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裂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成力量。”方云在心里默默地想着,眼睛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应该有一个人去拯救帝国。”方云暗暗下了决心。   
  西元1922年,位于大汉帝国东边的岛国大日本帝国用武力侵占了帝国的东北三省,这就是有名的“东北事变”。   
  “东北事变”后,方云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回国参加革命。不同的是,绝大多数人参加了帝国三民党政府。而他和十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为了寻求抗日救国,振兴中华的真理,一起到江西省瑞金参加了代表无产阶级的军事武装红军。   
  方云他们是归国学子,红军给了他们很高的礼遇,直接把他们放到党校(是国家社会党的)和红军中央机关。方云不是党员,但他身体条件好,又会法语,英语,德语三国语言,于是就进了中央教导团学习军事。当从苏联来的德国人李克掌握了军权后,就调他去作了李克的翻译。   
  老实说,对于李克的军事理论,方云是很欣赏的。他原来也不是怎么懂军事的,但在教导团也学了好长时间。所以对李克带来的德国军事理论,他还是能接受的。   
  但随着反围剿的进行,他发现了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帝国军队用的碉堡战术,红军用的也是碉堡战术。不同的是帝国军队的碉堡是钢筋水泥做的,红军的却是木头,石头混着泥土垒的!论装备,帝国军队比红军要强多了,红军还有不少部队是拿梭标,大刀作战的,大部分还是火铲(有点像沙枪,从前面灌黑火药和铁砂),还有就是苏区特色的木火炮(用质地坚硬的树木做的一种炮,有点象放大了的火铲)。这仗打起来就不用说了,数十万红军战士就这样被活活的消耗掉了。在广昌战役结束后不久,为了保存力量,中央被迫离开江西瑞金,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转移。   
  红军转移的时候又没有什么经验,来了个大搬家,什么物品都带,结果近十万的部队行军缓慢,被帝国军队衔尾追击,损失过半。好在在中央苏区政府主席华泽民和中央军委主席周卫国的严令下,中央纵队在湘江抛弃了多余的,不必要的辎重物品后,方才脱身。而方云所在部队在配合教导团完成防御后,被编进了近卫团第一营一连参加阻击战。在中央红军纵队全部过湘江后,方云随部队也退到湘江西岸参加防守,参加殿后狙击战。   
  “班长,你说敌人会不会打上来?”牛娃的声音响起,把方云从回忆的思绪中拉回现实中。方云头也不动的看着对面敌人的阵地,答道:“会的,但我们的任务就是死守在这里,掩护中央撤离。牛娃,你怕不怕?”   
  “不怕!”牛娃眼睛盯着对面的敌人的身影,有股怒火燃烧起来。方云听他回答得坚定而愤怒,心里不由黯然。他知道牛娃的家人全是被还乡团活埋了。牛娃是瑞金人,帝国的部队打下瑞金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白色恐怖”,瑞金当时有三万多老百姓,全部被活埋,砍头!“月丫儿……”方云在心里由浮现了一个有着弯弯眼睛的少女的身影。   
  “好样的,牛娃,等下敌人上来的时候,你要注意躲炮弹,要节约子弹。”   
  “是!”   
  两人不再言语,静静的趴在壕沟上。太阳渐渐升起来,阳光把晨雾渐渐驱散了。   
  战壕附近传来一阵响动,经过昨晚血战的红军士兵开始做战斗准备了。方云往左边看了看,在离他三十米远的地方有个土包。从外面看,它也只是个土包,其实土包下面放着全连目前唯一的一挺重机枪。看看它,方云心里隐隐有种依靠感。   
  方云所在的阵地是个小山包,坡度有四十五度到五十度之间。位置重要,刚好可以火力覆盖渡河场(地点在兴安,全州之间)。小山包上原来是有很多灌木丛的,但昨天在他们进入阵地防守后,灌木被炮火削掉不少。再下面就是湘江的渡河场,这里水势不急,两边的江岸各有块约三平方公里的平地,是个天然的渡河场。   
  现在,两块平地中,被抛弃的辎重,被杀的马骡的尸体,被撕裂的人体的残肢到处都是,江两岸水势缓的地方,漂浮着不少发胀的尸体,惨然无比。   
  “大家注意隐蔽!”随着一大喉咙的声音,方云马上拉着牛娃,弯着腰往战壕里不远的隐蔽点跑去。这是敌人开始炮击了!   
  刚开始只是几颗炮弹炸开,但当方云他们顺着战壕跑到小山包背面的隐蔽点时,炮弹撕裂空气的声音响成一片,慢慢的小山包就被炮火的硝烟覆盖了。   
  隐蔽点里有十几名红军战士,有几个还带了点伤。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大多数人脸色惨白。被硝烟熏黑的脸上都有些绝望。有几个手里紧握着武器,指关节发白。这些士兵都是方云的部下,由于战事紧张,士兵死亡率极高,这些都是临时补充上来的。方云把这些看在眼里,想起了自己第一次上战场的情景,不由的在心里苦笑了一下,摇摇头,闭上眼睛等炮击结束。   
  过了约由十来分钟,炮击的爆炸声弱了下来。方云站起来,喊了一声:“同志们,跟我来!”低头一弯腰就出了隐蔽点。牛娃第二个跟着冲了出来。进入阵地后,方云看见他们都进入了位置,喊道:“同志们,注意节约子弹!”   
  对岸的敌人开始渡江了,只见黄黄的一片。大部分是拿了木板等器材在搭浮桥。红军不多的炮兵火力开始炮击了,双方的江岸部队隔着湘江开火遥击……   
  时间慢慢地推移,帝国空军的飞机来了,重点轰炸方云连队防守的小山包。由于敌我火力相差悬殊,在炮火和飞机的帮助下,帝国军队在付出一定伤亡代价后,花了几小时时间,终于在湘江江面上,用木船和木板架好了一座牢固的浮桥。然后,在东岸的帝国军队就开始渡江。而过了江的帝国军队就整连整营的往对面小山包上冲。很快,在小山包下面的帝国军队聚集了几千人。   
  方云趴在战壕,冷静的射击。不时有子弹打到他身边。看看一百多米外的敌人,他只是简单的重复着一套动作:装弹,瞄准,射击!他手中的步枪是当时有名的太原制造,是单发步枪。射速不快。但看着密密麻麻冲上来的敌人,他打得很准,基本上是一枪一个。同时,他心里在嘲笑敌人指挥官的愚蠢:“人海战术?一枪带俩。连基本的散兵线都不会!高,真是高。”   
  帝国军队的炮兵怕伤了自己的部队,已经往后延伸射击,对小山包射击的是些轻型小山炮和迫击炮,所以炮火对守在小山包上的红军威胁不如刚才那么厉害。但敌人太多了,杀不胜杀,敌人还是慢慢的一米一米的往山上爬。   
  方云一枪把一个敌人的脑袋打爆,耳边听见几挺轻机枪的扫射声,冲在前面的敌人一下倒了一大片,剩下的开始慌乱起来。但是,暴露出来的轻火力点很快被对岸的山炮发现,立即招来炮击压制……   
  林杰拿着望远镜,看着硝烟弥漫的小山包,嘴角动了一下,问:“中央纵队离这里有多远了?”   
  担任殿后阻击的是他指挥的近卫团。林杰是威远军校四期的学生,跟着当时还是威远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卫国参加了革命红军。他个头不高,身材消瘦,有一对倒八眉,让人不管什么时候看上去,他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但他头脑灵活,战术多变,作战谨慎勇猛,慢慢的成长为红军新一代的年轻的将星。在他传奇的军旅生涯中,居然没受伤过,不得不令人称奇。同时也反应了他用兵和为人的谨慎。   
  “中央纵队离这里已经由一百二十多里了。”参谋科长小心的回答说。林杰的参谋科长叫周大成,今年二十五岁。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双炯炯有神。自从一年前给林杰当了参谋后,他就被眼前这小个子青年折服了。   
  “政委呢?”林杰放下望远镜,走到军用地图前问道。   
  “团长,政委到一营去了,一营的257高地是敌人的主攻点,政委怕出问题,带了警卫连过去了。”   
  远处又传来一阵密集的爆炸声,周大成从观察口望去,就见几架青天白日徽的飞机正在拉起,小山包(257)上腾起一团团的黑烟。   
  “狗娘养的!”周大成在心里恶狠狠的骂了一句,却又无可奈何。敌我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他是清楚的,打这种阵地战我军是很吃力的。   
  “257高地现在压力太大,命令团炮兵连给他们火力支援!”林杰盯着地图看了看,然后对周大成下了命令。   
  “是,团长。”周大成马上去下达命令。   
  “叫炮兵团注意隐蔽,不要让敌人的飞机发现了。”林杰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是!团长!”周大成转身到了一边,拿起有线电话传达了命令。   
  林杰下完命令后,拿起望远镜,又在看小山包一带。这时在渡河场敌人的阵地上升起了团团黑烟,知道是自己的炮兵开始炮击了。   
  “军委急电!”   
  “念!”   
  “急电:现命令中央近卫团务必坚持到明天中午,以掩护中央纵队顺利转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周卫国,总参谋长叶少英,军事顾问:李克。”   
  林杰接过电报看了一下,说:“回电中央,坚决执行命令。”      
~第二章~    
  深秋的太阳刺眼的挂在空中,战斗从今天早上八点打到现在,已经是打了整整六个小时。看着自己的部队不断的冲锋,后退,再冲锋,再后退。帝国独立旅刘一峰上校就一阵阵的心痛。对岸红军防守的小山包像个噬血怪兽,不断的吞噬着他的部队。唯一的收获就是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巩固了架在江上的一座牢固的浮桥,在浮桥对岸建立了桥头堡,然后就是运了六门小山炮进入了对岸的桥头堡,用炮火直接支援步兵冲锋。   
  红军战斗精神的可怕,刘一峰上校是清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