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奇瑜可能是昏了头了,居然同意了。他派遣使者,和李自成等人招抚的事务。李自成等人自然是什么要求都答应,只求快点离开车箱峡。陈奇瑜还以为李自成等人走投无路,所以心甘情愿的投降。结果,七月,起义军成功从车箱峡脱围,总兵力还有大约三万六千余人。他们脱出重围以后,立刻反叛,再次肆虐四方。陈奇瑜气得吐血,却又无可奈何。
    被包围的敌人,又逃出生天。继续肆虐四方,这是导致陈奇瑜下狱的最基本原因。同时,这件事情也牵涉到另外一个明末名人,那就是熊文灿。因为招抚的主张,就是他一力支持的。熊文灿有过成功招抚郑芝龙的先例,所以,认为招抚李自成等人,也是可行的。没想到,他被李自成等人,狠狠的摆了一道。后悔也已经晚了。
    今天六更股四字,问要几张月票,不过分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一    千六百多万斤,张准才到手两百万斤,只有成半不到熙兵尔的八成半,主要的大头,都在农户的手上。但是灵山卫的大农庄就不同了。大农庄的收成,大头是在张准这里,小头才是各个屯丁。
    相对于浮山所的丰收而言,山东各地的水稻收成,都不是很好。山东种植水稻的区域,主要是运河两岸,包括充州府、东昌府、济南府等地。由于连续的干旱,地主们又不舍得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兴修水利,改善水稻的种植条件。使得粮食的产量,逐年的降低。粮食的产量不足,导致的后果必然是大量饥具的出现。
    最直接的后果,已经从粮价上已经反映出来了。从十月份开始,张准从江南购买的粮食,每石的价格,已经提高到一两六钱银子,比之前又上升了二钱银子。江南是水稻的主产区,素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严重的影响着天下水稻的价格。那边的粮食价格,出现变化,山东各地的粮食价格,必然更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粮食的价格,飙升到每石二两银子,是完全有可能的。
    每石粮食一两六钱银子,着实是有些割肉的感觉。粮食的消耗太大了,每个人每年,最少也要消耗二石粮食左右。张准的控制区域,目前大约是十万人口。十万人,每人二石粮食,每年就是二十万石粮食,要是全部购买的话,那就是超过三十万两银子。要不是张准是穿越者,有些特别的生财之道,现在可能已经要申请破产了。
    再说,随着战乱的不断扩大小河南全省、南直隶北部、湖广地区的糜烂,粮食的产区,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河南等中原地区,粮食的产量,是相当大的。一旦河南不产粮,天下都要受到影响。就历史的进程而言,南直隶的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等地,也很快就要受到陕西起义军的干扰。张献忠也会杀入湖广,劫掠当地的粮食。届时,江南的粮食,要严重减产。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        事实上,在江南,有些大粮商。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囤积粮食了。这些大粮商,都是资金非常雄厚的,其中不少都是盐商的副业,身家要是没有百万两银子,你都不好意思进入这个市场。他们动辄就投放几十万两的银子,一次性就囤积几十万石甚至上百万石的粮食,大大的拉高粮食的价格。
    崇祯末年,一石粮食卖到四两银子,依然是有价无市,这些大粮商是功不可没。他们赚到的黑心钱。也的确丰厚。但是,他们赚到的钱,自己也没有机会花。随着清军的入关,他们人被杀,家产被抄,可谓是大大的悲剧。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粮商的背景,几乎都是东林党人。崇祯指望这么一群人来解救国难,当真是不知所谓。
    幸好,张准只要继续坚持到明年六月份,冬小麦丰收,就基本不需要进口粮食了。灵山卫的二十个大农庄,最保守的估计,也能产粮五十万石。鳌山城、夏河塞和雄崖所,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任他粮价飞到天上,都和他张准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有了足够的钱粮,首先要做什么?
    当然是扩军备战了。
    枪杆子里冉政权,除了军队小其他神马都是浮云。
    十月二十九,张准正式宣布扩军。
    护卫队,嗯,现在改称虎贲军了,原来是四个不满员的协,现在当然要全部满员。同时,新编第五协。每个协五个小队,每个小队田名士兵,不算军官在内,每个协是劲名士兵。加上军官,超过劝人。五个协的总兵力,超过旧四人。炮兵协还是两个分队,不算军官,总共是  四名士兵,旧门佛郎机火炮。
    第一协继续驻扎雄崖所,指挥官是杨致远。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盯着莱阳方向的动静。在这个方向上,无论是登州府的官兵,还是莱阳周围的闻香教,最近都有频频动作,必须提高警惕。同时,这里也是甄别教子奸细的第一道关口。所有来自莱阳方向的难民,都要在这里接受最基本的查询,然后才可以分配到鳌止。城和浮山城。
    第二协驻扎灵山城,指挥官是郝林勇。
    他们的主要任务,乃是保护灵山城的安全。灵山城的农庄,到明年的六月份,就会大丰收。由于浮山城的水稻丰收刺激,官府可能也会打灵山城的主意。如果他们可以在明年六耳份冬小麦收割之前,成功的拿下灵山城,那张准播种的二十多万亩冬小麦,就要成为官兵的礼物了。
    《三国演义》里面,有不少的战斗,都是因为粮食而发起的。抢粮,常常是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选择在天水附近的粮食成熟之前发动进攻,就是要就地抢粮,免得从后方长途运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到头来被敌人抢走,这种感觉,张准肯定受不了。所以,在灵山城
    ':'
    '  '
第288章 军事大比武
    贺
    因为李自成在车箱峡的诈降小朝廷上下,再也不相信,起义军的投降是有诚意的。陈奇瑜被撤换,被下狱,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原来一力主张招抚的熊文灿,也被锦衣卫监视居住了。陈奇瑜要是下狱,熊文灿大概也逃不过。李自成的一个诈降。导致两个朝廷大员被下狱,其他的朝廷官员,不能不引以为戒。
    同样的,由于车箱峡的变故小山东官府对张准,也是深怀戒备心理。对于反贼,官府基本上形成了上下一致的心理,那就是:杀!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尤其是张准是有前科的。前边才才刚被招安,弄到了鳌山卫指挥全事的头衔,马上转头去攻击灵山城,杀了灵山卫指挥使王健,取而代之。这样的人,山东官府怎每样放心?
    现在,张准控制了鳌山卫和灵山卫,天知道他会不会满足?在控制了两卫的辖地以后,张准是要人有人,有枪有枪,要粮有粮,活动的范围也更加的大了,威胁性也更加的强了。无论是鳌山城附近的即墨县、平度州、胶州等地,直接处在张准的威胁之下。而且,莱阳方向的莱阳、大嵩卫等地,也处在张准的辐射范围之内。只要张准愿意,随时都可以攻略这些地方,据为己有。
    “翻脸是必定的
    张准其实很清楚,自己和官府的蜜月。不会超过三个月。他算不上是躺着也中枪的无辜。事实上,即使没有李自成的关系,官府也不可能相信他,他也同样不可能相信官府。暂时的和平,只是为了将来打得更加激烈而已。
    原因很简单,双方都不想维持现状。
    官府还是希望将张准镇压下去,彻底的消除他这个隐患。放着一头随时出闸的猛虎,枕在自己的身边,你要是能睡得着才怪!何况,这个老虎咬人的时候,还是无声无息的。就算张准没有前科,两个卫指挥使的位置,也让很多官员眼红。撵走张准,用自己的人取而代之,何乐而不为?
    鳌山卫和灵山卫,两个,卫。十个千户所,足可以安排十几个五品以上的武官了。而且,两卫还有这么多的土地,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要是可以通过朝廷出兵,为自己的亲戚好友,谋取私利,那是非常划算的事情。因此,山东各级官府。都在张准的背后,悄悄的咽口水呢。
    而张准,同样希望控制更大的地盘。
    造反是逆水行丹,不进则退。这是一条不归路,走上了,就没有机会回头的。你要是相信官府的招安,那等于是拿自己的小命来开玩笑。小富即安,偏居一隅,都是非常危险的。历史证明,那些获得了短暂的胜利,就停止了扩张步伐小追求享受的造反者,下场都很悲惨。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全部如此。要是自己也有这样的心理,等官兵缓过劲来,一切都完蛋。就算官兵不缓过劲来。日后清军大军入关,自己同样会被推平。
    自己要改变历史的进程,最关键的,还是要阻止清军入关,防止满清王朝统治中原。要是能够将教子全部都消灭掉,那就更好了。相对于腐朽不堪的明军而言,清军才是张准真正的对手。通过田横岛的战斗,张准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教子的战斗力,的确是很强的。在田横岛。他们没有战马,无法发挥骑射优势,战斗力最多只发挥了三四成。要是鞋子有战马,又有上万人,战斗力一定非常的恐怖。
    “女真不过万,过万无人敌
    这句话,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耻子的骑兵,要走上万人小就可以采取很多的战术,如日夜袭扰、分进合击、断绝粮道、伏兵、曼古歹等。只要运用得当,打败十万的明军。那是小事一桩。即使是自己现在将部队拉上去,面对同样数量的软子骑兵,也不敢说必定取胜。教子都是骑兵,就算打不过,也可以逃啊!无论自己是否追击,轮子都处于绝对的主动。
    想要在清军入关之前,积聚到足够和清军抗衡的力量,扩展地盘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地盘越大,资源越多,人口越多,资源整合度越高。要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