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统巨枭-毛人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人是非常想把中国搞好的,可惜被贪官污吏和昏庸老朽包围,才把中国弄得不成
样子。为此,应再联络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陪都发动“清君侧”的军事政变,以
拥护蒋委员长的口号,把那班党国败类全部消除掉。
    特工们按惯例把情报传递上去,最后一站是主任秘书毛人凤,他信手批了“继
续侦察,予以监视”八个字。未久,在一次戴笠也参加的“工作会餐”上,毛人凤
将此事当作笑料抖落出来,引得与会者哄堂大笑。岂知,酒足饭饱后,戴笠把毛人
凤叫到办公室里,郑重其事地责怪他为什么不及时汇报?
    毛人凤怔住了。于是戴笠又问:“你知道第6 战区是谁当家吗?”毛人凤恍然
大悟,才明白这是一次整治陈诚的大好时机。接下来,戴笠调出卷宗,亲自查看,
并下令有关部属,严密监视,注意搜集证据,直到陈诚调离第6 战区前往云南楚雄,
就任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军统的“眼睛”始终没有闭塞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新的证据,令人鼓舞。原来那些血气方刚的军官们真的
搞起了小组织,连团体章程和行动纲领都拟好了,其中有个骨干分子还是陈诚的亲
戚。
    “好!好!”戴笠看着毛人凤写给他的绝密卷宗,大腿拍得“叭叭”响,嘴里
连连称赞,一边动手给蒋介石写报告,一边把“消息”捅给了陈诚在军界的老对头
何应钦。
    戴笠这步棋真够阴险,老蒋看到报告,果然不出他所料,舍不得对陈诚下手。
幸亏何应钦边鼓打得“嘭嘭”直响,道是“内痈倘无决心剔除,遑论消弥外患?”
蒋介石想想也是,才下了手令,严饬陈减驭下不严,责其立刻把作乱的首要分子押
交军统局审讯。
    人犯解到,戴笠如获至宝,马上加紧审讯,巴不得就此把陈诚整得趴下。
    谁知人犯们做事冒失,骨气倒是不缺,个个铁嘴钢牙,任你横扳竖撬,坚决不
失口风,弄到后来,戴笠没辙,只得下令交给军法处司法科科长毛惕园,要他把人
犯押走,继续审讯。于是,案子一拖再拖,成了“胡子工程”。
    尽管如此,陈诚受的拖累不浅,又是担心,又是愤恨,乃至旧疾复发,被迫辞
去了远征军总司令之职,飞回重庆养病。病愈后,蒋介石委他到第8 战区协助朱绍
良指挥战事。显而易见,让一个战区司令长官去另一个战区当副手,不算降级,至
少也是一种惩戒,陈诚有苦说不出,直把戴笠和军统恨到了骨子里。         常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尽管戴笠摔死,军统撤并,但那干人犯还在监牢里,
这就为毛人凤带来了冰释前隙的机会。第一步,他先给蒋介石写报告,说是清理积
案,发现此事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建议转交军法局公开审理,蒋介石批准。随后,
毛人凤又去找军法局局长徐业道通融。徐本来受过毛人凤的恩惠,时下又见陈诚大
红大紫,乐得人情官面都有收获。重审的结果当然不脱预设的轨道,无非是替这些
人翻案。事后,毛人凤生怕好人做了不被外人知,串通不少中介,往陈诚那里说故
事,一五一十地把毛人凤的“仁义”张扬出来,陈诚深受感动,慢慢地对保密局的
态度有了转变。
    毛人凤见好就收,趁热打铁,当面又向陈诚表示,今后对保密局的工作多予指
示。陈诚口里推托,心里十分高兴,他也希望耳目灵通,能得到保密局的鼎助。日
后,明里暗里,果然帮了毛人凤不少的忙。明里看,时常提供经费上的支持和行动
上的便利,比如,陈诚当东南军政长官时,就主动承担了保密局一个最庞大的外勤
单位——技术总队的全部经费;暗里,他也成了在蒋介石面前说毛人凤好话的一个。   





      小叩大鸣
    蒋介石好话听得愈多,对毛人凤的兴趣也趋于浓厚。这时,正巧有国防部军法
局办理汉奸舞弊案曝光,毛人凤在侦办过程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老蒋特别的好
感。
    事情的经过颇为曲折。上海有一个姓林的经济汉奸,曾是日伪“物资统制”圈
内的人,发足了造孽财。抗战胜利后,他被军统局抓获。按规定,“审奸”该由负
责“捕奸”的特工机关先行侦讯取证,然后连活口带材料移送司法部门正式起诉。
军统的特务们便抓住这个间隙,大肆向汉奸勒索财物,如果竹杠敲得满意,他们便
销毁罪证,予以保释,或者是相帮减轻罪名。林某,明摆着一尊“财神”,军统当
然不肯轻易放过,开口就是五千根大条的要价,否则以“五金资敌”罪,送他见阎
王(判死刑)。
    五千根大条,显然属漫天要价,家眷如果沉住气,沮丧地表示困难,完全可以
坐地还价。然而,林妻已被对方的叫阵吓住,打起了退堂鼓,一溜烟地跑到南京找
门路,并通过关系结识了国防部军法局的某副局长,最后以5 万美金成交,一个破
财,一个消灾。
    按照当时的审好规定,凡投敌前是军人的,须接受军法审判。但执行过程中,
“军审”与“司审”之间,事实上有许多混淆,比如不少地方的军法庭和刑法庭椎
事是一套班子,或者两个系统互有拜托。那位副局长便利用了这种界限不清的混淆,
堂而皇之地办了一纸公文到上海地方法院,说是林某以五金资敌等于动用军用器材,
当属军法审判范围,请即将人犯案卷一并押往南京军法局。
    上海地方法院收文后,毫无异议,便把林某从看守所里提出来解押南京。
    那位副局长收下5 万美金,即与承办此案的军法官分成,随后拟定了一个开脱
办法:先走一下形式上的“过堂”,尽量避重就轻;继而将林某交保候讯;最后由
承审人将所谓的审讯记录与口供送上,附一签呈,谓被告所犯案由,尚无确切证明,
可以无罪释放结案。
    因循党国公文旅行的路线,承办人签办后,先到科长,之后到秘书,再到办公
室主任,最后到副局长和局长。其间,又可按案情的大小,罪质的轻重而区别,小
的,轻的,办公室主任或副局长代行亦可。这一回,某副局长赶在局长前“代行”
了一下,签个“如拟”,表示同意按承办人的意见结案。
    接着,公文依次往下批转,第一层就是军法办公室主任,此人叫范墨君,是局
长徐业道从军统带过来的班底。此前,公文从他手上过时,佯装不察,待副局长
“如拟”批转,便知其中有鬼了。于是,扣下案卷,与徐业道商量。
    除局长与那副局长之间早有芥蒂,后者仗着是老机关,人脸熟业务精,事事处
处挤兑新局长。眼下,徐业道瞧见缝儿能下蛆,哪有不积极的。当即派人盯住林妻,
发现她跟副局长暗中果然有来往。于是,跑到保密局,求助毛人凤。
    毛人凤听完范墨君的叙述,略一斟酌,便决定对林妻采取行动,但为了不打草
惊蛇,让范墨君把扣下的公文,拍照留底后,赶紧下发。         当天黄昏,保密局的两部汽车候在林妻下榻的中央饭店门外。晚8 时,林妻盛
装而出,随身携有黄色皮箱一口,坐上汽车往相府巷驰去,保密局的汽车立即跟上,
一前一后,把林妻的坐车夹在中间,到离相府巷副局长公馆100 码处,前车突然
“抛锚”停下,后车及时顶上,林妻见前行无路,后退不成,便拎着皮箱钻出汽车,
正好让候在车门前的保密局特工逮住,一声没出,便被推进了另一辆汽车。与此同
时,保密局特工还在林妻住的客房里,抄出了她的日记和电话号码等证据。
    林妻被捕后,经不住的恫赫“哄骗”,全部招供。毛人凤见案情水落石出,一
面关照人做好笔录,一面亲目给蒋介石写报告,起首先有惊人之语:
    说是林妻曾托人向自己求情,愿以十万美金行贿,但人凤感于领袖多年的栽培
和信任,绝不肯俯就,于是林妻才转向他人。随后,毛人凤借叙述办案过程之机,
巧妙地道出了自己的运筹帷幄与雷厉风行。蒋介石看完报告,不胜感慨地说:“人
凤很不错,不贪钱,指挥办案也有能力!”这些话,不知谁传到毛人凤耳朵里,激
动得他一连几夜睡不着觉。   





      夫人缺口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正当毛人凤自以为得计而暗暗庆幸的时候,局内的倒阁
浪潮已甚嚣尘上。黄天迈通过“建国力行社”的情报网络,兜底抄到毛人凤的老窝,
“枪靶子”又是他那个不安分的老婆向影心,据说这回是与敲榨大汉奸周佛海的案
子有关。
    当年,周佛海追随汪精卫投敌,横财捞了不知多少,向有“财神”之称。
    抗战胜利后,周佛海锒铛入狱,方方面面都想趁机榨他的钱财,其中当然也包
括毛人凤,他的主意打在周佛海的妻子杨淑慧身上,于是派人暗中将杨扣押,逼她
交出匿产。杨淑慧拼上一条命,死活不承认,闹到后来吞金自杀,要不是抢救及时,
毛人凤真还有点难以交待。无奈之下,只好撒手作罢。
    谁知毛夫人不死心,填了枯井又挖坑,自作主张地接着往下干。当时,杨淑慧
正为丈夫减刑(周佛海已被首都高等法院判处死刑)的事,四处央告大佬,发愁托
不着老蒋的门子,向影心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接着便发生了如下一段故事。
    1946  年冬,杨淑慧在庙里拜佛,有幸结识了立法委员马晓军的妻子,马夫人
“同情”杨淑慧的“不幸”,自称认识蒋介石的“情妇”吴小姐、愿意为之通融。
杨淑慧一听如此,感激得不知所云,差点没给马夫人磕头。不出几天,马夫人带来
了吴小姐的口信,说是答应帮忙,却要20  根条子,以备疏通之用。杨淑慧照办无
误,马夫人当场代拟两道呈文,一件经国府文官处,一件经保密局,分两路递送给
老蒋。
    杨淑慧见事情办得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