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六部阵营的御史莫不欢欣鼓舞,一个个喜形于色,他们这下终于出了胸中的一口闷气。
  而内阁阵营顾佐部的御史们则神情严肃,面色无比沉重,牛飞这么一倒的话他们说不定会被牵连上,进而丧失在都察院的主导地位。
  内阁阵营陈天勋部的御史神色则显得有些复杂,既希望看见牛飞倒霉,同时又感到有些唇亡齿寒,再怎么说牛飞也是内阁阵营的人,平常虽然有些飞扬跋扈,但并没有为难过他们。
  顾佐面色铁青地坐在那里,牛飞简直让他太失望了,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不仅白白浪费了他的信任,而且还坏了他的大事,极有可能会使得宣德帝收回让他继续在都察院整顿吏治的成命,既便宜了那些贪赃枉法之徒,又使得六部在都察院的声势东山再起。
  晚上,紫禁城,乾清宫。
  “皇上,镇武侯来了。”宣德帝正在用晚膳,一名内侍走进来低声在侍立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身旁低语了几句,金英于是凑到宣德帝的身旁说道。
  “噢?”宣德帝闻言显得有些意外,没想到李云天这么晚了还进宫,随后想到了今天都察院的审案,看来是案子已经有眉目了,于是微微一笑,开口吩咐金英道,“宣镇武侯进来,让御膳房再上一桌膳食,他这个时间点儿赶来肯定是空腹而来。”
  金英闻言向宣德帝一躬身,起身走向了门外,像李云天这种宣德帝身旁的亲信重臣要由他亲自传宣。
  李云天进宫就是为了今天都察院的案子,现在基本上已经查明牛飞和苏仲河贪赃枉法,剩下的事情就是对两人的罪行进行查验,看看是否有不实和疏漏之处。
  宣德帝对李云天短短时间就能拿下牛飞感到满意,同时也感到震惊,万万没有想到被顾佐一手提拔的牛飞竟然是都察院的一个大蠹,涉案数额高达五六万两白银,简直是匪夷所思。
  其实,宣德帝并不怎么关心牛飞的贪腐,他需要的是都察院里纷乱的局面能尽快消停下来。
  如今李云天拿下了牛飞,那么顾佐整顿吏治的使命也自然而然将结束,进而使得都察院内阁阵营和六部阵营的势力逐渐趋于均衡,这才是宣德帝想要的结果。
  “皇上,都察院左都御史顾大人求见,想要面圣谢罪。”晚膳结束时,金英躬身告诉了宣德帝一件事。
  其实顾佐也就比李云天晚到了一步,不过由于宣德帝在用膳,故而金英就将这个消息压了下来,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不值得为此打扰了宣德帝进膳。
  “让他去御书房候着。”宣德帝闻言沉吟了一下,开口吩咐金英,说实话他还是非常欣赏顾佐,否则也不会坐视顾佐把都察院搅得鸡飞狗跳,顾佐这次十有八九会请辞左都御史一职,而宣德帝需要做的就是安抚顾佐让其留下任职。
  否则适合担任左都御史一职的人将来自六部阵营,这意味内阁在都察院将会重新被六部压制,这可不是宣德帝希望看见的。
  李云天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后,坐在平稳行驶的四轮马车里闭目养神,将牛飞绳之以法后他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善后,尽快使得都察院的运作步入正轨。
  趁着这段难得的空闲时间,李云天准备将他在京城的一些事务处理完,否则等到张贵逃走的消息传来京城后他可就没有时间再顾及京城的事情了。
  不管远在扬州的张贵有没有事先得知贿赂牛飞一事东窗事发,李云天都需要他在刑部的人抵达扬州之前逃离,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将江南的那些盐商拖下水,趁机整顿六部阵营的重要地盘――两淮盐道的乱局,进而给六部阵营以沉重一击。
  两淮盐道可谓是大明油水最丰厚的衙门,正如都察院右都御史王宇诚先前所说的那样,只有李云天破除了六部在两淮盐道的垄断,那么才能使得内阁得以与六部相抗衡,大明的政局也才能真正地趋于稳定。


第542章 知己

  五月底的一个晚上,城南一个气派的宅院里,李云天与一个人围坐在酒桌前开怀畅饮,谈笑风生。
  以李云天目前的身份和地位,能与他坐在一起如此惬意地喝酒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而杨云贵就是那寥寥无几人中的一个,与李云天私交甚密,可谓是李云天的左膀右臂。
  杨云贵是李云天在江西九江府湖口县时就追随他的老人,字悠远,才华横溢,原本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讼师,后来被李云天收服,先是担任了湖口县刑房司吏,后来跟着李云天进京,在都察院担任经承一职。
  明面上,杨云贵是都察院的经承,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李云天的情报总管,专门负责收集两京十三省的情报,现在已经在南北直隶和江西、湖广、山东、广西、山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情报系统,其余省份的情报网络正在完善中。
  与此同时,杨云贵还是讲武堂下辖六大学院的特聘教官,李云天不在京城的这几年里他其实负责讲武堂六大学院的事务,兢兢业业,劳苦功高。
  “悠远,都察院的局势能这么快安稳下来,你当居首功。”谈笑间,李云天端起酒杯向杨云贵一举,笑着说道,“现在讲武堂的事情千头万绪,你还是来讲武堂帮我吧。”
  谁也不会想到,韩亮接到的那份检举信并不是来自牛飞的政敌,而是出自杨云贵之手,没人会猜到在都察院里行事低调的杨云贵竟然掌握了牛飞如此多的秘密隐私。
  原本,杨云贵并没有把牛飞当成自己关注的对象,不过随着牛飞在都察院里越来越张扬,以及内阁阵营顾佐部御史对六部阵营御史的疯狂打压,他敏锐地意识到都察院的局势有失控的危险。
  很显然,杨云贵并不认为宣德帝想要让内阁阵营掌控都察院的局势,那么不利于内阁和六部阵营势力的均衡。
  这意味着内阁阵营顾佐部的御史们虽然现在意气风发,但在将来一定会倒霉,而经过对朝局的综合分析后杨云贵认为当时已经平定了交趾叛乱的李云天很可能会被宣德帝委以重任,平息都察院的乱局。
  故而,杨云贵安排了人日夜盯着牛飞,并且暗中对其进行调查,在他看来一旦宣德帝改变了对顾佐的支持态度,那么牛飞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出头鸟”。
  事实证明,杨云贵的这个决定确实有着先见之明,李云天被宣德帝从交趾召回京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结都察院内阁和六部的纷争,他给李云天提供的牛飞资料使得李云天一举拿下了牛飞。
  牛飞成为阶下囚后,都察院内阁阵营顾佐部的御史们立刻消停了下来,如果六部阵营的御史趁机弹劾他们,那么他们的处境将变得十分艰难。
  不过幸运的是,宣德帝在牛飞事件发生后颇为震怒,在不久后的大朝上发了一通怒火,然后将全面清查都察院御史有无贪赃枉法的重任交给了李云天这个左佥都御史。
  虽然看起来宣德帝想要在都察院掀起一场整顿吏治的狂风暴雨,不过都察院的御史们暗地里却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对内阁阵营的御史来说,李云天是他们的自家人,当然不会不顾情面拿自家人开刀了。
  而六部阵营的御史除了马安等少数敌视李云天的人外,或多或少也都与李云天有着交情,再加上李云天不计前嫌替马安洗脱了罪名,故而六部阵营的御史也纷纷安心,认为李云天绝对不会像顾佐那样不讲情面。
  原本,牛飞出事后朝堂上六部的人应该对其穷追猛打,进而攻讦内阁阵营的人。
  可事实上六部的人并没有过多地掺和牛飞的事件,这并不是他们不想趁机打击内阁阵营,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李云天不仅审出了牛飞贪墨,而且还连带着牵扯出了苏仲河。
  一旦六部的人在牛飞一事上攻击内阁阵营,那么内阁阵营绝对也会拿苏仲河来说事,刑部不仅是六部中排名仅次于吏部和户部的部院衙门,还是大明的司法中枢,如果真的让内阁阵营的人揪住不放的话难免会捅出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和隐情,这样以来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内阁和六部其实在牛飞一事上打了一个平手,双方相互忌惮,故而谁也奈何不了谁。
  换一句话来说,牛飞一事的最大赢家是宣德帝,他既增强了内阁在都察院的势力,同时也避免了内阁和六部的一场大规模冲突,可谓一箭双雕。
  “李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也知道我平日里懒散惯了,当当吏员还行,当官就免了。”听闻李云天想让他去讲武堂,杨云贵笑着端起酒杯与李云天碰了一下,婉拒了李云天的提议。
  杨云贵的志向并不在官场,否则当年他就会参加科举靠功名,而不至于沦为一名讼师。
  当年他之所以会追随李云天,是因为李云天能使得湖口县的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这才当了湖口县县衙刑房司吏,尽心竭力地帮着李云天做事。
  时至今日,白水镇货场已经成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一个商品贸易市场,湖口县的商业由于这个市场的存在是日新月异,百姓们更是为此受益匪浅,纷纷过上了富裕安稳的生活。
  杨云贵对此是万分敬佩,他虽然恃才傲物,但是不得不承认李云天简直就是一个商业天才,在商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令他万分钦佩。
  现如今,李云天想要以交趾为支撑点,推动宣德帝废除禁海令,并且改革大明的税收和商业等事宜。
  杨云贵知道李云天所做的事情对大明的未来影响巨大,一旦成功将使得大明的军事和经济蓬勃发展,傲然屹立于世界之巅。
  因此,面对李云天的邀请杨云贵决定留在都察院,继续以都察院经承的身份给李云天执掌情报网络,在他看来情报网络对李云天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对手的信息那么李云天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悠远,委屈你了。”李云天岂能不清楚杨云贵的用意,心中不由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