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翼“助”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好诗,好诗!”
  众人念罢又传看,十分惊叹,心说也只有主公,才能做出这样的好诗来。
  谁知秦峰很尴尬,心说又盗了曹植老侄子的诗了。他又可惜,只因曹操这几年没有什么动静。心说老侄子估计你是生不出来了,爷若是不盗用,我华夏岂不是失去一副传世的词赋。
  由于秦峰出世,逆天改命,让一些人出不来世。或许在大秦后,就没有什么两晋元明清了。若是从保留古文化的方面来看,他还是需要为了华夏文化,大盗特盗的。
  然而秦峰有一些字记错了,比如翼“助”应该是翼佐。华夏文字博大精深,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若是翼佐,就是秦峰为羽翼,辅佐皇家。
  而翼“助”,本也有这个意思。但若是加上一个我皇家,就完全不同了。因为秦峰若是称皇,他是太祖,加一个我字,就是自己帮助自己,这在说法方面就有些绕口,语法就不对头了。
  然而,若是翼“助”中的羽翼,说的是他麾下的文武百官,那么一切都很平顺了。
  那这句话的意思,就应该是:秦峰视麾下文武如羽翼,期望自己的羽翼,能够助秦氏的皇家。
  那么事情就大条了。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这诗歌是秦峰抄袭的,只以为是原创。那么秦峰用皇家来代表自己,这寓意是什么,所有人都能够明白。
  野心!
  囊括天下的野心!
  文武短暂的惊讶后,便心神激荡。试问,谁不想自己侍奉的主公,能够成就帝王霸业?这就如同后世敬业的职员,期望公司能够做大做强是一样的。
  说的市侩一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
  众人传颂秦峰铜雀台诗的时候,串联一番,齐拜道:“吾等尽心竭力,辅佐主公,成就霸业!”
  就算是荀彧,此刻也改变了心思。因为他的思想,已经从汉室,转变到国家。华夏需要一位睿智贤明的帝王,百姓需要一位宽仁厚德的帝王。显然,秦峰是最佳的人选。
  台下华歆最是激动,出列后拜道:“今九州平定,然四州皆在乱贼手中,其百姓无主也。主公仁德传与天下,今已经拥有了九州之地,可应天顺人,进位为王
  。名正言顺,安定四方,此事不宜迟,请择吉日!”
  “称王!”本站着的秦峰,一屁股坐了回去。他来到东汉,从一介草民开始,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称王。但真的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又感到是如此的虚幻,几乎不能相信是真的。
  秦峰其实想要称王,但一般古代若是前朝还在的情况下,想要称王称帝都是要推脱的。要一副最终被手下逼迫无奈,才称王称帝的模样。这才能彰显对前朝的仁德忠心,让天下人知道,我本不愿意取代,是所有人都劝,被逼无奈。
  如此一来,本身也就构不成道义上的叛逆了。
  最经典的就是赵匡胤的皇袍加身,其实他早就巴不得当皇帝的。可最终,他睡觉的时候,被手下将士刀架脖子上,说主公不当皇帝,大家就一起死翘翘吧。
  于是,赵匡胤当了皇帝,又给天下人一种:你们看,我本不愿意当皇帝,然而所有人都要我当皇帝,不当大家伙还要杀我,我只好当皇帝了。
  秦峰眼珠一转,连连摆手,道:““不不不……。此言差矣,本相虽然有些功德,但乃是臣子也,若是称王,乃是反汉!”
  徐庶等人自然也是知道, 古代进位,都要三推三劝的。眼见主公开始推脱了,众人都向贾诩望去。
  这让贾诩心里一惊,心说你们个个绝顶聪明,怎么都来我干什么。
  秦峰拥有九州之地,皇帝也当得,然需循环渐进。众人一起撺掇贾诩快快想个好说辞,劝说主公。
  贾诩心说这言辞不好组织。
  台上的秦峰,本以为自己推脱后,麾下文武马上就会乌拉乌拉的开始劝说。但台下竟然半天没了动静,大怒,心说什么情况,爷还没有三番五次推却,只是推了一次,你们就不劝了?还让不让爷称王了?
  武将抓耳挠腮,琢磨不出来好词,所以不敢先说。
  而文官们,因为徐庶等军师的动作,齐刷刷看着贾诩。
  而贾诩也看出主公想要进位的意图,当秦峰的目光已经开始阴沉的时候,贾诩直冒冷汗,脑筋急转弯后,劝道:“非……非也!方今天下大乱,叛逆四起,割据一方,百姓怨声载道。而主公仁德布于四海,百姓所仰望。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人望,愿主公熟思之!”
  秦峰闻言松了口气,按照套路,赶忙又是推脱,道:“僭居尊位,乃大不道,可再商议长策!”
  贾诩急忙劝道:“百姓乃天下基石,如今只仰望主公。若主公不顺从天意,就是逆天而行,这才是大不道。”
  秦峰又道:“不可不可,不得天子明诏,是僭也!”(未完待续。。)
  ps:  感谢:通天教主,投出两张宝贵月票。


第七百六十三章 进秦王位

  建安十一年,四月。
  新未央宫,数万平金碧辉煌的德阳殿,正在召开四月的大朝会。
  文武百官站位,丞相秦峰坐在龙台中尊位上。
  汉献帝坐在龙台上的皇位上,一只独臂东摸摸西钩钩。汉献帝本心里还有老刘家祖宗刘邦的一丝血性,但周围的环境还有黑衣卫的“迫害”,已经让他有些思维分裂。虽然很不甘心,但也是认命。
  所以,对于汉献帝来说,朝会很无聊。
  春季的内政军务,各部佐官汇报后,司徒孔融走了出来。
  百官早就被打了招呼,见他出班,立刻精神起三成。
  “司徒有何事情?”汉献帝无聊的说道。心说就算有事情,也早就在秦子进的小朝廷有定论了,来朕这里,也就是走走过场。然汉献帝还是有些得意的,心说你们再有能耐,你们也要来朕这里走过场不是。
  孔融先对汉献帝一礼,又对秦峰一礼,这便容光焕发,道:“丞相讨董卓、灭袁绍、破公孙、除袁术、逐吕布,复我九州之地。极天际地,盖伊、周莫及。九州万民仰望,宜进爵为王!”
  孔融是孔子的后人,在这独尊儒术的年代,由他来说,便代表天下文人的意愿。
  “哎呦!”所以汉献帝闻言一个哆嗦,面色顿时潮红。侯、公、王、皇,距离最后一步,也只差那么一点了。今生过往,从汉献帝脑海中一闪而过。初登基时的雄心壮志,历经的苦难。不能人事。最后能人事了,又娶了个三百斤的胖媳妇。
  汉献帝猛然站了起来。无臂的空袖口摇荡。“朕的这条手臂就是被秦子进斩的,朕的胖媳妇是秦子进专门给朕准备的。朕的江山,这就要被他抢去了……。”
  汉献帝一扫无聊的模样,顿时有了些天子气象。心中老祖刘邦的最后一丝血性沸腾起来,心中咆哮:“朕就算是死,也决不能让秦子进得逞!”
  秦峰坐在尊位上,见汉献帝模样,微微皱眉。
  汉献帝提起一口勇气,一指秦峰。
  “嗯?”秦峰冷目望去。
  汉献帝被这目光扫到,顿时勇气走了一半。突然。他目光所及的大殿远处,只隐在暗处很少露面的执掌黑衣卫的指挥使胡车儿出现。
  胡车儿依旧是大光头,锃光瓦亮。只见他对着汉献帝狰狞一笑,举起粗壮的右臂,毛茸茸的大手抓握成拳,使劲攥拧着对汉献帝扬了扬。
  汉献帝一见,顿时尾巴骨发凉,瘫坐在了皇位上。提起的勇气就此散尽,老刘家最后的血性也跑没影了。他急忙收回指着秦峰的手。勉强笑道:“孔司徒所言甚是,朕这就草拟诏书,册封丞相为秦王!”
  ……
  建安十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献帝。颂秦公秦峰功德。献帝即令孔融草诏,册立秦峰为秦王。
  秦峰假意上书三辞,汉献帝三诏不准。
  秦峰无奈。只得接受秦王爵位。
  建安十一年六月,邺都南。有宏伟的,转意为秦王进位而建造的祭天坛。此坛中央高二十丈,四方皆有分坛高十丈。五方封坛,占地方圆九里各设有旌旗王公仪仗。
  这一日,祭天坛四周数十万秦军拱卫,外围又有数十万百姓汇聚,共计百多万人观礼。
  大红的毯子,从秦峰下车处开始,直到中央坛上,竟有三里多长。
  秦峰龙行虎步,望祭天坛而去。所经之处,重甲将士依次拜倒在地。
  震天的欢呼声不断。
  群臣依次序排列,跟随秦王来到祭天坛下。孔融、华歆请秦峰登坛,进献王冠冕玺绶讫。
  根据加冕的诏书,为了向天下彰显秦峰的功德。秦王秦峰可用冕冠十二旒,这冕冠也就是前后有珠帘的华夏皇冠。
  汉代规定,只有皇帝的冕冠为十二旒,也就是十二排珠帘。冕冠为玉制,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下巴系结。
  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秦王又有金根车,驾六马。
  金根车者,金薄缪龙,文虎伏轼,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筩,鸾雀立衡,肤文画輈,羽盖华蚤。车身又画日月升龙,象镳镂锡,金鍐方釳,插翟尾,朱兼樊缨,赤罽易茸。
  还有五色安车,五色立车,分青、黄、赤、白、黑,所驾四马,马与车同色。五色为副车,秦王所御驾六,此乃天子法驾,取意驾六龙,以御天下者也。
  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秦峰反而又十分平静。
  他沉稳的带上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