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瓯无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巽史》记载,鸿嘉十七年秋,泉亭王率五千精骑,突然出现在阆中城下,其时兑国和议的使者尚在云燕。
  言节等人对此并非无备,却也未想唐瑾会来得这样快。五千骑兵原本不足为患,但统率之人是泉亭王,事情就未可知了。
  文珑这几日不知为何,常会想起旧事。当年送亲亦是在阆中,他亲手将一身大红宫装的尉迟晓交到唐瑾手里,唐瑾对他说:“今日拜别,愿他年不逢疆场。”当年他送给尉迟晓两箱丝绸,愿她可以与唐瑾两厢厮守。亦是当年在阆中,他期许着回京便与菲菲成亲。只是当年之愿,到底是都没有实现。
  “在想什么?”言节走到他身后。
  站在城墙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苍溪波浪清澈,顺流而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言节道:“屈大夫的《渔父》可是说与世推移,顺其沉浮,难不成你不想和唐子瑜一决雌雄了?”
  “世人常说,以不变应万变,应该也和与世沉浮的道理相同吧。”
  言节点头,“确实如此。骑兵总不能攻城,唐子瑜敢率骑兵轻装而来必有诡计,坚守城池,静观其变,方是上策。”
  ——————
  率骑兵而来的唐瑾对于高城深垒也无可奈何,在苍溪对岸建立大营,但看大营的规模,实在不像只准备容纳五千骑兵的样子。
  文珑等人在城上看了三日,言节说道:“你说,唐子瑜这是增灶之计,还是另有图谋?”
  “肯定不会是率五千骑兵过来先扎个营。”钟天说道。
  文珑略做思虑,问道:“阆中附近是否还有一条小路,通往河饶津?”
  钟天道:“确实有这么一条路,不过是条古道,道路多经高山深谷,又荒无人烟,很多地方需要凿山开路,修栈架桥。”
  言节向文珑说道:“你的意思是唐子瑜会走这条路去河饶津?”
  钟天道:“河饶津只是长河边的一个小渡口,虽然占领河饶津是可以直下金陵,但是如此小津守无可守,只要阆中出兵,胜负立判,唐子瑜占领此处毫无意义。”
  苍溪奔流,如一纵轻骑一去不返。文珑说道:“如果泉亭王来守,也未可知。”他的话语随着苍溪而去,汇入历史的河道。
  ——————
  熟土夯实的道路已经坑洼破败,后来居上的生土带来了杂草的种子,以不知名的野草填满了道路的坑洼。古道旁的树木依偎着只剩地基的墙壁遗骸,秋日的黄叶在破路上随风打转。
  在此与文珑祥路相逢,唐瑾毫不意外。他勒住缰绳,胯下黝黑的战马一步都没有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立在了原地。唐瑾说道:“当年也是在阆中,我对你说‘愿他年不逢疆场’。”
  文珑的白马距离唐瑾只有两个马身,“当年在金陵,我也与你说过‘互不相欠,日后交手才不必顾虑’。”
  唐瑾回应了他的微笑,说道:“正是,那么今日你我就切磋一二吧。”
  文珑抽出双股剑,“在下兑国随国公文珑,请赐教。”
  唐瑾将手中银枪交给近卫,拔出玉髓宝剑,“在下巽国泉亭王唐瑾,不吝赐教。”
  两军将士各退百步。
  唐瑾一身黑甲,人马合一,仿若黑龙镇山,剑气横扫,寒光逼人。文珑身形轻灵犹如鹰鹫,他左剑接住唐瑾一招,右手同时挥剑刺向对方。唐瑾偏身一闪,回剑挡住,武器相交,火花四射。
  两人愈战愈勇,剑锋相撞、猛刺、弹开、擦过、招架,武器相交迸出的火花犹如烈火的瀑布,兵刃撞击的声音响彻云霄。
  唐瑾剑走苍劲,文珑双刃轻捷。马与马冲突,二人武器相交,分开后再次撞在一起,钢铁灼烧的气味随风飘散。在一声撕裂空气的巨响后,两人的双手承受了剧烈的冲击,两匹骏马如狂风一般擦肩而过。
  两人同时调转马头,冲向昔年把酒言欢的旧识。文珑两剑合并翻转犹如轮盘斩向唐瑾,唐瑾上身向后一仰,躲过了攻击。文珑的剑锋擦过唐瑾的黑光铠,在胸甲上擦下了黑色的涂料。唐瑾回手一击,手中的宝剑直刺文珑,距离他的额头只有三寸。
  “铮——!”
  文珑架住剑锋,兵器再次相撞。两方在马上略作调整,突刺、横剑、劈斩,二人出招毫不犹豫。
  两方士兵都凝视着二人,谁都不敢出声。二人激战八十回合,依然没有分出胜负。不过战到此时,泉亭王攻击两次,随国公才能反击一次。巽军高声欢呼,兑国的士兵渐渐露出了担忧之色。
  太阳渐渐西斜,恰如灼热的赤铜圆盘,把周围的天空染得通红。荒芜的古道犹如铁锈铺就。                    
作者有话要说:  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出自屈原《渔父》,大意为:世间清明,我便为官;世事浑浊,便与世沉浮。
  2。熟土:指被炒熟的泥土,其中没有草种和虫子,以保证夯实后道路的质量。

☆、留取丹心

  泉亭王以五千骑兵取下河饶津,擒兑国骠骑将军、御史大夫、随国公文珑。巽国大军在二十日后抵达苍溪,与泉亭王前后夹击取下阆中,而后顺长河直下,欲取金陵。巽君端木怀久闻文珑盛名,命以国公礼护送至巽都云燕。
  一个半月后,文珑至云燕龙原城。仪仗宏大,八匹骏马拉车,饰以红辔、青缰、锦鞯。前有四尺两寸铜裹清道两对,八尺二寸朱漆攒竹竿挑红素绫质令旗,跟着仪刀四对,狮头刀盾十对,剌绿斜皮条弓箭二十副。后面打一对一丈三尺六寸九分的白泽旗,一对一丈二尺五寸的九窍绛引幡,有黑漆戗金画角十二枝,杖鼓二面,金钲二面,铜锣二面,扛鼓二面,小铜角一对,大铜角一对,又有大乐鼓一面,笛四管,头管四管。一路鼓乐吹打,正如国公正统出行的大仪仗。再来又有传教幡、仪鍠氅、紫方伞、红方伞、红销金伞、红绣圆伞、贴金戟氅种种种种不一一细数。
  满街百姓只知是贵人入京,却不知这八骏彩绣马车里坐的是谁,更不知车里的人头戴枷锁,双手脖颈磨破出血,结疤了又磨,早已血肉模糊。
  马车一路行至太极宫外,端木怀下太极宫八十一级台阶相迎,见到文珑下了马车,立刻怒道:“这是谁上的枷!还不撤了!”
  禁卫忙不竭上来撤去铜纽铁枷,端木怀又让传太医。文珑仅抱拳谢过。
  端木怀将文珑请进宣室殿,请太医医治,边说道:“早闻双刃将军之名,听说玙霖在兑官拜御史大夫,辅佐丞相,监察百官,功名卓着。正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一代才俊。朕对卿如高山仰止,今日终得一见。”
  “君上过誉了。”文珑道。
  “并非朕过誉。”端木怀与他谈论诗书史籍,直到日头偏西,又留了文珑用晚膳,而后好好的送去特意收拾出来的乌云洲。
  乌云洲在龙原城东南角,四周有水隔绝,非船不得入。洲上遍植黑菊、黑牡丹等稀奇花卉,远望犹如“乌云”,因而得名。文珑擅水,这孤岛小洲却虽有囚禁之意,却无囚禁之实。
  文珑被囚岛上,时时刻刻处在□□之中,端木怀每隔两三日就会请他出岛,也有时入岛相见。端木怀极爱谈史,不与他论政,也不说劝降之事。文珑也不得不承认,端木怀此人聪明神武,虚怀若谷,大有上古贤君之风范。
  就这样过了有一个来月,端木怀又来岛上与文珑议论,问道:“玙霖觉得朕为人君尚可吗?”
  文珑答道:“君上非常之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实命世才也。”
  端木怀哈哈大笑,“汉高反秦,魏祖篡汉,可见玙霖忠兑之心。只是改朝换代古之有也,汉高未必不如秦皇,魏祖未必不如汉高,更何况天下三分终要归晋,一十六国后有隋唐。”
  “君上所言是极,然则燕王篡位,缑城先生尚不肯归顺。”
  端木怀一笑了之,又与文珑论史,再不说天下归汉的事。
  又一月,端木怀依旧来乌云洲上,与文珑说道:“你我相见已有两月,我一直不解玙霖为何只称‘君上’,不称‘陛下’?”
  “君上乃巽国之君,珑自然如此称呼。然则陛下乃高壁之下,而珑只拜于应天城九龙壁下,不敢错拜。”
  端木怀不再说,与他闲谈了一会儿便去了。
  ——————
  转眼便至鸿嘉十八年的二月,文珑和尉迟晓被困于云燕两处,消息闭塞。却是到了二月十五填仓节这天,突然听闻消息,兑君轩辕舒驾崩。
  事情还得从言节战死说起,这大约也就是月余前的事情。唐瑾率大军攻至金陵城外宁淮堡,言节率军死守金陵前方的最后一处要塞。唐瑾派使者劝降,言节对来使说道:“大好头颅,请泉亭王亲自来取!”
  八日后,宁淮堡破,言节力战而死。
  金陵城中,人人自危。群臣觐见,请轩辕舒出宫移驾,以图东山再起。轩辕舒道:“不群孝年不满四十,一十七岁从朕征战,相与周旋十又二年,有君臣之名,实兄弟之义。今日家国可用之兵,朝廷可用之将,皆为朕而亡。朕独去楚越,遁于江湖,无非苟延残喘,岂有雪恨之时?”又言:“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往往为人囚禁,或为俘献,或辱于阶庭,闭之空谷。朕必不至于此。卿等观之,朕志决矣。” 
  又数日,巽军攻破应天城,却见城中空无一人,唯有轩辕舒立于承乾殿中,他身前软垫木台上插着十数把寒光宝剑,轩辕舒手中握着一把黄金大剑,独自一人与巽军相持三个时辰,无人可以近身。轩辕舒宛若剑神,威风赫赫,勇不可挡!手中的大剑若钝了,就马上从身前抽取一把,力战不殆。然而却终寡不敌众,力尽被戮,一代英主魂归离恨天,享年三十八岁。
  唐瑾入应天城,命人上下检点,以君王礼收敛轩辕舒。奇的是,一番翻检之后,竟没有在应天城中发现一个皇亲贵戚,只有满地身着华服的尸体。唐瑾从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