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桥文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卫兵全国性组织,将来是要成立的,但要经过一定时期。文化革命运动,要经过一定的阶段,大动荡,大分化,比较稳定的时期……你们要成立,不要比建立全国性的组织,要比做踏实细致的工作。现在不要急於成立这样的组织,到时候你们不成立也不行,那时候我们再听听你们的意见。 
  各地方还很艰苦,你们要更好地做些踏实工作,你们会讲话,会分析,都是风流人物……到各地联络,调查研究,哪些是左派,保守派是哪些,哪些人拥护毛主席。 

  你们要做踏实工作,不要打旗号,目标小有好处,懂吗?将来是要建立这个组织的,前途是光明的。 14) 周恩来对中央广播事业局的电话指示及张春桥姚文元的谈话

  1966。11。02 
  〖按: 一九六六年十月五日 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央军委紧急指示。丁莱夫操纵广播局派到广播学院的工作组拒不执行紧急指示,并将工作组整学院革命师生的黑材料藏到广播大楼里,企图 〃 秋后算账 〃 。学院的革命小将多次要求处理黑材料,工作组不理睬, 十一月二日 广院小将再一次到广播大楼要求工作组处理黑材料。工作组竞封锁大门,把小将们阻拦在门外整整一天,进行刁难,不予处理,最后小将们忍无可忍,冲进大楼查封黑材料。〗 
  周总理第一次电话指示 
  周总理命令学院工作组组长李哲夫(原广播局副局长、局党委政治部主任):按军委紧急指示精神处理黑材料。 
  周总理第二次电话指示 
  (革命小将们打开了政治部的一个柜子,这时有人通知学生代表接周总理打来的电话。) 
  周总理:我支持你们的革命行动。同学们暂时撤出,你们找五个代表,我派一个外事秘书和你们一块搜查,你们看好不好? 
  同学答:好! 
  同学问:丁莱夫是您亲自派到广播局的吗? 
  周总理:不是,不是。我一个人怎么能决定派谁呢? 
  同学问:是谁派的?是罗瑞卿派丁莱夫到广播局的吗? 
  周总理:这个我不太清楚,是中央决定派人,具体是总政治部干部派来的,派谁由他们管。 
  同学问:您是什么时候认识丁莱夫的? 
  周总理:他到广播局后,我才认识他的。 
  〖电话还未打完,张春桥、姚文元同志已来到广播局。以下为张春桥、姚文元同志谈话纪要。时间: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日二十三时到三日凌晨。地点:广播局总编室。〗 
  开始,先到的同学向张春桥,姚文元同志汇报要材料的经过。随后张春桥同志(下简称张)问李哲夫(下简称李):你听到军委指示后怎么办的?你们几时传达的军委指示? 
  李:(含糊其词)正式见文件是五号。是十月十几号传达的,哪一天,我记不清了。是丁莱夫同志传达的。 
  张:什么时候传达的,你记不清了,……又记不清了,你们记性怎么那么坏? 
  姚文元同志(下简称姚)说:你们有些事情我们却记得很清楚。 
  (接着李哲夫向张春桥、姚文元同志交待事件的经过。中间姚文元同志出去接见在门口的同学。) 
  张:你们的材料烧过没有? 
  李:没有。 
  同学:有。你们的组员有烧的。 
  (李哲夫继续交待。) 
  张:传达晚了,你说是丁莱夫,那就由丁莱夫负责。你们订立执行方案没有? 
  李:没有。 
  张:你们到学院传达过军委指示没有? 
  李:没有。从我们撤离后,就没管过。 
  张:军委指示来后,未去(学院)传达。你们研究过怎么办?按你理解怎么执行?研究过方案没有?传达后,你们应该研究工作组应该怎么执行。这个指示和你没有关系吗?(这一连串问话,李哲夫等无言可答。) 
  姚:在九、十月份你们办些什么?和学院有联系吗? 
  李:没有。 
  同学:杨子毅找过×××。 
  张:怎么执行,党委讨论过没有?有无执行方案? 
  李(吞吞吐吐):不知道。 
  张:你是党委委员吗? 
  李:我是。我参加的会,没有讨论过。我经常出去。 
  张春桥同志又问王寿仁同志(下简称王) 
  王:我们党委会学习过一次。 
  张:制定过执行的具体办法没有? 
  王:四个人参加了,领会文件不透。去问一下,对这件事情不清楚。(说完出去了。) 
  这时,反对广院小将革命行动的一个人(女)递条子给姚文元同志,条子上写: 〃 我是受迫害者,我是被打的,希望首长不要听一面之词(指接见开始时革命同学向首长汇报的情况),全面了解情况。 〃 此人出去后又进来说: 〃 我想跟首长谈一谈。 〃 姚文元同志说: 〃 时间不早了,我们是专来解决材料问题的,明天还有事情,你写成书面材料好不好? 〃 她坐了下来。支持广院小将革命行动的战斗团的一男同志和一女同志递上一条子,上面写道 〃 张春桥、姚文元同志:广播局问题很严重,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希望中央领导同志调查。 〃 
  姚文元同志很感兴趣,便和那女同志谈了起来,并将他们送上的两份文件拿走,说: 〃 我们拿走,回去看一看。 〃 
  张春桥同志接着问:领会不透,你们向中央请示了没有?跟(学院)群众商量了没有?问问同学怎么办。 
  李哲夫哑口无言。 
  张:根据你们(指李哲夫)说的,你们第一不上报中央请示,第二不同群众商量。如感到没办法,一请示上级,二与群众商量,两头都不问,那算什么? 
  李(急忙解释):我们向市委请示过。 
  张:你们什么时候才请示?他们找上门来才请示。这个指示(指军委指示)是比较原则,很多地方纷纷打来电报,说: 〃 难以贯彻 〃 。你们领会不透,也不上报中央。当时学生普遍感到有压力,反映这一条。我们写指示时,想得比较简单,认为同学自己写的检查交给本人,其余的全部当众烧毁。我们自己没当过工作组,没干过工作组的事,所以我们不知道整理过多少种材料,没想到这么复杂。后来我们发现有同学互相写的,比如我写了你的,你写了他的。如果不知道还好,知道后宽宏大量的还好。但是年青人嘛,知道后就说: 〃 你整我的材料,你是什么? 〃 这样知道后,会引起群众斗群众,写材料的人大都属于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爱护。这样解放了一批人,又有一批人背上了包袱。自己写的检讨退回本人。还有些材料,如工作组长讲话,也交给大家。其余材料先封存,以后烧掉好,免得引起新的纠纷。以后再也别搞这些,同学间有意见,可以正常进行批评。 
  同学:有人整理的材料还交出来,怎么办? 
  张:没交出来的,先不要搜,免得同学不好团结,等他们觉悟了,他们会交给你们,或者自己销毁。 
  同学:有人还整理材料,并且扬言 〃 后会有期 〃 。 
  张:这是工作组的遗毒,不要把矛头指向那一派。你们一直叫少数派就不光荣了,当你们孤立时我们支持你们的,当形势变化了,你们应从少数派变为多数派。对那些同学要做工作。对工作组存在分歧不是一天,青年学生处在变动时期,如跟着跑就坏了。你们更容易受外界影响,还需要与工农兵结合。我们比你们年岁大一点,也是这样,有个时候,全国各地来电报都是说: 〃 红卫兵尽干坏事、打人、闹事。 〃 我们听了,也要考虑两天,要是不坚定,有一点动摇,就会犯错误。 
  姚:同学们和我们座谈,讲有人要秋后算帐,这样有人担心被打成反革命,到现在也不敢说一句话。 
  张:这是一个祸根,军委指示就是为了消除祸根,使大家能解放出来,共同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开始我们想得简单了,后来就决定发一个补充的,但认为用中央的名义,就不能匆匆忙忙地发,发了个补充,再来个补充,所以一直没有发。关于工作组作的公开报告,有利于批判反动路线,拿出来批,其余的封存起来,烧掉,免得以后再斗起来,这是初步想法。 
  ……(同学说话很多) 
  张:我们一直想到你们那里去。 
  姚:你们有个陈××跳楼的怎么回事?他们斗了这个人? 
  李:我不知道。 
  姚:你们干的什么事,我们都知道。 
  同学:有人让中央文革小组到我院作检查。(张春桥、姚文元同志笑了。) 
  姚:我们是准备要去的,贴了我们的大字报,我们已经看到了。广播学院的情况我们有所了解,广播学院不仅是黑材料问题,还有别的问题。贴了我们大字报,我们怎么能不知道?不是有人还 〃 造 〃 江青同志的 〃 反 〃 吗?我们是要去的,不过现在没有时间。 
  同学:《红旗》十三期社论发表后,出现了第三种意见,一手打倒 〃 临革会 〃 ,一手打倒 〃 代表大会 〃 。(张春桥、姚文元同志又笑了。) 
  张:其实还是两派。 
  同学:现在过来的人逐渐增多。 
  姚:现在动荡很大,你们还要准备他们动荡回去。…… 
  张春桥同志又把话题转到材料问题上来:你们(李哲夫等)在广播学院执行了什么路线,要好好检查。我们早就想找你们,我们感到你们有问题,我们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找你们。我们很想把丁莱夫……你,你们党委,找到我们那里开个会。你们的事很奇怪。这个事,第一你们没有认真讨论,第二没有一个执行方案。你们急不急?局党委不急,你是工作组的人,你为什么不急?也不请示市委,也不请示中央,也不与群众商量,这些事你们都没做。我的话是否符合事实?我根据他(李哲夫)讲的,我没做另外调查。你们广播局,是消息灵通机关,没有认真对待中央指示,你们同意不同意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