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0122从现代观点看几首旧诗(上)-叶嘉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后来要离开它,找一个乐土有什么关系,所以大老鼠是一个比,是我内心里边先有一个剥削者的一个观念,然后我找一个老鼠来做比喻的,是那种情况。我们可以说,它是由心及物的,由内心而想到外物的。那么什么是赋呢?赋是直接说,不把这个心跟物分开,我们都说心跟物一个是心,一个是物,这两个是分开来的。所以有从这个到那个,还是从那个到这个。可是物,物是即物即心,你就在说的时候,就是你内心的感动,你不用一个外界的草木鸟兽,你就直接说就好了。直接说《诗经》里边也有这样的作品。

  《诗经》里边有这样一篇作品,说“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这是一个恋爱之中的女孩子,写给她男朋友的一首诗。说将仲子兮,仲子是她的男朋友,中国古代的排行都说伯仲叔季: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所以仲子就是排行第二个的那个人就叫做仲子,所以有人要把古典的诗歌翻成白话诗,翻译将仲子兮,他说我亲爱的小二哥呀,这是古人,古人没有加这么多形容词,古人这种亲爱的口气不用说出来,你是亲爱的,都在哪里呢?就在一个开头的将字,一个结尾的兮字。如果说仲子,像他爸爸那样叫他,老二,这是仲子。可是“将”其实没有意义,是一个发声之词,“兮”也没有意思,也是一个结尾的语词。所以“将”跟“兮”都是没有意义的字,可是就是这个没有意义的字,它传达了一种说话的口气,仲子,你这个太生硬了,将仲子,唉,仲子啊,就是一种亲昵的口气,这是她呼唤她的男朋友。然后她就说了,无踰我里,踰就是跳过去,里就是古代有一个里门,有一个遮拦,有一个门墙。这个仲子呢,常常跳墙,跳了门墙去跟这个女子幽会。所以这个女子就说,啊,仲子你不要老跳我们家那个墙啊,无踰我里,因为你一跳墙,把我们墙旁边那个杞树的树枝都折断了。树杞,就是杞树。为了押韵,所以她把杞字放在下面,你不要折断我们墙头的杞树的树枝。你看,将仲子兮这个呼唤是很亲切地呼唤,说无踰我里,这是一个拒绝。你不要,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都是拒绝的话,可是这不是很伤感情吗?所以她后面接下来岂敢爱之。我不是爱那棵树,我难道爱树比爱你还爱吗?所以岂敢爱之,就回来了。可是刚刚回来了,她又说但是我还是让你不要跳墙,岂敢爱之,因为畏我父母啊,因为我是怕我的父亲母亲的责备。可是我说我,又是拒绝,再提起来,说仲可怀也,仲子你还是值得我怀念的,我还是当然还是爱你的。可是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可是父亲母亲的责备我也是很害怕的,你看她就是在直说之间,这么抑扬顿挫,曲折往复。所以她的感动的力量,不用什么草木鸟兽,就是直接在叙写之中的口吻就表现出来了,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做诗的三种方法。

  可是有的时候这个比兴不是这么明白可以分别的。我们说《桃夭》,你是看到桃树的花开,你所以才想到女子的美丽和结婚吗?你还是在理性之中,你也有一个比较,你觉得这个女性的美丽,生命的欣喜跟这桃树的青春美好有相近似的地方,所以兴跟比之间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所以《毛诗》就是《诗经》的《毛传》,常常说这首诗是兴而比。它是从外物的兴,可是里边有比较的意思或者说比而兴,它是比较,但是中间也有直接的感发。我们现在讲的《桃夭》跟《苕华》的两首诗,这个《桃夭》这首诗,中国最流行的《诗经》的注本,有两个注本,一个就是《毛传》,就是我们说《诗经》有大毛公,有小毛公,是姓毛的,我们说是《毛传》。还有一个就是宋朝的很有名的一个学者,朱熹。朱子,叫做《朱传》。《桃夭》这首诗无论在《毛传》上,还是在《朱传》上,都说它是兴也。《桃夭》见到了桃花,一种直接的感发,想到女子的青春美好,可是呢,到第二首说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那《毛传》,说它是兴,《毛传》说它是兴,《朱传》就说它是比。所以比、兴是很难分别的那么究竟是兴还是比呢?我们要自己看一看。我们刚才说《苕之华》,我说现在有人编了一本书是《诗经》的草木的一个图考,我们先不管它图考如何。据说,这个苕是一种花,就是我们普通说的凌霄花。凌霄这个花,刚刚开的时候,是比较带着红色的,它越开颜色越浅,慢慢就变成黄色的,很多草木植物都是如此了。你看茶花,刚开的时候也是红的,慢慢干了不就黄了,你家里插一瓶花,慢慢就变黄了。所以苕之华,芸其黄矣,你看这个苕如果是凌霄的话,那个苕之华,就芸其。芸就是形容黄的颜色,非常黄的颜色,我们说是芸黄,芸就是一种很黄很黄的颜色,他说苕之华,就芸其黄矣。与花朵都从红色变成了这个枯黄了,苕之华,心之忧矣,是维其伤矣,你看到生命的,而且是美好的。这么美丽的生命的憔悴和枯萎,屈原就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所以,人如果说跟草木鸟兽,有一个共感的话,我们就有一个生命的共感,而万物之中,给你这种生命的从生到死,由盛而衰、而落的印象,最短暂、而且最鲜明,而且最深刻的,莫过于花了,这是我所以选了几首咏花诗的缘故。

  那么叶先生在演讲当中一直在讲,古典诗词具有这样的美的艺术的魅力,那么更多的是来源于诗人心灵与万物的一种生命的共感。那么最后呢,让我们向叶先生,今天给我们讲了精彩的演讲,表示感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