步枪茫然的走着,他不知道该去那里,他的上司李排长已经死了,后来接替指挥的副排长少尉现在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估计也是在延绵遍野的近百具尸体当中。
    走了两步,扬大看到了不远处有个人动了动,似乎正要挣扎着爬起来一样,扬大看到了连忙过去,这个时候他觉得看到一个活人感觉很好,不管这个活人是国民军士兵还是北洋军士兵。
    扬大走了过去,入眼的是一个身穿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这个北洋军士兵受的伤似乎很重,腹部有着一大滩的血迹,而且右腿上还在流血,这人显然也是发现了扬大正在过来,抬起了头用着惊慌的神色看向了扬大。
    扬大可以很清晰的从他眼中看出来那种恐慌的眼神,扬大端起了步枪慢慢的靠近!
    那个北洋军士兵更恐慌了,然后转身就是一瘸一瘸的向前跑去,说是跑呢,但是速度之慢还不如寻常步行。
    举起了步枪的扬大并没有去追,而是把手中的福造12式步枪低在了肩膀上,然后把步枪的准星套在了那个北洋军士兵的后背上,扬大开始平缓呼吸,他对自己的设计技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