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司令微笑道:“我可以找到人帮你们照相!当然,他是要收取费用的。”
  原来是想帮自己人捞一笔。
  费组长马上回答:“只要能照相就行!费用不是问题。”
  很快,司令真的叫来了一个当地平民,他也真的带来了相机。
  费组长等人一见那相机,又无语了——数码的啊?!
  照完了,上哪儿去找地方冲洗啊?
  那照相师倒是很热情地说:“我都是在祖瓦拉冲洗的!”
  好嘛,大家好不容易逃出了祖瓦拉。现在为了要洗几张证件照,又顶着战火跑回去?——这不是有病吗?
  就算安然无恙地跑回去,谁知道那家影像店还在不在营业呢?
  而且这么来回折腾,要浪费多少工夫啊?
  怎么办呢?
  费组长也不愧是办老了事务的人。很会变通。
  他马上将人员分成两组。
  第一组人跟着阿语翻译改写“回国证”。这里除了费组长带来的阿语翻译,其他人大多是在工作中自学的阿拉伯语,对话还行,看文字有些费劲,书写就更不行了。
  所以,阿语翻译先在工人们原来填写的表格上,把英文信息都改成阿拉伯文。其他人就在新打印出来的证件上,照猫画虎地把阿拉伯文字填上去。
  第二组,只有蒲英和谭方悦,她们负责搞定洗照片的事儿。其实。第一组那些新打印的出国证,也是她们利用和海关办事员刚刚建立的私人关系,用他们的打印机打出来的。
  而且幸运的是,这个边境口岸因为和对面t国有专线联网,所以她们也利用这条专线将照相师拍的数码相片数据传了过去。
  费组长用卫星电话通知口岸那边接应的武官王秘书。让他做通t口岸工作人员的工作,拿到相片数据后就到最近的城镇找像馆洗印。洗出的照片送到口岸,由蒲英跑去取回来。
  这流程说起来比较复杂,但是t国口岸那边其实距离旅游胜地杰尔巴岛很近,中国大使馆的人也几乎都在那里准备接待事宜,所以洗印相片的数码店很快就找到了,而王秘书在口岸就通过网络转发到相片店。那边就哗哗哗地洗印出来。
  第一批先洗了200张。
  蒲英跑过去取回来后,对号粘贴在已经改写好的回国证上。
  然后,就剩下最后一道程序——盖印章。
  本来,费组长只带了外交部的大章,以为怎么都够用了。还好在临出发前,王大使又将拿了一枚使馆的章交给他备用。这才不至于叫麦赫迪司令难住了。不然的话,再开车回首都或是让使馆派人来送印章,也太耽误工夫了。
  “啪!啪!啪!啪!……”
  费组长带来的一名原来在公安部搞出入境业务的组员,本来是一位孔武有力的三十多岁的汉子。但是,这么用力地在证件照片上盖上一个个钢印大章。没过一会儿,他就开始甩起胳膊来——手都盖酸了。
  谭方悦出主意道:“你先歇歇,慢点盖!我和蒲英拿着前面这些盖好的,先去问问司令行不行。”
  费组长也同意了。
  蒲英便和谭方悦再次来到了司令的办公室。
  这一次一进去,就感觉司令的心情不错。
  他正坐在沙发上,喝着红茶,吃着甜点。看那茶几上杯碟里残留的痕迹,他已经吃了一大半了。
  司令倒是挺热情地邀请二人一起品尝,蒲英和谭方悦也就却之不恭地尝了一下。
  蒲英尝了一口糕点,感觉里面加了坚果粒,面粉里也加了蜂蜜和羊奶酪,吃起来甜而不腻,味道香醇。
  她再喝了一口司令亲自给倒的红茶后,却差点从鼻子里喷了出来。
  实在是太甜了!不知道司令往里面加了多少糖?
  再看看谭方悦的表情,也是嘴角含笑,但眼角在抽搐——极为微妙。
  不过,不管司令给的毒药还是琼浆,两个有求于他的中国姑娘,眉头都不皱一下,叽里咕噜几下就把东西吃下去了。
  吃完了,还连连赞叹司令请吃的茶点真是太好吃了!
  司令高兴地扶着大肚子问:“说吧,你们又来找我什么事儿?”
  谭方悦递上几张表格:“麦赫迪先生,您请看——这就是我们花了好几个小时,按照您的意见重新改好的出国证!您看这里,中国人的名字全都改成了阿拉伯文,没有英文了!”
  蒲英左手指着照片上的钢印说:“对啊,现在也全都贴上照片了,还盖上了使馆的大印!司令大人。您知道吗?这上面的钢印都是我一个个盖上去的,怎么样?还挺清楚的吧?可您知道我盖了多少个吗?一千多个啊!哎哟,我现在的这条右胳膊已经都不是我的了,根本抬不起来了!”
  说着。她用左手去拎右臂的衣袖,夸张地表演着右臂已经残废的样子。
  “呵呵呵!”司令看到蒲英可怜兮兮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
  谭方悦趁热打铁地问:“我们弄这些证件弄得这么辛苦,就是为了达到您的要求。麦赫迪先生,您看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您就发发善心,放了我们吧!”
  两个小姑娘的求恳,让司令的心里得到了某种满足,他笑着说:“好吧!那就这样吧。”
  “您是说,我们的证件没问题了?”蒲英还想确认一下。
  “没问题。你们可以组织人过关了!”
  “太好了!谢谢麦赫迪先生!”
  蒲英回到营地后,对还在盖章的那名工作组组员说:“大哥,我们已经打通关节,你就不用那么费劲了!只要前面的几张能让他们看清楚,后面的就无所谓了。你可以少花点力气盖!”
  这时已经快到中午了,接到撤离指令的中资企业,也陆续赶到了口岸。
  费组长、张经理、蔺经理马上组织昨晚没来得及出关的人,立刻开始站队。新来的各单位的人,则跟在后面组队,并派出小组长观摩前人的通关过程。
  因为是大白天,天气也好多了。今天的具体通关程序,又做了一些改进和调整。
  工人们先在营地附近的空地,排成20x20的400人方队,然后一个方队接一个方队地,行进到海关大厅门外。
  通关时,以20人为一组。一组接着一组进入通道,中间几乎实现了无缝衔接,整个队伍极为流畅。
  蒲英和谭方悦今天也不用全程带队了,她们只站在前两关的工作人员身边,负责指导每个小组通关。到后来。因为整个程序大家都走得很熟练,海关的人也对其他几名外交官很熟悉了,两人都可以不必死守着,可以出来休息休息,或是协调点别的事情。
  那些为中国人开辟绿色通道的军警人员,今天也似乎更有经验了。
  每次通道开放的时间都不止十分钟,甚至可以维持更长时间。
  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数万名围观的各国难民,光是看到中*团通关的情景,就已经完全看呆了,根本提不起捣乱的兴趣了。
  因为这些中国人根本不像难民,他们的脸上没有急于逃离战火之人的惶惶不安的表情,只有对即将回到祖国和家乡的憧憬和期待。
  每个大方队的前面,都有一名协调组成员高举着一面五星红旗。
  400名方队中的工人们,虽然穿着不同、高矮胖瘦不一,但他们个个精神焕发,步伐一致,随着协调员发出的一道道口令向前行进。
  “现在是葛洲坝方队出境,中土方队跟上。”
  “现在是中土方队出境,中铁方队跟上。”
  ……
  国旗带领着一个个方队,向着出境海关走去。
  这场景,像极了国庆*前的阅兵式!
  一个个徐徐移动的方队,哪里像难民,根本就是一支支军队,充满了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军队!
  不要说各国难民看得目瞪口呆,就连l国边境口岸的工作人员和军警们,也都从来没见过这么整齐而奇特的出境队伍!
  麦赫迪司令听到议论后也走出了大厅,观看中国人的壮举。
  他还特别注意到从远处天际源源不断开过来的仿佛一条条长龙、一眼望不到头的工程车辆。
  那些都是中资公司的撤离车队。
  车队里面有客运大巴,有出租车,有各式车辆,甚至有来帮忙的警车。不过,更多的还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大卡车和翻斗车。
  尤其是翻斗车——每辆翻斗车里,都整整齐齐地坐着30名工人!
  麦赫迪看呆了!
  他从来不知道翻斗车也能运人!而那些人居然能老老实实地坐在里面,忍受几百公里的风沙和颠簸!
  一辆接一辆的车辆抵达口岸后,中国人马上跳下车,集结成一个个大方队。然后向海关挺进。
  所有的人都绝对听从指挥,没有人讲条件,没有人说要休息。
  有些工人有点舍不得丢弃那些还非常崭新的工程车,但当费组长和协调员们说——“人是最重要的!国家说了。这些设备车辆,丢了就丢了!”,他们又都听话地排好队,不再犹豫不舍了。
  麦赫迪看到这一切后,不禁在心里感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浩浩荡荡的中国出境大军,震惊了围观的数万各国难民,也震惊了l国海关人员。
  这一天的拉斯杰迪尔口岸,属于中国!
  出境这边的组织工作很成功,进展得十分顺利。
  不过,由于中资公司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所以还是出现了一起乌龙事件。
  正当费组长为了协调各单位的出境,忙得焦头烂额、说得唇干舌燥的时候,大使馆通过卫星电话向他通报——中铁十一局的40多辆车,被边防军的一个哨卡扣住了。
  那里离拉斯杰迪尔口岸,就只有3公里左右了。
  大使馆让费组长马上想办法救人。
  费组长觉得口岸这边。他暂时是走不开的。而且,就算他去了那边,恐怕也要费上半天口舌才能救出人。
  他灵机一动,想到了麦赫迪司令,因为司令多半应该认识那边关卡的人。
  蒲英马上奉了费组长的命令,去找麦赫迪商量。
  不知道是不是中国方队震撼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