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至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相柳山原本坐于书房,与对面的计知白一同读书,静等月树神罚的结果。
  但是,在《阿房宫赋》声传万里后,柳山轻叹一声,缓缓起身。
  柳山终究是一位读书人。
  计知白也急忙跟着起立,虽然他心中有一万个不愿,却明白自己必须要站起来。
  “又是一篇传天下。”计知白小声嘀咕。
  柳山缓缓道:“不愧是方镇国,已然看出世家之患。即使外有妖蛮,世家多年的积弊依然难以改正,虽然离穷奢极欲尚有差距,但可说挥霍无度。此文明指秦朝,实指少数世家。”
  计知白心道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蒙家,蒙家在前些年横征暴敛,抢夺各家宝物,可现如今却被迫交出所有赃物,势力龟缩。至于其他世家虽不如蒙家过分,也有许多子弟顽劣骄奢却无人可制。
  计知白道:“他说是‘爱民’,也是警告世家要爱惜寒门子弟,恐怕,也有抱怨众圣世家没有全力救他之意。”
  “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此篇遗憾是有,感慨是有,甚至还有讥讽,但绝无抱怨。”
  “恩师说的是。”
  突然,天空传来纷纷叹息声,少数叹息中竟然带着哭音。
  “不好!”柳山面色大变,伸手从含湖贝中拿出一篇金光灿灿的大儒真文,急忙注入才气,就见大儒真文的金光笼罩整间屋子。
  计知白面色惨白,吃惊地道:“恩……恩师,这可是传说中的异象‘万民哀叹’?”
  柳山沉着脸点点头,却是说不出话来。
  “那……”计知白不敢说下去了,紧张地竖起耳朵。
  原府,刑部左侍郎原肃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忧心忡忡,今日他已经被圈禁,监察院和刑部正在联手彻查,一旦有了结果,就会让他上公堂。
  “早知如此,我就不该把方运送入虎囚狱!哪怕送入普通的监狱,也决不会到这种地步!可惜……咦?《阿房宫赋》?传天下之异象?除了方运,别人绝无可能作出。”
  原肃静静地听着,越听越惋惜,直到万民哀叹的声音响起。
  “完了……”原肃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本能地调动官印、文宝和文胆之力等所有力量来保护自己,但是,一声声叹息却穿过他所有的防护力量,进入他的耳朵,进入他的文宫,进入他的魂魄。
  “唉……你为何投靠左相与宗家,卖景求荣?”
  “唉……你为何把我屈打成招?”
  “唉……你为何……”
  一声声叹息带着质问,犹如一把把利剑直刺原肃的心脏。
  万民哀叹,就是亿万民众指着原肃的脊梁骨喝骂!
  “我错了!方运,我错了!求你宽恕我!我认罪!不要再叹息了……”原肃突然以舌绽春雷大声吼叫。
  原肃乃是翰林,全力使用舌绽春雷能声传千里。
  京城附近千里内所有人都听到原肃的惨叫。
  接着,一声清脆如瓷器摔碎的声音响起。
  书房中,原肃的文胆发出一声脆响,接着头颅砰地一声炸开。
  翰林碎文胆,声传三千里。
  不仅原府书房,学宫外,内阁中,各传出一声翰林文胆破碎声。
  啪……
  啪……
  短短几息的时间,共有三声文胆爆碎的声音出现,声传三千里。
  左相一党折损三员翰林。
  随后,十九道进士文胆碎裂声与五十三道举人文胆碎裂声响起。
  这些人无一例外,或是左相一党,或是康王一党,或是潜伏在景国的他国奸细。
  文胆碎裂者如此多,文胆受损或蒙尘者更多。
  左相府中,计知白咬牙切齿骂道:“方运这个大祸害!临死还拖人下水!”
  柳山缓缓坐回椅子上,心中一片茫然,此番打击太大了,最忠心的党羽中,至少三分之一文胆彻底碎裂,而那些普通党羽中,至少会有一半因此离心!
  若不是身后还有宗圣,他辛苦数十年建立的势力将和当年的阿房宫一样,付之一炬。
  “还好,宗圣还在。还好,他活不长。还好,还好……”
  左相突然感到无比疲乏。


第603章 始作俑者
  京城其他地方文胆碎裂声并不多,但景国学宫、皇宫附近和官员住宅区附近,密密麻麻的文胆碎裂声或轻微开裂声宛如鞭炮齐鸣,震得许多人还以为突然过年了。
  文相姜河川站在圣庙前,喟然一叹。
  “万民哀叹送方运,一人碎裂百人胆。当真国士无双。”
  其余考官静静地站在原地,无不为方运叹息。
  考房中,方运写完《阿房宫赋》后,闭目养神。
  《阿房宫赋》在悬浮许久后,慢慢下落。
  写完词赋,便是经义。
  经义首重破题,可问题是现在只有“秦”之一字,无题可破,还需要自己给自己出题。
  方运仔细思索,脑海浮现无数涉及“秦”的众圣经典。《诗经》中有《秦风》,都是秦国一地的诗歌,其中哪怕没有“秦”字,任何一句也可成为考题。
  《春秋》中涉及秦国历史,随便挑出一句也可成题目,至于其他众圣经典可以入题的语句数不胜数。
  方运眼前只看到无数的文字与语句乱飞,心中毫无头绪,越来越乱,总觉的这一句不错,那一句也可,可细想之下,都不好,一定会有更好的。
  方运这才明白一字题的可怕之处,经义考的都是众圣经典的内容,都是实打实的圣道,哪怕考场的举人文位低下,不能触及圣道核心,可本质上依旧是与圣道相连。
  若是有固定的经义考题,那考生只要思考一个道理,涉及的也只是一条圣道,可现在是一字题,涉及与“秦”有关的所有圣道,都要去一条一条思考,那所耗的精力简直骇人。
  “若是有选择困难症之人参与此次会试,怕是泪洒考房。”
  方运正想着,就见前方有一个举人沮丧地低着头,慢慢向考房外走去。
  方运仔细看了一眼,这人举人服十分新,看来是去年新晋的举人,文胆不固,必然是因为要选题目太多思维混乱,导致追寻圣道之心动摇,引发文胆震动,不得不离开考场。
  方运心中警惕,不再深入思考那些与“秦”相关的考题,而是学科举辅导书籍上的方法,用笔把适合自己的题目一一列出来,转化为文字,用眼观而不是用头脑去思考,最大可能避免思维混乱。
  会试是进士试的第一试,更可能是最后一次考试,方运没有丝毫的马虎,从《诗经》《尚书》《论语》等书籍把适合自己的题目一一列出,足足列了两百三十三道题目。
  “渭阳。”
  “晨风。”
  “黄鸟。”
  “车邻。”
  “秋,筑台于秦。”
  “晋侯及秦伯战于韩。”
  “秦誓。”
  “四饭缺适秦。”
  ……
  等写完两百三十三道题目,方运露出无奈之色,想选一个适合且有信心拿甲等的题目太难了。
  午间时分,一声柔和的钟声响起,方运抬头,就见一个大瓷盘自天而将,瓷盘里有热乎乎的饭菜,这是进士试与举人试不同的地方之一。
  方运吃完午饭,休息片刻,开始慢慢回忆曾经看到的经义辅导类书籍,然后开始慢慢回忆从秦国建国开始一直到秦朝结束的历史。
  会试足有三天,在写完《阿房宫赋》之后还有大半天的时间,方运也不着急,慢慢复习秦史。
  一直到深夜,方运也没有决定写什么,于是干脆上床睡觉。
  临睡前,方运还在犹豫,半梦半醒之际,方运突然想通一件事。
  “既然自题自考,何必去在乎考官意图?书写我应书写之经义即可!”
  方运想通一切,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早,方运吃完早餐,再一次阅读那两百三十三道题目,手持毛笔,划掉一个又一个,但最后还剩三十余题目。
  方运开始第二轮筛选,看到“黄鸟”二字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举人试的时候经义考过《诗经·玄鸟》中的语句。
  《玄鸟》一诗是赞美商朝气象,而《黄鸟》一诗则是讥讽秦国的。
  《诗经·黄鸟》涉及到一个典故,秦穆公临死前,曾与臣子喝酒,喝到酣畅处,便说要与群臣同生共死,而当时秦国三位姓“子车”的大臣答应与秦穆公同生共死。
  这三位大臣是出名的良臣,正是在三人的辅佐下,秦穆公才放弃争霸中原,为秦国向西开疆扩土,为日后的秦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秦穆公死后,三位良臣连同一百七十四人,一起为秦穆公陪葬。
  此事并非是简单的殉葬,无论是秦穆公在玩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戏,还是因为下一任秦康公怕重臣夺权,都导致三位良臣死亡,于是有秦人作诗《黄鸟》,哀悼子车三良臣,抨击秦穆公残暴。
  但是,方运身为现代人,心中想的不仅是殉葬的三位良臣,还想到了那一百七十四人。
  圣元大陆虽然已经不是奴隶制,但仍然有卖身契之类的存在,而且至今有殉葬制度,夫死妻子陪葬,主死仆从陪葬,除了读书人有权不陪葬,几乎没有人可以反抗殉葬制度。
  圣元大陆历史上有许多人反对殉葬制度,许多开明读书人也不再实行殉葬,但殉葬之事时有发生,尤其是为了谋夺亲族家产。
  方运想到这里,心中一颤。
  自己一旦死亡,必然会被封虚圣,那方家就是虚圣家族,哪怕自己没有子嗣,景国皇室也会从他的侄子中选一人继承虚圣家族。
  现在大量的宝物财物都在杨玉环手中,方家人不敢明着害杨玉环,但万一有人见财起意,暗地里用手段逼迫或刺激杨玉环自杀殉葬,这不是方运所愿意看到的。
  但是,葬礼制度乃是“礼”,而殉葬也是“礼”的一环,虽然许多开明的读书人不再实行殉葬,但却没有一个地位很高的人呼吁废除殉葬制度,最多是私下表示,没有形成文章。
  “就算是为了最后一次相助玉环,我也应该呼吁废除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更何况,我本就厌恶这种‘恶礼’!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