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忠国公周征。
  原兵部尚书陈洽。
  原兵部左侍郎秦牧。
  原京畿都督府左副都督鲁、义国公仲乾。
  原浙江都司都指挥使、武定候吕大海。
  原陕西都司都指挥使、勇清候孙毅。
  原河南都司都指挥使、忠远候彭玉。'30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07  执宰大明3
  其中,周征是军阁首辅,陈洽是军阁次辅,其余五人是军阁群辅。
  农部尚书和左侍郎的人选也已经确认,原南京户部尚书韩悠调任农部尚书,原工部右侍郎董泽海升迁为农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空缺。
  为了精简结构和强化责权,农部和工部率先进行了改革,都将不设右侍郎一职,右侍郎将成为了一种加衔。
  不仅农部和工部,京城各大部院衙门自此也将逐渐取消同级左右职务中的右职,以左职为常设职务,右职则成为京官出差时的一种加衔。
  例如,总督通常加衔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通常加衔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宣德元年二月初八,北直隶举行了新式武举的首次考试,八府二州有两万余名符合规定的考生参加了此次考试。
  武举考试分为两大场,第一场文考,考文墨,第二场武考,考武艺。
  出乎人们的预料,这次文考与往年历届截然不同,采用了一种崭新的模式——分数制试卷。
  试卷上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默写题和论述题四大部分,每道题都有一定的分值,总分为四百分,然后按照分数的高低排列名次。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节约考试的时间,而且考试的结果更是一目了然。
  尤为重要的是,此举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考出了考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解放了考生的思维,不至于再死读书。
  李云天将考试的时间定为了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考完后将由当地的知州和知府组织人来批阅试卷。
  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默写题有标准答案,非对即错,因此批阅起来速度非常快。
  对默写题李云天特意规定了相应的扣分标准,不至于出现一个错误就失掉全部的分数,颇为人性化。
  至于论述题就比较麻烦,李云天给出了一个大概的参考答案,只要考生涉及到了参考答案中所提的要点就能得分,尽最大可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为了避免批阅试卷中出现差错,试卷批阅完后还要进行两轮复查,以免出现纰漏,最大可能确保考生的真实成绩。
  与文考一样,武举的武考也采用了分数制,总共三百分,分为力量、箭术和矫健三项。
  力量考核举石锁:不同重量的石锁对应不同的分数,最高分数为100分。
  箭术考核是步射:每个人射十箭,每一箭最高得分是10分,十箭后的成绩即为射箭的成绩,最高分数100分。
  矫健考核是俯卧撑:不同的个数对应不同的分数,最高分数100分。
  本来李云天也想考骑射,不过考虑到绝大部分考生连马都没有骑过,故而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按照李云天定下的规则,每个州府录取的参加复试的考生中,文考优秀者占三分之二,武考优秀者占三分之一,这样一来就能得到不同类型的人才。
  由于采用的是分数制试卷,所以考试结果很快就公布了出来,分文考榜和武考榜两个榜单张贴在,按照分数由高到底排列考试者的成绩,依次录取两个榜单名列前茅者。
  如考生在两榜中皆达到录取资格,那么按照其最高排名所在的榜单录取。
  两个榜单在州府的考棚外张贴出来后,立刻被考生们围得水泄不通,争相查看着自己的成绩。
  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无不欢欣鼓舞,意味着他们距离京师讲武堂又近了一步。
  没有获得复试资格的考试则垂头丧气,哀叹连连,好不容易的一次武举恩科就这样被浪费了机会。
  考试结束后,前去各州府督考的讲武堂将官将负责将那些考生带至北京城和南京城,考生们将在北京城和南京城的贡院参加武举复试的文考。
  宣德元年二月二十三日,来自北直隶八府二州的两千余名考生在北京贡院进行了武举复试的文考,题目与初试的样式一样。
  与初试不同,复试的时候,军阁和礼部都派员到现场督考,对讲武堂采用百分制考卷感到非常惊讶,不得不说这种形式的考卷有着诸多便利,检验了考生的综合素质。
  文考结束后的第二天,武考在京城的一处军营举行,两千多人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全部考试完毕。
  文考和武考的结果出来后,李云天是倍感欣慰,无论是文考还是武考都出现了不少高分者。
  鉴于考生的来源远比预想中的要优秀,李云天特意奏请了宣德帝,增加了北直隶一半的录取名额,由原先的两百人增至三百人。
  与此同时,南直隶的录取人数也从原来的一百人上调到了一百五十人。
  获得进入讲武堂修学的人员名单很快就红底黑字地张贴在了北京贡院外的告示栏上,那些被录取者是欣喜若狂,未录取者则神情沮丧。
  那些距离录取线仅仅一步之遥的考生无不捶胸顿足,万分惋惜,他们只差一点点就能进入讲武堂,结果功亏一篑。
  李云天对那些未过复试的考生进行了安抚,告诉他们下一次再开武举的时候,符合年龄限制的考生将免去初试,直接进入复试,给了那些考生们一个安慰。
  至于下一次何时再开武举李云天也不清楚,因为这要看新军的筹建进度,不过给了那些未过复试的考生一个希望,告诉他们三年以内必将有武举的消息,使得那些考生心中不由得燃起了一个憧憬。
  说实话,绝大部分考生对新式武举的考试内容和方式非常认同。
  虽然新式武举文考是以文举考试的内容为基础来出题,但它的考卷不仅样式新颖,而且也内容广泛灵活,考核了多个领域的知识,检验了其综合才能。
  不像文举那样,几道题目就定了生死,而且考试结果还要受到评卷者喜好的左右。
  北直隶录取者名单公布后,那些被录取的考生随即就被教官们带去了讲武堂,安排他们在宿舍中住宿,开始进行训练。
  李云天则马不停蹄地乘船南下,去南京城督考南直隶的武举复试。
  值得一提的是,在录取的这些北直隶的考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并不是来自北直隶。北直隶周边的山东、河南和山西也有不少考生赶来参考,并且最终通过了复试。
  对于南、北直隶以外的考生,李云天并没有做限制,只要他们拿到了当地县衙开出身份证明,那么凭借路引即到距离他们最近的南、北直隶的州府报名考试。
  毕竟,李云天之所以要在南、北直隶先行招考,是因为时间和条件都不允许他在其他地方开考,否则等一切事务都安排妥当的话,考试至少也要等到明年。
  因此,对于那些想要参加武举考试博取一个功名和前程的考生,李云天自然也不会拒绝。。。


第311章 兴师问罪〔四更〕


  宣德元年三月初七,南直隶十四府四州的武举复试文考在南京城的江南贡院举行。
  出乎李云天的意料,南直隶的人口几乎是北直隶的五倍,可是先前结束的武举初试中,考生的人数才一万出头,仅仅是北直隶考生人数的一半,而且里面还包括那些得到消息后从邻近的江西、湖广和浙江的考生。
  李云天知道南直隶人文荟萃,文风盛行,读书人都不屑于投身行伍,可是他没想到实际的情况竟然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
  面对这种情形李云天是无能为力,唯有无奈地摇头苦笑的份儿,他总不能让人拿鞭子驱赶北直隶的那些年轻人来参加武举考试吧!
  江南贡院坐落在秦淮河北岸,东起姚家巷,西至贡院西街,北抵建康路,不仅拥有考试号舍近两万间,另有主考、监临、监试、巡察以及同考、提调执事等官员等官员的官房千余间。
  再加上膳食、仓库、杂役、禁卫等用房,以及水池、花园、桥梁、通道、岗楼的用地,规模之大,占地之广,房舍之多为大明贡院之最。
  与北直隶一样,南京兵部和南京礼部也派官员前来江南贡院进行督考,以彰显武举复试的重要。
  由于南京并没有设立军阁,因此南京兵部也就依然存在,其作用与军阁相对,受军阁所节制。
  南直隶的复试人数和北直隶相同,都是两千余人,虽然人数看上去不少,但进入江南贡院后就显得微不足道,仅仅占据了江南贡院不到九分之一的号舍,看起来多少显得有些寒酸。'308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 308  执宰大明311
  李云天已经从被派往应天府的官员那里了解到,南京国子监参与此次武举考试的只有区区七人,而北京国子监则有五百多人,双方的反差甚大。
  这也难怪,李云天提出文举取士“南六北四”,已经不折不扣地得罪了那些南方士子,南京国子监的监生更是对他深恶痛绝,岂会参加由他主持的武举考试。
  在江南崇尚文风的大环境下,再加上李云天与南方士子的“恩怨”,以及南京国子监监生高傲的身份,有七个人参加考试已经非常难得。
  而且,这七个人都顺利通过了初试,在应考中名列前茅,成绩非常优异。
  李云天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很欣慰,至少南京国子监有监生参加考试了,不过随后他的心里就感到有些不安。
  因为这个现象实在是有些反常,完全不符合常理,难道这七个人就不怕被国子监的那些监生戳脊梁骨?而能够在文考中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那么首先应该是文举举才对,为什么要来考武举?
  不过李云天此时事务繁杂,根本没有时间去琢磨那七个监生的心思,况且复试已经开始了,那七个人到底有没有抱着什么目的,考试后即见分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