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能掀起什么浪花?
    当然,从东江镇调集一些战兵,加强阮大铖的力量,是举手之劳,没有什么为难的地方,温体仁也就照办了。他要兵部给东江镇总兵官沈世奎发一份公文,要求他权力协助阮大铖,剿灭张准。随后,温体仁又下令兵部给山东都司一份公文,要他们也组织力量,配合阮大铖剿灭张准。朝廷对张准的反扑,就随着公文的下发,正式展开了。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弱弱的问一声,还有月票吗?要是没有月票,推荐票也是好的。】V
    '  '
第391章 土改离不开剿匪
    (0391)
    莱州城,张准独自一个人在银杏树的底下沉思。
    他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古老的庭院。庭院的中间,有一棵很大的银杏树,据说是东汉的时候种下去的,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银杏树已经落叶,新蕊还没有长出来,整棵树光秃秃的,无数的枝条,笔直笔直的,好像一把把出鞘的利剑,试图刺穿灰沉沉的天空。
    在银杏树的下面,有一圈的石桌石凳,正好用来歇息。这里,原本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庭院,得知张准要来,他们急忙搬走了。于是,张准雀占鸠巢,将这里当做了临时的住所。为什么是临时的住所?因为他的根,其实还是在鳌山城。鳌山卫才是他的起家之地。
    至于莱州府知府衙门,自然是王铭宇、刘航、刘宝玉他们在那里办公。鳌山卫的位置过于偏僻,不利于行政统筹。因此,虎贲军的内政处理衙门,就从鳌山城搬迁到了莱州城。根据张准的命令,王铭宇被任命为莱州府知府,正式宣布莱州府知府换人。协助他们的,自然是不挂官衔,却是张准老师的高弘图了。
    对于这位赫赫有名的前工部侍郎,王铭宇等人,自然是深感佩服的。和高弘图的学识相比,他们都是刚入私塾的学生。能够得到高弘图的指点,他们都深感荣幸。高弘图不担任任何的官职,却一直留守在知府衙门里面,有什么事情,他们几个都可以随时向高弘图请教,而高弘图也会耐心的指点。
    在攻克了莱州府以后,虎贲军最重要的事务,就是在莱州府五县二州,实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这个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张准能不能在莱州府站稳脚跟,会不会成为和李自成一样的流寇。因此,张准是十分看重的。他在莱州府盯着,就是监察土地改革的进程。
    要是在以前,以王铭宇、刘航他们的能力,要统管好五县二州的土地改革,还真是有点难度。就算勉强推行下来,效果可能也不会很好。好在,有高弘图的指点,他们都开窍了不少,治政的水平,也大大的提升。同时,高弘图出面,相关的压力,大大的减少。而且,他们还有了一群不错的帮手。这些帮手,自然就是被张准列入“黑名单”的那些人了。
    果然,刘广新、田枫、雷原等人,都成功的被高弘图说服,愿意为张准效力。最终,刘广新担任掖县的县令,田枫担任潍县的县令,雷原担任昌邑的县令,璞融生担任高密的县令,胥鑫宇担任即墨的县令,陈烈书担任胶州知州,王东华担任平度州的知州。张准的内政摊子,就这样铺开了。
    按照《均田令》的细则要求,高弘图已经将自身的田产,都划分到每个子侄的头上,每个子侄名下的田产,绝对不超过五十亩。他没有亲生的子嗣,同族的子嗣却是很多的,过继到他膝下的儿子也有好几个。有他以身作则,其他还留在莱州府的大户人家,自然是无奈的效仿了。再不效仿,那只有等着虎贲军举起屠刀了。
    其实,对于这些大户人家来说,一般都有很多的子侄,就算同支的不多,旁支的总不会少。他们想要保留自己的田地,就要将田地分给自己的旁支。这样一来,那些旁支的成员,对张准也是衷心拥护的。没有张准,他们可得不到这么多的田地。
    张准试图用一个月的时间,将土地改革初步推行下去,将田地实实在在的分到每个农民的手上。因为,三月份就是春耕的季节,要是播种水稻的话,现在就要开始整田了。如果是冬小麦,现在也要加强管理,争取有个好收成。同时,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鼓励民众开垦荒地,增加耕地的面积。
    莱州府的土地改革,和鳌山卫、灵山卫有较大的不同。在两卫,张准都是直接没收军官的田地,据为己有,然后再分给军户的。但是在五县二州,则要区别对待。那些逃走的大户人间的田地,当然是没收了。但是,留下来的那些,要是主动满足均田令的要求,将田地分摊到五十亩以下的,则不再没收。因为这个原因,田地的数量,其实是不够的。
    要让每个符合条件的农民,都获得五亩的田地,就要鼓励大家不断的垦荒。要是不需要农田,用林地代替也可以。一亩的田地,可以兑换二十亩的林地。平度州、高密等地,都有大量的林地,张准准备将这些林地也经营起来。因为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材,张准必须很好的利用这些林地,尽量的生产木材。
    在高弘图的指点下,莱州府的各项政务工作,快速的运转起来。
    王铭宇、刘航、刘宝玉、杨立仁、侯山平等人,日夜得到高弘图的指点,也很快的成熟起来。他们本来就是热血青年,从来都不缺乏做事的热情。他们缺乏的,只是知识和眼光。而知识和眼光,高弘图都有。两者集合起来,就是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队伍。
    可以说,现在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在处理政务。以前,不过是几个人在小打小闹罢了。为了加快土地改革的效率,王铭宇、刘航还给所有的州县,都下发了军令状。在三月份到来之前,五县二州,都要全部完成土地改革。
    在银杏树下面的石桌上,摆放着各地送来的文书。主要是关于土地改革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土地改革的情况,还是很顺利的。虎贲军攻占莱州城的时候,并没有遭受太多的抵抗,完全是摧枯拉朽的态势,这给了各地的民众强大的信心。
    在讨奸檄和四项法令的刺激下,莱州府各地的民众,纷纷自发的组织起来,协助虎贲军政权进行土地改革。说真的,莱州府的民众,日子过得真的很惨,大家都不想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每个人都希望早早的将属于自己的田地,尽快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以前,山东连年大旱,加上闻香教的动乱,造成粮食大面积歉收。小麦的亩产量,平均只有两百五十斤左右,有的甚至不足二百斤。但是,他们需要缴纳的赋税,甚至超过每亩二百斤。官府不断的催饷,要是交不上来,就要抓去坐牢。民众们都是苦不堪言。张准的到来,彻底的解开了这道枷锁。
    张准到来莱州府以后,立刻颁布了四项法令,宣布废除原来的所有赋税。树碑告知,每亩地,只征收四十斤的稻谷。民众自然是热烈欢迎。同时,虎贲军打开所有的监狱,将里面欠租的民众都放出来。这些重获生机的民众,成了张准政权的最坚实的支持者。
    同时,张准允诺,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投入大量的银子,帮助民众兴修水利,开挖深井,提高粮食产量。这一项公告,也得到了民众们的感激。莱州府的中部地区,河流纵横,自西向东,有白狼水、潍水、胶水、白河、小沽河、大沽河等河流,即使在最干旱的年份,水源也是不缺的。
    但是,由于水利设施不得力,这些水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起来,造成大量的耕地丢荒。要是兴建足够的水利设施,这些河流的沿岸,至少可以增加一百万亩的田地。以前的整个莱州府,全部的田地面积,也就是三百万亩。换言之,只要修好这些水利设施,莱州府的田地面积,可以增加五成以上,加上开垦的荒地,将超过六百万亩。
    六百万亩的耕地,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天下最富裕的福王,富可敌国,他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接近三十万倾的田地。三十万倾,就是三千万亩。换言之,莱州府的田地,将有可能达到福王府的二成以上。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啊!按照每亩四十斤收税,一年下来的赋税收入,就是二亿四千斤(约127万石)。
    '  '
第392章 杀人抢马,再度扩军!
    (0392)
    然而,马贼们的如意算盘,虎贲军上下都清楚得很,当然不会给他们苟延残喘的机会。张准在平度州的周围,部署了强大的兵力。张准总共安排了六个协的虎贲军,从四面八方对马贼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务必在官兵的大举反扑之前,将马贼的主力打掉。
    按照张准的安排,虎贲军每个协都单独进攻,从不同的方向,向平度州合围,相互之间,又保持密切的联系,形成一张大网。他们要对付的,乃是比较大股的马贼。至于零星的马贼,则交给一个个的狙击小组来对付。
    由于虎贲铳的射程很远,能够在远距离射杀马贼,尤其是经过军事大比武以后,各部队都在苦练对移动目标的射击,因此,部分战士的射击水平相当高。只要是零星的马贼出现,砰的一枪,就能将对方从马背上打下来。
    “砰!”
    “砰!”
    “砰!”
    在平度州周围的空旷地原野上,总能听到零星的枪声。
    随着枪声的响起,总有一个或者几个马贼,从马背上一头栽下来,没有了声息。当马贼被打死以后,旁边的草丛里,总是冒出一个或数个的人影,将无主的战马带走。这些人,都穿着灰色的军装,提着虎贲铳,自然是虎贲军的各个狙击小组了。
    平度州的马贼,并不是拧成一股的,他们有很多的山头。要说马贼山头的数量,要比河南的农民军还多,绝对不止三十六家。这些马贼,人数最多的,不超过两百人。人数最少的,只有几个人。各个不同的马贼团体,活动的区域也是不同的。他们很分散。一般而言,其他地盘的马贼,要是跑到旁边的马贼地盘上撒野,是要发生冲突的。
    面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