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人会来,也是安全。
  但是汉献帝是不可能不来看自己皇后的,虽然他无法做那个……。
  三日后,秦峰正在殿内与伏皇后聊天。赵云穿着一身内侍服侍,进来急道:“主公,有天子内侍传讯,天子即将到来……。”
  诸人皆惊。
  然而秦峰只是笑了笑,此刻身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掩饰,自然不用开溜了。并且长秋宫中原本的内侍都被调走了,自己这些人再躲起来,立刻就露馅。他便说道:“汝等小心谨慎。凡事看吾的眼色行事,给天子演一场戏。蒙骗过去就是了。”
  于是,众人在殿门后接驾。
  除了北邙山救驾。秦峰是第二次见汉献帝,便见这个少年已经大不如前,面色苍白,身体孱弱,给人一种十分无力的感觉,然而眼睛一如既往的深邃而坚定。
  这几日秦峰等人也多少知道一些内侍的规矩,所以并未露馅。
  汉献帝每日因董卓之事焦头烂额,哪里会去管长秋宫更换几个内侍的小事情。他来到这里只是为了跟伏皇后说几句体己话,坐定后便示意伏皇后遣散内侍宫女。
  伏皇后已经是秦峰的人了。很担心众人走后若是天子毛手毛脚怎么办。所以留下了小玲与秦峰,道:“陛下,此二人皆是心腹,可以信任……。”
  汉献帝并不是个甘心受摆布的人,闻言心喜,道:“皇后深知吾心……。”他又见秦峰英气逼人,不似寻常的内侍,便说道:“汝是何出身?”
  秦峰这几日也不是白过的,一些事情早就与伏皇后有了定计。闻言不吭不啊。道:“在下禾山,乃是伏家死士。今番新入禁宫,任凭陛下差遣……。”
  汉献帝闻言大喜,汉室皇帝多依靠外戚。伏皇后父亲伏完的家族。也是大族,他早就打算与伏皇后商议,若是有机会诛灭董卓。自己就是真正的天子了。他激动中去握伏皇后的手。
  谁知伏皇后眼疾手快,缩手就躲开了。急忙说道:“陛下。伏寿还未痊愈,万万不可传染了陛下……。”说完便退开一定距离。跪坐下来。
  汉献帝不疑有他,只是说道:“皇后小心身体,吾今后还需皇后帮助……。”他又对秦峰说道:“汝刚从外面而来,外面对董卓是何看法?”
  秦峰来这东汉数年,也不是白瞎的。琢磨了一下,便说道:“常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今权臣董贼,冒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败坏朝纲,敕赏封罚,天怒人怨。”
  “近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天下共起而诛之!陛下当以高皇,汉武之志自勉,行光武皇帝之事。外结忠义之诸侯,内连忠义之大臣。整合内外忠义两全之烈士,步步为营,励精图治。待天时以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使吾汉室中兴,天下幸甚!”
  秦峰也不知道自己忽悠的怎么样,不过看汉献帝这小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想来应该不差。
  伏皇后虽一介女流,但饱读诗书明天下之事,见秦峰说的慷慨激昂,一时痴迷……。
  汉献帝胸中实有少年热血,因秦峰这一段话而沸腾,又知他是伏家死士,顿时将他引为心腹,不禁拍案而起。激动的说道:“皇后,此禾山,乃是吾大汉的忠良!”
  秦峰不禁嗤之以鼻,心说这事赶事,爷才来到了这里,真是倒霉。不过他深知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的道理,所以随屡入险境而百折不挠。
  有时候他不免想到,正是因为自己将来能成事,所以现在才会遇到这么多事情。没见华夏五千年,那些成大事者,那一个不是屡遭不测。就说这大汉的刘邦,一开始也是被打的东躲西藏,被逼的鸡飞狗跳。
  后世,开国的伟人们,那一个不是几经生死,只要坚持过来,那就成了!
  所以,不管再艰难,秦峰也从不气妥。
  要坚持!他最后如此想到。
  “禾山听封!”少年汉献帝激动中说道。
  吾靠!你小子能封了什么玩意?秦峰心里一惊,只好拜了拜。
  就听汉献帝说道:“吾封汝为常侍,今后便在吾的左右,你我君臣同心,将来诛杀董贼……,汝虽然是内侍,但是若有那么一天,吾答应汝立于朝堂之上……。”
  秦峰听到后心里一惊,吾靠!成常侍了!还要随驾!
  汉献帝又与伏皇后说了一会话,感谢她的伏家帮助自己。便想着今后应该励精图治,不可荒芜。就急急忙忙要离开,从今天开始就励精图治。他便起驾回宫,然而还没出门就感到不对,转身道:“禾常侍,随吾回宫吧。”
  骂那隔壁的!秦峰暗骂一句,然而事已至此,只能过去忽悠几天了。他突然就想到,火烧洛阳后孙坚在皇宫井中发现了玉玺,没准之前宫中有什么变故。自己既然有机会接近天子,何不乘机将玉玺偷来,将来若是有那么一天,也好光明正大……。
  想到这里,他就来了精神。便示意赵云等人不可鲁莽,就跟着汉献帝走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玉玺之谋

  秦峰后世来的,哪里能跟古代的大贤相比。随汉献帝来到甘泉宫后,奏对之间,也就说说些理智而富有哲理的伟人格言。
  比如:拿破仑说: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比如:鲁迅先生说地: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汉献帝也只是十三四的少年心性,被激励一番也就足够了,见秦峰说的字字珠玑,针针见血,所以对他越发看重,什么事情都会征求他的意见。
  这甘泉宫秦峰十分熟悉,当初就是在这里,将汉献帝的老爹汉灵帝,给三拳打死了。所以秦峰无聊的时候就畅想一下今后的发展,缅怀一下前几年发生的事情,因此也很快打发了两日过去。
  这一日,汉献帝在书房读书,因为秦峰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秦峰侍立一旁,百无聊赖。他的知识结构横跨千年,在他看来,这六经就是过眼云烟,不读也罢。没一会的功夫,便靠在柱子上打瞌睡。房间内十几个内侍宫女,畏惧秦峰的权势,见他竟然在皇帝背后睡着了,也不敢多言。
  这时外面当值的常侍德全进来奏道:“辅国将军董承大人到……。”
  董承乃是汉献帝的舅舅,亦是外戚之一,历来是最亲信之人,献帝一听急忙放下纸笔,就宣他觐见。
  又一个历史有名的人物。衣带诏!秦峰便惊醒,倒要看看这董承是个什么模样。
  不一会便进来一位中年人。留着长髯,双目有神。鹰钩鼻子,文质彬彬中,又有一股军中的气势。
  汉献帝便遣走内侍宫女,独留下了秦峰,并解释道:“此乃伏家死士禾山,乃是心腹……。”
  伏家也是忠于皇室的外戚,董承便不疑有他,道:“董卓狼子野心,今日召集百官到丞相府。不出几日便要迁都长安。想来宫中也即将有所动作……。”
  汉献帝闻言叹息,道:“本以为十八路诸侯会诛灭了董卓……。”
  董承亦是摇头,道:“陛下这几日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一董卓借机自立……。”
  汉献帝闻言大惊失色,道:“舅舅,如之奈何!”
  称帝!秦峰不免想到,董卓确实素来有此意,尤其是迁都长安后。后世就是王允与吕布假传圣旨,说汉献帝禅让帝位。就此骗董卓入宫后谋害。
  董卓势大,拥兵数十万。
  董承无计可施,只是摇头,勉励道:“当谨慎。当从长计议……。”
  一个舅舅,一个外甥,顿时愁眉不展。气氛一时间跌落谷底。
  秦峰勉强在汉献帝身边当这假宦官,一是为了自保。借机出城。二一个,就是为了自古天子的象征:玉玺。
  玉玺自从秦始皇开始流传数百年后。以被世人尊为国之重器。掌控玉玺者,便是天子。就算不是天子,就算什么也不是,也可借此称帝。东汉末年乱世枭雄不知凡几,然而敢于先称帝者,也就是两个人,一个就是袁术,一个就是曹丕。
  这两人称帝的契机,便是玉玺。
  秦峰感到事情大有可为,听了一会,又琢磨了一番,便尝试着忽悠道:“陛下,自古天子有玉玺者才是真……,玉玺若是落入董卓之手,他十有**借此称帝……。”
  “禾山所言甚是,若是董卓真有此意,则危矣!”董承说道。
  有些事情大家不好明说,比如逼迫禅让,暗害,等等等等……。
  然而汉献帝是知道这些套路的,没见李儒随随便便就将少帝杀了,他惊慌道:“这可如何是好!”
  秦峰见这两人上道,便继续挖坑道:“陛下,若是将玉玺藏匿。董卓没有玉玺,万万不敢以武力称帝。……若是将来有所不测,吾汉室宗亲能人得到,也是汉室的延续……。”
  董承一听,便感到所言不虚。不免看了秦峰一眼,这伏家的死士,果真是能人……,只是可惜已经成了宦官。他哪里知道,秦峰是假宦官,还真将皇后给搞定了。
  献帝闻言沉思,别看他年轻,但是也有400余年汉室传承下来的担当。稚嫩的面庞强硬起来,道:“禾山所言不虚,吾汉室的国器断不可落入董卓手中,当留下……。”他又问道:“如何留下?”
  秦峰见献帝已经入坑,急忙填土,严肃的说道:“宫中水井众多,扔个进入。董卓必定逼迫吾等出宫迁移,咱们收拾行囊,必定宫中大乱,就说丢了,其奈吾何!”
  董承便说道:“这几日还需用到玉玺,当在迁移之时,再行此计。可先让禾山准备妥当……。”
  献帝说道:“如此最好!”
  靠!秦峰没想到还要等到最后,便想着一定小心谨慎,断不可让煮熟的鸭子飞了。玉玺!他不禁流下了口水。
  ……
  于是又过去一日。
  秦峰随驾,又百无聊赖的在书房养精蓄锐。
  这时候外面走进来一人,正是叫德全的常侍。他进来后拜道:“陛下,张仲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