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情不自禁的握住了他的手,林逸青感觉到她柔软的手指上传来的阵阵暖意,心也跟着暖了起来。

“战争已经结束了,好好休息吧……”娜塔莉雅温柔的看着他,“不要再去想那些烦心的和战争有关的事了……”

“好。”林逸青开心的一笑,和她一道将目光转向了窗外。

月光下,远处的海湾一片静谧祥和。

此时此刻,林逸青在琉球王宫里,享受着他难得的安宁时光,在这历史性的一刻,二人刚才的对话,也标志着日本西南战争的结束。虽然此时此刻,在九州岛各地,还有零星的小队武士在继续同日本政府军和俄军作战,萨摩的武士们为战而生,他们从小就受到武士教育,认为战斗和为战而死是高贵的、是光荣的,所以武士们没有人愿意投降。而平民出身的日本政府军士兵把苦战的怨愤发泄到武士们身上,以令人发指的手段虐杀他们。这些平民和武士们一样,在死前才真正知道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恐惧。什么是死亡。

日本西南战争是东亚及世界历史上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深刻的影响了东亚乃至世界的历史走向。西南战争本来是日本明治政府为了稳固国家、发展资本主义、清除封建反抗势力而同反叛士族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其爆发绝非历史的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在明治政府与士族的利益冲突下,日本国内各种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导致了西南战争的爆发。西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明治政府推行的改革触犯了士族阶层的利益,引起了这些倒幕的中坚力量的强烈不满与反抗。士族们本是推翻幕府的有功之人,按理说明治政府应该尊重他们的利益。但随着明治政府“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的出台,士族失去了政治权利。废刀令和征兵制的实施。剥夺了士族的军事特权。最后明治政府实行金禄公债制度,用赎买的方式剥夺了士族的经济来源,触犯了士族们的利益底线。众多心怀不满的士族的愤怒最终演变成叛乱,敬神党、秋月、荻之乱相继爆发,最终演变成大规模的西南战争。

围绕着“征韩论”之间的萨摩、长州两派势力的斗争可以说是西南战争爆发的最初原因。萨摩藩和长州藩是建立明治政权的基石,明治政府的实权主要集中于二藩的手中。岩仓具视使团出访欧美期间,国内政权主要被以西乡隆盛为首的萨摩派掌握。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征韩论”即是萨摩派的主张。征服朝鲜可以宣扬国威,获得巨大的利益,能够为日渐没落的士族找到用武之地。而且“征韩论”如果得以实行,还会巩固萨摩派的权力。将长州派从明治政府的核心中驱逐出去。以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等为代表的长州派主张日本急需效法欧美,反对开战,再加之阻挠“征韩论”有着将政权重新夺回的考虑。两派斗争的最终结果是以西乡隆盛等人为代表的萨摩派势力退出了明治政府的权力圈层。“征韩论”的失败使士族复兴的希望落空,从而加深了对明治政府和长州派的仇视,酝酿了西南战争爆发的种子。

西乡隆盛是西南战争爆发的核心人物。他出身于萨摩藩的下级藩士家庭,幼年的苦难生活和幕府末期的衰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逐渐形成了著名的“敬天爱民”的价值观,这是他带领中下级武士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权的信条。西乡隆盛在《南洲翁遗训》中曾概括过他的政治纲领:“政治的大体,在于兴文、振武、励农”,“其他百事。皆以此三项为据”。他作为日本历史上的“明治三杰”之一,对近代日本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岩仓使团出访欧美期间,执行了废藩置县的政策,强化军事力量。发展教育事业,推行地税改革。这些举措对日本巩固政权和增强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可是,当士族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士族的代表西乡隆盛力主征韩,为没落的士族谋求出路。他被迫辞官后回到鹿儿岛(萨摩藩),建立私学校和海军学校。收留士族子弟,将鹿儿岛变成了士族的割据势力。他不是西南战争的发起者,却是士族在与政府对抗中所推举的领袖。他在政府和士族的斗争间选择了和他出生入死的士族们,其理由可以用西乡隆盛给明治天皇的上书中的一句话概括:“临生死之境,使之如私物,事定之后即行舍弃,影响德义。”他可能知道叛乱不会成功,但还是毅然站在了士族一边,于是在各地士族叛乱蜂起的局势下,鹿儿岛叛乱士族推举他为领袖,西南战争便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川路利良秘密搞的“暗杀西乡”事件是西南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各地士族接连不断的叛乱给鹿儿岛的士族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明治政府为了防止鹿儿岛叛乱,在向西南各地调兵防范的同时,还派出大量警察出身的间谍潜入鹿儿岛,川路利良的妄动最终引爆了武士们的怒火。西乡隆盛本不愿反对明治天皇,可是面对他的“士族兄弟”们的危机与反抗,重义气的西乡隆盛无法置之不理,再加之川路利良对他的暗杀给他的内心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最终他成为叛乱士族的领袖,给日本西南地区带来了长达两年之久的战火,也走向了自己兵败自杀的悲剧之路。

西南战争是一场由士族发动的大规模的叛乱。战争极大的破坏了明治维新初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给日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加重了战争地区人民生活的苦难。战争中政府军和士族的伤亡巨大,明治政府为了平息叛乱。共花费了2。42亿日元的军费,这些沉重的军费支出促使明治政府大量发行纸币,使日本人民成为巨额军费的承担者。不断上涨的物价加重了日本人民的经济负担,到战争结束时,日本的经济已然趋于崩溃。

从战争的规模上看。西南战争的战火遍及大半个日本,与戊辰战争相比,其规模要远远大于戊辰战争。从战争持续时间来看,西南战争历时近2年(从9078年12月15日西乡隆盛自鹿儿岛举兵始,到9080年10月25日城山战役兵败自尽),交战人数与死伤人数远比戊辰战争要多。西南战争中,叛乱士族最多时有24万人,政府军集结了18个旅团,合计21万人,再配上海军10000余人。总计22万余人。死伤人数根据明治十七年民部省的统计,政府军共伤亡186095人,萨摩军共伤亡126784余人,战争后期俄军伤亡112385人。由此可见西南战争的惨烈程度也要远远大于倒幕的戊辰战争,不论是明治政府,还是叛乱士族,以及想要下山摘桃的俄国人,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西南战争最终以明治政府的胜利而告终,其对日本发展的正面和副面影响都是巨大的。

先说正面影响:

首先,西南战争是明治政府对封建士族势力的一次大决战。是对日本落后的守旧势力的一次彻底铲除。新建立起来的日本新式军队取代了士族,担负了保卫国家的任务。西南战争的结束使明治政府统一全国行政,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使日本完成了政治改革。统一了国家,新建立的政府军也促使明治政府加快了军事的建设。西南战争后的明治政府加快了日本近代的陆海军建设,使新式军队逐渐成为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和日后同乾国争霸亚洲的资本的筹码。其次,西南战争对日本的大财阀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明治政府讨伐西南士族需要巨额的军费、武器和物资,其中与明治政府有重要关系的企业,如三井、三菱等通过为政府提供战争所需的物资和后勤等服务。在西南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三井、三菱等公司在明治政府的保护和扶植下积累了大量资本,为日后成为财阀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明治政府的军队的胜利,扫除了日本的士族势力,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措施在全日本的继续推行,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南战争巩固了日本的政权,加快了日本向近代化国家迈进的步伐,使日本可以更积极地向欧美国家学习。可以说,西南战争政府军的胜利,标志着明治维新在日本全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后大力发展经济、扩充军力,日本开始了向近代化国家发展和对外扩张的新时期。

再说副面影响:

西南战争的副面影响,主要是战争带给日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层面的伤害,以及由此造成的民心的割裂,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

首先,在日本政府发动的这场平叛战争中,除了交战双方军队的巨大伤亡外,日本平民百姓也遭受了可怕伤亡,据日本民部省的不完全统计,在战争中,直接和间接造成的平民死亡人数达到了近100万人,而这当中将近三分之二的人,是死于日本政府军和俄军之手的。在战争中,日本平民的伤残人数则达到了近300万人,有近200万人为躲避战火逃离日本。

在战争初期,日本政府虽然做了一定的准备,但主要是军队和警察进行了动员,平民百姓对于战争的到来毫无准备,因而在战争爆发后便死伤惨重,而西乡隆盛以“敬天爱民”为宗旨,起兵时打着“新政厚德”的旗号,立下严厉军规,对平民加以保护,而政府军和俄军对平民的保护则没有多少概念,一切完全以战争为主,象政府军在得知京都难以坚守后,竟然丧心病狂的放起了火,焚毁了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日本古都,使几十万条人命随着无数财富和文物古迹一道化为劫灰,堪称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人为惨剧,而在政府军放火撤离时,萨摩军则停止了进攻,全力扑火,抢救灾民,因而赢得了日本的民心,在以后的战斗中,日本民众往往站在萨摩军一边,萨摩军能够很快占据日本西南半壁22县,与民心的向背不无关系。(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