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云: 
      人君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 
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 
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所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审慎。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Page 162…

唐史演义                                                               ·156·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 
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 
得,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文武并用,可垂拱而治矣。 
      越年又复大旱,魏征更上十渐疏云: 
      臣奉侍帏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 
约朴素,终始弗渝,德音在耳,不敢忘也。顷年以来,浸不克 
终,谨用条陈,聊裨万一。陛下在贞观初,清洁寡欲,化被荒 
外,今万里遣使,市索骏马,并访怪珍,昔汉文帝却千里马, 
晋武帝焚雉头裘,陛下居常论议,远希尧舜,今所为反欲处汉 
文晋武下乎?此不克终一渐也。陛下在贞观初,护民之劳,煦 
之如子,不轻营为,顷既奢肆,思用人力,乃曰百姓无事则易 
骄,劳役则易使,自古未有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何有逆畏其 
骄而为劳役哉?此不克终二渐也。陛下在贞观初,役已以利物, 
出来纵欲以劳人,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人之事,实切 
于心,四语最中太宗病源。此不克终三渐也。陛下在贞观初, 
亲君子,斥小人,比来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恭而 
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莫见其非,远之莫见其是。 
莫见其是,则不待间而疏,莫见其非,则有时而昵,昵小人, 
疏君子,而欲致治,非所闻也。此不克终四渐也。陛下在贞观 
初,不作无益,而令难得之货,杂然并进,玩好之作,无时而 
息。上奢靡而望下朴素,力役广而冀农业兴,不可得已,此不 
克终五渐也。陛下在贞观初,求士若渴,贤者所举,即信而任 
之,取其所长,常恐不及,比来由心好恶,以众贤举而用,以 
一人毁而弃,虽积年任而信,或一朝疑而斥。夫行有素履,事 
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可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陛下不 
察其原以为臧否,使谗佞得行,守道疏间,此不克终六渐也。 

… Page 163…

唐史演义                                                               ·157· 

陛下在贞观初,高居深拱,无田猎毕弋之好,数年之后,志不 
克固,鹰犬之贡,远及四夷,晨出夕返,驰骋为乐,变起不测, 
其及救乎?此不克终七渐也。陛下在贞观初,遇下有礼,群情 
上达,今外官奏事,颜色不结,间因所短,诘其细故,虽有忠 
款而不得伸,此不克终八渐也。陛下在贞观初,孜孜治道,常 
若不足,比恃功业之大,负圣智之明,长傲纵欲,无事兴兵, 
问罪远裔,亲狎者阿旨不肯谏,疏远者畏威不敢言,积而不已, 
所损非细,此不克终九渐也。陛下在贞观初,频年霜旱,畿内 
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此由 
陛下矜育抚宁,故死不携贰也。比者疲于徭役,关中之人,劳 
敝尤甚,市物襁属于廛,递子背望于道,脱有一谷不收,百姓 
之心,恐不能如前日之帖泰,此不克终十渐也。夫祸福无门, 
惟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今旱熯之灾,远被邻国,凶 
丑之孽,起于毂下,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惧忧勤之日也。千 
载体期,时难再得,明主可为而不为,臣所以郁结长叹者也。 
      太宗看到两疏,总算优诏褒答,并给特赐。惟这位魏玄成 
公,征字玄成。虽然事君以忠,有犯无隐,所说十思十渐,统 
是抉出太宗的心病,对症发药,但尚有一种大弊,未闻规谏, 
这也不免是魏公的罅漏。小子依史论叙,反不得不责备贤人了。 
得《春秋》大义。看官道是什么大弊?原来太宗素性好色,见 
有美貌钗裙,往往不肯放过,所以弟妇杨氏,及隋后萧氏,一 
古脑儿收入后宫,充作妾媵。此外妃嫱嫔御,也不可胜数。史 
传上载着徐贤妃,说她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经》,八 
岁能属文,至十余岁后,秀外慧中,才名卓著,太宗召为才人, 
累迁至贤妃,始终宠眷不衰。还有吴王恪母,是隋炀帝女儿, 
隋亡后辗转入宫,也得恩宠。齐王祐母阴妃、蒋王恽母王妃、 
越王贞母燕妃、纪王慎母韦妃,都是太宗的佳眷。太宗意尚未 

… Page 164…

唐史演义                                                               ·158· 

足,尚想采选几个美人儿,作为后半世的娱乐。天意似亦恨他 
渔色,特地产出一个绝世娇姝,教她来搅乱唐宫,闯出一场大 
祸,酿成千古未有的骇闻。这人为谁?就是人人晓得的武则天。 
特笔点清。武氏系并州文水人,父名士彟,系高祖故交。高祖 
留守太原,曾引为行军司铠参军,见第二回。及既受隋禅,士 
彟得进封光禄大夫,兼义原郡公,累迁至工部尚书,加封应国 
公,历利州荆州都督,得终天年。他元配为相里氏,生下二子, 
长名元庆,次名元爽。继娶杨氏,生下三女,长女嫁贺兰氏, 
青年守寡,次女就是武则天。则天非武氏名,后来武氏篡唐号 
周,自称为则天皇帝,乳名失传,史册上说她叫作武曌,相传 
古无曌字,由武氏杜撰出来,以日月悬空自拟,因名为曌。生 
年十四,已经艳名远播,传入宫廷。太宗正留意物色,既闻有 
此美人,便遣使征召。武母杨氏,骤然接敕,不禁大恸,握手 
诀别,且嘱且泣,武氏独谈笑自若,且劝母道 :“女得往见天 
子,安知非福?奈何先自悲泣呢?”已是不凡。母乃收泪,送 
她上车。及到京师,入宫谒见太宗,一些儿不露慌张,盈盈下 
拜,自陈姓氏,三呼万岁,无不合体。太宗命她起来,举目一 
瞧,正是芙蓉颜面,豆蔻年华。问她芳龄,不过二七,身子恰 
已颀长,仿佛有十七八岁形景。太宗略问数语,武氏均应对称 
旨,最动人的,是一双俏眼,百啭娇喉,恁你铁石心肠,也要 
被她情牵意转。何况太宗是个色魔,哪有不称心如意?当下命 
入后宫,待到黄昏时候,便召她侍寝。娇小娃儿,已解风月, 
太宗尚恐她禁受不起,偏她纵体入怀,毫不怯避,春风一度, 
啼笑皆妍,更有一种柔媚情形,令人不醉自醉,不迷自迷,太 
宗虽有许多妃嫔,却未曾经过这般滋味。到了巫峡梦阑,扶桑 
 日上,太宗勉起视朝,看那被底娇娃,尚在朦胧半醒,酥胸露 
透,眉黛春浓,太宗越瞧越爱,便赐她一个芳名,叫作媚娘, 

… Page 165…

唐史演义                                                               ·159· 

轻轻的呼了几声,武氏才觉惺忪,急欲起床谢恩,那太宗已自 
走了。视朝以后,便即下诏,册武媚娘为才人,武媚娘当然谢 
赏。太宗令居福绥宫,且把那老年宫娥彩女等,尽行放出。连 
从前高祖所宠的尹张二妃,均令出宫归家。可报前恨。就是新 
近邀宠的萧后,也不复召幸,一心一意的爱恋这武媚娘了。小 
子有诗叹道: 

      商纣丧邦本狐媚,周幽失国兆龙漦。 
      试看唐室留遗祸,也是蛾眉得宠时。 

      太宗正在欢娱,忽由西域递来警报,又要扰动兵戈了。欲 
知详情,且看下回。 

      叙长孙皇后之崩,不厌从详,所以彰皇后之贤,而惜其不 
永天年,为唐宫志悼也。叙武媚娘之入宫,亦不肯从略,所以 
揭太宗之过,而嫉其至老渔色,为唐室志乱也。中录十思十渐 
两疏,有褒中寓讥意。何言之?唐代谏臣,莫如魏征,唐代奏 
议,亦莫若魏征之十思十渐两疏。但长孙皇后之遗言,征应亦 
闻之,何不再行提及?武媚娘之召为才人,亦何不力加奏阻? 
徒就普通君德,陈入千百言,吾犹惜其未中主弊也。且太宗遥 
望昭陵,征独以献陵为请,未尝劝太宗回忆后言,看似为主劝 
孝,实则父子之亲,不及夫妇,后德可忘,而武氏即进,乱端 
生矣。著书人连类并叙,不特为太宗惜,抑且为魏征惜也。 

… Page 166…

唐史演义                                                              ·160· 

               第十八回 灭高昌献俘观德殿 

                                逐真珠击败薛延陀 

      却说高昌王麹文泰,曾于贞观四年入朝,见十六回。高昌 
东邻吐谷浑,本在西域境内,定都交河。当时西域诸国,闻文 
泰入朝,各浼他介绍唐廷,愿通朝贡,太宗许令自便。越二年, 
焉耆王突骑支遣使入贡,道出高昌,使臣到了唐廷,请遵汉时 
故道开通碛路,以便往来。原来汉时与焉者通使,另有碛路可 
行,不必假道高昌。至隋末碛路梗塞,绕道多迂,且恐受高昌 
牵制,许多不便,因此使臣乞请唐廷。太宗当然允许,偏高昌 
王麹文泰,以为焉耆通唐,由自己替作先容,今乃请开碛路, 
 自由往来,明明是背本营私,当即遣兵潜袭焉耆,大掠而归。 
嗣因西域使人,欲往唐廷,必须先请命高昌,否则概不许通。 
西域有伊吾国,先属西突厥,旋愿内附。文泰与西突厥,连兵 
攻伊吾,伊吾向唐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