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统巨枭-毛人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倒有两人(毛人凤除外)如雷炸耳,目瞪口呆,等到回过神来,魏大铭惊喜之际
流下了眼泪,唐纵却如同闷棍击顶,一口气堵在了胸里。当晚,灯下冥想,反复思
忖,恍然明白,自己中了戴、毛的圈套,于是便以《权诈可畏》为题目,在日记中
叙述了此事的全过程,并把毛人凤抱怨了一番,他说:“……乃便追问人凤,彼对
大铭事何以要我同来?岂非故意使我为难!是否有意破坏我与大铭的感情,而故意
示其权威”?最后的结论针对戴笠而发,“其权诈令人可畏!”遭此一挫,唐纵对
军统局“帮办”的差使益发意趣索然,而那些原以为附骥帮办能够扬眉吐气的老同
志、“墙头草”们,见魏大铭已与戴笠重叙旧好,生怕缺了呵护,成为断奶的孩子,
僵旗的偃旗,沉默的沉默,反戴势力终于受到了全面性的遏制。   





      面谒蒋介石
    1942  年秋某日,是毛人凤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戴笠去老蒋在黄
山的官邸,汇报筹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情况,他特意带上了毛人凤,并把他向
蒋介石作了单独的引见。过去,蒋介石来军统参加类似“四一”纪念大会这样的活
动,照例有接见高级干部的程序。逢到这种场合,戴笠总是把郑介民、唐纵、周伟
龙这班“黄马褂”先引到台中间亮相,平时显得权力很大的毛人凤反而落在了后面,
以图给老蒋留下一个重用黄埔生的良好印象。现在,经过了整肃平“叛”,戴笠觉
得让毛人凤公开出头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碰上有重要的汇报场合,他就把毛人凤
带上,甚至包括面谒蒋介石。
    毛人凤这是第一次近距离地单独谒见“领袖”,平时不好吹嘘的他,回到罗家
湾后竟按捺不住兴奋,破例地找一些好友来分享得意。据他说,蒋在办公室接见的
时候,态度非常随便,完全没有平时的那种庄严气息。他还叫人端来一盘甬式点心,
一面吃一面同戴、毛谈话。“这是领袖对我们亲切和信任的表示”,毛人凤一脸崇
敬相,感动不已地说。
    凡是了解蒋介石接见部属习惯的人,都不怀疑毛人凤的结论。据一些侍从官员
回忆,蒋介石接见武职和文职部属的态度确实大为不同。凡武职,要么是黄埔生,
有学生见校长的性质;要么是部属,有下级见长官的性质,均以军礼仪节行事,所
以这时候的老蒋显得很威严。对于文职,蒋要摆出礼贤下士的样子,通常会请人坐
下。但要随便到吃着点心谈话,却鲜有可见。说来这里还有毛夫人向影心的一段功
劳。
    原来,蒋介石有个嫡亲外甥竺培风,从小和蒋纬国一起读书玩耍,一起长大,
极讨娘舅蒋介石的欢喜,后来年龄渐大,一直没有遇上合适的女子完成婚娶大事,
蒋介石十分关心。当时,毛人凤夫妇借居杨森的寓所,向影心凭着一手交际功夫,
与房东婆、杨森最宠爱的四夫人田蘅秋打得火热,不知她从什么地方获悉老蒋关心
竺培风讨老婆的事,便通过俞济时夫妇成功地做了一回大媒,把杨森与田蘅秋生的
三女儿杨郁文介绍给了竺培风,由此爱屋及乌,连带着对毛人凤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再加上毛人凤的一口浙江话,为人又态度恭敬,见面便有了人生情分熟的感觉。
    蒋介石谈完公事,有时候喜欢拉拉家常,问问对方的父母、家庭、籍贯等情况,
三言两语就从江山的毛氏谈到了奉化的毛氏,引出了一线渊源。当年奉化石门的毛
氏宗祠大门上有副对联,上联是“江山衍派三千里”;下联是:“宋室开基八百年”。
说的正是奉化毛氏从江山迁去的历史。宋朝时,江山有个叫毛旭的进士去奉比,看
到那儿景色优美,便定居下来。蒋介石的原配毛福美,就是奉化毛氏。这样七拐弯
八抹角,老蒋与毛人凤就沾上了“亲”字。可见,毛人风力“亲切和信任”而深受
感动的话语,并非言过其实。         打这以后,戴笠有事离开重庆,就直接对老蒋禀明,局本部的工作交与毛人凤
了。对此,老蒋非但没出过异议,而且还逐渐养成了戴笠不在重庆,有事直接找毛
人凤的习惯。对于这个演变过程,沈醉的回忆是:“最初蒋介石并不重视毛人凤,
有什么事还是找郑介民和唐纵,当面告诉他们,由他们转告毛人凤去办。戴笠每到
一地总有些报告送给蒋介石,往往是用电报发到重庆后由毛人凤派人抄得端端正正
亲自送去。毛人凤去时,最初大都是先见唐纵(当时唐纵以蒋介石侍从室第六组组
长的身份主管各方面送蒋的情报),由唐引见。一般性的东西,则交由唐纵代转。
以后时间长了,蒋介石看他办事稳重,业务也熟练,便开始直接找他。约在1943  
年春间,戴笠不在重庆,有天毛人凤正和我们几个处长谈问题,突然接到蒋介石秘
书的电话,说蒋介石叫他马上去一趟。他高兴异常,立即换衣前往,回来还津津有
味地向我们谈到蒋见他的情况。以后蒋时常在戴笠出门后找他,他也习以为常,不
是那么感到紧张了”。
    不过,毛人凤一直没有利用面谒“领袖”的机会显山露水,照沈醉的说法,
“蒋介石对毛人凤的看法,一直到戴笠死的时候,都只把他看成是一个守成有余、
老练持重的内勤人材。因为几年间在戴出门时,他没有敢向蒋介石提出过自己对工
作的意见”。恐怕这也是毛人凤心计过人的地方,否则就做不成戴笠身上的一根毛
了。   





      登堂入室
    1943  年夏天,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在重庆郊区磁器口正式成立,经蒋介石批
准,戴笠以军统局代局长的名义兼中美合作所主任。按照国民党陆军编制,军统局
局长应该是中将军阶。然而,由于受到名额的限制,陆军中还通行另一个惯例,即
对一些新近提升的军职,可以先用“叙阶”。比如授阶陆军少将,提升后称叙阶陆
军中将,意思是一有名额空出,再予以扶正。“叙阶”阶段允许挂中将领章,享受
的待遇却只能是少将一级。眼下,戴笠的局长前面按个“代”字,能否叙中将阶,
似乎在两可之间。不过,于中美所正式成立的典礼上,他还是给自己佩带上了中将
领章。
    戴笠一跃而为代局长,副局长的位置自然由郑介民填补。依次推移,主任秘书
非毛人凤莫属了。于是,在中美所成立庆典前,蒋介石亲自允准一批人事任命状,
戴笠加个“代”字,毛人凤减个“代”字,一增一减,都得了实惠。毛人凤尤为感
慨,想想此生颠簸仕途,长期以来名实不符,直到今天才博得个堂堂正正的地位,
真可谓:一身汗水,半世辛苦啊!但他谨慎成性,不喜张狂,升官毋忘形,依然注
重保持谦虚的“本色”,在中美所的庆典仪式上,穿着一身中山装出场,与诸多身
穿军礼服、佩戴少将领章的同仁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这里头自有毛人凤的考虑:首先,平时不着戎装,偶尔为之,容易扎眼,落得
个自鸣得意的印象。其次,叙阶少将,算不得荣耀,佩上少将领章吧?
    成色不足,恐被人奚落为冒牌货。不佩吧?美国人又只以军阶论高下,想来想
去,觉得还是一身中山装含蓄。这其实也是毛人凤的精明处。
    庆典结束,毛人凤邀潘其武小酌,互道恭喜。因为潘其武也在这一轮升迁中大
大获益,当上了中美合作所的主任秘书,由此从毛的副手跃为独挡一面的大员。两
人喝着喝着,想起了“四一”纪念大会前找“马半仙”算命的事,竟然一一应验,
止不住地感佩,决定要好好酬谢他一番。第二天清早,两人踱到朝天门老地方,居
然没有找到“马半仙”,一打听,才知这位先生得罪了几个侦缉处的小特务,早被
撵出了重庆城。   





      乌龟“毛座”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以后,戴笠陪着梅乐斯往全国各地转悠,建情报站,
设指挥所,办训练班,替美国海军陆战队物色登陆地点,顺便再视察一下军统局各
外勤区站以及公开机关的工作,时常忙得几个月甚至半年不回重庆,“家里”的日
常事务基本上都由毛人凤作主。
    这段时期(1943  年夏至1946  年春),郑介民、唐纵的地位仍在毛人凤之上,
但超脱的态度并没有改变。老郑自从正式叙阶陆军中将、当上军令部(由原参谋本
部改称)第二厅厅长后,对罗家湾的虚衔愈觉索然无味,要不是老蒋指派的副局长
兼职,要不是老婆贪图军统的物质待遇,早就想拔腿开溜了。眼下,碍着甩不脱的
牵扯,每周硬着头皮来一两回,或是主持总理纪念周活动,或是过问有关八路军、
新四军方面的情报。因为按照国民党谍报部门的分工,郑介民主管的军令部第二厅
和戴笠领衔的军委会调统局,都有负责搜集军事情报的任务。由于涉及八路军、新
四军的材料侦获不易,特工们常把一些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传闻,附会成情报,
蒙骗最高当局。戴笠好大喜功,明知有假,也不阻止,只求上报的材料不与军令部
二厅的袋袋出格太多、引起上峰的怀疑就行。所以特别关照毛人凤在呈报此类材料
之前,让郑介民看看,他点头了,再送。郑介民主管二厅,对这类情报也感兴趣,
每次到局里,毛人凤及时地送上事先备好的材料请他审阅。
    唐纵每周也至少去一趟罗家湾,但办事的风格与老郑大相径庭,凡是过问的事,
都要认真研究推敲,说出自己的见解,时时令毛人凤心生佩服。为此,凡是戴笠或
自己形成意见的文件,毛一般不让唐纵过目。有些比较难办或是还没有形成意见的
材料,就主动地就教于唐纵,落得个公私两利。
    郑介民体格魁梧,肤色黝黑,粗俗有余;唐纵清癯白净,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
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