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统巨枭-毛人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年前,蒋介石首任总统,曾以饱满的热情布施过一个大希望,迎来的却是不
堪回首的惨痛失败。如今痛定思痛,下决心湔雪过去的错误,彻底改正作风与领导
方式,因此上台伊始,便决心大力推行“整肃”,从此开创“新的历史”。整肃的
范围十分宽泛,涉及整个党、政、军、民,但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保
密防谍”、整党、整军。
    所谓“保密防谍”,其实是“剿共”的延续与变怀。从当时的形势看,蒋氏政
权龟缩一隅,国际上陷于孤立,军事上濒临绝境。4 月份海南岛丢失,5 月份舟山
易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攻锋芒直逼孤岛,台湾上下一片惊惶,于是从困守片土,
争取国际支持的战略需要出发,必须把反共的政策贯彻到底,方式当然不同于大陆
时期的“剿灭”,而是以防谍、破共、肃清为主要手段。因此,作为一以贯之的反
共政策,“保密防谍”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延续);就达到目的的方式而
言,“肃清”也是“剿灭”的一个变体。
    所谓整军,主要以清算军事上的错误,整肃失职高级军政人员为主要内容。由
于军事上是大失败,带来的必然是追究中的大株连,几乎人人都成罪臣,遭殃最重
的莫过于当年宠誉最多的“黄马褂”们,后来由于美国人的插手与蒋经国的崛起,
曾经代表一个时代的“黄埔系”,就此被逐出主流,不再“辉煌”。
    所谓整党,也就是老蒋倡言的改造党务。为此,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
党务改造案》,此后,老蒋指定陈诚、蒋经国、张其昀、谷正纲、郑彦棻等16  人
为“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自任主席。改造的宗旨是:
    重振精神,改正作风,清除不坚定分子。内容有:“党员归队”,“党员整肃”,
“刷新党政关系”等等。
    整肃运动一经开展,蒋介石实行决心之坚,推动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个过程中,蒋经国作为“新兴”力量的代表,已经初成气候。先是3 月间,
老蒋撤销了“政治行动委员会”,以“总统府资料室”取而代之,资料室主任由蒋
经国担任,总揽国防部保密局、内政部调查局(中统)、国防部二厅、国防部特种
军事情报室、宪兵司令部等单位的情报工作。7 月里,国民党组建“中央、改造委
员会”,蒋经国担任中改委委员。此后,他又挂职“国防部总政治部”,担任主任,
真可谓:身居要职,横跨党、军、特(工)三界。   





      保密防谍
    在全部“整肃”过程中,毛人凤的“建树”主要表现在“保密防谍”上。
    当时,岛内的特工部门有个粗疏的分工,保密局侧重于侦察,主要负责对大陆
的情报和行动;内政部调查局主要负责岛内的情报工作,应对“保密防谍”多负一
点责任。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无论是侦破力量,还是实际效率,保密局都大大
地胜过调查局一筹,成为蒋记特工组织中内外贯通、一枝独秀的部门。
    对付中共地下人员,毛人凤有十多年的经验,算得上是岛内数一数二的老道高
手。眼下,为配合“保密防谍”,他指使保密局的“法棍子”,拟了两个法令,经
者蒋批准后颁行。一个是《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全部15条,规定对所谓“叛
乱者”、“匪谍”、“知情不报者”给予严厉处罚,从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到死刑。条例还规定:台湾的部队、机关、学校、社会团体等各个单位,都要实行
联保,共同防范大陆势力入侵,如发现有中共地下人员,任何人都必须检举告密。
另一个是《叛乱惩治条例》,一共13条,规定:凡在国民党军队中的起义和地方发
生的罢工、罢市、罢课等,均属于“叛乱”行为,可视其危害的程度,对参加者分
别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7 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其实,挟大陆疯狂屠杀之余兴,台岛内的清共活动仍然是腥风血雨。台北市郊
植物园附近的马场町,成了大肆屠杀中共地下人员与民主进步人士的刑场,每天都
有枪声从那里传出,《中央日报》也连篇累牍地发表类似“匪谍”某某等数犯昨日
伏法的报道。后来,外部形势日益吃紧,特工组织为造成心理上的威慑气氛,时常
在台北市中心区行刑,有的根本不经过“司法程序”,使用原始残酷的手段予以处
死,包括装在麻袋里沉入海中。
    当然,毛人凤颇感得意的还是亲自主持破获的几起中共地下组织案。收获大的
有——对中共台湾省工委的破获,时为1950  年春,保密局逮捕了中共台湾省工委
书记蔡前,蔡经不起拷讯,自首变节,出卖了大批同志;此后,保密局又发现“共
谍”线索,毛人凤亲自布置,抓获了在苗栗县山区坚持斗争的新台湾省委书记陈福
星,由此被捕的中共地下人员不下400 ,大多惨遭杀害。蒋介石认为这两起大案,
是到台湾后对中共力量最严重的打击,赞之为“成绩”超过大陆时期的任何省份。
除此两处,1950  年内保密局破获的还有所谓“中共总潜伏组织案”、“苏俄间谍
组织案”、“第4 兵站总监通共案”等十余起,其间比较出名的是所谓“吴石通共
案”。
    有关“吴石通共案”的说法较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保密局在侦察中共台湾
省工委的活动时,发现“国防部”参谋次长、位居中将的吴石与该组织联系频繁,
遂以从事间谍活动罪将吴逮捕,并公开处决。另一种认为,吴石是蔡前出卖的,与
中共华东局派往台湾的联络员朱枫一道,以“共谍罪”在台北街头惨遭杀戮,时为
1950  年6 月10  日。但近来又有章盂杰先生撰文,披露了其亲属的自叙。该亲属
原先在台湾空军服役,官居空军少将联队长。日前趁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
之机,回重庆故乡,谈及吴石当年,又是一种说法。他认为吴石暴露于1951  年初,
当时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奉命飞上海实施轰炸,接近上海市区上空,只见前方一片
灯火辉煌。但一俟进入,需开闸投弹时,突然灯火尽熄,几十条探照灯柱刺破夜空,
一串串高射炮弹在飞机周围像焰火般地炸开,飞行员才知落入了解放军预设的防空
火力网,结果两架飞机一毁一伤,损失严重。事后分析,确认内部有“共谍”奸细,
经过侦察,吴石暴露,不久被公开处决。三种说法有两处存异:一是被捕的原因不
一样,二是案发的时间不一样,何是何非,难以甄别(但从国民党空军对上海实施
空袭的情况看,1950  年最为猖狂,因此不排斥章的亲属在时间上记忆有误的可能),
但这并不影响毛人风于“保密防谍”上的大有“建树”。   





      杀陈仪”镇压人心”
    在整肃工作的其他方面,毛人凤虽然没有重要的承担,但其间的一些活动,也
是折射他这一时期心理轨迹以及地位变化的重要端倪。
    1950  年6 月,作为强化“整肃”气氛的一个步骤,蒋介石突然下令审判陈仪。
其时,陈仪已被保密局押赴台湾,一直幽禁在基隆的要塞司令部。汤恩伯不敢去看
恩师,时常派陈大庆携带一些日用品前往请安。等到蒋介石宣布审判陈仪后,汤黑
子知道不妙,叩门求见老头子。传谕者告示,蒋介石已去台中,留下话来说,俟陈
仪审判后再接见。汤恩伯听罢,号啕大哭,矮下身来,到处求人说情,为此,他找
过谷正纲、雷震、陈良等人,央请他们去老蒋那里通融。雷震说:“老头子为了杀
人立威,此事恐怕不好办。”谷正纲也说:“老头子要用陈的脑袋镇压人心,陈仪
死定,求也无用。”汤恩伯又去求毛人凤,说毛当年转告自己,老头子答应留陈一
命,怎么今天食言?
    毛人凤同意立即面谒总统,提醒旧誓,尽力施以援手,感动得汤黑子差点没给
毛人凤鞠躬。几天后,毛人凤亲自造访汤府,连称惭愧,谓:“天威难测,我已恳
求过了,没有用。”据毛森回忆,他曾就此事埋怨毛人凤不担肩胛,他说:“当年
汤讲好的,唯一的要求是保全陈仪一命,蒋公既曾允诺,你应该据理力争才是。”
毛人凤耸了耸肩膀说:“你怎么了,陈仪是杀本局福建负责人张超的仇人,我还会
救他吗?”毛森批评毛人风为人之事不够尽力,隐衷在于公报私仇,其实,撇开这
段宿怨,毛人凤也未必肯尽力劝说老蒋开恩,不信,读一读陈仪的判决书就明白了。
    1950  年6 月18  日凌晨1 时,陈仪于马场町刑场行刑,当天“国防部”随判
决书发布新闻云:……卅七年冬季,东北、华北、徐蚌全线失利,战局迅速恶化,
共匪一面渡江南犯,一面发动局部投降攻势,诱惑我军政长官投降,陈仪当时任浙
江省主席,受匪谍及一班投机分子的包围,竟忘恩负义,背叛党国,为了保全个人
既得利益,阴谋出卖京、沪、杭,导致江南局部投降,迎接共匪渡江。他曾亲笔写
下有关投降的准备工作八项和投降条款五条,旋卅八年元月卅日和二月一日,先后
派他的外甥丁名楠及旧属胡邦宪去煽惑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将军,劝他停止军
事行动,与陈共谋早日实现局部投降。汤恩伯将军以陈仪身为高级官吏,担负地方
重任,不思竭智尽忠报效国家,挽救危局,居然勾结匪党,煽惑部队叛变,实属罪
大恶极,此时若不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原则,将私人情感关系置之度外,革
命事业前途实不堪设想,遂不顾一切,采取断然处置,将陈逮捕,转解来台,交付
军法会审,经过详密侦讯,陈承认派遣亲信,策动叛乱不讳,依照修正惩治叛乱条
例第四条第一项第十一条规定,叛处陈仪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除留一部
分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