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平壤既已退师,熊津又复弃去,眼见百济余众,不日鸱张, 
高丽逋寇,无时可灭,数年血战,徒劳无益,况且熊津孤城, 
居敌中央,我若动足,适为敌乘,就使得至新罗,亦不过作一 
寓客,万一有变,仍恐难免,虽悔亦无及了。愚料福信凶悖, 
君臣相猜,将来必行屠戮,我军正应坚守观变,乘衅而动,不 
患不胜。占人有言:‘将在外,君命不受。’还请总管详察!” 
理直气壮 。仁愿道:“刺史说得甚是。”众将也均赞成,遂 
严申守备,待机乃发。 
      忽由百济王丰,遣人来前,由仁愿召入,问明来意。来使 
道 :“大使等何时西还?我主当派兵护送 。”仁愿尚未及答。 
仁轨即从旁答言道 :“我军归期在迩,难得尔主好意,尔可为 
我归谢,不劳护送!”来使应声自去 。仁轨道:“狡虏欺我太 
甚,目下虏使方归,我正可衔枚疾进 ,攻他不备了。”仁愿大 
喜,当即督兵袭支罗城,一战即下,进拔岘城大山沙井等栅, 
杀获甚众。福信闻警,才遣兵添守岘城,仁轨佯令缓攻,夜令 
军士督草填濠,霎时间草与城齐,各将士攀草而上,一齐登城。 
守卒闻知,已经不及抵御,只得开城遁走。仁轨方安安稳稳的 
据了岘城,得与新罗通接粮道,有恃无恐。仁愿遂奏请添兵, 
有诏发淄青莱海兵七千人,速赴熊津,再遣右威卫将军孙仁师, 
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军继进。百济王丰,正与福信争权,率 
亲卒击杀福信,骤闻唐军大至,急遣使向日本乞师。日本齐明 
天皇,名天丰。亲赴筑紫,调兵救百济,途次遇病,至筑紫即 
殁。皇太子天智,奉丧听政,遣部将阿昙比逻夫阿部比逻夫等, 

… Page 250…

唐史演义                                                               ·244· 

帅舟师百艘,援百济王,更派兵三万人继进,作为后应。 
      是时孙仁师已至熊津,与二刘合军,声势甚盛。诸将欲出 
攻加林城,仁轨道 :“加林当水陆要冲,地形险固,我若急攻, 
反伤士卒,缓攻必旷日持久,亦致老师。不若直捣周留城,周 
留城为狡虏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正在此举,周留得拔, 
余城不战自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分道进兵,仁 
师仁愿,邀同新罗王金法敏,从陆路进,仁轨与别将杜爽扶余 
隆,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入白江,拟与陆师相会。甫至白江 
口,那百济王丰,与日本兵驾船前来,帆樯相望。仁轨用火攻 
计,乘风纵火,猛烧敌船,顿时烟焰熏天,海水尽赤。日本将 
阿昙比逻夫等,还想冒火来战,怎禁得祝融肆威,封姨助虐, 
徒落得焦头烂额,一步儿不能上前。岸上战鼓声喧,唐将仁师 
仁愿等,又复驱军杀到,那时还有何心恋战,慌忙转柁遁去。 
中国有史以来,日本兵为我军所败,惟此一仗,最为吃亏。百 
济王丰,亦脱身奔高丽。唐军遂进薄周留城,扶余丰子忠胜忠 
志等,率众出降,百济又亡。惟百济将迟受信据守任存城,未 
肯归命,仁轨令百济降将常之,及沙吒相如为前驱,自率兵后 
随,奋勇进攻。迟受信料不能守,也挈妻子奔高丽去了。 
      捷书报达唐廷,高宗召仁师仁愿还朝,留仁轨镇守百济。 
仁轨籍户口,瘗骸骨,辑村聚,置官长,通道途,立桥梁,补 
堤堰,修陂塘,课耕桑,赈贫乏,赡孤老,立唐社稷,颁正朔 
及庙讳,百济大悦,阖境又安。及刘仁愿到京,高宗亲加慰劳, 
仁愿道 :“这统是刘仁轨的功绩,非臣所能及哩。”仁愿推贤 
让功,亦有足取。高宗乃加仁轨六阶,正任带方州刺史,且替 
他筑第都中,安顿妻孥,厚给赏赐。小子有诗赞仁轨道: 

有勇还须仗有谋,东夷余焰一时休。 

… Page 251…

唐史演义                                                               ·245· 

若非良将纡筹策,安得功名盖远州? 

      百济已平,正欲进图高丽,偏铁勒部又复叛唐,屡来寇边, 
乃遣将往讨铁勒,暂将高丽搁下。欲知铁勒部战事,且待下回 
表明。 

      长孙无忌,高宗之母舅也,而构陷之者,始自武氏,成于 
许敬宗。武氏之欲杀无忌也,因无忌谏阻易后,致有此嫌。敬 
宗与无忌何雠?与褚遂良韩瑗等又何怨?其所以必加陷害者, 
无非受武氏之嘱托耳。夫唐廷以上,臣僚甚众,宁必为武氏爪 
牙,方得居官食禄,况无忌等未尝有罪,而乃任意扳诬,恶同 
蛇蝎,吾不意忠良之后,而竟生此奸贼也。故武氏之恶固大矣, 
而敬宗之恶为尤大,揭而出之,恶其何自遁乎?高宗时之良将, 
苏定方外,应推刘仁轨,高丽未捷而还师,百济复燃而未靖, 
微仁轨之临机决胜,则刘仁愿必且还军,即幸不为敌所乘,而 
新罗介居两国间,又遭大丧以后,其能免为蚕食乎?故仁愿之 
从谏如流,虽有足称,而平定百济,虽出仁轨之功,表而出之, 
功其庶不没乎?本回隐具此旨,且为标明巨目,嫉恶表功,书 
法固不苟也。 

… Page 252…

唐史演义                                                               ·246· 

              第二十七回 发三箭薛礼定天山 

                                  统六师李勣灭高丽 

      却说铁勒诸部归唐后,相安无事,约有数年,至龙朔纪元, 
回纥部酋比粟,始纠合仆骨同罗两部众,前来犯边。高宗命左 
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 
及燕然都护刘审礼为副,鸿胪卿萧嗣业,为仙萼道行军总管, 
右屯卫将军孙仁师为副,各率兵万人,往讨回纥。回纥遂号召 
铁勒九姓,药罗葛,胡咄葛,啒罗勿,貊歌息纥,阿勿嘀,葛 
萨斛温,索药勿葛,溪野勿。合众十数万,拒击唐军。薛仁贵 
带着数十骑,当先开路,正与番众相遇。番众见他兵少,也挑 
选健骑数十人,前来挑战。仁贵大呼道 :“来骑慢来!看本将 
军的箭法。”道言未绝,那仁贵早拈弓在手,搭上一箭,飕的 
射去,正中来骑第一人,撞倒马下,呜呼毕命。仁贵又呼道: 
 “来骑防着!看本将军的第二箭!”来骑因前驱已死,正在着 
忙,不料第二箭又至,复将第二骑射死。仁贵复道 :“看本将 
军的第三箭!”这语才出,敌骑格外小心,圆着眼瞧那放箭, 
只恐被他射着,偏仁贵虚把弓弦一扯,箭尚在手,已把敌骑吓 
得心惊,左闪右避。仁贵笑着道 :“似你等没用人物,来经什 
么战阵?本将军箭尚未发,不必这般慌忙,我要拣你一个多须 
的人,赏给一箭。”敌骑中巧有一个胡子,听了此言,回马就 
跑,不意箭已射至,从背项穿出前面,连痛声都呼不出,便坠 

… Page 253…

唐史演义                                                               ·247· 

马而亡。三箭射毕,唐军陆续大至,敌骑俱欲返奔,仁贵复大 
呼道 :“你等如欲免死,快快降顺!否则我军将一概放箭,看 
你能活得一个否?”敌骑料是难逃,只好一齐下马,匍伏请降。 
仁贵乘势进击,收降了二万人,余众都从碛北逸去。仁贵恐降 
众难恃,佯令随军越山,到了山巅,传了一个军令,把降众一 
齐驱下堑谷。看官!你想天山两旁,统是峭壁危岩,一经坠下, 
统是粉骨碎身,还有什么生理?仁贵太属残忍。及唐军越过碛 
北,追及败众,又是一番蹂躏,擒得叶护兄弟三人,方收军回 
营。军士编成两语,作为凯歌道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 
歌入汉关。”少时阅《征东传》曾有三箭定天山一回,说是征 
辽时事,天山在西,乌得在东,岂亦如樊梨花之有移山法乎? 
可发一笑!铁勒九姓,经此大挫,哪里还敢再来。只思结多滥 
葛等部众,留堵天山附近,闻九姓皆败,唐军乘势深入,自知 
不能堵御,乐得见机迎降,不料郑仁泰悍然不纳,反纵兵击掠 
两部子女,赏赐军士。两部番众,相率遁去,别将杨志追击, 
反为所败,有侦骑禀报仁泰,谓番部辎重人畜,尚在近地,可 
以掩取。仁泰遂选轻骑万四千名,倍道前驱,经过大漠,至仙 
萼河,不见一虏,粮尽乃还。会连天风雪,士卒饥冻,杀马为 
食,马尽食人。及入塞,余兵仅八百人,司宪大夫杨德裔劾奏: 
 “仁泰不纳降众,任情劫掠,遂致虏众散匿,将士丧亡,应 
付法司推鞫。又因仁贵掠取番女为妾,多纳赇遗,亦应加罪” 
云云。高宗格外开恩,但令他将功赎罪,悉置不问,另遣右骁 
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铁勒道安抚使,安辑余众。何力只选精骑 
五百名,驰入铁勒九姓中,番众大惊。何力与语道 :“国家知 
汝等皆系胁从,特令我宣诏赦罪,汝等但教捕住罪魁,交给了 
我,我概不复问了。”九姓部众,乃执住叶护及设特勒等二百 
余人,叶护注见前,设特勒亦番官名。缴与何力。何力责他叛 

… Page 254…

唐史演义                                                               ·248· 

逆,均令正法,余不再究,九姓乃定。越年,再令郑仁泰讨平 
铁勒余众,乃移燕然都护府至回纥,更名瀚海都护。燕然都护 
见二十一回。旧设在郁督军山南麓,至此始移至回纥。徙瀚海 
都护至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以碛为境。碛北属瀚海,碛 
南属云中。继复改称瀚海都护为安北都护府,这且不必絮叙。 
      且说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与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步真, 
分治西突厥,本来是划境自守,彼此相安。既而忽生嫌隙,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