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贲军小分队跟上来杀死。一时间,整个五莲山,风声鹤唳,杯弓蛇影,侥幸的马贼,纷繁逃往济南府等地,再也不敢呆在青州府了。
    “厉害”
    “本领”
    “了得”
    说起虎贲军的剿匪本领,所有的民众,都纷繁翘起了大拇指。
    五莲山的匪患,袭扰安东卫有好多年的时间了,以前官兵一直都拿他们没有体例。现在,虎贲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五莲山的匪徒,销声匿迹。这样的战斗力,实在是令人佩服。真不愧是鞑子的敌手啊比官军不知道要强几多倍
    作为救火队队长的刘航,再次来到莒南县。获得准确的数据以后,刘航很快就在安东卫展开了宣传行动。只要是愿意搬家到莒南县的,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十亩的田地,还可以免税三年。这样的待遇,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没有了五莲山响马的威胁,莒南县同样是平安的。于是,陆陆续续的,开始有军户从安东卫搬家到莒南县。
    在刘航的组织下,在虎贲军的呵护下,这些新搬家来的民众,很快就在莒南县开辟了数万亩的耕地,抓紧时间播种冬小麦和花生等作物。另外,红薯、玉米、土豆等作物,也在周围的山地大量的播种。安东卫的工匠,也被组织起来,挖掘水井,兴修水利,建设衡宇。刘航的初步规划,莒南县能居住三万人左右。
    在莒南县的建设过程中,有个小小的插曲,是关于野猪的。由于莒南县野猪跋扈獗,虎贲军在剿灭响马的同时,还大力消灭野猪。以前,一般的火铳,对野猪几乎没有什么伤害力,箭镞的伤害力也很低。猎人们只能是使用陷阱等原始工具捕获野猪,效率很低,致使莒南县的周围,野猪横行。这些三五成群的野猪,大量呈现,摧毁庄稼和农地。一般的响马,遇到这些凶悍的野猪,也不敢正面碰撞。
    可是,虎贲军不合。虎贲铳发射的米尼弹,能够有效的将野猪撂倒在地上。一般来说,只要是打中要害,一枚米尼弹就能够打死一头野猪。要是没打中要害,只要三四枚的米尼弹,同样可以让野猪趴在地上。虎贲铳的射击距离又远,完全可以在野猪做出凶悍的还击前,成功的将野猪杀死。因此,每次虎贲军出动,都要抬回来大量的野猪。
    这么多的野猪肉,虎贲军吃不完,就免费发放给莒南县的新居民,作为日常的肉食,弥补营养。过剩的野猪,还被送回去安东城,让那里的人们也试试鲜。五莲县的两大特产,野猪和响马,在虎贲军的大力冲击下,渐渐的灭绝。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光是九月份,虎贲军就打死了五六百头的野猪。
    穿越来到明朝以后,还没有吃过野猪肉的张准,这次算是完全的吃够了。煎炸烧烤,焖蒸煮炖,什么样的体例都测验考试过了。后世处处都是人,根本不成能有这么多的野猪,这次在五莲山,绝对是开了眼界。除野猪之外,五莲山的其他野生动物,也是很是的丰富,黄猄、狐狸、野山鸡等,成为虎贲军战士的最爱。
    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张准却不克不及不离开莒南县了。因为,九月底,猫眼司送来一份绝密情报。情报是彩虹六号送来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就是鞑子即将策动第三次入寇
    彩虹六号就是马轶,他潜伏在沈阳里面,冒死发出的这份情报,非同小可。马轶在情报里面说,鞑子为了解救登州城的同伙,同时也是为了报复明国,正在密锣紧鼓的规画第三次入寇。最近一个月,沈阳的备战气氛,很是的浓郁。大量的战争物资,还有马牛羊,都从四周向沈阳标的目的汇集。
    在最近这段时间里,鞑子的使者,不竭的往返于沈阳和蒙古各部落。蒙古几大部落的王公,最近都到了沈阳作客。鞑子还同时宣布了好几桩蒙满联姻。皇太极还准备封爵林丹汗的遗孀巴特玛为侧福晋,同时被封爵为侧福晋的还有科尔沁部落的美女海兰珠。科尔沁部落是鞑子重要的盟友,封爵海兰珠,让科尔沁部落和鞑子的关系,更加的紧密。而这个科尔沁部落聚居地,正是每次鞑子入寇的必经之路。
    另外,朝鲜也有人到来沈阳,乃是一个叫做李仃的王爷。这人乃是朝鲜国王李倧的弟弟。他的到来,目的显然是不问可知的,肯定是为了鞑子自身的后方平安。有消息说,朝鲜仆参军可能会帮忙鞑子镇守辽东的某些区域,只是马轶没有证据肯定。
    马轶在情报里提到,鞑子的第三次入寇,规模肯定要比之前的两次更大。之前的两次,鞑子纯粹是为了抢掠。能不克不及抢到,能抢到几多,都没有固定的说法。可是这一次,鞑子的入寇,却是带有复仇的性质。很多奴酋在公开或半公开的场合,都叫嚣着要向明国报复,要将明国的北部都夷为平地,血洗一番。
    根据马轶的估计,鞑子出动的军力,至少在五万人以上。其中,蒙古骑兵的数量,可能会大大的增加。因为,今年鞑子成功的臣服了蒙古部落,给鞑子带来了极大的助力。在林丹汗死了以后,蒙古各部落,和明国的关系都欠好。因此,跟在鞑子的后面,对明国实施报复,也是蒙古骑兵愿意接受的。
    蒙古骑兵的数量大量的增加,意味着在进入明国腹地以后,鞑子可能袭扰的处所更大更多更远。只要有足够的军力掩护侧翼,鞑子骑兵的主力,深入到山东,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届时,整个北直隶,山西的北部,山东的西部,都可能成为战场。马轶推测,鞑子就算不克不及直接找虎贲军厮杀,也极有可能是通过武力,迫使明国朝廷,向张准施加压力。
    虎贲军的气氛,马上紧张起来。
    同时,从江南那边也传来消息,扬州商业协会推迟了。日期改在明年的三月份。孤帆远影碧空尽,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份在扬州召开商业协会,简直是不错的选择。三月份的扬州,乃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节。往来扬州的大商家,可以更加惬意的欣赏扬州的春色。
    然而,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次扬州商业协会的改期,肯定是有缘故的。扬州商业协会推迟的原因,外界不得而知,张准却是很清楚。无非是江南的大商家,对他张准的到来,存在严重的不合罢了。在这种不合消除之前,扬州商业协会还有可能继续推迟。
    不错,张准简直是能兵戈,简直能够给他们平安感。如果鞑子有南下的意头,张准可以将他们盖住,呵护江南的平安。可是,张准的破坏力也很强。张准实行的很多政策,江南的大商家大田主都很是的忌惮。尤其是《均田令》,实在是触犯了太多大户人家的权益。甚至可以说,江南大田主对均田令的忌惮,完全不在鞑子之下。
    江南的豪强田主,土地最多的,有数十万亩。一般的大户人家,都有上万亩的田地。要是田地不跨越万亩,根本都欠好意思跟人说自己广有良田。说的不客气一点,江南根本没有所谓的自耕农,全部都是大田主特色经济。《均田令》一旦在江南推行,这些人必定以最强烈的姿态抵挡。
    这些大田主大力种植经济作物,颇有点庄园经济的性质。好比说,苏州常熟谭晓的经营体例就颇具典型意义。他的经营规模很大,并且获得实际的成功。他雇佣百余名乡民为其劳动,他将部分土地出租,大部分土地雇工经营。
    从他数以万计的土地来看,从垦辟、种植到管理,需要的雇工数量是很多的。谭晓庄田中的大部分产品都是投放市场的,空间利用很是巧妙、合理。可以说,这是一处以商品性生产为目的的、立体化经营的农场。
    又有万历年间的潘允端,在他田庄拥有的一、二千亩土地中,有相当一部分雇工经营。种植的作物品种也是多样,包含稻、麦、豆、菜籽、棉花、蔬菜,以及西瓜、枣、桃、柿、樱桃、桔、李、梅、香圆等果品,木樨、桂花、梅花、牡丹、蔷薇、竹、柏、松、冬青、桧、棕榈等花木。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部分产品投放市场。也是一处典型的大农场式经营。
    这些庄园经济,都是以大量的田地为基础的。面积最少的庄园,都有数千亩,大型的庄园,甚至有上万亩。可以说,这样的庄园经济,其实是江南经济的主导。江南的人们,都已经习惯这样的经济模式,张准要一下子推翻,他们固然不干。
    另外,东林党也是一个很大的掣肘因素。东林党的大部分成员,都拥有大量的田地。好比说,叶向高的家族,拥有良田十几万亩,家产不下百万两白银。张准要是推行均田令,叶向高恐怕是要从坟墓里跳出来和张准拼命的。钱谦益的家族同样如此,同样拥有十数万亩的田地。
    可想而知,张准要在江南推行均田令,难度有多大。明代士大夫和豪强士绅最大的特点,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罔顾国家的利益。只要自身的利益不受到侵犯,投降李自成,投降鞑子,都不成问题。可是,一旦自身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就要起来抵挡。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在大屠杀的背后,其实有着深层的利益冲突。
    东林党开始的时候,还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比较得民心,后来,就完全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漩涡里面,纯粹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为了否决而否决。他们极力怂恿崇祯加饷,将贫苦的苍生逼得民不聊生,火星四起,自己坐拥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的家资,却一毛不拔。
    最终,这些只顾自身利益鼠目寸光的家伙,跟着大明朝一起葬送在鞑子的屠刀之下……嗯,说错了,很多的东林党人,后来都投靠了鞑子。钱谦益就是其中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后世的人说起东林党,那是要臭大街的。要是没有这群垃圾,崇祯也不消吊死在煤山上。
    请神容易送神难,江南的商人和田主,可不想轻易的将张准这只大老虎放进来。张准在黄县堵住了鞑子的西进之路,还将鞑子困在了登州城,江南暂时又变得平安了。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