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峰就此进攻河内郡。
  他就召集手下谋士董昭和将领;韩浩,杨丑商议此事,并直接道出了担心。
  董昭沉吟了一下,道:“太守大人不必担忧,大将军仁义,断不会作出此等事情。”
  杨丑在一旁默默不言,此刻他背上还隐隐作痛,就在半个月前,张杨因为他驱兵祸害百姓而在军前杖责。他是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之人,因此心生怨恨。
  韩浩则说道:“应当派人前去打探虚实,城中加紧防守,以为万全之策。”
  张杨所处位置不同,这河内是他的基业,不可不小心,所以不同意董昭的话。就说道:“元嗣所言甚是,公仁你就带些粮草酒肉送去大将军军前,顺势打探一番。另外……。”他就又对杨丑说道:“你带领五千兵马在城西安营……,元嗣领城中甲士上城戒备……。”
  河内有一万五千兵马,张杨让杨丑带五千人出城,就在秦峰所经过的方向安营,以为掎角之势。
  董昭领命,他心中素有大志,若有所思的离开。
  杨丑便感到这是一次机会,若是能够投奔秦峰就要比跟着张杨有前途,但是他又怕背主投效秦峰看不上他。“若是献上河内郡……,大将军一定会高看我一眼吧!”


第二百七十九章 河内有望族

  两万多人并一千多车马浩浩荡荡行进在驿道之上,过往的百姓惊惧中纷纷躲避,得知是大将军秦峰领兵,就在远处遥遥行礼。
  秦峰抬头看天,太阳挂在西方已经没有多少火力了。现在已经申时三刻,后世就是下午四点多。安营扎寨需要时间,总不能夜色下进行,所以到了这个时间就该找地方安营了。
  他就派出斥候,寻找依山傍水的开阔地带安营扎寨。好在古代地广人稀,大自然环境又好,所以不必担心找不到好的地方。
  很快就有斥候回报,东北方五里有一处丘陵地形,有无名小河流过,适合安营扎寨。
  于是,秦峰便令大军重新启程,也就半个时辰不到,就来到了丘陵脚下小河之旁。
  主帅的大帐第一个安置下来,秦峰有了休息的地方。由于是行军,貂蝉等女眷有专门的小寨住宿,并且不会随意走动。秦峰就在虎卫的服侍下简单洗漱一番,这就要召集诸人开个小会。
  就在这时,正在外面安排大帐护卫工作的许褚进来禀报,“主公,营外来了一支百人的队伍,赶着十几辆车,说是河内太守张杨的使者,想要求见主公。”
  秦峰闻言微微一笑,这张杨看来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他召集诸人开小会,就是想要商议一下。既然进入到河内地界,怎么着也要跟河内太守打个招呼。这河内郡距离他的上谷郡远的很,中间隔着并州,冀州。一时半会没有冲突,自然就要示人以宽厚。
  他便说道:“请他们进来。再去通知军师前来作陪。另外告知子龙,文远。斥候暗哨要多派,谨防小人暗算。”他素来暗算别人,可不能被别人暗算了。
  “是。”许褚应声而去。
  辕门外,警戒的士兵对张杨的使者时刻戒备,只要稍有异动,就能立刻绞杀当场。
  张杨的使者因此老老实实站着,为首的董昭焦急等待中向大寨内张望,便见大寨布局严谨,环环相扣。攻守兼备。其中士卒行动之间颇有规矩,显然训练有素。个个体形彪悍,面露淡淡煞气,便知都是能征惯战的精锐士卒。
  他因此想起河内郡那些士兵,十有**不如。不禁对身边人赞道:“大将军精于兵法,行军布寨别具一格。又治军严明,爱兵如子,将士用命,从而百战不殆。真是名不虚传!”
  要说治军严明爱兵如子,秦峰当仁不让。若说精于兵法,善行军布寨那就说的有些远了。这方面他是不懂的,但是不要紧。老板都懂还要手下做什么!
  不多时的功夫,就见寨内走出一队虎卫。寨内士兵见到,急忙行礼。
  这虎卫乃是秦峰宿卫。属于独立编制,在内只受许褚管辖。在外不受任何人节制。并且个个都是将军级别的待遇,就算见到赵云这些将领都不用行礼。普通士兵乃至军官,反而要向这些虎卫行礼。虎卫个个身怀绝技,放到外面都可为将,绝对配的上这个待遇。
  军官张平出,道:“主公有命,令河内太守的使者觐见,其余诸人外面等候!”
  董昭见这一队士兵皆穿铠甲,不禁大吃一惊。需知铠甲精贵,只有将领才会拥有。大汉军中,只有精锐士卒才有皮甲,一般士卒身无片甲。
  “看这一队士兵的模样,应该是大将军的亲卫了,威武之势比外面这些士卒更胜。”董昭暗暗自语一番,急忙拱手行礼,小心翼翼走进了大寨。
  董昭行到中军大帐外,见戒备森严,周围铠甲虎卫林立,手持长戟极其雄壮。周围普通士卒,不敢进二十步内。大帐因此无形中给人一股气势,不容侵犯。
  张平步入大帐内。
  董昭在外等待,被环境形成的气势压迫,不禁抹了把汗,遂敬畏之心更重,竟然升起即将面见君王的错觉!
  “董昭,你可以进去了。”张平走出来淡淡说道。
  董昭急忙整了整衣冠,提气一口气,谨慎的走了进去。便见大帐中灯火通明,一人面容年轻然棱角分明,眉浓,眼有神又带锐气,一身金甲独坐帐下。身后一人按剑而立,腰大十围,面相雄毅。
  下首站立一人,儒雅而有英气,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看破一切。
  这腰大十围者一定是斩下吕布金冠的许褚,那儒生应该就是徐庶。这么说安坐之人一定是大将军了!董昭第一次见秦峰,见他面带笑意,示人宽厚这才松了口气,急忙上前行礼道:“下官河内郡从事董昭,见过大将军。”
  “董昭?”秦峰听这名字熟悉,脑筋急转弯后,依旧不得详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三国有名姓的四五百之巨,他也只是熟悉一流的,二流的就认不全了。
  但是他还是依稀记得,董昭这个人有才,而且是个中规中距的人。也就是说,不是奸诈小人,这样的人是必须要收的,而且多多益善。因为秦峰可没多余时间去培养一批,所以对人才的收集目标,主要是三国历史上有名姓的。
  他的表情因此愈加宽厚,起身道:“原来是董昭先生前来,秦峰素来仰慕先生高才,快请入座。元直你也座,来人,看茶!”秦峰不知道其他人那里上不上茶,反正他这里是要看茶的。
  “大将军也知董昭!”
  秦峰是位列三公之上的大将军,四海仰慕,而董昭只不过是一郡的小吏,他因此而激动。
  秦峰见他面色涨红,心说爷不就是说了句客套话嘛,至于这么激动?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这东汉古代,名望者的一句话往往决定后来者的命运。尤其是秦峰这样四海仰慕的大人物。他的一句评价,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他也只是在隐约记得有这么一个叫董昭的。貌似有些本事,至于具体是干什么的就想不起来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董昭历史评价不凡,其谋略妙,不下二荀。又说其人品不足,这一点多是因为他曾经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昌,又建议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后世正统评论家,因此说其人品不足。曹丕、曹叡执政期间,董昭也多有谋划。官至司徒。
  虽然不知道这些,但也丝毫不影响秦峰收买人心,就笑道:“董昭先生不必过谦,须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他说完就暗骂一声,也不知道这词用的恰当不恰当。
  这是那个诗人的诗句?吾靠,忘了……。
  然而徐庶眼前一亮,便想到主公真是睿智,此句精辟如斯。定可流传百世。
  竟然被大将军呼为知己,董昭不免五内动荡,立刻就升起投效之心。然而他亦是冷静之人,很快就平静下来。拜道:“董公仁谢大将军赐座……。”
  原来这家伙表字公仁,秦峰也就落座,道:“不知公仁代张杨大人前来。所谓何事?”
  “张杨大人得知大将军过境,就派遣在下送来些粮草以表敬意。可惜张杨大人公务繁忙。不能亲来,请大将军恕罪。”董昭有理有据的说道。
  秦峰心里一笑。顿时想到玩三国游戏时弱小诸侯送礼交好。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人家给自己送礼,自当笑纳,至于回礼就免了。于是秦峰就此与董昭闲聊起来。
  ……
  “大将军有所不知,河内郡是有名门望族的。有野王县的李家,更有温县的司马家。这司马家主司马防曾任洛阳令,京兆伊,如今年迈在家。其有八个儿子,依次为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虽年少但俱知名,因每人的表字中都有“达”字,故人称“司马八达”。”
  因秦峰问河内人脉,所以董昭就急忙说出最有名望的司马家。
  三国一流名人,秦峰门清的很,闻言心惊。
  司马懿这家伙可不是好东西,绝对狡诈的豺狼,而且十分隐忍。当年曹操将他提起来就后悔了。因为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
  但因司马懿十分有才华,曹丕没看透其本质,总是回护他。司马懿也是聪明绝顶,看出曹操疑心自己,所以终日无所事事,做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模样。待得曹操死后,他立刻就跳了出来。
  他用自身的才干取悦曹丕得到高位,待得曹丕死后跳的更高,曹魏因此灭亡。
  司马懿很聪明,熬死了三个曹魏的君主,最后更是座看曹爽误国误民,为的就是聚类人望。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四朝元老,曹魏的百官多出他的门下,百官见曹爽傻了吧唧误国,而皇帝曹芳才十岁上下,就想让司马懿出来当周公。谁知司马懿不想当周公,而是想要当王莽,还是成功的王莽,所以曹魏因此哏屁着凉。
  秦峰深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自己将来是要占据北方的,到时候按照士族鸡蛋放好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