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亲自过来劝解:“姑娘们,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可是,你们刚刚饿了五天啊,没有体力参与救灾嘛。听命令,回去好好休息,尽快把体力恢复了!有机会,一定让你们去救灾。”
  蒲英上前一步,敬了一个军礼后,朗声说道:“谢谢首长的关心。可是,我们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的目的,不就是要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体力,去完成作战任务吗?所以我觉得,生存训练不应该只是把我们丢在野外、学会吃老鼠吃蚯蚓就行了,而是应该在饿了几天后还能完成一次作战任务,这才符合实战要求。
  现在,我们比正常的生存训练时间提前了两天结束,这样就算通过的话,水分太大了。所以,我请求首长考验我们,让我们参加今天的救灾,就当是继续我们的生存训练吧!”
  史香玉等人也跟着一齐敬礼,好像宣誓似地大声呐喊:“请考验我们!”
  副政委被感动了。
  考虑到旅里的作战人手确实不够,前方的情况也比较吃紧,他终于同意了女兵们的请战要求。
  *************
  【再次感谢風華櫻櫻的打赏】
  ps:
  这个救灾的情节,原来早就设计好的,但现在刚好和现实的灾情重合了,这完全是巧合。
  所以写到这儿,我的感觉很复杂,很微妙。(其实,上次写到高原试训时,我本来是想让主角们在路上遇到一次地震的,没想到那回真的发生芦山地震,吓得我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
  没想到,我的设定换成山洪泥石流了,又……哎,其实,前两天,我老爸老妈刚好在都江堰,正赶上大暴雨,还被紧急疏散了,路上还遇到两处塌方,被困。当时我都不知道,因为他们本来说是去彭州的,不知怎么又跑都江堰去了。还好没出什么事。……我这算不算“乌鸦笔”啊?

☆、015章 不辞苦累忙

  副政委让史香玉临时挂衔,以少尉军官的身份,率领女兵中的志愿者前往支援。
  一开始,六十名女兵人人都要上前线救灾。
  并不是说她们每一个人的品德都达到了高尚无私的境界,而是在部队受了这么多年教育,基本的认识和觉悟还是有的。
  人民危难的时候,就是子弟兵挺身而出的时候。就算是女兵,就算是心里害怕,也不能退缩——否则以后在部队,永远别想抬起头来。
  不过,以她们目前的身体状况,却的确不是人人都可以在饥饿了五天后,还能再进行剧烈活动。
  首先,像阿娜尔古丽这样正在生病发烧的人,就被史香玉直接排除在外了。
  另外,还有不少女兵因为这两天吃了生冷的怪异的食物而发生腹泻,也显然不适宜去救灾。
  剩下的,经过大家相互“揭发”排查,将这两天曾经出现过低血糖反应的人,也都排除了。
  最后能够出发的女兵,只有三十多人,正好都是平日训练上的尖兵,也算是精兵了。
  她们领了工兵锹和绳索,挎包里带了点干粮,就穿上雨衣,冒雨徒步出发了。
  目的地是离驻地不远的、位于上游一个山谷里的小镇。那里的人口不太多,灾情情况传出来得比较晚,指挥中心接到通报时,还没有任何救援人员赶到,全靠灾民自救。
  女兵们一路急行军,在九里坡岔路口处拐弯后,继续向上游走。
  和她们同路的方向上,不时开过许多车辆。有部队军车,有消防武警等兄弟单位的车,也有地方救护车和运送救灾物资的卡车,还有新闻采访车以及普通百姓回乡寻人的私家车。
  女兵们的运气有点不太好。一直没遇到一辆可以搭顺风车的空车。
  而她们要沿着公路走十多公里再进山,如果全程徒步的话,体力消耗实在太大了,也耽误了救灾时间。
  史香玉正打算再把女兵们分成只有三五人的小组,能搭多少就搭多少地分头行动时,身后的大路上开来了一门火炮。
  虽然那绿色的炮身上还盖着毡布,女兵们也认出来,这是一门牵引式的152加榴炮。
  这可不是集团军炮团的主力装备啊。
  史香玉拦下车子后一打听,才知道是某预备役师炮团也来救灾了。
  甭管是谁了,拉炮的大卡车上空荡荡的。除了几名炮兵之外就没人了。史香玉马上提出了搭车的请求。
  带队的炮团杨参谋,得知女兵们也是去救灾之后,很爽快地让她们上了车。
  史香玉坐在驾驶座的车厢内。和这位杨参谋聊了几句后,才搞清楚了他们出来救灾还把重炮也开出来的缘故。
  原来,在白龙江上游的青峰峡中段,有一处山崖在暴雨的冲刷下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大量的土石树木滚落到峡谷,阻断了江水。很快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堰塞湖。
  由于上游的山洪源源不断地流入湖中,还有不停下着的大雨,都使得这个堰塞湖的水位上涨得很快,随时有溃坝的风险。
  一旦溃坝,对下游本来已经广泛受灾的沿江村镇来说,更是一场灭顶之灾。
  所以必须迅速清理该处堵塞江水的土石方。对这个堰塞湖实施泄洪。但是,依靠人力和大型挖掘机清理,肯定是来不及了。
  水利专家提出了一个方案:用火炮向堵塞部轰击。硬给它轰出一条泄洪通道。
  这个方案很快就被军地联合救灾指挥中心采纳,并马上命令驻扎地离堰塞湖最近的某预备役炮团出动一门火炮。
  蒲英等人挤在车斗上时,也和预备役的炮兵大哥们聊了聊。
  他们都是退役后再加入预备役的原解放军炮兵,年纪大多在三十岁上下,有长得沧桑点的。看着都像大叔了。
  炮兵们个个嗓门洪亮,都很健谈。
  只有两名“大叔”例外。他们胸前斜跨八一式步枪。身后是高高堆叠的盖着油布的弹药箱。想来二人之所以不苟言笑,一定是因为看守重炮炮弹的责任重大。
  其他几位大叔,则对女兵们问长问短:你们又不是新兵,怎么都没有军衔标志?
  蒲英说,我们是超龄新兵。
  大叔们也不傻,看出来她们身上的迷彩服不是一般部队的,便又问她们是不是来自九里坡的特种部队?
  这下,女兵们就笑而不语了。
  大叔们明白了,又惊讶又好奇地问:真的有女子特种兵啊?
  郭亚军忍不住说:当然有了!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大叔们叹气:哎,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年头,男孩越来越娘们,女孩越来越爷们。
  李琪哼了一声:孤陋寡闻,少见多怪。
  大叔们终于感觉到了这些女兵们的脾气都不小,也就不再提这茬了。
  卡车开出去大约十公里后,刚刚进入青峰峡谷就遇到了塌方,路被堵住了。
  已经有武警交通部队的挖掘机在这里疏通。但是由于大雨的缘故,松垮的山壁上还不时有石头和土方滚下来,土木作业不得不时断时续的,半天才开出来一条只能让人通过的小路,车辆包括小汽车都还不能通过。
  史香玉一看这里离目的地——青岩乡也不太远了,便带着女兵们下车,告别炮兵大叔们之后继续徒步开进。
  走到被堵车辆长龙的最前面,她们发现这里也有很多人等着徒步通过,有地方医院派来的医疗救护人员,有志愿者,还有急着回家的在外打工的当地老乡。
  大家都着急前往灾区,但还是必须等路边的武警观察哨,看好了山上暂时没有飞石的危险后,才会放行。同时,挖掘机也趁机开动干活。
  通过那堆高高的泥土树木淤塞处时,素不相识的人们都自发地你拉我一把。我推你一下,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危险地带。
  过了塌方段前行不到三公里,又是一处小塌方。这里疏通的情况要好一点,大家也都顺利地通过了。
  这时,史香玉身背的电台接到了指挥中心的通告,首先要她们注意安全,另外青岩乡已经有消防部队赶到了。由于他们是专业的救援队伍,女兵们到达后应听从对方的指挥,配合他们开展救援行动。
  史香玉回电表示服从命令后,带着女兵们继续行进。
  大家虽然穿着雨衣。但依然被浇湿了大半身,雨水和汗水流淌在一起。冷风吹来,都要打一阵寒颤。
  可是看看路边峡谷内咆哮的江水。那混浊的浪头有时可以跃起几米高,激流奔涌的轰鸣声也是震耳欲聋,水面上还不时漂过树枝、木板、家具,甚至是裹着衣物的……这场景让人既胆战心惊又心急如焚。
  快去救人的念头,使女兵们似乎都忘了自身的疲累。坚持着高强度的急行军。
  终于,她们赶到了受灾的青岩乡。
  这个小镇背靠的一座青色小山垮了一半下来,正好将紧挨在一起的乡政府、卫生所和数间民房给掩埋了。
  那支先赶到的消防特勤中队,正在对半山上一些松动的岩石进行清除。由于有滚石的危险,需要在这一带的外围建立警戒线。
  但是,镇上的一些居民还守着自己的房屋进行挖掘。消防队的中队长带着手下的兵们怎么劝。也劝不走他们。
  女兵们来得正是时候。她们拉起几道警戒绳,半劝半强制地将老乡们拉出了现场。
  也许因为她们是更感性的女孩子,说出的话容易让老乡们产生情感共鸣。
  失去亲人、家财受损的老乡们。再看到一个个瘦瘦的女兵们宁愿自己淋雨,也要把身上的雨衣脱下来给自己披上,感动之余,这才很好地配合了她们的行动。
  这下子,消防中队在山坡上的作业。终于可以正常展开了。
  老乡们虽然退开了,但也没有远离。都站在警戒线外面等待着。
  一位自我介绍是副乡长的人,也帮着女兵们维持秩序。而乡长等乡干部,据说是都已经被掩埋在泥石流和废墟里了。
  这和地震不一样。同是房屋垮塌,地震的废墟下还可能有幸存者,而被泥石流掩埋后就几乎不可能生还了……
  副乡长似乎有些受了刺激,总是语无伦次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