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离和测定,命名其为锝。1939年,德国的佩雷在铀的衰变产物中分离出第 

87号元素,命名为钴。1940年,意大利的西格雷等在回旋加速器中,通过对 

83号元素铋进行轰击,分离出第85号元素,命名为砹。1945年,美国的马 

林斯基等在铀的裂变产物中,用中子轰击钕,分离出第61号元素,命名为钷。 

至此元素周期表中的92个元素均已找到。科学家们在寻找未被发现的元素 

时,都在思考:究竟在92号元素铀以后还会不会有新的元素?不断发展的科 

学实验做出了肯定的回答。1940年,美国的麦克米伦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时, 

发现第一个超铀元素,即第93号元素镎。同年,美国的西博格用回旋加速器 

加速的氘原子轰击铀,得到不稳定的 93号元素镎,镎进行β衰变,得到和 

93号元素混在一起的94号元素即钚。1944年,美国的西博格用亚原子粒子 

轰击钚而得到第95号和96号超铀元素,并分别命名为镅和锔(为纪念居里 

夫妇而命名为锔)。此后又有几种超铀元素被陆续发现。世界各国的科学家 

们,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指导下,对未知元素的研究和探索始终没有停 

止,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问世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自不必说, 

此外,它所具有的哲学意义也是伟大而深刻的:其一,它从本质上揭示了各 

种化学元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实现了对无机化学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 

飞跃;其二,元素周期律把原来认为是彼此孤立、各不相关的各种元素看成 

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表明元素性质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 

     周期律揭示了自然界各种元素间相互依赖的统一性及本质联系,又表明 

了自然界的元素从简单到复杂,既有各自独立的基本性质,又有相互间的转 

化趋势,不断地实现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周期律的建立不仅丰富了 

化学理论的宝库,而且对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意义和巨大的指导 

作用。 



                         2。同位素的发现和命名 



     在研究化学元素性质及其排列规律的过程中,化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现 


… Page 55…

象,就是有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在自然界中它们总是在一 

起,在实验室中也极难使它们分离。于是在1910年英国的索第(1877—1956) 

提出同位素假说。他认为:存在有不同原子量和放射性但其物理化学性质完 

全一样的化学元素变种。这些变种应该处在周期表的同一位置上,因而命名 

为“同位素”。索第还将37种放射性元素分成十类放入周期表中,并将那些 

化学性质十分相似的元素放入周期表中的同一格子内。在索第提出同位素概 

念之后,人们对“化学元素”这一概念产生了新的认识,即某种化学元素不 

再是只代表一种元素,而是代表着一类元素。尽管这些元素的放射性和寿命 

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同位素概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元素 

周期律,也进一步完善了元素周期表。 

     1912年,英国的汤姆生(1856—1940)利用磁场的作用,测量极隧射线 

 (带正电的气体离子)的荷值比,发现质量为22的氖的稳定同位素。这是第 

一次发现稳定的同位素。1931年,美国的尤里(1893—1981)成功地进行从 

液体氢蒸发而提取浓缩重氢的实验,经对剩余物质进行光谱分析,首次发现 

了原子量为2的氢的同位素即重氢(氘)。1934年,澳大利亚的奥利芬特和 

奥地利的哈泰克用氘核轰击氘核本身,发现了氢的又一种同位素即原子量为 

3的超重氢(氘)。对同位素的本质认识是在1932年中子发现之后。英国人 

查德威克在人工核反应的研究试验过程中,发现了与质子质量相同的不带电 

的中子,从而确认: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从此,人们认识到,同 

位素的原子核是由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 

子的质量之和等于原子量。质子数目决定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数,它是决定 

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而原子核内中子数目的多少只影响原子量的大 

小,并不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1919年,英国的阿斯顿(1877—1945)用聚 

焦性能较高的质谱仪,对多种元素的同位素进行测量,从而肯定同位素的普 

遍存在,并第一次实现同位素的部分分离。同年,瑞典籍匈牙利化学家赫维 

西 (1885—1966)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这是同位素的第一种用 

途,从而为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工生产流程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后来,同位 

素在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医学、农学和地质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3。化学理论的发展 



     我们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周期表的形成是无机化学发展过程中的理 

论结晶。同位素的发现及其理论阐述,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一步得到 

深化。随着无机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理论研究也不断取得新成就, 

并在实践中日益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19世纪末,物理化学在原子—分子论、气体分子运动学说、元素周期律 

和古典热力学的影响下诞生了。早在18世纪中叶,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 

提出了“物理化学”的概念。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和荷兰的范特霍夫在1887 

年合作创办了德文版的《物理化学杂志》,发表了有关物理化学方面的文章, 

从此使物理化学这门新学科发展起来。在物理化学中发展较早的一个分支是 

热化学。它是研究化学变化中热效应的科学。热化学所提供的数据对工业生 

产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在热化学理论上取得突破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美国的吉布斯(1839—1903)。他发表了《热力学的研究》和《关于复相物 

质的平衡》等重要文章,并在1876年把热力学单位的概念引进化学,从此使 


… Page 56…

热力学广泛应用于化学,为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化学平衡提供了根据。 

     1800年,自从意大利人伏打发明电池之后,应当说电化学便从此产生 

了。当然,伏打电池是把化学能变成电能。那么,电解会不会反过来作用于 

化学变化呢?同年,英国的尼科尔森(1753—1815)和卡里斯尔(1768—1840) 

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两根金属丝浸在水里通电,发现水很快分解为氢 

和氧两种气体,从阴极上得到氢,从阳极上得到氧。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水 

的电解。后来,英国的戴维在电解苛性碱时,分解出了两种从未见过的金属 

——钾和钠,从此,作为研究电运动和化学运动相互转化的电化学,开始引 

起了人们的重视。1832年,法拉第确定了电解定律。他在电解实验中发现, 

电解产物数量与通过电量成正比;相同电量产生的不同电解产物有固定的“当 

量”关系。至于电解原理,格罗杜斯以水的电解为例作出了正确的阐释。他 

认为水在电解时,分子是交替地分解和再化合的。在分解、化合连续发生之 

中,全部的水就逐渐被分解完毕。酸、碱、盐的电解亦同此理。1887年,瑞 

典的阿累尼乌斯(1859—1927)发表了《关于溶质在水中的离解》的论文。 

他认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会部分离解成完全自由的离子,溶液愈稀,离解部 

分 (离解度)就愈大。这一溶液理论的重大发展,当时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 

对,直到20世纪初,在大量实验结果的支持下,电离理论才普遍为人们所接 

受。此后,电化学在实验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电解、电镀等在工业生产中得 

到普遍的应用。 

     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布特列罗夫(1828—1886)和德国的肖莱马(1834 

—1892)为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作出了贡献。布特列罗夫,在1861年德国自 

然科学家和医生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论物质的化学结构》的报告,创用 

 “化学结构”这一名词术语,并详细阐述了这一概念。他认为:有机化合物 

的化学性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根据这个化学结构理 

论,布特列罗夫合成了叔丁醇、异丁烯、乌洛托品和某些糖类化合物,并发 

现了异丁烯的聚合反应。布特列罗夫虽然提出了结构理论,但对碳原子的四 

个价是否相同的问题尚未解决。1864年,肖莱马发表了《论二甲基和氢化乙 

基的同一性》的著名论文,指出所谓“二甲基”和“氢化乙基”实为同一物, 

即乙烷CH,从而排除了一个假设的烷烃系列,并证实了碳原子的四个化合 

        26 



价是相同的,从而使布特列罗夫所遗留的问题得到较完满的解决。1865年, 

布朗根据肖莱马的研究结论,列出了乙烷结构式。凯库勒也是在1865年提出 

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学说,指导了煤焦油的进一步利用和染料、医药、香料、 

炸药等有机产品的进一步合成。1874年,荷兰的范特霍夫在凯库勒苯分子环 

状结构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碳结合是碳原子向四方伸出四只手的立体 

结构。可以看出,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提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对深入 

科学研究和进行工业化生产都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4。化学工业的勃兴 



      (1)早期的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