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前任钱翰朗一样,他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力丝毫不亚于那些军政大佬。
    这几个低声说着话,而那边的韩先生过来后,先是硬着头皮开口自我介绍,不过马寅初可不是陈敬云那种人会天天都对着世界地图满脑子国家战略什么的,对待下属也是天天冷着个脸。马寅初和陈敬云考虑和接触的东西都是属于不同层次的,相对于陈敬云天天考虑着世界战略问题,马寅初所思考和所做的是更实际的问题,而且和中国的历任政务院院长一样,搞经济出身的他不是空想家,而是一个实干家。
    建国后的中国历届政斧里,几乎都是经济挂帅的那种,内阁各部门中最为重要的部门只有三个,那就是经济发展司、财政部、工商部。而这三个都是搞经济的,而且中国的历任政务院院长中,除了极为特殊的唐绍仪外,其他的几个人都是搞经济出身的,郑祖荫、庄楠、马寅初这几个人可都是搞经济的人,严格上来说,他们并不是政治家,而是实干家。
    中国的权贵当中,类似的人非常多,政斧里头单纯的政治家其实没有多少,中国现今能够被称之为政治家的那群人在那里呢,一部分在国社党,比如钱翰朗、简林群以及国社党的其他一群党政高层,他们就是属于非常纯粹的政治家了,整天玩的就是个各种政治理论和口号,让他们发展经济的话那就得抓瞎了,另外还有一群人在各个省议会或者国家议会里头。至于官员里头,说他们是官僚比较准确,至于政治家这三个词汇和他们真没什么关系。
    相对来说,政斧里头,算得上政治家的其实也就陈敬云一个人,其他的都是官僚。
    马寅初从经济发展司、财政部一路走过来,整天玩的就是经济,这对国内一些著名的企业家自然是知晓的,虽然还没有见过但是名字总算是听过的,听罢韩先生自我介绍后,他微笑的道:“韩先生从天津过来,一路也辛苦了!”
    韩先生惶恐道:“不辛苦的,这来的时候坐的飞机,也没花几个小时!再说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出一份薄力,这是我荣欣!”
    这还真是荣幸呢,中国有钱人那么多,不是每个都能够接受总统府发来的邀请函参加这一次的筹款晚宴的,全国加起来也就那么近百人而已,这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身份上的认可。至于购买国债,这又不是让他们直接把钱扔出去打水漂,购买国债对于这些资金庞大的基金管理人来说,就是一种收益较低但是胜在稳定的投资,就算国家不号召他们平时也会购买,只是数额没有今天那么大而已。
    马寅初点头:“韩先生能够出力自然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
    韩先生笑了笑,眼见马寅初已经转过头去和庄楠说话,他也不好继续打扰就离开了,而马寅初那边则是和庄楠道:“刚才那人你估计不知道,其实我也刚知道呢,也算是大手笔,这一次姓就购买了一个亿的国债呢!”
    庄楠脚步虚浮的渡了两步,举起酒杯小喝了口后道:“这数额倒是不小,我看可以等会也可以安排他和我们几个老家伙同席吧!”
    庄楠呵呵道:“这个要的!”
    这可是筹款晚宴,当你收到邀请函的这一刻起就直接告诉你了,没钱别来,要是不买个几千万几个亿的国债,你好意思和那些军政大佬们同台吃喝吗!虽然有些势利眼,这一次的晚宴安排也是非常现实的,出席晚宴的除了近百个工商界人士外,还有着数量不少的军政大佬,政务院里的高层官员几乎来了大半,就连一直很少和国内其他阶层接触的军方也是来了十来个大佬,三个上将十几个中将呢。这些军政两届的人之所以来这么,那就是用来当陪客的,准备和这些工商界的人吃喝,说的不好听些就是来陪客的,有点卖身的意思在里头。
    别说其他人了,就连陈敬云也是如此啊,当时候和陈敬云同席的除了几个军政要员外,还有好几个工商界的财阀,那可都是购买了好几个亿国债的超级富豪。不过和陈敬云购买国债的数量比起来还是太少,陈敬云名下的柳河基金原本购买的国债数量就不少,时间太远的就不说了,1939年的时候柳河基金购买了五千万的国债,1940年的时候购买了一个亿的国债,而今年,在陈敬云的指示下,柳河基金甚至连储备资金都动用了,一次姓购买了四个亿的国债。
    这拿出来的可不是什么公司股份,纸面财富,而是实打实的现金啊,这三年来柳河基金购买的国债数量达到了五亿五千万之巨,加上往年购买还没有到期的国债,这加起来柳河基金手上的国债数量超过了六个亿,成为了政斧的第一大私人债权人。
    这说的是柳河基金直接动用基金所属资金购买国债的数额,并没有算上柳河基金旗下的各家银行或者企业购买国债的数字。实际上柳河基金手中有着股份的几家银行比如华夏银行、东南银行等才是购买国债的巨头,华夏银行从建国之前开始,就一直是政斧的最大债权人,尤其是当年货币国有化后,政斧当年用大量的国债用作赎买货币发行权的资金支付给华夏银行,而华夏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大银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华夏银行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庞大,并且进行了多次的扩股融资,自身的资产规模早就已经超过了百亿元,而且它所能够动用的资金更是庞大。
    如果说柳河基金是用陈氏家族的私有资金来购买国债的话,那么华夏银行就是代表它的众多储户购买国债了,1941年一月份和五月份发行的两期共计一百八十亿的国债中,华夏银行一家就承销了一百二十亿,排名第二的交通银行才承销了不过三十个亿而已,剩下的则是被其他银行、基金,超级富豪购买。这从华夏银行承销国债的庞大数量就可以看的出来华夏银行的强悍融资能力了。
    如果说福乐电气是中国扩军的工业技术基础,那么华夏银行就是中国扩军的经济保障基础,没有华夏银行强大的融资能力,政斧根本无法发行那么多的国债,没有大量国债,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一年高达数以百亿计的军费了。
    以上说的国债除了私人以及私人掌控的基金购买外,绝大部分都是被各大银行承销,当然这并不是说各大银行直接自己购买,他们虽然实力庞大但还是没能够做到吞下这么多国债的实力,这已经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国家来承销的,陈氏家族那么庞大的财力也不过才购买了五六个亿的国债而已,那数以百亿计算的国债根本不是普通人甚至普通财团能够承受的,需要全国民众一起来消化,所以这些银行的承销实际上都是利用他们的融资能力和渠道,从全国各个方向吸引资金然后购买国债,一方面是银行直接推销国债,赚取的是承销的手续费。另外一方面就是动用银行筹备到的资金,比如银行储户的存款直接购买国债,赚钱中间的利息差价。
    任何年代,大规模战争打的不是勇气,不是战术,而是金钱。
    虽然直接用纸票子是砸不死敌人的,但是这些纸票子购买的枪支大炮却是可以杀死敌人的。这种情况在黄金本位的时候更为明显一些,现在世界各国虽然已经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哪怕是陈敬云这样自私的人都是不会轻易大连发行货币,以直接货币贬值的代价来获取整个社会生产力。而这种情况下,一个政斧筹集资金的能力基本上就决定了他的军费有多少,军费也就决定了装备的多少。
    为了凑集军费,不但中国大量发行国债,人家美国、德国,英国甚至曰本都是发行了大量的国债,在这个时候,暂时还没有政斧直接增发纸片去掠夺民间财富,现在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时候,当然以后怎么就不知道了,战败的那一方货币瞬间贬值到冰点是肯定的。
    筹款晚宴举行的非常顺利,当司仪高唱着总统到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是齐齐起身看着陈敬云面带微笑走进宴会厅!


第七百七十五章 演讲
    身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在公开场合中的演讲技能是必须精通的,如果说辛亥年乃至建国前的那几年里陈敬云还只是一个对政治半懂不懂的军事读才者,那么大权在握数十年后的今天,陈敬云已经是成长为了一个标准的政治家,虽然在演讲上还不如希特勒那么疯狂善于挑动气氛,也不会用着夸张的手势来加强人们的激情,但是事情做多了总是会熟练的。
    陈敬云历尽数十年,从一个军事读才者转变为一个政治家为此付出的努力可不少,甚至受限于前世的一些知识限制,陈敬云这数十年来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充实自己。
    一个成功者,不管他是成功的伟人还是一个成功的贪官或者读才者,背后都需要大量的努力,陈敬云同样如此,机会永远是给予那些努力并有着充分准备的人,成功并不会眷顾那些口头上说的好听,整天都处于幻想但是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陈敬云之所以能够牢牢的掌控者中国的权势,其中所付出的努力外人大多是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陈敬云这数十年来几乎每一天都在工作,甚至连春节这样的节曰都还有着春节国宴、接见重要人员,他几乎整个生活都是和工作关乎到一起的,甚至可以说工作就是他的一切。
    而为了胜任工作,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好的处理军国大事,他这些年一直都在学习,内战时期为了胜利,由于更好的指挥部队作战,他大量研读了国内外的军事著作,为了更好的发展国内工商经济,他读过的那些经济理论的书籍绝对不比那些经济专家少多少。陈敬云并不算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在军事上的天赋他远不如军方的众多将领,如果让他直接指挥部队作战,他能够做的绝对不会比中'***'队中的一个普通尉官强多少,在经济规划和工商发展上,他也是不如马寅初、刘大均这些中国实际上的经济管家强。
    但是他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