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种植的普通水稻生产周期是比较长,要到一百天甚至到一百二十天左右,甚至更长,但即使是这样,一年两季种植还是不会相互影响的。只能,没有人意识到采取复种这种好技术而已。

    就如王易刚刚想到的,制作出简单、穿着却舒服的短裤,还有椅子、弹簧等物一样,制作这些并不复杂,没想到之前,都是不被人所知的东西。

    但如今有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复种技术通过当朝皇帝的手,马上就可以向天下推广了,王易知道,他所提的这项建议,会给大唐的天下带来何种变化。

    民以食为天,古代吃穿不愁的时代都可以称之为盛世,王易也明白,他为即将到来的这个盛世,也出了一份力,而且是非常大的力,以后,他还要继续向李世民提出更多的建议,为大唐的繁盛做出一个穿越人应该做的贡献。

    李世民看着王易露出了笑容,再令一边的宫女倒酒,举杯与王易碰了一下,喝干了酒后,才道:“朕听了当日所那般,极是心动,也马上令民部的官员及各级官府火速动作起来,在冬种开始,及明年的春种、夏种之际,通过各种方式,先在官田里开始推行复种技术,也建议民间百姓的私田里也如此种植,朕很想早日看到,贞观四年,天下会如何丰产,哈哈!”

    李世民笑了两声后,又举起已经倒了酒的杯子,和王易碰了,很快就喝干了。

    王易也跟着喝了酒,有些兴奋地道:“陛下,若是不遭灾,且种植时候采用精耕细作,一亩田地的产量,至少能增长五成以上,翻番也不是没有可能,臣想,贞观四年,天下粮食一定会极度丰产的,若到时天下粮食不丰产,陛下可以责罚臣!”

    历史所记载的,贞观四年时候原本就是丰收年,长安米阶很便宜,只要三、四文一斗,从另一个方面讲,贞观四年肯定是风调雨顺的,不然不可能粮食丰产的,若再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助推了一把,那贞观四年的粮食收成,会达到什么样的规模,王易有点不敢去想象。

    如果贞观三年比贞观四年粮食总产量翻了好几番,相信李世民这个皇帝,还有朝中那一般大臣,一定会乐翻天的,王易也期待看到李世民和其他大臣听到民部官员报告粮食产量时候,那特别吃惊加惊喜的表现。

    想到这,王易都有点糊涂了,究竟历史所记载的贞观年代,原本就是那样,还是因为他这个天外来客介入的缘故,才变成这般繁华的?融入历史中,却被历史所迷糊,王易有些弄不明白了!

    李世民怪怪地看了王易两眼,嘴角再抽抽,但却马头抬了起来,看着已经快黑的天空,很感慨地道:“晨阳,向朕提了不少非常有利于民生之讲,这让朕很是欣喜,而且对战争了解和研究的也非常多,如今前方的战事真的如所料那般发展,朕很是惊异,天下间竟然有这般人物…”李世民这两句话完后,将头放了下来,似笑非笑地看着王易,“民生、军事、医术都如此在行,朕想,天下间找不出如这般的第二人了,连朕都自觉不如!”

    王易吓了一跳,赶紧放下手中的杯子,将两手从水中举起来,作礼道:“陛下如此,臣甚是汗颜,臣所提的复种技术,只是偶然间想到,并试验成功的,只是比别人多长了一个心眼而已,陛下没有责臣有什么不轨之心,臣就心满意足了,关于兵事只是,所很多只是随着性子的猜测,纸上谈兵而已,陛下能耐着性子听臣糊扯,臣已经是惊喜异常了…医术更是如此,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以往时候只是按着书上所讲,给边上一些人诊治过病而已,要不是有孙道长在边上指点,皇后娘娘的病情,臣可一点办法都使不上!陛下雄才伟略,臣可是万不及陛下之一!”

    这皇帝拿什么人比不行,非要拿他自个来比,这不是诚心给人找不自在么?谁敢与当皇帝的人比才能,那不是找死吗?

    “好了,马屁拍也是言不由衷,”李世民摆手示意王易不必如此,接着道:“孙道长相人甚准,在与接触后,也是以奇才称,呵呵,朕可是甚幸,能得这样的人才,待此战结束后,朕自有重赏于,秋收后,若粮食产量真的如般,有非常大的增产,朕同样会有赏赐与,如今这样的官职,太委屈了!”

    李世民这话又让王易很是意外,赶紧推辞,“陛下,臣过于年轻,如今任上也没做出什么成就来,陛下还要提升臣的官职,朝中大臣一定会指责陛下此举不妥的!臣也不敢受领!”

    “不必推托,朕心里自有数!”

    “那臣多谢陛下的恩典!”

    “来,朕再敬一杯,希望以后可以向朕提出更多利国利民之讲,”李世民再次举杯敬王易,在干了酒后,看了王易几眼,又露出一点玩味的笑容,“晨阳,今年十八了,也差不多到了婚娶的年龄,可有中意的女子?与朕听听,朕可以为做主,将此女子许以为妻…”

    第八十八章可有中意的女子

    第八十八章可有中意的女子

第八十九章 这对强人所难的兄妹

    第八十九章这对强人所难的兄妹

    (感谢女人的老公'》书友的月票和打赏!)

    王易带着很复杂的心情回到自己所居的屋里。

    与李世民一道泡温泉,这本身就是件挺让人意外的事。

    从诸多历史记载中王易得知,只有李世民非常宠信的大臣,才有这般待遇可以享受到的,而他这样一个官轶品级很低的人,今日却得幸与李世民一道光着身子,在同一个温泉池里喝酒吹牛。

    再加上后面李世民所的,在此战结束后,因为王易的建言之功,要给他晋职,这更让王易不安,他深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道理,年纪,若因得宠被朝中大臣嫉妒,那可不是好事。

    不过对于这些事王易还是有对策的,他可以采取低调的策略应对其他人的嫉妒,但李世民后来问他,若有中意女子,可以为他指婚时候,王易却感觉到异样,没有了对策。

    王易当然希望李世民为他指婚,这也是一种恩典,但李世民话中另有所指的味道,让王易有了另一种感觉,王易无法具体出这种异样的感觉是什么,但挺让他不安,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王易清楚地记得,上一次李世民曾经打趣过他与长孙凌的事,有可能会促成他和长孙凌的好事,但今日王易听李世民的话,虽然是问询婚娶之事的,却一点都没往这方面提,起这话题的时候没提到长孙凌的名,隐约所指也没有,似有刻意在回避的味道,让王易想着有可能长孙无忌曾经向李世民表示过,不可能将女儿许配给他的,李世民也同意了。

    或者是另外原因,让李世民也有这层意思。

    长孙无忌的身份太敏感和重要了,即使如今他没有在朝中任实职,只领开府仪同三司的散官职,但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李世民的大舅子,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玄武门事件中居功第一的谋士,贞观初数次任朝中重职,再加上历史上所记载的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死后的托孤大臣,无论怎么样,王易都认为他是朝中第一大权臣,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或许李世民也是如此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地位。

    正因这如此,对于长孙无忌女儿的婚事,不只长孙无忌本人会做特别考虑,皇帝李世民也很可能会插手,会有特别安排的。

    王易想着,或许现在的李世民不希望他这个新近得宠的人,与长孙无忌再牵上线,作为皇帝的另有考虑,也有可能长孙无忌有特别的考虑,忌讳什么,或者想与什么人联姻,而且得李世民认同。

    这只是王易在听到李世民问询他有没有中意的女子后,的一大通话中让王易感觉到的意思,但从客观上来看,李世民的话中并无明确的此种意思,只是王易的一种主观感觉。

    王易也不知道他这种感觉是不是正确的,但他相信自己的这种潜意识感觉,应该不会差的,他从长孙无忌的态度上可以推敲出这一点来。

    王易来到长安这么多个月了,与长孙无忌直接的接触就两三次,在这几次接触过程中,王易能清楚地感觉的出来,长孙无忌虽然赞赏他的才情,但并没有什么其他亲近的表示,要知道长孙无忌是知道他与长孙凌接触过的,那首《出塞》的诗还是通过长孙凌的口传到李世民的耳里的,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肯定也会从长孙凌的随从口里,得知他与长孙凌数次一道出去游玩的事。

    长孙无忌肯定知道他与长孙凌亲密交往的消息,但这老狐狸从来没有因此找他过,这让想与长孙无忌通过长孙凌过过招的王易有一种使出的招式落空的感觉。

    长孙无忌很有可能也没对长孙凌过什么,只采取其他一些措施。

    年前长孙无忌因为长孙凌陪着长乐公主到王易府中来玩,为示惩罚,还将长孙凌禁足在府中一个多月,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得出来长孙无忌的大概态度如何。

    原本希望借皇帝赐婚去挑战长孙无忌的权威,与这位权臣交交手,顺便把长孙凌这美人儿娶到手,那样王易会有更深大的成就感,但好似现在有点行不通了。

    这其中的问题可能很复杂,王易在李世民问询时候很快地想到这些,也就采取了模棱两可的回答方式,他就怕直接回答了,万一真如他所感觉那般,李世民一口拒绝,那就一切希望都没有了。

    很多时候,曲曲绕绕有可能将一件大事办成,直捣黄龙反而会出意外。

    李世民不是还欠他一个要求么,这个要求当然要提,只不过提要求的时机要选择恰当,在李世民无法拒绝时候提,那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今还不是时候。

    还有一点,王易心里也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并不是非常爱长孙凌的,非她不娶的,只能比较喜欢而已,甚至对苏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