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修一座更大更美的宫殿…再过几年,我大唐极度富强了,国库钱多的没地方堆,到时陛下可以花很多财才,修筑一座超过前朝及至以往任何朝代规模都要宏大的宫殿,以彰显我大唐上国的实力,让来朝的诸夷头人惊服,那不是更好?臣想到时候反对的人会非常少的!”

    李世民听了些话,稍想了一下,有些顿悟般,“哈哈,的不错,朕接受的提议!”

    见李世民接受了他的建议,王易松了口气,作礼道:“多谢陛下不责臣乱言之罪!”

    “一向忠心为国,朕如何会责怪这种忠谏之言呢!”李世民笑着道,脸上的神情也完全改变,在往后靠了下身子,眼睛滑溜溜对着王易转了几转后,冷不妨来了一句,“晨阳,大哥都已经成婚了,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朕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第一百四十二章朕一定会让满意的

    “…”没想到李世民话题会转换如此之快,出这般话的王易很是吃惊,“陛下!臣今年才十九,还未及冠,陛下不是待臣及冠以后,才可以考虑婚事吗?”

    李世民今日宣他来,不会就是准备这事吧?王易心里有点紧张起来!

    王易现在已经明白,他的婚事,很可能他自己做不了主,一切都要皇帝了算,这是挺让人郁闷的事,但王易有自己计划,他要将自己的计划付诸于实施,他相信,即使他那样做,李世民会责怪他,但并不会对他就此疏远,很可能在骂他几句后,也顺了他的意。

    但他现在计划还未实施,若李世民今日就私下和他宣布什么事儿,那就挺不好操作了。

    “上次不是提议,要降低男子初婚的年龄,朕也采纳了的提议,按修改的唐律,现在即使是十八岁的普通男子,都是可以成婚了,更不要像这般有大功于朝廷的人,不过现在已经九月了,再过几个月就过年,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但可以将婚事定下来,明年也及冠,正好可以成婚,不必着急,朕会亲自为指婚!嘿嘿!”李世民话间脸上有诡秘的神色。

    王易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更是大急,“可是,陛下,臣和长孙姑娘…”

    王易话未完,就被李世民打断了,“放心,朕到时一定会让有惊喜,定会让满意的!”

    “陛下…”王易还想再,再解释什么,但李世民不给他机会,又把他的话打断了。

    “晨阳,朕今日召来,是有其他事问询于的!”李世民着从案上拿起一本奏折,翻了开来,“此是所提呈的奏折,朕看了很是触动,今日召来,就是想问询所虑之事的!”

    见李世民拿他所呈折子的事,王易也不再提前面的话题,“陛下上次令臣多想一些利于国计民生之事,臣回府也拼命多想,那上面所写是臣这段时间所思所虑得出来,自觉有用之策!若陛下有不清楚之处,臣可一一解!”

    李世民脸上一副很有兴致的样子,“与朕看,为何有这般想法!”

    “陛下,臣所提的第一条,在农闲时候,征集民工,修筑道路,实是希望让各地来往更加方便!”王易努力让自己坐的端正,娓娓而道:“臣在杭州期间,及从杭州来长安的途中,发现沿途诸地许多地方的道路欠修,晴天时候通行都挺艰难,更不要下雨天!为利于百姓出行,道路必须得到修建,特别是那些人口密集的地方!”

    “再者,如今我大唐各地粮食都丰收了,所交赋粮颇多,但这些粮食堆积在各地,若京师有需,或者战事需要,要从各地调运粮食,若道路不畅通,运输效率会大打折扣,因为很多地方不能通过水路运输,将粮食运出来的,为了粮食运输能及时方便,道路也要修筑好来…”

    王易稍稍顿了一下,看到李世民若有所思的样子,心致更高了,“陛下,如今大部的百姓暂时不需要为吃穿犯愁了,他们有时间去做其他事,他们家中有存粮,可以用粮换钱,再用钱换其他东西,甚至以积蓄的钱去做一些本买卖,这些朝廷都应鼓励,若是道路出行不方便,那给让天下行商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那些做大买卖的,如果道路难行,一定会阻碍他们买卖的顺利进行的…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至理名言,臣看到从洛阳到长安的官道,许多地方都破败难行,急需修缮,其他地方应该更甚,因此臣觉得,在我大唐各道,修筑道路,方便出行,实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道路修筑好了,百姓会从中受更多的益…”

    “唔!”李世民点头认同,“所的,朕有些认同,要想富,先修路,从嘴里出的这句至理名言朕也认可,来往长安的官道确实有些破败,一些地方很是狭窄,车马行进困难,是急需修缮了,想必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朕接受的提议!不过此毕竟是要耗费诸多财物,动用不少劳力的大事,朕还要征询其他朝臣的意见,朕会将所提修路之议让朝臣们在朝会上商议的!”

    “多谢陛下!”王易听了大喜过望,趁着李世民兴致高,马上继续往下,“陛下,参与疏浚河道的突厥战俘已经快将手上的工事完工,可以让他们参与修筑所在地的道路,可以节省不少的民工数量,那些可都是精壮的男子…嘿嘿!还有这次新俘虏的斛薛族人,也需要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

    “子,朕知道会打这些俘虏的主意的!呵呵!”

    “陛下,要物尽所用么,这些斛薛人,陛下对其恩拢,让他们居于灵州北一带,他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叛我大唐,这些背义弃义的人,一定要让他们得到充分改造的,臣想陛下您也一定会这么认为的,嘿嘿!”王易学着李世民那般,带着无耻的表情笑了两声。

    “的提议朕允了,数万斛薛俘虏要让他们进行劳动改造,待改造完毕后,再分片安置!”

    “陛下英明!”王易马上跟着拍了记马屁,但却被李世民瞪了一眼,在李世民瞪眼中,王易只得又坐正身姿,继续讲自己的观点:“陛下,臣在杭州参与疏浚西湖时候,曾向李刺史提议过,在实施这般重大工种时候,可以采取分队包干,奖惩措施,用这些手段管理工程,效率会非常高的,工程的进展会非常神速…”王易接着把他在杭州所提,最终被李孝节采纳的诸般管理民工的措施给了李世民听,直听的李世民满脸异样。

    “唔!所的建议和理由,朕觉得确实不错,可以采用!”

    “陛下,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会让人产生动力么!”

    “唔!”李世民嘴角有掩饰不住的笑意,“这般,朕很是认同,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看来朕是需要给一些压力,省得躲在府中偷懒!”

    “陛下,”王易很是悲愤,“臣从未曾偷懒,连上次持续长时间低烧时候,都在想着朝事,身体未好就进宫向陛下禀奏要事…”这流氓皇帝,比资本家还黑心,这样下去,自己迟早要被他榨干的!

    “朕在和玩话呢,哈哈!”李世民呵呵笑了两声后,又皱起了眉,“不过朕不太明白,为何朝廷为何要鼓励百姓农闲时候外出经商呢?”

    “陛下,臣觉得现在朝廷对商业重视不足,各级官府也是一样,臣至始至终认为,要让大唐越来越繁荣,必须得加大发展商业!”王易话间是极端的自信,“现在天下丰产,粮食这种物资太多了,堆在家中不会产生价值,反而有可能会腐烂变质,若通过交易,将存蓄的物质盘活,将自己余的东西卖掉,买回所需的东西,那样物质会在交易中升值,百姓得到实惠,而朝廷也可以从交易中收取赋税,一举多得之计,何乐而不为呢?不只粮食,其他物资也是如此,因此臣建议,朝廷应该鼓励商业贸易,给百姓创造经商的条件和机会,若商业贸易发达了,大唐繁盛的脚步会迈的更快的!”

    王易当然明白,古代经济发展不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农思想的制约,统治阶层太重视农业,而忽视商业贸易了,商人的地位很是低等,甚至商家的子女都没机会从仕做官,连他们的服装都不能和士族一般,想有作为之人,是不愿意从事商业的。

    商业贸易这在后世时候,已经证明了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没有繁荣的商业贸易,不通过商业贸易创造更多的财富,那繁荣的程度终究还是有限的,即使不王易后世所处时候,就在唐后面的北宋,因为朝廷不再歧视,行商者,鼓励商业贸易,让宋朝的经济水平达到了一个顶峰,王易希望能经他提议,让唐朝的商业空前繁荣起来,进一步促进大唐的强盛。

    “唔!的是有些事,但朕还要细细考虑一番!”

    见李世民如此,王易有些着急,马上接着又往下:“陛下,商业贸易不但会让朝廷的赋税收入快速增长,同时也给百姓的生活创造诸多便利,就如大唐的东、西两市,里面卖的许多东西,都不是长安附近产的,许多甚至是从大食、西域、新罗、百济、天竺及更远的地方送来的,若没有商人们的商业贸易手段,我们在长安的这些人,不可能买到一些奇珍异物,我们中原所产的茶叶、丝绸无法从胡人手里换来钱物,长安的繁盛程度将会大打折扣,而且对外的商业贸易,还可以让我们知道万里之外的地域风情等情况,甚至可以得到我们所需的军事情报…”

    听到王易最后一句话,李世民眼中精光乍现,比刚刚触动更大,一副顿悟的样子,“朕明白的意思,朕会细细考虑,再召细商的!”

    见李世民如此,王易松了口气,看来要用多个方面才能服李世民重视商业起来,回去后还要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再找机会与李世民讨论商业问题。

    在松了口气的同时,王易心里又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来,当下赶紧趁势道:“陛下,臣还想到一事,不过在奏折上并未曾写上!”

    “与朕来即可!”

    “陛下,臣觉得应该以朝廷名义,发展航运事业!”

    “什么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