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庭审诸葛亮-周思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庭审诸葛亮-周思源  
 
   主讲人简介:   
  
 
  周思源,1938年4月生,浙江杭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 
 
  主要从事小说创作、《红楼梦》及古代小说研究,现当代文艺批评、中国文化研究。著有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文明太后》上下卷(南海出版公司2004),《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1998等),主编书籍十余种,在41种报刊上发表红学、美学、史学、文化学、文艺评论等学术性文章100余篇,主要有:《质疑康雍乾“盛世”》、《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论鲁迅对的评价》。 
 
  在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文学院、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国家电台等国内外场所多次做学术报告,主要有《说不尽的〈红楼梦〉》、《〈红楼梦〉的创作方法》、《大观园为什么没有原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红学热点》、《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从〈水浒传〉谈现代企业管理》等,应中央电视台8套、10套、12套等频道邀请多次参与策划与点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内容简介:  
 
  这是一场关于谋杀的指控,尽管事件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国鼎立时期,但是由于涉案双方名声显赫,而使这一指控尤为引人关注。被告方,诸葛亮,被指控是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 
 
  无论是诸葛亮或是别人,是直接杀人也罢,借刀杀人也罢,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讲,都必须要研究他有没有作案动机,有没有作案条件。 
 
  一直以来,关羽兵败被擒,为孙权所杀,似乎在历史上已经无可争议,但是近来一篇学术文章却认为,孙权不过是诸葛亮手中的一粒棋子,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人诸葛亮!这一指控的提出,不仅使原本悲壮的关羽之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我们来看看,诸葛亮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美德,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胸怀天下的这种优秀知识分子相当多,因此这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远大抱负,就是要立志为国为民做一些好事,不等于要做皇帝,也不等于一定要做宰相。那么,诸葛亮呢?他曾经自比于管仲乐毅。 
 
  那么,诸葛亮真的是借孙权之手杀掉关羽的吗?这一指控的提出到底有什么根据?诸葛亮与关羽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将拨开三国纷争的硝烟,与我们一起庭审诸葛亮。  
   全文:  
  (这是一场关于谋杀的指控,尽管事件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国鼎立时期,但是由于涉案双方名声显赫,而使这一指控尤为引人关注,被告方诸葛亮被指控是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一直以来,关羽兵败被擒,为孙权所杀,似乎在历史上已经无可争议,但是近来一篇学术文章却认为孙权不过是诸葛亮手中的一粒棋子,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人诸葛亮,这一指控的提出不仅使原本悲壮的关羽之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也极大的冲击了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那么,诸葛亮真的是借孙权之手杀掉关羽的吗?这一指控的提出,到底有什么根据?诸葛亮与关羽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无论是诸葛亮或是别人,是直接杀人也罢,借刀杀人也罢,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讲,都必须要研究他有没有作案动机,有没有作案条件,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学者他的意见是什么。他说诸葛亮为什么要除掉关羽呢?对他有什么好处呢?据说是这样,他说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利的最大障碍,这个“无疑”我觉得很值得怀疑,不是无疑,而是有疑。太值得怀疑了。文章说诸葛亮胸怀大志,他曾经对徐庶等三个好朋友说,(大家在一起聊的时候,谈理想,谈抱负),他说卿等三人(你们三位),仕进可至,(仕就是作官,可至是可以到)刺史,郡守也。(刺史就是州的主官,相当于省长。大的州就相当于现在一个省。就是你们三位作官,将来可以做到省级或者司局级地区专员,地级市市长。) 
 
  别人说,那你,你呢?诸葛亮笑而不言,没说,那么这位学者就说:诸葛亮为什么笑而不言呢?因为他难以启齿,他不好说,难以张嘴。另外他说,在刘备称帝前后,关、张的地位高于诸葛亮,其他比如赵云、庞统、法正、黄忠、马超等人的地位也不下于诸葛亮,因此一心想要谋取一人之下,就是刘备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来说,这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他认为在刘备身边有一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是他,是诸葛亮仕途的严重障碍。也就是说,他认为诸葛亮没有进入这个小圈子,而这个小圈子是具有极强的排他性的。我认为这是缺乏根据的。我们来看看,诸葛亮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美德。 
 
  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胸怀天下的这种优秀知识分子相当多。因此这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远大抱负,就是要立志,为国为民不等于要做皇帝,也不等于一定要做宰相,那么诸葛亮呢?他曾经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被齐桓公拜为齐国的丞相,在任期间,管仲大力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国军队,征讨当时的强国齐国。在半年内,乐毅率领燕军,连下齐国70多座城池,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这两人都是良相主帅,是国君的主要辅丞,也就是说他主要是辅佐国君,并不是要当皇帝,因此诸葛亮他自比管仲,乐毅,就是说他自己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遇到一个有道明君,然后他可以辅佐他,夺取天下,成就王业啊。而且诸葛亮的这个抱负是人所皆知,大家都知道,不光知道,有些人还不相信他。有记载:时人,莫之许也。当时许多人都觉得,这个人有点说大话,做梦,你哪能跟管仲,乐毅比啊,你到不了这个,不认为他能达到这个水平,你也没这个能力,所以当时很多人都知道。所以诸葛亮没有什么可隐瞒的。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当时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笑而不言呢?关键就在于〃仕进可至〃。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荆州是理想,并不是已经做到了,那么他在和徐庶等三人谈到的时候,他说你们三位,将来做官可以做到,可以作到也不一定作到,就是说你们最多只能作到州和郡。 
 
  这一级的主官。也就是省部级和司局级,地区级这一级的主夹。别人问他,你能作到什么,他笑而不言,是他不便说。他其实想说的是我可以作到什么,我可以作到总理,总参谋长这一级,但是这话如果说出来,就有点贬低朋友了。所以他不说,另外还有一点,诸葛亮在里面已经非常明确的指出了荆州这个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胜,此乃上天赐予将军之地。难道将军无意于此吗?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所以说荆州这个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诸葛亮如果真的有野心,他想当皇帝,他不满足于在刘备手下当军师,当丞相。那么他也要等到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帮他消灭了曹操。帮他打败了东吴,他再收拾关羽,就象朱元璋,历史上这样的皇帝很多。当了皇帝以后,就把当年帮他打天下的那些文丞武奖一个一个都收拾了,省得你威胁我的皇位,你想刘备当时还没成很大的气候呢,还不过是割据一方的时候。他总共只有荆州,益州两个地方,而且荆州的富饶不下于益州,他的战略地位超过益州,诸葛亮当时怎么会除掉关羽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呢?何况他没有这样的作案动机,他不是想当皇帝。还有,诸葛亮真是要当皇帝,太容易了。 
 
  尤其是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他说了,他当着诸葛亮的面,当着别的大臣的面说了:卿之才十倍于曹丕,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若太子刘禅可以辅佐,则辅之;若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为成都之主。这是临终遗诏啊,口谕啊,那诸葛亮找个借口,这个阿斗本来确实很无能,诸葛亮随意可以把他搞掉,名正言顺的,这你爸爸原来有话,是不是?你不能守住帝业,你无能,你这个处理不好,那个处理不好,是不是?那我当皇帝。没有,诸葛亮没有这样做,诸葛亮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你看,他多次率军南征北战。我们知道,一个有巨大政治野心的人,他最怕的是什么,他最怕的是离开他的老窝,他最怕别人也有野心,趁你不在京师的时候把你搞掉。古金中外这样的例子多的是,而诸葛亮多次带兵出征。这些都能证明,他确实没有野心。我们再从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讨论天下形势。诸葛亮谈了以后,刘备和他的关系,刘备和诸葛亮情好日密。感情好的一天比一天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关,张都不高兴了。 
 
  他刚参加革命,咱可老朋友了,老干部。你怎么和他那么好呢?刘备说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只止〃于是他们才不再说那些泄气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