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鉴古人者,可以知所戒矣。 

… Page 186…

唐史演义                                                              ·180· 

                 第二十回 易东宫亲授御训 

                                  征高丽连破敌锋 

      却说承乾被废的原因,实缘有人讦告逆谋,遂致败露,这 
人为谁?就是被系的纥干承基。承基系狱论死,意欲求生,乃 
将承乾种种逆谋,密陈刑部,请转奏太宗。太宗闻变,即敕长 
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四人,与大理中书门下等官, 
公同查讯,果得实情。太宗乃召入承乾,当面呵责。承乾顿首 
道 :“臣为太子,尚何所求?但为泰所图,心实不甘,因与廷 
臣等谋及自安。廷臣等导臣不轨,臣一时狂惑,未免受迷,今 
愿自坐死罪;惟臣被废死,泰若得立为太子,臣死且衔恨呢。” 
太宗听到此语 ,怒上加怒,遂顾语侍臣道 :“承乾罪大,应 
该如何处置?”群臣皆面面相觑,莫敢发言。通事舍人来济隋 
将来护儿子。进言道 :“愿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终享天年, 
便是情法兼尽了 。”还是他有点胆识,可谓护儿有儿。太宗乃 
废承乾为庶人,幽禁右领军府中。当下搜捕党与,把元昌、侯 
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一并拘至,依次鞫讯。元昌无 
可抵赖,先自伏罪。太宗不忍加诛,拟令减罪免死。高士廉李 
世勣等,谓不应因亲废法,争论至再,乃赐令自尽。侯君集初 
讯不服,太宗召他女夫贺兰楚石,证成罪状,君集才俯首无词。 
太宗语群臣道 :“君集有功国家,可否贷他一死?”群臣齐声 
道 :“君集大逆不道,如何赦宥?”太宗乃谓君集道:“今日 

… Page 187…

唐史演义                                                               ·181· 

为国守法,要与卿永诀了。此后徒见卿遗像,怎不痛心?”言 
已泣下,君集亦伏地大恸。刑官不便徇情,即将他牵出市曹。 
临刑时,君集语监吏道 :“我本不欲反,因蹉跎至此,但为皇 
上破灭二国;不无微劳;请转奏陛下,乞矜全一子,聊奉祭祀。” 
监吏允诺,刑毕复命 ,并述君集言 。太宗乃赦他妻子,流徙 
岭南。李安俨赵节杜荷三人,既已讯实,当即斩决。左庶子张 
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均因不善规谏,坐罪除名。 
惟于志宁以屡谏见褒,毫不加罪。纥干承基释出狱中,命为祐 
川府折冲都尉,爵平棘县公。承基得封,未免滥赏,但不忍刺 
死于志宁,尚有仁心,应该食报。自承乾得罪被废,魏王泰日 
夕入侍,格外尽孝。太宗嘉他恭顺,面许立为太子。中书侍郎 
岑文本,及侍中刘洎等,亦皆劝帝立泰。独长孙无忌请立晋王 
治,太宗嘿然不答。及无忌退后,语侍臣道 :“昨日青雀泰小 
字。投朕怀中,谓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臣止一儿,臣死时当 
将子杀死 ,传位晋王,这数语甚属可怜,所以朕不忍别立。” 
言未已,褚遂良应声奏道 :“陛下以为可怜,臣实以为可虑, 
试想陛下万岁后,魏王据有天下,尚肯自杀爱子,传位晋王么? 
陛下前日正因嫡庶相争 ,酿成内变,今必欲立魏王,愿先将 
晋王安插 ,方保无虞。”太宗迟疑半晌,竟泫然流涕道:“这 
事恐办不到呢。”遂起座入宫 。一念萦私,便致憧扰,家庭之 
难处也如此。魏王泰恐晋王得立,因往餂晋王道 :“汝与元昌 
亲善,今元昌败死,汝得毋连及么?”晋王听了此言,不觉忧 
容满面,偶为太宗所窥,问他何故怀忧?晋王据实奏闻,太宗 
不觉省悟道 :“他却有此深心,朕今始知道了。”还算聪明。 
因出御两仪殿,令晋王相随,召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 
等到来,与述泰言,且蹙眉道 :“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 
还有怎么生趣?”说至此,竟挺身跃起,自投床上,且从腰间 

… Page 188…

唐史演义                                                               ·182· 

拔出佩刀,竟欲自刎。无忌等忙上前相阻,褚遂良把刀夺去, 
授与晋王。无忌又请道 :“立储事大,陛下属意何人,不妨径 
立,免得滋疑 。”太宗道:“我已欲立晋王。”无忌接口道: 
 “谨遵诏旨。”太宗乃使晋王拜谢无忌道:“汝母舅已许汝了。” 
此语亦失 。无忌趋避一旁 ,太宗又语四人道 :“公等已与朕 
意相同,未知外议何如?”房玄龄等齐声道 :“晋王仁孝,天 
下归心;请陛下召问百;谅亦不致异议。”太宗乃转御太极;召群 
臣入谕道 :“承乾悖逆,泰亦凶险,皆不可立,朕欲就诸子择 
立一人 ,卿等以为何人当立?”大众皆欢呼道:“莫如晋王。 
晋王仁孝,当为储嗣。”太宗乃喜。适魏王泰率百余骑 ,至永 
安门探听消息,门官入奏太宗,太宗即令卫士辟泰从骑,引泰 
入肃华门,也禁锢北苑中。次日御承天门楼,颁诏立晋王治为 
皇太子;大赦天下,赐酺三日。太宗又语侍臣道:“我若立泰, 
是储位可以谋取了。自今以后,太子失道,藩王窥伺,须一并 
废置;传诸子孙;永为后法 ;卿等以为善否?”侍臣等当然赞成 
太宗复道 :“今若立泰,承乾与治,均不得生全,治立为嗣, 
泰与承乾,俱可无恙了。”遂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 
为太傅,萧瑀为太保,李世勣为詹事,李大亮于志宁马周苏勖 
高季辅张行成褚遂良等,均为东宫僚属。 
      右庶子杜正伦,辅故太子承乾,密受太宗嘱托,屡谏不从, 
乃以上语相告。承乾以闻,太宗召问正伦,责他泄言。正伦叩 
首道 :“臣欲太子迁善,所以敢述密谕,俾知儆戒呢。”太宗 
乃不加罪,及承乾事败,正伦左迁交州都督,魏征在日,尝荐 
杜正伦侯君集有宰相才,至此君集伏诛,正伦坐谪,遂疑征朋 
比为奸,命仆墓前碑石,罢征子叔玉尚主,一面徙承乾至黔州, 
泰至均州,承乾越二年病死,葬用国公礼。泰降封东莱郡王, 
嗣复改封顺阳,后乃晋封濮王,至高宗三年,病逝郧乡,这是 

… Page 189…

唐史演义                                                               ·183· 

后话。惟太子治年只十六,太宗令日侍起居,遇事训导,每食 
辄语道 :“汝知稼穑艰难,方得常食此饭。”有时见他乘马, 
又与语道 :“汝须知马劳苦,毋竭马力,方得常乘此马。”及 
太子乘舟,又与语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犹水,君犹 
舟,不可不慎。”太子或栖息树下 ,又尝举“木从绳则正,后 
从谏则圣”二语,作为箴励。太子但唯唯听命,未尝发言。吴 
王恪太宗第三子已见十七回中。善骑射,有文武才,英武颇类 
太宗,太宗见太子柔弱,又移爱及恪,拟改立恪为太子,密语 
长孙无忌道 :“雉奴太子小字。柔懦,恐不能主社稷,我意欲 
改立吴王。”无忌力言不可,太宗冷笑道 :“公以恪非亲甥, 
因不欲改立么?”私心又起。无忌叩首道 :“太子仁厚,将来 
必为守文良主,愿陛下勿疑!譬如举棋不定,尚且失败,况储 
贰至重,怎可屡易呢?”太宗乃止。嗣命太子知左右屯营兵马 
事,每日视朝,饬令随侍,观决庶政,这也好算是随时教导, 
煞费苦心呢。暗为下文反喝。 
      且说贞观十七年秋季,新罗国遣使乞师,东伐高丽。高丽 
居中国东方,就在现今的朝鲜半岛,岛中分列三国,东北为高 
句丽,简文叫作高丽,南为百济,百济东南为新罗。高丽最强, 
与百济同盟,谋分新罗国,又率众侵辽西,屡与隋军相争,隋 
文帝父子,连讨数次,均不能克。高丽益横行无忌,连侵新罗。 
嗣闻唐室开基,兵势强盛,乃遣使入贡,高祖册封高丽国王高 
建武为辽东郡王。百济新罗,也相继贡献方物,唐廷又册封百 
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真平为乐浪郡王。三国共受唐 
封,仍相攻击。新罗王真平忧死,只遗一女善德,由国人拥立 
为王,勉支危局。会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泉为姓,盖苏文 
为名,大人即部酋之称。凶暴不法,高丽王建武,与群下谋诛 
盖苏文,偏盖苏文侦悉王谋,竟勒兵入宫,手刃建武,剁作数 

… Page 190…

唐史演义                                                               ·184· 

段。且尽杀预议诸大臣,立建武兄子高藏为王,自为莫离支, 
官名,中国吏部兼兵部尚书之类。专擅国事,且与百济和亲, 
再击新罗。新罗女王善德,惶急的了不得,忙遣人乞救唐廷。 
太宗发使持诏,往谕高丽罢兵。盖苏文拒绝唐使,太宗乃诏集 
群臣,会议出师。褚遂良奏阻道 :“今中原清晏,四夷畏服, 
陛下威望日著,震铄古今,今若远渡辽海往讨小夷,果能指日 
奏功,原是幸事,万一蹉跌,伤威损望,再兴忿兵,安危更不 
可测了。”太宗道:“盖苏文有弑君大罪,今又违朕诏命,侵 
暴邻国,奈何不讨?”李世勣接入道 :“前日薛延陀入寇,陛 
下欲发兵穷追,因用魏征言,坐失机会,否则薛延陀已无遗类 
了。”是敲顺风锣。太宗点首道 :“诚如卿言;此次朕拟亲征, 
定当扫清东夷。”乃敕将作大匠阎立德等,赴洪饶江三州,造 
船四百艘,载运军粮。且遣营州都督张俭等,发幽营二州兵, 
及契丹奚靺鞨各部众,先击辽东,借觇虚实。 
      既而鸿胪卿奏陈高丽贡献白金;褚遂良入谏道:“这是《春 
秋传 》中的郜鼎呢 ,陛下不应受纳 。”太宗乃召入高丽使臣 
面诘道 :“汝非由莫离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