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不困。陪冯哥工作一会儿。嫂子,要喝水吗?”
  “不用,我这儿有汤。你忙你的,别管我。”
  蒲英打开自己的电脑,准备先看看内部网。了解最新动态。
  冯垚却在旁边说道:“你先别急着看电脑,跟我说说机场的情况吧。”
  等蒲英说完机场见闻,冯垚也是大皱眉头:“没有飞行许可证,北京那边的飞机来了也降不下来,这事儿可就麻烦了!”
  “嗨,别担心,王参赞不是还在办这事儿吗?”蒲英吃了口饭,又问:“你这会儿忙什么呢?”
  “联系反对派的头目。”
  蒲英点了点头,知道这几日大使和武官最苦恼的就是,他们的能力只能到达政府军控制的地区,而最乱的班加西却是反对派势力最强的地方。
  现在,反对派已经成了气候,甚至准备成立“过渡委员会”这种带有政权性质的组织了。
  为了撤侨的大局,在国际社会还承认嘎达飞政权为合法政权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外交官却不得不打些擦边球——一方面继续和政府部门打交道,一方面暗中联络*势力。
  这当然是使馆内的秘密,蒲英不由小声地问:“联系到了吗?”
  “暂时还没有。我们原来都是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怎么会接触到那些人呢?不过,今天政府和军队都叛逃了不少人,应该有机会了……”
  冯垚正说到这儿,小姜突然从电脑前抬起头,惊喜地说:“冯哥,宋大使那边有回信了——他已经帮我们联系到了正在e国首都的那个反对派领导人。”
  “太好了!”冯垚马上撇下蒲英,埋头到电脑跟前,同那边的宋大使通过网络进行沟通。
  蒲英不在意地继续吃饭,同时在自己电脑上打开使馆的网页。
  小姜这时又对她说:“嫂子,我已经在你电脑上装了qq,你直接登录就行了。”
  “太好了,谢谢你!”
  蒲英很快进入工作群,这才有了真正成为使馆一员的感觉。
  她也马上查看起最新信息来。
  自从几个小时之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滚动播出外交部领保中心的应急热线电话后,国内的同事讲,他们领保中心的电话铃声就没有一刻停歇过。
  因为有三万多中国人在l国,也就对应着国内的三万个家庭和几十万亲朋好友。
  这些人大多数已经失去亲人的消息好几天了,一看到撤侨的消息,就马上打来电话求助。
  很多人一打通电话就哭,或是说不了几句话就控制不住地哭起来。
  如果工作人员帮他们找到了亲人的下落,他们还是会哭,是高兴地哭,然后就是哭求——求求大使馆!求求外交部!求求政府!快救救我的家人,快把他们救回来吧!
  正是从21日晚开始,驻l国大使馆陆续从国内领保中心发来的寻人信息中,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登记的、因为各种原因滞留在这里的中国人。
  经过查证后,使馆工作人员发现:需要撤离的侨民数字,从之前估计的三万,直线增长,一晚上就增加了一两千。
  这直接导致撤侨的难度升级了!
  ps:
  【谢谢黄家大少1的打赏】

☆、049章 救援女学生

  这些突然冒出来的人,大多来自民企。
  民营企业进入l国市场的渠道,可比国企的花样多多了。少数是直接投标进来的,很多是搭乘外国公司进来的,甚至有转承包第三方第四方进来的,这当然让大使馆无法正确掌握他们的人数。
  此外,还有一些人是在外国公司和企业里做事的打工者,他们也都不习惯到大使馆来登记。比如,班加西地区就有数十人在一家韩国企业里做事。战乱一起,韩国老板自己跑掉了,工资都不给他们发,这些中国劳工们一没钱一下子就抓瞎了,战乱中不知了去向。
  要不是这些人在国内的亲人打电话向国家求助,大使馆还不知道有这些人的存在。
  现在突然增加的需要撤离的人员,数目如此之多,好多还处在失踪状态,自然大大增加了使馆的工作量,增加了撤侨的难度!
  但是既然知道了他们的存在,大使馆也只能责无旁贷地去寻找他们的下落。
  所以,这也是冯垚等人为什么急于联系反对派势力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国内提供了姓名、地址、电话并且是以团体形式进来的人,还比较好找。
  最难找的就是单个人,因为现在l国的通讯不畅,交通不便。如果那个人不在原住址了,那在茫茫人海中就很难发现他们了。
  领事部将经过核查后确定已失踪的人员名单,挂在了内网上,并不断实时更新。
  蒲英吃了晚饭后,就到领事部帮忙,把名单上的信息按其失踪时所在地区,分配给当地的中资企业,请他们帮忙查找线索。
  至于首都地区的失踪人员,则是使馆寻找为主。
  不过,由于首都是l国第一大城市。人口将近200万——茫茫人海,又是在到处戒严的时候找人,谈何容易?
  蒲英正在按照主任的要求,过滤一下这些失踪人口的信息。将高度危险、有可能遭到意外的人先甄别出来,以调动资源优先全力寻找!
  忽然,她在名单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于婕,女,21岁,河北人。”
  蒲英的心头不禁一跳:天!她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她马上翻看附注的详细信息。
  原来,于婕半年前在跟着老妈到迪拜旅游后,就喜欢上了异国风情。但她不喜欢跟团,也不喜欢家里人陪着,这半年来一直是一个人背着背包在欧洲游玩。
  开始。于家父母还有些担心,但是见到女儿一路上虽然也遇到过搭错车、坐过站等烦恼,甚至还被人偷过钱包,但她把这些事情都自己一个人扛了下来。
  于婕虽然不喜欢和父母打电话联系,但隔三差五都会在微博上更新一批照片。还附上文字介绍。
  这些照片和游记性质的文字,不仅于家二老喜欢看,渐渐地也在于婕的朋友圈中传开了,还颇有关注度。甚至有出版社的编辑给她留言,联系出书事宜。这让于婕很是得意了几天,曾对父母说她会成为新一代的“三毛”。
  于家二老倒并不奢求女儿能有多大的出息,只要她这一生过得快乐开心就好!
  现在。他们见到女儿对旅游乐在其中,又能实现他们年轻时实现不了的周游世界的心愿,所以也就不再干涉,只是定期地给于婕的信用卡里补充钱款。
  前一阵子要过年了,他们也曾发信息让于婕回家团聚。
  于婕却说她在希腊玩得正过瘾,之后还要去土耳其玩。没空回家。于家父母也就不再坚持,因为他们想的是这个女儿总有玩累的一天,到那一天自然就会回来了。
  六天前,于婕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机场发了张照片在微博,文字说明是——情人节。地中海的新娘,我来了!
  原来于婕有钱又有闲,旅游时从来不做计划,经常是在车站或是飞机场,看到有到哪个地方的车马上就要开了,或是哪一趟航班的机票很好买,便毫不犹豫地登车或登机。
  看来,这一次,她又是冲动地去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了!
  后来有两天,于婕就发了几张街景和海景。于婕父母看了,以为那还是在欧洲,也没有太在意。
  直到昨天,于婕突然发了一张人山人海的照片,附的说明是——绿色广场好热闹!
  于婕的父亲于富强一看就觉得不对劲了,那照片上的人看着怎么像阿拉伯人。他赶紧上网查了一下,这才知道于婕竟然就在闹示威游行的l国首都。
  他马上打电话让于婕回家!
  于婕却说:“我还从来没见过示威游戏的人呢!这么热闹的事儿,怎么能轻易错过!爸,你不用担心,我都看见中国记者在这儿呢!怕什么!”
  后来通话就断断续续的,于富强再也没打通过女儿的电话,于婕也再没有发出任何照片和消息。
  于富强多次拨打中国驻l国大使馆的电话,但总是打不通,最后他打到了外交部领保中心。
  “我女儿肯定是出事了,请大使馆一定救救我女儿!我求求你们了!”
  这是于富强在电话记录中的最后一句话。
  它让蒲英想起了到于家家访的情景。尽管她对于婕的印象不好,但她必须承认,于家二老真的特别爱于婕,把她当成小祖宗一样地供着。
  只是看到这些求恳的文字,蒲英都能在脑海中想象出于富强握着电话泣不成声的情景,而于婕的母亲大概已经哭得不省人事了。
  要是于婕出什么事,这两口子恐怕都活不下去了吧?
  在这里,没人比蒲英更清楚于婕一家的情况。
  她也很清楚一个孤身女孩子在动乱的异国的危险!
  这一刻起,蒲英很自然地就把找到于婕,当做了自己的责任。
  她先将于婕列为了最高危的失踪人口,然后就开始分析起来,看有没有寻人的线索。
  蒲英首先判断,于婕的双卡智能手机恐怕是弄丢了,或是不能用了。
  因为l国现在虽然固定电话不好打,但是手机和网络由于有中国的中兴华为维护。都还可以用。而且华为还给用户都免费充了值,不但方便了被袭击的中国人求救,也方便了大使馆找人。
  蒲英第二个判断是,于婕恐怕身上既没钱又没证件。甚至都不在酒店里。很简单,这些事儿但凡满足一条,她都不至于和家里失去了联系。
  第三个判断是:于婕恐怕已经失去了自由,或是能够自由走动的能力,否则无法解释她为何不来大使馆救助?
  这么一分析,蒲英更加为于婕担心了。
  这时,她又注意到于婕在失踪前到过绿色广场,还看见过中国记者。
  蒲英在使馆的通讯录里找到那几名新华社记者的手机和qq号,便向他们询问——当天有没有见过一个染着黄头发的高个中国女孩?
  几名记者此刻因为宵禁都待在酒店里赶稿,很快就回复蒲英——没有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