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在其余时期得以封王。
  而且,宣德帝的圣旨中并没有说李云天的王爵几世而终,那么就意味着世袭罔替,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李云天所享受的这份荣耀无人能及。
  说实话,李云天也没想到宣德帝竟然给他封王,除了是对李云天无辜在京畿都督府坐了那么长时间的冤狱一种补偿外,还让他尽心辅佐太子,将其塑造成大明的一代忠臣,如果李云天有反意的话必将受到世人的唾骂。
  “王大人,你可能忘了,按照太祖皇帝留下来的《大明会典》,封异姓王者要荣立两大功勋,一是开疆拓土,一是挽难救国。”
  王杰的话音刚落,内阁辅臣陈山就开口驳斥道,“这道圣旨确为由大行皇帝所下,在本官和皇后娘娘见证下由庶吉士宋伦所写,镇国公收占城、漠南于大明版图,是为开疆拓土,破辽东、战京畿解京城被困之围,是为挽难救国,有此两大功勋自然足以进封王爵!”
  “启禀太后,此道圣旨正是由臣所写。”这时,侍立在庶吉士队列里的陈伦快步走到殿前,冲着张太后跪下说道。
  张太后闻言惊讶地望了一眼孙皇后,心情万分震惊,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孙皇后会将这件事情瞒着她。
  不过很快张太后的眼神就是一黯,此时她已经明白了过来这肯定是宣德帝的意思,其目的是为了防备越王,否则孙皇后岂会不告诉她,现在看来宣德帝的担忧是未雨绸缪,谁能想到越王竟然会率军逼宫。
  听了陈山的辩解王杰顿时哑口无言,按照《大明会典》李云天确实达到了封王的条件,至于李云天活着的时候封还是死后追封那就要看宣德帝的心情了,只不过宣德帝以前的异姓王都是死后追封。
  “镇国公,如果你拥立本王继位,以你的功绩本王可以封你为大明的亲王,辅佐本王治理大明江山。”见大殿上再度恢复了沉寂,越王回过神来,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说道,向李云天抛出了一根诱人的橄榄枝。
  与鲁天行相比,越王很显然更看重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李云天,至少李云天没有背叛过大明,更没有背叛过皇权,值得他信赖。
  “王爷,大行皇帝驾崩前已经知道你回京城一事,按理说这是谋反的死罪,可大行皇帝知道王爷是受到了鲁天行的胁迫才返回京城,因此顾及亲情没有追究此事,只是让本王暗中辅佐太子登基。”
  李云起身向越王微微一躬身,双手捧着宣德帝的圣旨说道,“大行皇帝曾经给本王下了口谕,认为王爷心地善良,如非鲁天行从中诱惑的话绝不会做出有损大明皇权之事,因此无论王爷犯下何种大错只要知错能改就赦免王爷的罪责。”
  李云天之所以以“本王”自称,是因为他已经接受了宣德帝的圣旨,正式成为了大明的忠武王。
  王爵分为两种,一个封字的是亲王,两个封字的是郡王,李云天的忠武王是郡王,而越王是亲王,自然要向越王行礼。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明所封的异姓王中亲王占了绝大多数,由此可见南明朝廷已经无力管控当时的局势。
  听了李云天的话后,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不由得一阵默然,宣德帝竟然能以如此博大的胸怀来宽恕“谋反”的越王,实在是令人感到钦佩,要知道为了争夺皇位多少父子相残、兄弟反目,可宣德帝却选择原谅。
  越王也没有想到宣德帝竟然会这样做,脸上闪过惊愕的神色,无论如何他都想不到宣德帝会对他如此宽容,如果搁在别的皇帝身上肯定早就对他欲除之而后快。
  张太后震惊之余双眸流露出欣慰的神色,有宣德帝的这道口谕越王就能从这件谋反案中脱身,随后意味深长地望了李云天一眼,以她对宣德帝的了解宣德帝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越王,为了太子能顺利执政怎么也要将越王软禁起来。
  因此,张太后怀疑李云天是假传口谕,宣德帝并不会如此大度地宽恕越王的罪责,是李云天为了维护大明颜面的一种变通之法,如果越王逼宫最后能演变成为宣德帝和越王“兄友弟恭”,那么无形中也就消除了越王谋反之事的影响,反而会被后世之人传诵。
  不过张太后也拿不定主意,或许宣德帝因为京畿都督府的那场大火而想起了小时候与越王的兄弟之情,故而不想置越王于死地宽恕了他的罪责。
  事情真相很显然只有李云天一人知晓,从结果上而言这可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张太后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解决办法。
  由于宣德帝这道充满了兄弟亲情的口谕,大殿上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下来,那些先前支持越王的文武官员禁不住松了一口气,既然越王的罪责已经被宣德帝赦免,想必朝廷也不会在此事上大动干戈。
  尤为重要的是,谁都清楚李云天性情温和,不是那种喜欢兴大狱之人,有李云天坐镇此案的话,即便是有人想要趁机倾轧异己也无从下手,这使得他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王爷,休被此人的花言巧语所蒙骗,如今王爷已经掌控大殿之上的局势,只要继承大统就是我大明天子,岂可半途而废?”
  鲁天行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随着李云天出现他敏锐地发现朝堂上的气氛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平缓了下来,就连先前支持越王最为坚定的王杰的脸上也显露出轻松的神色,心中不由得感慨李云天对朝臣影响力之大,不过他可不会轻易认输,沉吟了一下后冲着那些居庸关的守军将士高声喊道:
  “诸位将士,可记得当年宋太祖龙袍加身后手下的将领悉数得以加官进爵,越王如若登基诸位就是从龙的功臣,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在鲁天行的蛊惑下,殿内的居庸关守军爆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谁不希望一步登天成为大明的新晋权贵。
  这使得大殿上刚刚缓和下来的局势刹那间就再度变得紧张,俗话说的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现在居庸关的守军控制了太和殿的局势,只要他们拥立越王登基为帝,越王必定会重重奖赏。
  杨士奇和张辅等人的神色随之变得凝重,冲着鲁天行怒目而视,看来鲁天行是铁了心要把大明的朝局搅个天翻地覆,要是李云天被那些居庸关守军杀了话那么骁武军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大明必将陷入战乱中。
  李云天冷冷地望着鲁天行,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怜悯来,难道鲁天行认为他没有完全的准备就孤身前来太和殿?


第855章 剑拔弩张

  “鲁二公子,你真的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了大局?”眼见太和殿上的气氛再度变得紧张起来,李云天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望着鲁天行问道。
  “镇国公,虽然下官不知你为何要称呼下官为‘鲁二公子’,不过现在你的生死握在越王爷的手里,成王败寇,顺昌逆亡,这个浅显的道理想必你比下官要懂。”
  鲁天行的嘴角闪过一丝冷笑,认为李云天不过是在虚张声势,随后有条不紊地回答,他并没有承认李云天忠武王的爵位故而依旧称李云天为“镇国公”。
  “本王承认,在这大殿之内确实是越王占优,但大殿外却是太子的天下,只要太子一声令下京畿都督府的大军和骁武军会即刻进城勤王。”
  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环视了一眼太和殿内的文武百官后高声说道,“届时太子将登基为帝,一承大统!”
  “哈哈……”鲁天行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一脸嘲讽地望着李云天,“镇国公,下官承认你能言善辩,也承认京畿都督府的军队和骁武军接到太子的谕令后会进城勤王,可有一件事你忘了,太子现在在皇宫里无法把谕令传出去,没有太子的谕令无人敢轻举妄动,否则就是谋反!”
  “你确定太子在太和殿?”李云天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望着鲁天行反问道。
  鲁天行闻言先是一怔,随即脸色大变,禁不住望向了坐在龙椅上的“太子”,由于“太子”的脸上蒙着围巾所以根本看不清长相。
  “难道这个太子是假的?”大殿上的众臣也从李云天的话语中听出了异样,纷纷惊讶地望向了“太子”,如果李云天已经预料到越王今天会逼宫,那么岂会让太子来太和殿?
  “皇后娘娘,敢问太子身在何处?”在众人诧异的注视下,李云天从容不迫地向孙皇后一躬身,沉声问道。
  “太子身子有恙,现在正在坤宁宫里调养。”孙皇后环视了一眼大殿上的众臣,不动声色地缓缓说道。
  说着,孙皇后取下了身旁“太子”蒙在脸上的绸巾,露出了其真容。
  “奴才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请安。”那名假扮太子的小内侍连忙从龙椅上起身,走下高台跪在殿前向张太后和孙皇后下跪行礼,脸上神情惶恐,身子瑟瑟发抖,他一个小小的内侍哪里经历过太和殿这种大阵仗,更别说有幸坐在龙椅上了。
  其实,李云天先前原本想让与太子身材仿佛的李安宇假扮太子,这样一来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将更少,有利于保密性。
  不过后来李云天放弃了这个念头,太和殿上的龙椅可不是那么容易坐的,虽说李安宇是为了太子冒险才坐龙椅,不过此事毕竟是犯了皇家的忌讳,保不准以后被别人拿来生事。
  因此李云天经过一番权衡后还是决定从小内侍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内侍是皇家的奴才,同时又是无后之人,故而没人会对其说三道四。
  殿内众臣已经认出那名小内侍不是太子,现场顿时又是一阵骚动,看来李云天这次是有备而来,竟然提前把太子安置在了由骁武军把守的坤宁宫,使得越王想要将太子堵在太和殿的计划彻底落空。
  “镇国公,现在整个紫禁城已经在越王爷的掌中,有一万精锐的居庸关京军围在坤宁宫外,配备有神威大炮和弩弓,只要王爷一声令下坤宁宫旦夕可下?”
  鲁天行的脸色变了变,冷笑着向李云天说道,他承认李云天事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