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峰急忙道出想好的说辞,道:“秦峰初在朝中为官,谨记“先知百姓疾苦,才知为官之道”。此次游历中原,转意体验百姓生活。只有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才能具体施政,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这几日来到颍川,见当地百姓深受黄巾乱世之灾,所以就取了些粮食来……。”
  他说到这里,用出后世学来的演技功底,挤了挤眼睛,便水汪汪的一片。随即就捶胸大哭道:“都是秦峰无能,不能解救天下苍生被黄巾祸乱之苦……。”
  他哭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端得是刘备见到也要汗颜。
  最后一抹眼泪,坚定的说道:“秦峰现在只能力所能及的救济百姓,待得将来若是有些能力,便尽最大努力,去改善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耕者有其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此实乃秦峰心中所愿也……。”
  许褚见主公为百姓苦而哭,心头激荡,跪倒在地,大声道:“许褚定当追随主公,为完成主公大志,随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华佗也是拜倒在地,道:“华佗行医半生,自问颇知百姓疾苦,救人无数。然今日与主公大志相比,真乃井底之蛙,不知苍穹之阔……。”
  秦峰没想到还顺势收了些忠心,急忙搀扶起两人,道:“你我同心,来日定能解一方百姓之苦……。”
  徐母也是正派之人,不然也无法教出徐庶这样行阳谋走正道的儿子,见秦峰痛哭,感动的同时便觉得其仁义之名,名不虚传。
  村长怕她拒绝秦峰美意,急忙说道:“徐老太太,咱们这十里八乡数千村民,这几日都得到秦将军救济,可以过上一段时间好日子喽。多少年了,从未见过秦将军这样仁义的好官。”
  徐母深深一礼,道:“将军仁义,望将军将来在庙堂之上,施仁政,解百姓疾苦……。”
  有文化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秦峰散去万斤粮食,见到数千百姓,唯有这徐老太太说与自己为官之道听。秦峰急忙还礼道:“徐老太太所言甚是,秦峰当谨记之……。”
  他见徐母没有再拒绝自己的救济,趁势说道:“吾这位下属华佗,有妙手回春之能。十里村百余村民被其诊治,闻知徐老太太亦有宿疾,可否让其诊治一番?”
  村长在一旁说道:“华佗先生真乃神医,这半日不单救治咱们十里村的村民,四周的村民也诊治了无数。秦将军免费送与药材,真是吾等的救星,许多有病之人,得以保住了性命。”
  徐母见秦峰是真的体察百姓疾苦,是真的仁义无双,便也不拒绝。
  华佗一番诊脉,便知是积劳成疾,几服药开出来服下,在将养一段时间,便能够恢复往日的活力。
  秦峰便留了几天,一方面给徐母治病,一方面与其拉关系,尽可能展现自己仁义的一面。另一方面,若是马上就走,实在有些做作的嫌疑,所以是必须要留几天的。
  他在十里村留了三日,与村民一起吃住,一起下地干活。
  徐母见秦峰居然会做农活,吃惊不已。其他老百姓也是心惊,别说是司隶校尉这样的大官,就说乡上那些大户人家的子弟,都不会做农活。他们便愈发感到,秦峰真的是与民同疾苦的好官,你看人家连农活都会!
  秦峰闻知暗乐,他也没想到,因为小时候回老家玩几天,做过几日农活。到来这东汉,因此得了许多名声加成。
  当他告别十里村,周围村子数千百姓自发聚集起来送行,其中也有徐老太太。她便想到,自己儿子若是学有所成,当辅佐像秦峰这样的明主,才不枉此生。
  秦峰让华佗等人先行会洛阳,依旧只带许褚与两个侍卫随行。一路敲着小鼓,“也不知道,此番作为,是否能够打动徐庶的心?”
  不过没关系,最不济,也落下许多名声不是。
  秦峰前脚刚走,徐庶后脚就回到了家中,他惦记母亲的身体,时长会回来看看。
  当他走到家中,见到自家破败的院子,触景生情,暗道:“来日就去寻个差事,不能再让母亲为自己操劳了。”
  他回到家中与母亲见面,徐母便说出秦峰的事情来。
  徐庶心中一动,急忙问道:“母亲大人,秦将军可说别的了?”
  “没有!”
  他就若有所思。
  徐母言道:“吾儿为何有此一问?”
  徐庶便言秦峰等人来书院一事,最后说道:“秦将军,袁绍,曹操二位大人来书院,意在招募谋士。”
  徐母此生最后的心愿,就是儿子有一个好出路,闻言心喜,道:“可曾招募吾儿?”
  徐庶笑道:“他们皆来请儿子,但儿子并没有答应任何人的邀请。”
  徐母说道:“秦将军这几日在村中居住,与村民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房,还一起下地干活。”
  徐庶闻言大吃一惊,他见多识广,从未听说秦峰这样有地位的人,会如此于民同甘共苦的。
  徐母又说道:“秦将军还带来了名医,给大家治病,吾身体常年不适,吃了华佗先生几服药,现在已经好转大半,华佗先生真乃神医。听说他游历天下几十年,救治百姓无数。这样的人都拜在秦将军门下,秦峰之名可想而知……。”
  徐庶问母亲病好,心中就对秦峰十分感激,思索了一下,道:“秦将军与民同甘苦,不知他为何如此?”
  徐母听出儿子有些质疑,不悦的说道:“秦将军说,这是体验底层的生活。只有知道百姓是怎么生活的,才会知道他们的疾苦与难处。将来若是有一天,也好制定具体的政策,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
  她感叹道:“秦将军说的多好,政策,体验百姓生活,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许多话语从未听说过,但又说的暖人心。吾能觉察出来,秦将军与那些世家大族为官之人有大不同。他们那些人关怀百姓疾苦,是为了名声人望,好自身地位的稳固。而秦将军,是真心为了百姓。”
  徐庶思索了一番,又道:“秦将军只来咱们十里村?”
  母亲微微一笑,道:“汝是我生的,我岂能不知道你心中所想。秦峰根本不知道我是汝的母亲,他也不是只在咱们村子。这阳曜城周围穷苦的村子,秦峰大人都去派发粮食,治病去了。
  “吾亲眼所见,秦峰大人说起人民疾苦时落泪。他说现在力所不及,待得将来只要有能力,便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善百姓的生活。让耕者有其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秦将军说的多好啊。”
  徐庶闻言,心中动荡。
  母亲便说道:“吾儿,汝游学十几年。当用汝之所学,造福百姓。我不知袁绍,曹操如何。但是秦将军,是我这一生见到过最仁义的官员。若是能够辅佐他成为朝廷重臣,一定能够整治贪官污吏,咱们百姓也能过上好生活。”
  徐庶闻言,半天默不作声。
  知子莫若母,徐母便喝道:“汝还在犹豫什么,秦将军以走半日,汝再不去追,便错事真的明主矣!”
  “这……。”徐庶的本意,还要在观望一下。
  徐母见他犹豫,勃然大怒,拍案骂道:“辱子在颍川数年,吾以为汝因此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秦子进仁义布于四海,汝能事之,得其主矣。若是弃之,便是弃明投暗,愚夫所为也!到时,吾还有何颜面与汝相见!汝因此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
  徐庶大惊,急忙拜伏于地,道:“母亲请息怒,儿这就去追秦峰将军!”
  他出了院子,抹了把汗。又开始犹豫,“秦子进果然如实乎?其虽有仁义之名,然前几日见其与袁曹相谈,好像有些无法容之……。”
  秦峰意图争霸天下,与袁曹相交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未来势必你死我活,岂能容下他们。谁知不经意见的流露,居然就被徐庶看了出来。三国名谋,真是个个不可小视。


第一百九十章 柳暗花明

  颍川学院外,有数人要离去,诸人相送。
  “水镜先生,请勿远送,今日吾得志才,如鱼得水!”曹操欣悦道。
  “水镜先生,有长文先生助吾,吾心甚慰。此去,必定励精图治,令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袁绍跟着说道。
  “诸公一路走好!”司马徽说道。他心中叹息,为什么自己最看好的秦子进,就不告而别了呢?难道自己真的看走眼了!
  诸人一起恭祝一路顺风。程昱等人眼中闪烁,他们皆知曹操,袁绍是来寻谋主的。既然已经有一人追随,便打算静观其变,若是未来有大发展,再行投效。
  曹操,袁绍心中不免得意,这一次得了大才之人相助,来日朝廷之上,定然能够盖过秦子进一头。
  他们正说带着谋士下山,便听到隆隆马蹄声。
  诸人一起眺望,便见山下四骑绝尘而来。
  希律律~
  秦峰驻马学院门前,见戏志才果然追随了曹操,而袁绍身边站着陈群,此人谋略虽说差上一筹,但是在政治上颇有独到之处,也是不可多得的贤才。想到自己手上空空如也,脸上不可避免显出阴晦。
  但一闪即逝,下一刻,他便带着璀璨的笑容下马,步行过去。
  曹操,袁绍面面相窥,怎么秦子进又回来了?难不成又开窍了?可惜晚了,汝不告而别的行径以成,谁还回追随汝!
  因学院坐落在郊外偏僻的山中,所以秦峰在外的事情,还没有传过来。
  “子进,汝怎么又回来了?”袁绍笑呵呵的说道。
  “子进贤弟,今日吾得戏志才先生相助,必定整顿治下。来日考究,必不能让汝再转行与前……。”曹操得意的笑道。
  “子进,吾也得长文先生相助,来日请多多指教……。”袁绍笑道。
  曹操与袁绍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完败!秦峰便感到自己是他吗的完败在颍川书院了。他便在想,今后一定要兢兢业业,不可小视这些三国牛人,尤其是这些谋臣,个个都是耍手段的好手,可不是知道天下大势就能够收服的。
  他心里郁闷,无法压制脸上的懊恼,急忙低头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