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自古以来百姓们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明朝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增加迅速,而土地增长却有限,一旦无法出海谋生其生活必将陷入困顿。
  而自宋朝以来,东南沿海的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等等,养活了可谓百万计的百姓。
  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明朝海禁令无疑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
  故而,对当地的百姓来说只有两条路走,一是甘受饥寒交迫的困顿生活,一是铤而走险从事海上走私。
  明定号船队是官船,走私船和海盗船可不知道船队此番出航的目的,因此为了自保说不定会先发制人,派船来攻打船队,掩护其他船只逃走,这使得罗海不得不严加戒备。
  李云天随即领着雷婷和罗海登上了明定号的舱顶,扶着舱顶的栅栏向东南方向海域望去,只见远处的海面上有十几艘船只在靠近,由于距离太远看不清是什么船,不过根据罗海的经验来看,里面有二层高的三桅海船,专门用来在海上运送货物。
  很显然,对方此时应该也看见了明定号船队,可出人意料的是,那十几艘船只没有回避的意思,径直向明定号船队驶来。
  “总兵大人,对方来者不善,卑职请求采用防御阵型。”罗海见状冲着李云天一躬身,沉声说道。
  李云天闻言点了点头,眉头微微皱着,他很奇怪对面的那些船竟然敢迎着明定号的船队而来,难道是想挑衅官军,还是另有它意?
  罗海随即让站在主桅杆瞭望台上的旗兵向周围的船只发出了命令,那些船只上的人员随即进入了战备状态,气氛一时间变得紧张了起来。
  为了避免船队受到敌船的冲撞,船队的船只迅速向明定号靠拢,摆出了防守戒备的阵势,七艘战船呈品字形将明定号、两艘粮船和两艘坐船护在中间,其中船队前方是三艘战船,左右各两艘。
  战船上的军士全副武装地立在甲板上,手里拿着喷筒、标枪和弓箭等武器,面无表情地等待着与对方驶来的敌船开战。
  那两百多名骁武军也进入了战备状态,纷纷换上了鳞甲,拎着弩弓来到了明定号的甲板上,一个个神情严肃,准备攻击那些企图靠近的敌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方海域那十几艘船只越来越近,李云天逐渐看清楚了,对面的船只中领头的是两艘双层三桅的海船,看模样正是用来运送货物的货船。
  两艘货船的身后是十来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有双层海船也有单层海船,与前面那两艘货船相隔着一段距离。
  不过由于两艘货船的速度比后面的那些船只慢,故而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也就只有六七百米的样子,很快前面的那两艘货船就会被后面的船只追上。!^!


第422章 走私商

  “大人你看,好像有人在挥手。{d}{u}{0}{0}。{c}{c}”就在李云天凝视着那些驶过来的船只时,雷婷指着对面那两艘领头的货船向李云天说道。
  李云天已经注意到了,两艘货船的甲板上立着一些人,正上蹦下跳地在那里挥舞着双手,由于距离太远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传令下去,所有船只出击。”面对眼前的这有些古怪的一幕,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向罗海下达了命令。
  “总兵大人,对方意图未明,不宜轻举妄动。”罗海闻言吃了一惊,连忙躬身向李云天高声说道。
  海战不比陆战,由于船只穿梭在海面上,故而很难控制住敌船的行踪,况且对面的敌船船数与明定号船队相当,倘若敌船穿过战船的防线来攻击明定号,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别看明定号船体庞大,而且船身上还安装有厚厚的防撞甲板,要是那些敌船采用火攻的话,会给明定号带来很大的麻烦,事关李云天的安危,罗海岂敢冒险。
  “如果本官没有猜错的话,前面那两艘船是民间的走私船,后面跟着的是海盗船,虽然那两艘船上的人触犯了大明的海禁令,但毕竟是我大明子民,岂能见死不救?”
  李云天清楚罗海的担忧,不动声色地说道,“那些海盗只是为了求财,见我军摆出决战架势必将被吓退。”
  见李云天心意已决,罗海只好向瞭望台上的旗兵下达了指令,随着这个指令的下达,明定号船队迅速改变了队形,在海面上排成两排,前排是战船,后排是明定号和粮船、坐船,迎着前方的那些船只而去。
  在李云天的注视下,对面的船只很快就做出了反应,除了那两艘领头的货船外,跟在后面的那些船只放缓了速度,缓缓停了下来。
  随后,那些船只调转了船头,向着来时的方向疾驶而去。
  罗海见状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样子李云天说的没错,海盗船上的人并不想与明定号船队交手,故而当明定号船队摆出了决战的架势后,海盗们被船队的气势给吓走了
  明定号船队随即也停了下来,四艘战船迎着驶来的那两艘货船而去,将两艘货船牢牢地围在了中间。
  两艘货船上的人并没有进行抵抗,乖乖的按照战船上军士的命令停船,高举双手跪在了甲板上。
  战船上的军士很快就登上了那两艘货船,李云天先前猜的没错,这两艘船果然是走私船,船舱内堆满了从南洋交易来的香料、染料、宝石和象牙等物品。
  “小民山下元道叩见大人,谢过大人救命之恩。”不久后,一名嘴角留着两撇小胡子、身穿倭服的中年人被几个骁武军军士带进了李云天的船舱,神情紧张地跪在了地上向李云天行礼,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江南话说道。
  船舱里除了李云天外还有罗海和此次平叛交趾的右副总兵梁少杰,两人一左一右地坐在李云天的下首座位,雷婷立在李云天的身后。
  “山下元道,你可知罪?”李云天冷冷地扫了一眼山下元道,不动声色地问道,他可以肯定山下元道用的是假名,是为了防止被人查出嫡系才冒充的倭人,否则的话以倭人的实力根本就无法与南洋诸国进行交易。
  “小民惶恐,不知罪从何来。”山下元道闻言冷汗顿时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故作镇定地望向了李云天。
  “你可知道大明的海禁令?”李云天见山下元道在那里装傻充愣,不由得冷笑了一声,双目如炬地瞪着他。
  “大人,小民知道大明的这道法令,可小民不是大明人氏,贵国的法令不适用小民。”山下元道讪笑了一声,一本正经地解释。
  “你告诉本官,船上的货物你准备送去哪里?”李云天见山下元道还在狡辩,双目寒光一闪,神情冷峻地望着他,“你可想好了再说,本官就不相信你那两艘船上的人是铁板一块!”
  “禀……禀大人,小民知罪,小民想将船上的货物运送到宁波,与贵国的商人进行交易。”山下元道闻言脸色变的十分难看,他很清楚货物的目的地瞒不住,以头触地,高声向李云天求饶,“请大人恕罪。”
  “哼!”李云天见状冷哼了一声,意味深长地望着山下元道,“按我大明律例,从事走私交易者无论首从皆株连九族,你说本官如何放你?”
  “大人恕罪,小民已经知错,这就将货物运到琉球,不再与大明的商人进行交易。”山下元道听闻“株连九族”四个字,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他知道李云天在怀疑他的身份,连忙高声说道。
  “琉球?”李云天见山下元道慌了,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冷冷地望着山下元道。
  “小民只是在琉球中转,然后将货物运回国,在国内销售。”山下元道这是才想起琉球方圆不过百里而已,人口只有数十万,哪里消费起他那两船货物,于是连忙改口说道,他所说的“回国”自然指的是回倭国。
  李云天闻言也不说话,只是神情冷峻地盯着山下元道,他很清楚山下元道是在撒谎,除去此次倭国要经历海盗盛行的海域外,他可不认为山下元道会选择这条险路来走,况且以倭国目前的消费能力,这粮船贵重物品不知道要卖到猴年马月。
  “大人,小民的这条命是大人救的,小民愿意将这两船货物送与大人。”山下元道被李云天看得心里直发慌,随后想到了什么,抬起头一脸讨好地向李云天说道,准备用这两船货物贿赂李云天,买一条生路。
  毕竟,钱没了以后还可以再赚,不值得把自己的命给赔上。
  听闻此言,罗海和梁少杰一起望向了李云天,虽然李云天在扬州筹集到了足够的军费,但是有谁会显钱多呢?
  其实,不仅李云天看出山下元道这个倭人是假的,罗海和梁少杰也都看出来他是大明人假扮的,其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倒闭禁海令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株连九族”。
  故而即使李云天将山下元道的货物没收了,那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反正这些货物迟早也是要被官府收缴上去,不如便宜了讲武堂,归根结底讲武堂也是朝廷的衙门。
  “本官听说你们国内现在正是战乱之时,想必这些货物也卖不出去。”
  李云天见山下元道想要贿赂自己,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等的就是山下元道的这句话,沉吟了一下后说道,“本官既然在海上救了你,那么自然不会看你亏个血本无归,不如将其卖给本官。”
  “罗指挥使,你让人清点一下那两艘船上的货物,给他一个合理的价格,不至于使得他空跑一趟,毕竟他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活。”
  说着,李云天望向了坐在下首位的罗海,沉声吩咐道,特意在“一家老小”上加重了读音。
  山下元道闻言顿时怔在了那里,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李云天,他本来已经做好了将这两船货物献给李云天的准备,没成想李云天竟然提出买下那两船货物,因此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时候官府的人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罗海和梁少杰也都吃了一惊,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会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