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易却是哈哈大笑:“宾王兄,我原本以为只是恙,发个烧而已,没想到会拖这么多天,知道刚任新职,这些天事忙,也没派人告知,今日过来看望,不也是一样了?”

    “唉,今日看来想和一道喝酒是喝不成了,只能改日再来约了!”马周笑着感慨。

    “不喝酒,我们就一道聊聊事吧,”王易拍拍马周的肩膀,示意马周跟着他一道往书房去。

    这些天王易因为一直没进宫,不知道前方的战事情况如何了,马周这个新得李世民赏识的人,很可能知道前方战事的进展的,他想从马周嘴里套点情况出来。

    还真是给王易料对了,这段时间,可能是因为王易生病了,李世民没能找上个一道吹牛打屁的人,就把马周拉去,一道聊前方战事的情况了。

    只不过马周对军事方面的情况了解的不多,回答不了李世民诸多的问题,但他却从李世民那里知道了很多前方的情况,也一一向王易讲述了。

    据前方传来的战报,颉利在遭李靖亲率兵突袭,猝不及防之下兵败后,往西北方向逃窜,想通过阴山间的白道逃往大漠,但在李靖右路突进的李世勣出兵云中城,先一步赶到的阴山南麓,与颉利亲领的残部大战于白道。突厥人大败,折扣人马无数,又折往西逃跑。

    李靖和李世勣部会合后,在冰天雪地里继续追击,一直咬着颉利的残部。

    颉利兵败后,利用地形的熟悉,往铁山一带逃窜,手下残余兵力尚有数万人。在逃跑的途中,颉利派手下大将执失思力火速来到长安,向李世民当面谢罪,请求举国内附,他自己也会入朝谢罪。

    在马周讲到此之际,王易惊的目瞪口呆,忍不住打断了马周的讲述:“宾王兄,真的如此?”

    事情的发展竟然与历史上记载的完全一样了,难道一切都没有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出现而改变吗?王易很是不解,不成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定数?

    第九十三章难道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定数

    第九十三章难道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定数

第九十四章 我要马上进宫

    第九十四章我要马上进宫

    正讲的兴起的马周想不到王易会打断他的话,他在看到王易那惊异的表情后,很是疑惑:“晨阳老弟,某刚刚所的有何不妥?”

    王易也从马周脸上出了疑惑,知道自己太急了,马周的话都未完,就出声表示自己的惊异,万一后续情况不是如原来历史记载的那般,李世民做出了另外的决定,那自己不是空惊异一场吗?

    想到这,王易讪讪地道:“宾王兄,我这些天一直居于府上,也没得陛下相召,不知道前方战事已经进展到这种程度,我大军所向披靡,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绩,颉利狼狈逃窜,竟然到了愿意举国内附的地步了,看来这次突厥人遭遇到的打击着实不!再与我,颉利派执失思力来长安请降,陛下又是如何答复的?有没有应允?”

    听王易这般问询,马周面露惊色,在看了几眼王易后,这继续道:“执失思力抵京后,陛下马上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朝议后,同意了颉利举国内附的请求,诏令颉利和他手下的头领,俱往长安来,陛下要当面教谕…陛下马上派鸿胪寺卿唐俭等人前往颉利残部所在的阴山西北一线抚慰,又令定襄道李大总管领兵迎接颉利入朝…”

    “…”王易忍不住再次发出惊叹,刚刚所料的竟然一点都不错,一切还如历史所记载的那般发展了:颉利兵败后派执失思力入长安,请求内附,李世民也同意了,派出唐俭去招抚。那接下来会不会再如原来记载的那般,李靖不理会朝廷的命令,与李世勣一道,举兵继续追讨颉利,最终将颉利部大部歼灭,颉利得幸继续逃亡,被一个叫阿史那苏尼失的酋长擒获,最后交回到唐军手里呢?

    若一切还如原来历史记载的那般发展,或者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蝴蝶效应的影响,阴差阳错,李靖听从了朝廷的旨意,不再追歼颉利…那就是大大的失败,也太无趣了。

    王易觉得若真的出现了最坏的结果,李靖听从了李世民的命令,不再追歼颉利的残部,等待颉利的归附,那他此前向李世民提了诸多的建议,都没起到作用。

    我几路大军正在向颉利部所在方向包抄过程中,那他们所做的,都是无用功了。

    我大军已经对颉利的残部构成了包围圈,若此时停止追击,那狡猾的突厥人,很可能趁此机会逃出我大军的包围圈,向北逃入荒无人迹的大漠,留下祸患的。

    想到这,王易有种强烈的冲动,想进宫去请见李世民,将他的想法告诉现在一定得意洋洋的这位皇帝,请求皇帝在派人招抚的同时,令李靖、李世勣、李道宗等人继续追歼颉利的残部,不给他们苟延残存的机会。

    看到王易这般表现,和脸上惊异的表情,马周越加的疑惑,他已经察觉到,王易几次惊叹,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有可能王易已经发现了其中不妙的地方,才如此的,当下心地问道:“晨阳老弟,是不是觉得陛下所下的决定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王易点点头,悄声问道:“宾王兄,会不会觉得颉利派人来长安请降,只是缓兵之计,目的是想延缓我大军的动向,在我大军停止追击后,趁机逃入大漠,逃脱我大军的追歼?”

    “某是如此想过,但颉利兵败如此之惨,断然不敢再玩花样,若他敢玩花样,我几路大军追击,突厥残部不过几万人,能逃的脱我大军的打击吗?”。马周虽然如此,但的并不是非常肯定。

    他也曾经在李世民面前提过这样的担忧,只是李世民很自信地,颉利断然不敢有这么大胆的。

    以李世民所话来讲,颉利所领的东突厥汗国,近百年来,都没有遇到过现在这样的惨败,如今在我大唐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下,迅速溃败,狼狈逃窜,再也没有能力与我大唐为敌了。

    李世民在接到连续的捷报传来后,信心百倍,已经完全认定,东突厥汗国将灰飞烟灭,颉利除了向我大军请降外,再也没有其他出路,因此在颉利派执失思力进京请降后,几乎马上就答应了颉利举国内附的请求。再加上朝会上大多的大臣也是如此建议,只有极少数几个人,表示不能接受颉利的内附请求,如今我大军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应该勇追穷寇,一举将颉利所领的突厥残部彻底歼灭,以免留下祸患,只不过这样的声音太弱了,远不能与占压倒性多数的其他朝臣的意见相比,朝会上,也通过了接受颉利内附的请求,李世民也马上差唐俭前往西北,招抚颉利所领的突厥残部。

    听了马周所讲的,王易很是郁闷,为何这一切事都是在他生病的这段时间发生的呢?

    从马周所讲的情况上王易也知道,执失思力抵达长安的日子,正是他随李世民从骊山返回的第三天,当时正是他发烧最厉害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迷糊状态,根本不知道朝中发生了什么事。

    而在执失思力入京后的第三天,李世民就下诏应允了颉利内附的请求,派唐俭与执失思力一道,前往颉利残部所在的铁山一带,宣布大唐皇帝的诏命,接受颉利内附的请求,并令颉利及他手下的主要头领,全部进京面圣,再令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派兵接应唐俭一行,并令李靖亲自接颉利一行进京。

    王易几乎能确定,若那些天他不是躺在床上静养,李世民这个爱显摆的皇帝,一定会差人来请他进宫,吹牛打屁,得意洋洋地吹嘘上半天,那他就有机会向李世民进言,万不能接受颉利这般请求,而应该在突厥人兵败,差不多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举将其全部歼灭。

    颉利身边还有数万人,万一这位枭雄玩花样,在我大军停止追歼时候,像只兔子一样溜走了,那就留下后患,凭颉利在草原上的号召力,不出几年,又会积聚力量,重新成为我大唐的祸害的。

    “万一颉利内附的请求真的只是玩花样,目的是拖延时间,减缓我大军追击的步伐呢?”面对马周有点茫然的样子,王易在想了一阵后,再次问询。

    “这个…”马周不知道如何回答了,确实也回答不了,只得含糊其辞地道:“某想颉利无论如何都是一国之可汗,不会做出出尔反而之事,不然就被天下的耻笑的!”

    马周一直以来关注的最多的还是民生方面,对军事方面虽然也有过了解,但那只是从战略角度去想的,对一场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要如何决断,如何与对手打交道,并不在行,面对王易的疑问,再加上他自己原本就对此有过疑惑,当然回答不出王易的假设。

    “对突厥人来,失了信义并不是他们最害怕的,毁了他们的实力,将他们的青壮年都俘虏过来,把他们的牛羊尽数俘获,那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打击,草原上人口不多,若想办法将他们的人口大幅减少,那让他们失了最大的根本,而牛羊是他们生存所必须的,若能在此战中将他们的牛羊尽数俘虏,那他们数个根本就都失去,即使颉利只身逃脱,他再也没有能力积聚力量与我大唐为敌的!”

    王易着,深深地看了一眼马周,“要知道,如今颉利身边还有数万军士,草原上还有不少在支持利与归附我大唐两个决定间摇摆的部落,若被颉利耍花招逃脱,其手下的数万人马也成功逃离,那这些摇摆不定的部落也很可能重新站到支持颉利的那一面去,我大军在大漠一带不可能长期驻留,在我大军凯旋之时,颉利可能又会翻身重来,或者另外一个新的头领出来,成为我大唐的新患!因此,依弟之见,此战一定要斩草除根,无论如何都不能给颉利苟延残存,再翻身的机会!”

    “晨阳老弟的十分在理!”马周耸耸肩膀,很无奈地道:“可是,晨阳老弟,如今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同意颉利的归附,并将此事诏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