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连忙一躬身后说道。
  “今天天色已晚,就有劳崔判书在这里将就一晚上了,事情的真伪如何我们自会查清。”审问的武官眉头皱了皱,随后起身离去,厢房的房门啪一声被关上,两名骁武军的士兵一左一右守在了门前。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崔世康一屁股坐回了座位上,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由于事发突然他不清楚自己为何会被牵连到纵火的案子里,脑海中一片空白。
  第二天一早,议政府里聚满了朝鲜国的文武权贵,他们将在李稷的率领下前去义禁府听审,自从朝鲜国立国以来还从没有在义禁府里进行过公审,更没有亲王级别的人物主持审案。
  实际上,如果不是李云天这次来到朝鲜的话,朝鲜国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亲王级别的人物,毕竟按照大明帝国的礼法即便是朝鲜王也不过才是郡王而已。
  不过,议政府里的那些高官权贵们此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并不是谈论即将在义禁府举行的公审,而是昨晚被讲武堂的人连夜抓走户曹判书崔世康。
  崔世康被抓的事情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汉城官场,虽然谁也不知道崔世康因为何事被抓,但考虑到汉城当前的局势,那么众人不难看出崔世康的被抓与前些天的纵火有关。
  一时间,汉城的那些高官显贵无法判断崔世康是否与纵火案有关,而此事对李稷阵营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要知道崔世康可是李稷阵营的核心成员。
  李稷和黄喜、柳尚民在一个房间里商议着今天听审的事情,或许是因为今天的事情太过重要,使得黄喜也没了心思挖苦就崔世康一事挖苦、讽刺李稷,如果搁在平常的话黄喜肯定会因此而嘲讽李稷一番了。
  “回领相,除了户曹崔判书和崔检详外,人都到齐了!”不久后,就在三人在那里谈论着此次公审的安全事宜时,一名官员进门来禀报。
  “崔检详没来?”听闻此言,李稷的双目不由得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
  崔礼是议政府正五品的检详,虽然官阶并不太高但其在议政府做事已经超过了十年,资历深厚,接触的都是朝鲜国的核心机密事宜,所以职位非常重要,对于他未能出现李稷感到非常意外。
  不仅李稷,黄喜和柳尚民也不由得暗自对视了一眼,难道崔礼也像崔世康一样被讲武堂的人给抓了不成?
  “据崔检详家人所说,崔检详昨晚回了一趟家后又离开了,自此音信全无。”那名官员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无奈的神色来,现在真是越忙越乱,谁能想到崔礼竟然会离奇地失去了联系。
  “当务之急是忠王爷主持的公审,其他的事情推后。”李稷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随后郑重其事地向黄喜和柳尚民说道,“两位大人,今天公审不能出丝毫差错,还望两位大人多费心。”
  “领相言重了,这是我等的分内之事。”黄喜闻言笑了笑后回道,虽然崔礼的莫名失踪令他感到有些担忧,但崔世康此时还没被讲武堂的人放出来很显然形势不妙,因此他的心情感到一丝畅快。
  “领相放心,现在全汉城的兵丁和差役都被调去义禁府维持秩序,一定不会出事。”柳尚民向李稷微微一颔首,眼神显得有些闪烁,有一股无法抑制的激动和兴奋。
  如今李稷一方和黄喜一方皆有人未能到场前去参加在义禁府举行的公审,毫无疑问崔世康和崔礼一定是涉及到了不久前所发生的火灾,要不然绝对不会一个被讲武堂的人带走,而另外一个人失去了联系。
  要是李稷和黄喜两大阵营因为火灾的事情受到牵连,那么柳尚民一系就能趁机脱颖而出掌控住朝鲜国的政局。
  为了确保此次公审万无一失,议政府把朝鲜国士兵和差役都派出去维持治安,不仅义禁府的治安需要维护,整个汉城的治安都不能出丝毫的差错。
  “走,咱们去义禁府恭迎忠王爷的到来。”李稷随即站起身,领着黄喜和柳尚民向门外走去,他们将在义禁府恭候李云天的大驾。
  大明讲武堂汉城司务处。
  李云天在柳真和红鸾的伺候下穿着他的黑色蟒龙袍,虽然他不喜欢船这套莽龙袍,但在公共场合还是要以亲王服饰示人,这是朝廷的礼制不可违背。
  “王爷,首阳大君以维护治安为由把手下所有的军队都调出了军营,属下把情报汇总后发现那些士兵在义禁府和司务处周围聚集。”
  就在李云天穿戴整齐后,云娜快步走进房里沉声禀告道,“王爷,属下觉得首阳大君此举动机不纯!”
  “看来他是想要跟本王来个鱼死网破!”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说道,“如果换做以前,本王还可能会忌惮一下,可现在他大势已去,困兽犹斗而已。”
  对于李瑈的这个举动李云天并不感到意外,作为历史上朝鲜国的世祖,他可是与永乐皇帝一样的人物,杀伐果决,因此岂会轻易束手就擒?
  不过正如李云天所说的那样,现在李云天已经完成了对汉城的布局,李瑈大势已去,想要武力反抗的话唯有死路一条。
  很显然,李云天之所以会公审景福宫的纳西幸存者,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应对,李瑈最好不好轻举妄动,否则将遭到迎头痛击。
  “王爷,等汉城的事情告一段后咱们去一趟妾身的家乡吧,妾身已经很久没有回去过了。”柳真给李云天整理完了身上的服饰后微笑着说道,虽然她有不少家人已经搬来了大明居住,但她的父亲还在朝鲜国任职,所以家乡还有很多亲戚。
  背靠着李云天这棵大树,柳真父亲在仕途上可谓畅通无阻,用飞黄腾达来形容丝毫不以为过。
  不过,柳真的父亲行事十分低调,一直在外地担任地方官从没有去过汉城,之所以这样自然也是想要避开汉城里的派系纠纷。
  自从去大明找李云天后,柳真离开家乡已经有十年,心里自然对家乡的亲人异常想念,所以想回乡看看,祭奠一下祖先,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身为大明堂堂的亲王,如果李云天能跟着柳真一同回乡祭祖的话那么对柳家来说将是无限的荣耀。
  “好,等汉城这边的事务告一段后本王就随你回乡。”李云天清楚柳真的心思,微笑着答应了下来,他也正好可以放松一下,顺带着查探民情。
  虽然早就知道李云天会答应,但听了李云天的回答后柳真心中还是大喜,脸上浮现出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激动,这不仅关系到柳家的声望,同时也向外人展示出了其在李云天心目中的地位。
  说实话,原本柳真并没有想过让李云天陪着她回乡祭祖,毕竟李云天平常公务繁忙在京城的时候连家都很少回,更别提去朝鲜国了。
  可是这次李云天前来朝鲜国彻查朝鲜王的死因,无疑给了柳真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趁此时机完成回乡祭祖的事宜。
  当然了,柳真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清楚李云天此次来朝鲜国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因此在李云天没有完成汉城布局前她并没有在李云天面前提起过回乡的事情。
  如今,李云天即将公审景福宫的那些幸存者,这意味着他在汉城的布局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官阶段,那么柳真就可以趁机提出回乡祭祖,这样的话就不会影响到李云天做事,同时又预定了李云天未来的行程。
  到了李云天这个级别的人物,每天要做的事务都是有行程安排的,如果不提前进行预约的话届时他将很难抽出时间来,除非推掉手头上的事务,这可是柳真所不愿意看见的。


第1317章 义禁府公审(一更)

  “王爷!”李云天来到义禁府的时候,李稷和黄喜、柳尚民以及李瑈、李璆率领着汉城官场上的高官权贵在门前相迎,见到从马车上下来的李云天后纷纷躬身行礼。
  此时此刻,义禁府门前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有明军将士也有朝鲜国的士兵,由于此次公审由李云天主持,故而明军将士负责内围安全,朝鲜士兵负责外围安全。
  义禁府所在的街上已经被赶来看热闹的朝鲜百姓围得水泄不通,远远望上去犹如蚂蚁一般黑压压一片,到处都是攒动的人头。
  毕竟,在朝鲜国还从没有发生过比朝鲜王身份还要高贵的人来审案的事情,而且还事关前任朝鲜王的死,以及未来朝鲜王的人选问题,对朝鲜国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因此汉城周边地区那些有能力来汉城的人都特意赶来凑热闹,想要见识一下这件事关朝鲜国国运的大事件。
  义禁府的院子里,左右两侧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左侧是汉城的文官,右侧是王室成员和勋戚,朝鲜国有头有脸的人悉数到齐。
  “王爷!”当李云天在李稷和黄喜等人的簇拥下走进义禁府的院子后,现场的人们纷纷躬身行礼。
  李云天微微颔首,大步流星地走到正前方的一张有着貂皮软垫的太师椅上,李稷和李瑈、黄喜等人分坐在他身旁两侧的凳子上。
  既然是公审那么自然少不了百姓旁听,李云天在太师椅上坐下后向侧前方立着的一名讲武堂的武官点了一下头,那名武官就下令门外的士兵把百姓们放进来。
  由于此次前来看热闹的百姓太多而义禁府的空间有限,所以排在前面的五百名百姓是幸运儿,允许进衙门来旁听,呼啦啦地涌了进来,位于李云天正面对的空地上,顿时使得原本聚集了不少人的院子显得更加拥挤。
  “叩见王爷。”站稳了身形后,那些百姓纷纷下跪向李云天行礼,他们都没有功名在身自然免不了跪礼。
  李云天微微颔首,伸手虚空向上一抬示意那些百姓起身,百姓们这才呼啦啦地站起来。
  “诸位,本王离京的时候皇上再三嘱咐,要本王一定要查清朝鲜王的死因,如今本王终于找到了当年景福宫的幸存者,也该到了揭开谜底的时候了。”
  在众人目不转睛地注视下,李云天沉吟了一声后宏声说道,“今天,本王就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