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方良被自己说动了心,阿仇随后笑着说道,“大元只不过想要夺回大都和黄河以北之地,如果双方隔黄河对峙的话想必皇上将来会更加依仗你,而你也能趁机将大权牢牢地抓在手里。”
  “大都?”
  方良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阿仇口中的大都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城,看来北元的胃口不小,竟然想要与大明划黄河而治,如此一来大明将失掉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可大明会轻易让出北京城?要知道宣德帝已经下了扩建北京城的诏令,届时大明一定会全力守护北京城。
  “大明有两个京城,因此只要大元打到内长城沿线,那么朝廷一定会迫于压力迁都到南京城,南京城的繁华富庶可是令不少官员念念不忘,届时大元攻取北京城将会容易许多。”
  阿仇见方良有些不相信,于是笑着解释道,恐怕到时候不少文武百官都会趁机选择回南京城,谁也不想留下来面对蒙古兵。
  “你为什么要选我?”方良见阿仇说得头头是道,因此沉吟了一下,不无狐疑地问道。
  “很简单,一,你考中了进士并且成为了庶吉士,有着非常远大的前景,值得我们投资。”阿仇不紧不慢地给方良解释着,“二,你有野心而且头脑又好用,这是我们合作的良好基础。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你果然没有辜负我们的信任,事情的进程十分顺利。”
  “事到如今你已经没有了退路,唯有与我们合作,我们保证不会亏待了你。”说着,阿仇笑着向方良举起了手里的酒杯。
  “希望你们不要食言!”方良闻言沉吟了一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终于做出了决定,面无表情地端起酒杯与阿仇碰了一下,他现在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与阿仇合作,以此争取更多权势。
  阿仇闻言嘴角顿时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笑容里充满了冷漠,在他看来有了方良相助李云天这次将必死无疑。
  第二天,就在京城的文武百官暗中猜测着宣德帝的病情时,宣德帝一口气下达了六道涉及军政事务的诏令,使得众位官员倍感惊讶。
  第一道诏令是疏浚六湖。
  宣德九年九月,苏州府知府奏报:“苏、松、嘉、湖四府之地,共有太湖、庞山、阳城、沙湖、昆承、尚湖等六湖,广袤三千余里,如连降大雨,湖水泛滥,田地淹没。六湖东南出嘉定县吴淞江,东出昆山县刘家港,东北出常熟县白茆港。
  永乐初,朝廷派尚书夏原吉等疏浚河港,使得水患被除,百姓得利。如今年久失修,河港又已淤塞不通。请派大臣监督当地府、县官员在农闲时征民工疏浚,使湖水能够宣泄,庄稼有所收获。
  因此,宣宗这次特意命工部左侍郎、江南巡抚、税粮总督周忱前去治理。
  第二道诏令是命诸将巡边,在这道诏令中宣德帝告谕道:今国家无事,边塞无警,可以安逸。然居安虑危,乃保邦之道。况西北二边,虏常出没。今秋高马肥,宜预警备。但师行须慎重,无贪利轻进,无肆杀戮。申严号令,整齐部伍,坚利兵甲,以振耀武,使虏慑服,不敢侵掠。而边城各固封守,此为良策。“
  第三道诏令是颁布宣德帝亲自制定的《官箴》,以警戒百官。
  《官箴》共三十五篇,内自六部、九卿以至主事、行人,外自布政、按察二司,各府、州、县以至儒学,武职则自都督府以至各都指挥、内外诸卫,都明确制定了其职责范围内所应遵守的准则,以为鉴戒。
  宣德帝在诏令中谕言:吾抚绥兆民,实赖中外文武群臣,同心同力,兴起治功。远臣既不得数见而告谕,近臣朝夕见面,亦不能数以言谕。因取古人箴儆之义,各著一篇,使各揭于厅,朝夕省览,可期有助职事。然古之君臣,有交儆之道,凡在位君子,有以嘉言告我,尤是美事。
  第四道诏令是将巡抚和巡按文移事例形成定制,以缓解巡抚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之间的紧张关系。
  巡抚成立之初由于职权有限,因此在巡抚地方时所遇上诉讼的案件时,情节严重的案件交给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二司或巡按御史鞫问。
  如此一来,巡抚就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的职权有了重叠,致使双方之间屡有冲突发生,毕竟谁也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手中的权力。
  因此,宣德帝让都察院拟写巡抚与巡按御史、按察司文移事例:圣朝内设监察御史、外设按察司,凡诸司官不公不法,皆得纠举。所以与诸司无承行,此乃重耳目之客、崇纪纲之司。今巡抚欲令按察司以问完词讼回报。此刑名重事,系刑部、都察院所掌,纵使按察司回报,不惟其难擅自决断,亦恐其专肆妄为。
  又虑御史、按察司被其挟制,曲法阿从,以致颠倒是非,出入人罪,此尤不可。请令各处巡按御史及按察司自今遇有巡抚侍郎送到诉讼,其间果系切要重事,则遵敕问理,奏解赴京决遣;如有干碍军职及五品以上文官及当奏之事,则奏请裁决,仍照例呈都察院。
  乞敕礼部移文,令巡抚自今凡有事务,只行移布政司及府州县转行巡按御史、按察司行之。若非切要重事,不得一概径行。
  第五道诏令是稽考勾军条令的制定,宣德以前若都司卫所军旗缺伍,兵部预给勘合,从其自填,遣人取补,及所遣之人,事完还卫,亦从自销,兵部更为稽考。
  因此,官吏夤缘为弊,或移易本军籍贯,或妄取平民为军,勘合或给而不销,期限或过而不罪,致使所遣官旗迁延在外,娶妻生子,或取便还乡三二十年不回原卫所。
  虽令所在官司执而治罪,但积弊已久,猝不能革。
  于是,宣德帝以为此皆失于考较所致,衣令各卫所将其原填堪合遣去之人籍贯、程限及所取军士籍贯,类册报部。其续填堪合遣去者,于每年末类册报部。其所遣官旗还卫,仍具所解之军及无解之由、有无过期之罪,类册申报。以使堪合出入有所稽考,而为弊过期者,得以究治其罪。
  第六道诏令是诏免逋租,宣德帝以旱灾下诏:蠲免京、省被灾逋租杂课,免今年夏税,赐复一年。
  乏食军民,有司验口给官粮;如无官粮,劝有粮大户借贷,待丰收如数偿还。
  又敕直隶巡抚、在外按察司使理冤狱,减殊死以下,赦在逃军匠罪。有司各举贤良方正一人,巡按御史、按察司使纠治贪酷官吏及生事使臣。
  得知宣德帝的六道诏令后,李云天的神情顿时变得更加黯然,这意味着宣德帝已经在安排身后的事情,否则岂能一口气下发数道圣谕?
  几乎与此同时,他遇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


第764章 事态激化

  讲武堂。
  “国公爷,卑职得到一个消息,刘仁在应天府的大牢里被人毒死了。”就在宣德帝下发六道诏令后不久,陈慕义急匆匆地走进李云天的处理日常事务的公房,沉声向正在翻阅公文的李云天禀告道。
  自从卸任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职后,李云天在京城办公的场所就只剩下讲武堂,左春坊大学士是荣誉官衔因此并没有办公场所。
  “死了?”李云天闻言眉头顿时就是一皱,心中立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据卑职所知,仵作在刘仁的饭菜中发现了砒霜。”陈慕义神情严肃地答道,他能担任李云天的卫队队长不单单因为是陈凝凝的堂哥,而且身手矫捷、头脑灵活,因此自然清楚刘仁的死对李云天来说殊为不利。
  由于京城地界上发生的案件都归应天府管辖,故而刘仁击响了登闻鼓后被押到应天府的大牢。
  对这种告御状的钦犯应天府府尹自然不敢怠慢,不仅单独给了刘仁一个不错的单间,而且还派人严加看管,以免出了什么意外。
  可惜的是百密一疏,刘仁今天午饭时刚吃到一半就倒地不起,口吐白沫地挣扎,抽搐了一会儿就两腿一蹬没了声息,吓得牢头魂飞魄散,连忙向上司禀告。
  顺天府府尹很快就得知了此事,立刻心急如焚,亲自赶去大牢查看,为了稳妥起见请来了刑部最好的仵作前去验尸。
  那名仵作经验丰富,见到刘仁尸体的第一眼知道是中了砒霜后的症状,随后用银针验看了刘仁所吃的饭菜,结果一盘青菜使得银针变黑,意味着里面含有砒霜类的毒药。
  顺天府府尹对此是勃然大怒,已经下令逮捕了伙房的伙夫和看守刘仁的狱卒,正对其进行严刑拷问。
  而刘仁这么一死,矛头无疑就指向了李云天,毕竟刘仁之所以进京告御状就是因为李云天,因此李云天就有指使人杀死刘仁的嫌疑。
  “砒霜!”得知了刘仁的死因后,李云天站起身背着双手来回在屋里踱着步子,眉头微微皱着,砒霜是民间常用的一种毒药轻易就能买到,因此想要弄清楚砒霜的来源恐怕不容易,这就使得刘仁的死变得复杂。
  “国公爷,要不要我派人去探听一下进展。”见李云天陷入了沉思中,陈慕义不由得低声请示道。
  “不用。”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停下脚步神情严肃地向陈慕义说道,“不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就当它没有发生过。”
  “卑职明白。”陈慕义顿时微微一怔,没想到李云天竟然对刘仁的死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随后向李云天一躬身快步离去,他相信李云天这样做另有深意,不会无的放矢。
  “刘仁,你究竟是他杀还是自杀?”等陈慕义走后,李云天的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脸色显得有些凝重,他怀疑刘仁并不是被别人毒死的,而是服毒自尽。
  刘仁是朝廷的钦犯又被顺天府尹特别关照过,应天府大牢的狱卒肯定会小心照看,谁也不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毒杀刘仁,这可是累及全家的大罪。
  再者,李云天可以肯定刘仁是受人指使诬告他,幕后指使的人为了置他于死地肯定会趁着宣德帝病重之际下手,而不会等到南京三法司前去交趾探查,如此一来起码需要半年时间而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