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身材魁梧的年轻叛军骑兵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的定南将军李云天,他此次前去叛军大营找黎利自然是为了谈判。
  如此一来,这个在李云天面前唯唯诺诺的中年叛军骑兵的身份也就不难猜测,是被明军在落叶坡俘虏的蔡福。
  与李云天和蔡福同桌坐着的还有三名身穿叛军骑兵服饰的人,是李云天从三江城的卫所部队里挑选出来的土人士卒,一共有十二个。
  由于这十二个土人士卒讲的都是交趾话,故而一路行来没有遇到任何麻烦,沿途遇到的叛军士兵都没有想到这一队明目张胆地在大路上行进的骑兵会是明军假扮的。
  尤为重要的是,这十二个土人士卒不清楚李云天的身份,李云天现在的名字是“穆梓”,也就是“李”字拆开后“木”和“子”的谐音,职务是骁武军的一名少校参谋,如果对应明军武职职衔的话是千户。
  蔡福对李云天的身份丝毫也没有起疑心,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身旁坐着的就是大明的定南将军,现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向黎利解释这件事情。
  虽然已经深入了叛军的地盘,但餐桌上的气氛却非常轻松,李云天和蔡福一边吃着饭一边闲聊着,淡然从容,没有丝毫的紧张。
  而蔡福和另外三名土人士卒的神色则显得有些不自然,尤其是那三名土人士卒,吃饭的时候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非常警惕。
  酒足饭饱后,李云天正准备起身离开,忽然走廊上传来了一阵喧哗,好像是什么人在外面争吵。
  虽说李云天这几年私下里一直在学交趾话,可是由于外面的声音太过吵杂,他一时间听不清说了些什么,不过从语气上来看好像争吵的双方都很激动,争吵的音量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激动。
  李云天此次身负重要事务,为了避免麻烦他决定静观其变,等外面的事情完结后在走,于是倒了一杯热水,慢条斯理地在那里喝着。
  还没等李云天喝上几口热水,走廊里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响,争吵的双方好像打了起来。
  见此情形,坐在酒桌旁的那三名土人士卒连忙起身走到门口,仔细地聆听着外面的局势变化,右手不由自主地握在了刀柄上。
  离开三江城之前,这些土人士卒已经得到了上司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李云天和蔡福,故而谁也不敢大意懈怠。
  “快去喊人,把这几个占城奸细给抓起来。”不久后,走廊里传来了一个男人气急败坏的声音。
  李云天这下听清楚了,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地方遇上占城人:如今明军正在与叛军在三江府交战,那些占城人好像没有理由冒险来这里。
  之所以说占城人冒险,是因为交趾的前身安南国与占城国可谓是一对世仇,双方为了争夺中南半岛西部的统治权已经进行了数百年的争斗。
  占城,即占婆补罗,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北起交趾南部的横山关,南至中南半岛最南端,稻田肥沃,海岸线广阔,王都为因陀罗补罗。
  中国古籍称占城为象林邑,简称林邑,深受天竺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
  占城国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是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是大明与天竺、南洋诸国的海上贸易中转站,从中获利甚巨。
  作为中南半岛上重要的两个国家,安南国和占城国从立国起就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文明之路,安南的中华化和占城的天竺化非常醒目,这使得双方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消灭对方一直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明太祖立国后,安南和占城国之间的冲突愈加激烈。
  元至正二十年,也就是136年,占城国进入了史上最伟大国王制蓬峨的统治,制蓬峨被明朝称为阿答阿者,乘明朝初建向安南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
  1365年入寇化州,1368年设伏占洞,1371年军袭大安,如人无人之境,顺利进入交州城大掠子女玉帛而还。
  而安南此时恰恰国内争夺王位斗争激烈,政局动荡,无力抵抗。
  1378年制蓬峨又攻下交州城,安南国王陈日炜远避天建山,陈日炜的弟弟投降了占城,僧人也在城里作乱,形势一片混乱。
  安南在占城的凌厉攻势前已经国势濒危了,时安南人言:“至制蓬峨人罗闻,生聚教训,渐革旧俗,勇悍耐劳,故事人寇,为我国患。”
  安南服睁睁地看着制蓬峨攻势呈破竹之势而束手无策,不过139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安南得到了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由于占城叛将告密,制蓬蛾在海潮江附近水域探查安南军水域时阵亡。
  安南国王陈日焜闻讯大喜日:“制蓬峨死,大局安矣!”
  制蓬峨死后,占城第十三王朝遂亡,他的继任者很快就不得不放弃了制蓬峨所有的征服成果。
  142年,安南国在太上皇黎季犛的指挥下讨伐占城,占城兵败国王求和,允诺割让占洞等地。
  安南又索加古垒一地,这样占城国就退出了新平、顺化、占洞、古垒,北方膏腴可耕之地皆入于安南之首,所保存者广义以南山岳贫瘠之地而已。
  就在黎季犛力图全力征服占城国的时候,147年永乐帝派英国公张辅率军攻进了安南国,生擒黎季犛父子,安南国灭,占城国于是趁机出兵夺回了于142年丧失的一部分土地。
  在中南半岛的那些国家里,占城国是最不希望看见黎利复安南国的,很显然黎利不仅将向他们讨回那些被收回的土地,而且还会提出更多的利益要求,双方将继续数百年来的恩怨。
  所以在李云天看来,占城人没有理会在此时出现在三江府的地界:双方是世仇,现在又兵荒马乱,故而那些占城人不可能来这里做生意和走亲访友,至于说取道交趾去大明这就更不可能了,从占城国到大明海路远比陆路好走。
  “难道他们是想去三江城?”猛然间,李云天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个念头,眼神顿时变得更加惊讶。
  倘若如此的话,李云天已经能猜到这些占城人来这里的意图,十有**是想出兵帮大明打交趾的叛军。
  由于交趾的叛乱被看成是大明的内部事务,故而像交趾周边的占城和真腊等国都无法干涉,而大明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自然也不会让占城和真懒这样的藩属国来介入交趾的战事,否则大明的颜面何存?
  而且,在先前几次交趾叛乱中,明军都成功地剿灭了那些造反的叛匪,故而朝廷根本就没有将此次叛乱的叛匪放在眼里,而占城和真腊等国也不会想到明军接连战败。
  占城国出兵当然不会是单纯地帮大明,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一旦黎利取得胜利,交趾将变回安南国,那么占城国将再度陷入与安南国的纷争中,这对占城国殊为不利,不如趁着大明平叛来解决掉交趾的叛军,消除未来的隐患。
  这样一解释的话,那些占城人来这里的目的就非常好理解了,想着想着李云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还在考虑如何拉拢占城国与他南北夹击交趾的叛军,现在倒好,占城国的人出现在他的眼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与大明的那些文武大臣不一样,李云天可不会端着天朝上国的架子,在他看来如何能用最小的代价消灭敌人最为重要。
  因此,如果外面的占城人真的是来商议出兵之事,他绝对不会拒绝,而且还会想办法拉真腊入伙,反正占城和真腊都是大明的藩属国,有义务协助大明来平定交趾的叛乱。!^!



第455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二更)

  “蔡兄,这个镇上是谁在驻守?”想到外面的那些占城人很可能是来找明军,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放下手里的水杯问向了一旁的蔡福。。
  “如果没有调动的话,此处的叛军首领是黎利的一个堂弟,名叫黎海。”蔡福想了想,开口答道,半个月前他和范友前去攻打三江城的时候,黎海作为风木镇的叛军守将来给他们送行。
  “你和这个黎海的关系如何?”李云天闻言不动声色地追问。
  “小人在叛军中寄人篱下,为了自保曾经给不少人送过礼,里面就有黎海,此人贪婪傲慢,仗着是黎利的族人私下里没少搜刮民脂民膏,与小人的关系尚可。”蔡福有些奇怪,不知道李云天为何对黎海感兴趣,于是如实回答。
  “把包袱拿过来。”听闻厉害贪婪傲慢,李云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笑意,向立在门口处一名背着包袱的土人士卒喊道。
  那名土人士卒闻言连忙解下了包袱,包袱里满满当当地装的都是金银珠宝,为了稳定宣化府、太原府和三江府的形势,李云天让人查抄三府中那些与叛军勾结商贾大族的家,进而搜拢来了不少财物。
  这次李云天前去见黎利,一共带了三大包袱的财物,是他送给黎利的礼物,以示此次谈判的诚意。
  “把这个给黎海,让他放了外面的那些占城人。”李云天从包袱里的那些财物中挑选了一个精致的首饰盒,打开一看里面塞满了金银首饰,然后合上盖子交给了一旁的蔡福。
  “大人,用什么理由呢?”蔡福接过首饰盒后问道。
  由于安南和占城是世仇,而占城人此时出现在这里极为反常,要想使得黎海放过他们必须要有一个好借口,否则势必使得黎海起疑,弄巧成拙。
  李云天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这倒是个难题,不仅他觉得占城人出现在这里不合时宜,黎海也会有这个想法,是要好好找个理由来蒙混过去。
  “放开我,你们放开我!”就在李云天想着主意的时候,走廊里忽然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用交趾话高声喊着。
  “你这个占城女奸细,竟然敢打老子,看老子到时候怎么收拾你!”随后,一个粗鲁的声音响起,“来人,把他们带回营,老子要严加审问。”
  “不能让他们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