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年华,虽然灰衣布衫,却难掩其明眸晤齿,让人看了不由暗暗可惜,这样漂亮的一个nv子,怎么就出了家的。
十一娘看了却是苦笑。
这世界真是小。
没想到竟在慈宁宫碰见了杨氏。
杨氏显然已经知道十一娘陪着太后,对她的出现并不意外,她微笑着朝十一娘点头,带着几分他乡遇故知的亲呢。
大觉寺的主持正在向太后娘娘引荐她:“”…这是我的关mén弟子,法号镜空,能断文识字,jīng晓《六祖坛经》。我巳立她继承我的衣钵。所以今天特意带来觐见太后娘娘。”
如果是平时,当然有些失礼。可大觉寺的主持带着衣钵传人来见太后娘娘,大觉寺又是皇家禅院,也算得上是名正方顺杨氏立刻上前给太后娘娘行礼。举止端庄大方,立刻获得了太后娘娘的好感:“你是哪里人士?什么进了大觉寺的?什么时候削的发?”
杨氏嘴角微舍,大觉寺的主持巳抢先一步笑遂:“她是大兴人士,从小体弱多病,家里人就把她寄养在了观世音菩萨的名下,又从小熟读经书,长大后就进了大觉寺。说起来,削发已经有十几年了!”说得含含糊糊,显然不想让太后娘娘知道她真正的来历。而太后显然也不记得了,听她削发十几年了,有些好奇地问杨氏:“你有多大了?”
杨氏恭敬地道:“贫尼今年有三十一岁了!”
太后娘娘闻言把杨氏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回头对十一娘道:“没想到镜空大师还驻颜有术!”
杨氏谦逊道:“太后娘娘夸奖了。贫尼不过是知足常乐,少了嗔怒哀憎而已。”说着,眼角的余光瞥了十一娘一眼,略带恭敬地道,“太后娘娘身边的是永平侯夫人吧?我瞧着永平侯夫人今年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可我听说永平侯幼子今年都十四岁了,要说驻颜有术,永平侯夫人才是真正的驻颜有术啊!”
十七、八岁?
她年轻的时候就以稳沉出名,现在真是举手投足更是不会出错,又有了一份洒脱,怎么看也不像个青chūn少艾的小姑娘了。
真亏杨氏说得出口。
十一娘微微地笑:“镜空大师过奖了!”
太后娘娘显然很喜欢听这样的话,她携了十一娘的手:“很多夫人当着我的面前说永平侯夫人容颜秀美。”原来只是得于情面才勉强见一见大觉寺主持和杨氏的太后被挑起了说话的兴趣,和她们说了半天的话,最后赏了大觉寺五千两银子的香油钱,五百斤沉香才端了茶。
用过午端,济宁来了。
大家少不得寒喧了半天,十一娘走的时候,济宁更是亲自送到了慈宁宫mén口。
十一娘笑着把太后娘娘打赏大寺觉的事告诉了济宁。
济宁浅浅地笑,朝着十一娘双手合十:“多谢施主了。贫尼定会为永平侯爷、都指挥使祈福的!”
十一娘见她懂了自己的意思,笑着回了府,把太后要把徐嗣谨调回来、封赏徐嗣诫的事说了。徐令宜听了直笑:“这件事我会来处理的。”说话间却露出几分犹豫来。
自从先帝驾崩,新帝虽然没有封赏徐令宜什么具体的职务,但徐令宜有太子少傅这个头衔,开始天天上朝。
“侯爷要说什么?”十一娘笑道。
“默言!”徐令宜握了她的手,“皇上想让我掌管五军都督府,兼任兵部侍郎。我推了……”说着,略带几分愧sè地望着做官也好,赚钱也好,不外是实现个人价值或提高生活品质。徐令宜早已经实现了他人的价值,他没当官的这几年,他们的生活品质也许没有因此而降低。对于他来说,恐怕当不当官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他是担心她的面子上过不去吧!
而且她觉得徐令宜做这个决定,肯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推了就推了坝!正好简师傅说想把绣铺的生意再扩展一些——想搭着做绣线的生意。天下绣线,十之**出自湖州。
侯爷有空,正好帮我们出出主意,想办法联络联络湖州知府……”十一娘抿了嘴笑。
第七百二十七章 往替(中)727
徐令宜知道,十一娘这是借着打趣他在表明自己的立场。
“默言!…”他不禁有些唏嘘”“你需要的时候,只管吩咐……
她们做绣铺生意,怎么少得了和湖州打jiāo道,十几年的老关系,别人也清楚他们的底细,徐令宜打不打招呼都没有什么关系。
琥珀进来把送到贵州去的单子拿给十一娘过目:“再送东西过去,只怕要到年后了。所以我把过年的东西也准备了一些。…”
十一娘点头,添了二百两银子的银票:“说不定要打点上峰。龚师傅他们跟了过去,过年的时候也要封个红包才是……
琥珀笑着走了。
徐令宜坐在那里微微地笑。
没有想到谨哥儿小小年纪,行事这样的老练。
他先是把银矿的事告诉了雍王,得到了雍王的支持,然后借着雍王的名头把龚东宁拉到了一条船上。再装出一副不认识龚东宁的样子,怂恿着平夷千户所的千户和普安卫的指挥使一起做这生意,平夷千户所的千所和普安卫的指挥使为难了好几天,想来想去没办法绕过龚东宁,最后还是决定让龚东宁占大头……到时候出了什么事,也有个顶杠的人。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明天开chūn银矿就可以产银了。在这种情况下之下,就算是他想让谨哥儿回来只怕雍王也不会答应。
想到这里,他嘴角不由微微地翘了起来,露出个愉悦的表情。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谨哥儿在贵州闹得风声水起的,他还是继续待在家里韬光养晦好了,免得他们父子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又成了一股势力,让新帝心中不安。
……。,……
因是先帝驾崩。皇上没有和往年一样设宴赏赐诸王、公主和驸马。大年初的朝贺也免了。改年号熙安。
初三的时候太后宣了江都公喜和驸马进宫,皇上、皇后、雍王爷、雍王妃和徐令宜夫妻做陪,在慈宁宫设了素宴。
王贤长得一表人才,在皇上和太后面前不卑不亢,大方得体。十一娘不由暗暗点头。
膳后,太后留了皇后、雍王妃、江都公主和十一娘说话,皇上则和王贤、雍王、徐令宜去了偏殿旁的暖阁。皇上问起徐嗣谨来:“……,……,南京指挥使年纪大了,讫了致仕。谨哥儿年纪太小了,我想让南京都指挥使司同知升南京都指挥使,让谨哥儿任都指挥使司同知,在那里熬几年资历了再说……
从无权的正四品指挥使到有实权的都指挥使司同知,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徐令宜忙行礼道谢。
雍王跳了出来:“皇上。我看这样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谨哥儿年纪太轻了,就是去了,只怕也压不住那些人。与其把他这样放在火上烤,还不如让他在贵州多呆两年,就地升迁,到时候再调任南京都指挥使也不迟啊!…”
皇上愕然。
大年初一的时候虽然免了大臣们的朝贺,可诸王和公主、驸马还是进宫给太后和他拜了年的。江都公主找了个机会把当初谨哥儿为什么会和陈吉结怨的事告诉了他。还哭着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把谨哥儿调回来。还说当初谨哥儿被贬,全是因为他的缘故,如今大过年的。家家户户团聚,只有谨哥儿”孤零零一个人在贵州,也不知道有没有新衣裳穿……永平侯和永平侯夫人还不知道怎样的惦记和担心!
他想到第一次见到谨哥儿的时候,穿着大红的刻丝小袄。头发乌黑亮泽,皮肤白皙如yù,胖嘟嘟,咧了嘴笑……的确不太适合待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只怕长这么大,第一次遭这样的罪,就心了弥补一下的心,不曾想,雍王竟然反对。不仅反对,而且还说得才理才据,让人不好反驳。
他不由瞥了徐令宜一眼。
徐令宜显然也很惊讶,望着雍王,一时无语,半晌才回过神来。行礼道:“雍王爷说的有道理。徐嗣谨年纪太小,难以服众,又是外戚,皇上刚刚登基,应用贤德之臣以告天下英才,为皇上所用才是。徐嗣谨的事以后再说也不迟……
皇上微微点头”没才说话。
王贤发现雍王的表情显得比刚才松懈了不少,不由暗暗奇怪,回去说给江都公主听。
江都公主气呼呼去雍王。
雍王被她缠得没才办法,知道皇上最疼爱这个胞妹,要是她顶了真,皇上说不定真会蒙着心把徐嗣谨给调回来,那他的银矿就算完了一——他总不能自己跑去跟龚东宁要分子钱吧!这毕竟是见不得光的生意。只好委婉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江都公主”然后劝她:“……。”,我把内府的钱还清了就收手。要是皇上追究。皇上、我和太后脸上都无光,要是不追究,大家有样学样的,只会伤了国之根本。…”
江都公主气得浑身发抖:“都是你,干嘛在修园子。
雍王苦笑:“我不修园子,难道让我掺合到朝廷里的那些事里去啊!”。
江都公主语凝。
觉得谨哥儿太可怜了。
先是帮她办事遇到了陈吉这个二愣子,又被三哥当枪起……
她转身去了十一娘那里。和十一娘说了半天的家常话,还赏了庭哥儿、庄哥儿、庆哥儿和莹莹很多东西。
十一娘满头的雾水。
“成了亲,毕竟不同了。”,姜氏给十一娘奉茶,“有时候也会想走走亲戚,有个人说说话,热闹些。…”
也许是吧!
十一娘微微颌首。把这件事放到了一旁。去了徐令宜那里。
“怎么突然说要升百户?。,她把徐嗣谨的信给他看,“没听说立过战功,也没有听说为千户所做了什么特别的事,会不会是龚东宁暗示了下边的人?…”
看样子,普安卫和平夷千户所的人想留徐嗣谨给他们做事……
徐令宜笑着接过信,一目十行地看了看:“我来问问是怎么一回事?…”
给儿子争取一点时间。等银矿的生意上了轨道,再派了心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