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抗拒的巨大的压力。
  “总兵大人,罗知府也是心系百姓,请大人恕罪。”打忠见罗通在李云天凌人的气势下显得有些拘谨,连忙走上前冲着李云天一拱手,躬身求情道。
  “罗知府、打忠指挥使,本官知道你们二人这些天来为了守城殚精竭虑,可是形势比人强,现在交趾交州府以南地域全部在叛军的掌控中,清化城可谓就是一个死地,如果不撤离的话迟早会被叛军困死。”
  李云天的脸色缓和下来,望着罗通和打忠沉声说道,“本官也不怕告诉你们,本官这次来交趾平叛,总共只带了三千骁武军,别说剿灭叛军了,就是在交趾自保也难!”
  “三千人?”
  “成山伯真的把交州城送给了叛军?”
  听闻此言,打忠和罗通脸色大变,不约而同地望向了李云天,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仅仅只带来了三千人,更想不到王通会将坚固无比的交州城拱手送给叛军。
  王通离开交州城时曾经派人来通知罗通和打忠,让两人率军北上经宣化府回广西,可是被两人拒绝,因为王通已经被宣德皇帝撤了军职,无法对两人下达命令,两人岂可擅离职守。
  况且两人一旦率军出城,那么必将受到城外叛军的袭扰,叛军为了攻下清化城可是死伤惨重,绝对不会咽下这口气。
  “这就是我军在交趾所面临的局势,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存实力,暗中积蓄力量。”
  李云天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沉声说道,“记住本官的话,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胜利,故而为了这个目标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退一步海空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听闻“退一步海空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时,罗通眼前不由得一亮,随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中禁不住对李云天刮目相看,在他看来朝中的那些勋贵们不过是些粗鄙的武夫而已,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有如此好的文采。
  此时此刻,罗通绝对不会想到,李云天并不是像其他勋贵那样出身行伍,而是与他一样都是正统的两榜进士,并且比他还要更上一层楼,已经成为了翰林院的翰林侍读。
  罗通是永乐十年壬辰科的二榜进士,曾经担任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奉命巡按四川。
  原本罗通仕途顺畅,不过永乐十九年初夏,永乐帝刚刚迁都北京几个月时紫禁城的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遭到雷击失火,于是一些文官开始妄言迁都是非,希望永乐帝迁回南京,但是被永乐帝拒绝。
  其中,礼部主事萧仪在朝会时上疏,认为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结果使得永乐帝勃然大怒,当庭下令处死了萧仪,满朝文武莫不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多言,更别说替萧仪求情了。
  罗通比较倒霉,当时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何忠等人趁机针砭时弊,触怒了原本就因为三殿失火而烦心的永乐帝,被永乐帝发配来了清化府,担任清化府知府,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七年。
  而何忠的境遇比罗通更惨,被发配到了交趾南方的新平府,担任政平州知州,结果宣德元年被黎利攻破了政平城,被俘后不屈而亡,当交趾战事结束后被宣德帝赐谥“忠节”。
  “总兵大人,叛军凶残狡诈,对我清化城军民恨之入骨,下官担心他们路上会趁机袭扰。”
  沉吟了一下后,罗通抬头看向了李云天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是他最为担心的地方,他可是亲眼目睹了叛军在城下杀那些俘虏时候的惨景。
  “这次叛军不敢乱来,即使是有人骚扰那么也是小股的散兵游勇。”李云天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既然他们来找死,那么就成全他们。”
  “打忠指挥使,沿途的安全事宜就由你全权负责,一旦叛军或者暴民前来滋扰,格杀勿论!”
  说着,李云天望向了打忠,冷冷地下达了命令,他相信黎戈并不敢轻举妄动,如果有人袭击的话也是妄想趁机占便宜的叛军或者暴民,自然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卑职遵命。”打忠原本还在担心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李云天是否能镇得住交趾现在混乱的场面,见李云天的言语中透露出浓浓的杀气,立刻心神一凛,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袭来,连忙躬身答道。
  他发现自己好像小看了这位年轻的总兵大人,如果没有经历过生死厮杀的话,李云天绝对不会有这种令人窒息般的杀气。


第474章 撤退(三更)

  午夜时分,向罗通和打忠交待完了撤退相关事宜的李云天去县衙后院休息,罗通和打忠恭敬地将他送进了房里。
  “仁山,你怎么与总兵大人在一起?”从李云天卧室出来后,罗通见赵林站在院子里等他,不由得快走几步,一脸狐疑地问道。
  在罗通的印象里赵林自幼以他为榜样,也想要金榜题名,他万万想不到赵林竟然投笔从戎参了军,难道姨丈会同意赵林这样自毁前程。
  仁山是赵林的字,这个字还是罗通前来交趾就任时给当时还只有十五六七岁的赵林起的,转眼间赵林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小伙子了。
  “表哥,我现在已经是讲武堂的学员了,总兵大人是我们的讲武堂的总教官。”赵林闻言微微一笑,他很开心能在这里见到罗通。
  由于清化城位于叛军的腹地,赵林真的担心它被叛军攻破,以罗通的性格绝对会以死殉国。
  与此同时,赵林心中也挺感激李云天,李云天作为广西和交趾的最高军政主官竟然以身犯险来亲自指挥清化城百姓撤离,无疑于救了罗通和成立的军民一命。
  “讲武堂?”罗通闻言微微一怔,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个名字,这并不是他孤陋寡闻,实在是交趾距离京城太过遥远,信息传送不变。
  “讲武堂与国子监一样,也是一个书院,隶属于军阁,只有通过武举复试才能进入里面入读,专门为大明培养武官,皇上下恩旨把绣春刀作为讲武堂的佩刀。”赵林知道罗通不清楚讲武堂的事情,于是意气风发地向他解释着,言语中颇为自豪。
  “绣春刀!”罗通的双目顿时流露出惊愕的神色,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绣春刀可是锦衣卫的专用佩刀,擅用者死,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足以表明宣德帝对讲武堂的看重。
  另外,虽然罗通没听说过讲武堂但是却知道军阁,清楚军阁是一个新组建的衙门,统掌各大都督府事务,讲武堂既然隶属于军阁那么想必也是一个大明的要害部门。
  “罗知府,恭喜你们兄弟相遇,以本官来看不如大家小酌几杯。”这时,跟在罗通身后的打忠走了过来,笑着向罗通说道,想要趁机了解一下外界的事情
  “也好。”罗通也正有此意,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招呼赵林和打忠去了后院的会客大厅,吩咐下人准备了酒菜,三人边聊天边喝着酒,气氛显得轻松、温馨。
  对于罗通和打忠来说,两人终于可以卸下压在肩上的千钧重担,将清化城的军民托付给李云天,而赵林更是对罗通依然活着感到高兴。
  赵林是讲武堂一期考生中的江西籍学员,由于李云天的关系,讲武堂一期中除了南北直隶的学员外,还有另外两大布政司的学员,那就是山东和江西。
  其中,济南府学员是大明各州府学员中人数最多的,而九江府学员仅次于济南府位于第二。
  赵林虽然不是九江府的人,但是他外公家在九江府,因此也参加了南直隶的武举新科考试,进而成为了讲武堂的学员。
  李云天本来并不知道赵林的表哥就是交趾清化府知府,离开京城前他让人查了一下讲武堂的学员,想看看有没有哪个学员的亲属在交趾,皆是也好通过那些亲属来办事。
  结果,在赵林提交的家族亲属关系表上,相关人员发现他的表哥是罗通,李云天听说了罗通的事情,故而就将赵林带在了身边,让其以土人士兵的身份来清化府,以获取罗通的信任。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刚起床打忠就急匆匆地赶来来汇报,他发现叛军在清化城东部的大营正在拆除,好像是要撤走。
  对于这个消息李云天并不感到惊讶,很显然这是黎戈在执行黎利的命令,给清化城的明军军民去清化港让出一条路,因此他让打忠不要管叛军,安心筹备撤退事宜。
  打忠一头雾水地离开了,他本以为李云天会重视叛军的异常调动,可李云天好像却不以为然。
  与此同时,清化城的大街小巷都张贴出了府衙的告示,罗通在告示上告诉城里的百姓,两天后他们将突围前往东面沿海的清化港,新任交趾总兵已经派遣水师在清化港接他们回新安府。
  告示里特别指明了,为了能更好地撤离,随军百姓只能携带随身的细软和衣物,等到了新安府后总兵大人会安置大家的生活。
  随着告示的贴出整个清化城顿时沸腾了起来,迅速被恐慌的氛围所笼罩,百姓们私下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说实话,城里的人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生怕叛军忽然发动攻击攻进城,谁都想逃离这个地方,可城外叛军虎视眈眈,一旦离开城墙的保护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在百姓们看来,明军应该很快就将围在城外的那些叛军赶走,谁也想不到清化城的明军竟然会撤退,这岂不是意味着交趾的战事对明军大为不利?
  虽然百姓们人心惶惶,但他们别无选择,唯有回家收拾行囊,准备两天后随着明军撤退,留在城里只会遭受到叛军的屠戮。
  一时间,城里被惨云愁雾所笼罩。
  不过,并不是所有百姓都对撤退一事惊惶不已,一些交趾当地的土人居民则对此兴奋不已,暗自弹冠相庆,准备迎接叛军进城。
  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两天的时间转眼而逝,对罗通和打忠来说他们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清化城东面的叛军已经离开。
  不仅如此,西面和北面的叛军也都撤离,只剩下西面的叛军还在,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