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泱泱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王易这样,李弘节皱着眉头舒展开来了,与脸上有惊异之色的李道素交换了个眼神后,再转向看着王易,点颔首道:“王公子所言甚是有理,只是不知道杭州城内的这些商家、富家愿不肯意捐献物资!”

    “李刺史,再下觉得,若是以官府先拿出一部分物资,包含李刺史在内的杭州城内诸官员作个榜样,那城内外的这些富家商家一定会跟从的!”王易知道如今官府的威严,以官府名义出面征集物资,没什么人敢不从的,更不要官府也拿出物资,李弘节等官员带头捐献的话,其他人敢不从?!

    “唔,言之有理!”李弘节抚着胡须点颔首,脸有喜色出来。

    坐在一旁认真听着王易和李弘节讲述的李道素,有些惊异地看着王易,他也在自惭,这听着其实不复杂的事,他们父子俩怎么就想不出来呢?

    看到李弘节父子这副神色,王易心内有喜悦的感觉涌上来,知道有点感动了李弘节的心,当下再继续道:“李刺史,在下还有个提议,只是不知道可不成行…在下想着,若是将杭州城内外的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集一处居住,好比暂时无人居住的祠堂或者庙宇,按时施舍以粥食,这样流民有个避风祛寒的处所,又有口饭吃,那生活就相对稳定下来,犯事的人也少去,官府只需要派少量的兵丁据守,就可以监看这些流民。对这些流民施以有效监看,再给他们暂时安设的处所,每天有点饭食吃,那杭州一带的案事定然会少很多,李刺史可以少一些忙碌,若因为李刺史所采纳的这一系列办法使得杭州一带案件年夜幅减少,那不正是李刺史的功绩吗?”

    王易的这个提议更是让李弘节受惊,李道素竟然发出了一声惊叹,听王易讲出来,这体例其实不复杂,也容易施行,这些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流民,若是某一处有饭粥施舍,有衣物发放,有住处给他们,还有兵丁给他们守卫平安,那自然年夜部的人都愿意到那一个处所去的。

    李弘节过很多的事,文采也不差,但他是武将身世,行武多年,征战却是加入的很多,不过对如何治理一个处所,采纳何种民生办法其实不在行,面对年前这段时间案件频发的现象很是头疼,此段时间他令所属各县严加提防,日夜派人巡视,以防有抢掠事件产生,但却防不堪防。王易所的这一点,正如一声惊雷一样,让他顿然醒悟,心里有如拔开云雾见日出的感觉,但他到底经历过很多的事,心性很是沉稳,心里虽然有惊喜,却并没有流露出来,装作一副正在思考王易所话中意思的样子,好一会才有反应,微微的点颔首,“王公子此言的甚是在理,一会待某回去后,召集同僚商议一下,再做决定!”

    李弘节将一份惊异压在心里,眼睛不露痕迹地盯着王易看,思忖着,此子头脑太不简单了,若不是背后有什么高人指点,全都是他想出来的话,那他的心智太不一般了,伶俐水平很是人可比!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但就在李弘节心内惊叹之时,王易又出了一句让他更想不到的话,只听王易用他那降低的声音道:“李刺史,不过在下觉得这些只是权宜之计,即使能筹集到粮食,那也只能解决暂时的情况,治标不如治本,在下觉得李刺史应该采纳更多办法,以改变目前这种情况…”

第二十三章 治本之策

    “王公子还有什么建议,请尽管来,某洗耳恭听!”李弘节这次是有掩饰不住的惊异,王易竟然有治本的体例,他的兴趣更加的浓了。

    王易稍稍压了一下有点激动的心情,以尽量平稳的声音道:“李刺史,在下觉得,应该劝科农桑,兴修水利,鼓励苍生开荒种地,扩年夜生产,以谋取好收成,田地间的收成好了,苍生家里有存粮,自然就不会饿肚子,也不会去犯事了,而田地收成好,官府能征收的赋税也多了…”

    王易知道,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的官员,都是希望在自己任上做出政绩来,以作为升迁的资本,或许他们不一定完全出于为苍生谋福利为解缆点做事的,但利于民生之事,只要不是昏庸的官员,付出的价格不是很年夜,他们可能会去考虑的,苍生富足,官府征收的赋税增加,这是为官者实实在在的政绩,有了政绩,才更容易升迁,王易不相信李弘节没有兴趣。

    不过有点出乎王易的意外,李弘节对他所的这一点,似乎其实不感觉到惊奇,而是不以为然地道:“这些办法某自是知道,但如今杭州一带人口数量少,被耕种的田地不多,再因为钱塘江潮流的影响,许多田地无法耕作种植,即使种植了也无水灌溉,杭州城外一些田地,因长时间咸潮的渗透,作物很难长好,即使勉强种植,收成也是很差,因此城外很多处所都有抛荒,想必也看到了!刚才那些举措的简单,但施行起来却很难…现在连杭州城内打井出来的水,都是带咸的,想必王公子在杭州城内生活了一段时间,也知道所饮用的水带着咸涩的味道吧?井水都如此,还能奢望土地能有好收成么?”

    听李弘节此话,王易却很是坚定地摇摇头:“李刺史,您的这一点,在下其实不认同,据史书记载,湖杭一带原本就是鱼米之乡,产出颇丰,田地肥饶,很是适合种植各种作物,即使钱塘江两岸因为咸潮的影响,致使一些田地无水灌溉,但还是有体例解决的!”

    “什么体例?”

    “用钱塘湖的水灌溉农田!”王易的很是肯定。

    “与某的想法!”李弘节有一点点明白过来王易的意思了。

    “刚刚李刺史问在下应该知道杭州城内的饮用水是带咸的,在下固然知道,因为钱塘江潮流的影响,杭州城内打的井,都是带咸味的,这在历史中都是有记载的,但在下现在府上所饮用的水并没咸味,因为这些水都是从钱塘湖中所来,饮着甘甜清淡,无一丝咸味!”王易着嘴角有隐隐的笑意,只要李弘节有兴趣听,他相信能服这位到任后并没什么利民举措采纳的杭州刺史!

    “哦!?王公子府上每日都到钱塘湖中取水吗?”李弘节带点惊奇地问道。

    “正是,在下府上每日都派人出城去取水的!”王易点颔首,刚来杭州时候,他喝了两天带点咸味的井水,感觉很是的不舒服,就派人到钱塘湖岸,从流入湖中的溪流傍边取水回来看成饮用水,取来的山泉水甘咧可口,烧水喝远比井水好喝多了,做的饭味道都比原先的好吃多,在他建议下,现在他们所坐的这个梦香楼也是到钱塘湖边取水的!

    “哦!?”李弘节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示意王易道:“王公子,继续!”

    王易点颔首,继续讲述:“只不过如今的钱塘湖情况却很糟糕,在下数次到钱塘湖边游玩,看到如今的钱塘湖淤塞严重,水位很浅,最深处都只不过没膝,蓄水量一定很少,但在下知道,钱塘湖原本面积很是年夜,水位挺深的,所蓄水也是很是多的,只是因为这些年来连续的战乱,这个年夜湖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理,以致整个湖区杂草横生,淤泥越积越多,再加上堤岸失修,致使越来越多的湖面消失,使得整个湖区面积越来越。淤塞严重的钱塘湖,不单失去了灌溉的作用,并且也是夏天时候蚊蝇滋生的处所,因此在下觉得,应该对此湖进行疏浚…”

    听到王易到这里,李弘节有点肃然的神色起来,没有插话,示意王易继续。

    这段时间以来积累的想法终于能出来了,王易有点兴奋的感觉起来,话的语速也加快了,几乎唾沫横飞了,“李刺史,在下想,若是以官府名义,征集民工,疏浚钱塘湖,那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湖内所有的淤泥杂草清除出去,那钱塘湖的水域面积就会恢复如初,所积水会比现在多上数倍,这么多水积聚起来,通过修建一些水利设施可以有效灌溉杭州城附近的数十万亩良田,一些因无水源而暂时无法耕种的土地在有了钱塘湖水的灌溉而重新可以耕种。据一些书上记载,杭州城附近有数十万亩良田,但据在下了解,现在这些良田年夜部分被抛荒,只因没有水灌溉,若钱塘湖疏浚后,那这些田地肯定可以获得新生,数十万亩良田,一年的产出…”

    王易的这里停了下来,他一下子不出来一年到底有何产出,也是因为他对现在亩产几多并没有精确的概念。但李弘节和李道素却以为王易是故意如此,吊他们胃口,他们固然知道钱塘湖附近差不多二十几万亩田地,如果能得钱塘湖水灌溉的话,那新增的粮食数量肯定是很是巨年夜的。

    “王公子,所想的很是久远,某知道还未讲完,还请将所有的想法都讲出来!”李弘节脸上已经有掩饰不住的震撼了,但还是努力连结镇静,让王易继续讲述!

    王易点颔首,再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钱塘湖疏浚后,不单可以供周围数十万亩良田灌溉,还可以为杭州城内外数万苍生提供清洁甘甜的饮用水,钱塘湖的地势不比杭州城低,在蓄满水后,在下觉得可以开挖渠道,将湖水引到城内,或者在靠近钱塘湖的一侧打上多口井,这个标的目的打出的井,应该年夜部是湖水渗透过来,一定不会有咸味的,这样能基本解决杭州城内数万苍生饮水的问题!”

    “言之有理!”听到这里,李弘节忍不住点颔首,暗示认同!

    “李刺史,据诸多史书上记载,钱塘湖风景优美,被世人称道,许多文人士子都有赞美其美丽的诗作留下来,湖边原本应该是个游人很是多的处所,只是如今淤塞严重,一些景致消失了,一些堤岸坍塌了,这些景致或者堤岸应该修复回去…再者,钱塘湖面积过年夜,绕湖游玩不太便利,在下觉得可以用清理出来的淤泥修建几条长堤,横贯湖中间,可以将钱塘湖朋分成几片,不但可以在一定水平上避免再淤积,也可便利苍生游玩时候的行走。同时可以在湖中心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