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统巨枭-毛人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另一派表示反对,司徒雷登建议折衷,于是国务院出面成立
了三人小组,负责拟定一个临时的对华政策。这个三人小组研究的结果,仍旧认为
蒋介石没指望,从而提出了策划扶植“第三势力”的政策。这里的第三势力,其实
就是以李宗仁为首的旧官僚班底。         这批人既不去北京,也不去台湾,因此相对中共和国民党而言,简称为“第三
势力”。美国人认为,挽救美国的在华利益,最好的选择是扶植小党派或自由主义
者。于是,他们跑到香港,那里窿集着许多旧军政人员和知名人士,一经怂恿,个
个血热,首先由原陆军总司令张发奎和老改组派头目顾孟余出面,组成“自由民主
大同盟”,欲举李宗仁为党魁。李宗仁似乎无意抛弃名存实亡的正朔地位,表示暗
中予以支持,暂不公开亮旗。美国人生怕奇货不居,“友好”地把老李接到美国,
以“总统”待遇奉养起来,留待后用。与此同时,他们还拉拢了旅美华侨组织“民
宪党”的伍宪子、李大明和“民社党”的张君励,共同结成“第三势力”。朝鲜战
争爆发后,美蒋重新合作,但出于取代老蒋的图谋,美国人一直没有放弃对“第三
势力”的扶植,尤其是随着岛内的政治分野,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斗争不断公开化,
美国政府对“第三势力”的扶植也加大了力度。这都促使老蒋反省“美援”,丢掉
幻想,重订对策。   





      居“闲”不闲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政治分野的划线无可避免地波及到了特工部门。
    从1951  年开始,美国方面就露骨地向蒋介石示意,要郑介民代替毛人凤主持
“大陆工作”。老蒋乍得美援,自然不愿与老美顶撞,于是郑介民顺顺当当地走上
台湾对大陆的主角岗位。为此还专门建立了一个机构,叫“国防部大陆工作处”,
郑介民以“国防部次长”兼任处长,副处长由钮先铭、何龙庆、叶翔之担任。钮先
铭原来是老郑搞“军调”时的军调处执行部副参谋长,有同僚之谊。何龙庆则因为
成都时的逃命劣迹,遭毛人凤的冷落,挂职在设计委员任上。这次投靠老郑,以图
东山再起,十分主动。至于叶翔之,说轻了是郑介民挖毛人凤的墙角,说重了是叶
翔之叛主求荣。
    叶翔之在保密局向有“重量级行动专家”的称谓,评功摆好,不是居冠,也是
屈亚,时日一长,傲气便超过了和气,常常与毛人凤、潘其武唱对台戏。
    这一点毛人凤当然有所察觉,但他生性隐忍,不露声色。这时,恰巧由叶翔之
领衔的二处出了一桩贪污舞弊案,牵涉到副处长侯定邦。毛人凤一道命令下来,将
侯副处长投入大牢,后经讯问,祸水似乎有了往叶翔之身上引导的迹象。老叶一看
毛人凤要整自己,暗叫不好,忙去老上司、原军统局二处处长王新衡那里求援(叶
原在王的手下当过科长),湖南“三李”中的李崇诗(他是叶的妻兄)也在场,三
人一合计,叶翔之便被推荐给了郑介民。郑介民筹划“大陆工作处”,正担心挤兑
毛人凤后的负面影响,是否会带来诸多工作上的不利?一见有叶翔之前来投靠,大
慰心怀,郑介民知道叶是毛人凤的一员大将,收入麾下,等于是把毛的“大陆本钱”
掠走一片,既削弱了对手,又强壮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大陆工作处”成立以后,传统的“猪猡”风格涂了一层美国“奶油”,机构
编排也无例外。工作处设一个办公厅,下有作战、情报、总务三个组,再加上位于
台北市郊区的“中美办公处”,大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务来这里工作,美其名曰
:掀开美台情报合作新的一页。其实,老美并没有改变控制操纵的本性,这也是他
们压毛(人凤)抬郑(介民)的原因。
    相对过去,毛人凤已偏离“大陆工作”的中枢,被郑压低了一头,但此刻的心
情远没有戴笠去世后的那种惶恐。一年幼畜,十年老狐,百炼成精,且不说老蒋的
绝对信任,就是特工系统徒子徒孙的繁衍,亦是桃李芬芳,瓜瓞绵绵,树大根深,
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摇撼的?为此,对眼前的“贬黜”,毛人凤以平常心待之,不暴
不跳,静则旁观,动则有为。恐怕这也是毛人凤老道的地方。一年多来,主持“大
陆工作”的经验不少,教训也多,使毛不得不正视一种现实:随着中共政权的稳固,
有利于开展“大陆工作”的条件越来越少,如果此前是失败多于成功,那么此后只
能是小失败连着大失败。
    毛人凤号准了脉,退而旁观就是要看郑介民如何收场。另一方面,毛人凤手里
有“王牌”不放,不可能在“反攻大陆”的主战场上毫无作为,而是选准时间,伺
机而动,这就是动则有为。事实证明,他的策略是不乏机智的(郑介民主持“大陆
工作”两年,果然充满了失败的记录,详见第二十章“大陆工作”一节)。为此,
有人把毛人凤化被动为主动的应对方式,称之为居“闲”不闲,其实骨子里还是
“沙蟹哲学”忍、等的翻版,不同点在于存乎一心,运用之妙,更见火候,更为老
道而已。
    当然,居“闲”不闲,还有另一个层面,那就是接受老蒋的秘密使命,把脱出
“大陆工作”的精力,投到对付“第三势力”之上,而且很快有了惊人的发现。原
来,美国人要在菲律宾拨一个小岛作基地,为“第三势力”培训军政人才。那还了
得!毛人凤震惊之余立即着手破坏,他先用重金收买了伍宪子,然后安排伍“秘密”
访问台湾,并让伍出席了一个有美国官员参加的集会。集会中,毛人凤不顾双方预
先说好“严守秘密”的约定,将伍介绍给参加集会的美国官员,存心造成与伍早有
沟通的假象。美国人果中圈套,以为菲律宾训练基地的事已经泄露,于是为了避免
激怒蒋介石,只得忍痛放弃。对此,张发奎、顾孟余遗憾不迭,仇视老蒋的情绪更
见激烈。不久,在整肃内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组织——“自由民主战斗同盟”
(简称战盟),并选定1952  年10  月10  日,即台湾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开幕的一天发表“反共反独裁”宣言,公然与老蒋对抗。接着,又在美国人的支持
下,重新开展军政特工干部的训练,总部设在日本的神奈川,下属总务、情报、干
部、作战、后勤等处,基地放在塞班岛,全部费用由美国人承担,各机构都派有美
国指导员。         面对日趋严峻的挑战,老蒋不能跟老美翻脸,只得求助于特工的力量,对“第
三势力”进行破坏。方式上,不搞大张旗鼓,实施时却应十分有效。
    由此,毛人凤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他让许多特工混迹于招募人员
中,钻入“战盟”,有的甚至钻进了塞班岛的训练基地,一边窃取情报,一边从事
瓦解组织的勾当,真可谓:千奇百怪,无所不用。比如,当时港英当局禁止各类组
织在香港从事政治活动,一些混入“战盟”的保密局特工,便故意向港英当局匿名
举报该组织秘密集会的时间地点,最后弄得顾孟余到处碰壁,无法在香港立足。再
往后,毛人凤利用“战盟”增选中央委员的机会,让自己人混入该组织的“中央”
机构,逆向发挥作用,致使“第三势力”因苦于内耗的烦恼而锐气大减。
    毛人凤忙碌于居“闲”不闲的奔波中,收获颇丰——单是涉外的地盘和力量就
足足扩充了一倍不止。这相对于“大陆工作”的失落,算得上是得失相抵,还有进
帐。就拿香港来说,原先的一个站,扩充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香港综合情报
站,按甲种站编制,设站长,派遣业务官、情报业务官、行动业务官、无线电台台
长,以及译电、文书、交通、联络等专员,站下有情报组、行动组、交通组等;第
二个部分是大陆文书研究组,专门负责搜罗大陆出版的报刊书籍,从中获取情报;
第三个部分是直属本部的情报组。另外,在东南亚各国,也广设网点,延伸耳目,
南越有“西贡情报组”,泰国有“曼谷情报组”,反正“第三势力”足迹所到之处,
毛人凤都有理由布设眼线,就这样,一直把秘密的情报网络铺架到了美国,由此也
引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烧身之“祸”。   





      “烧身”自省
    1952  年是美国的选举年,蒋经国为完成父亲交办的大事,加紧了对共和党议
员的收买,在美国国会附近搞了一个乡村俱乐部,专供争取对象们吃喝玩乐。当时,
共和党为大选取胜,正以“谁丢失中国”的问题向民主党发难,其问育个叫诺兰的
参议院议员,”亲蒋情结”特别引人注目。这里除却反共立场的顽固外,受人钱财,
替人消灾也是一个隐衷。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诺兰就有了花钱找老蒋的习惯,作
为回报,他一手操持成立“院外援蒋集团”,攻击民主党政府的中国政策,认为国
务院对国民党怀有偏见,没有给蒋介石以积极的支援,致使中共取胜而损害了美国
利益。民主党为辩明是非,维护执政形象,专门由国务院出面,发表了中美关系白
皮书,申明:蒋介石政权的垮台是咎由自取,白皮书的结尾部分,还引用了李宗仁
干1949  年5 月写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证明蒋介石并没有正当地使用美国政府
对他的巨额援助。然而,证明归证明,丢失中国的事实,总是民主党政府气短的地
方,共和党死死揪住不放,到了大选年更是声浪汹汹,甚嚣尘上。
    蒋介石看中共和党偏爱自己的政治倾向,十分希望共和党能在大选中获胜,一
边以金钱笼络,一边积极提供不利于民主党政府的“炮弹”。这些勾当,明里由
“民国”驻美公使陈之迈、武官皮宗敢把玩,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