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绝对不是朝鲜主战派愿意看到的。
    因为,朝鲜的主战派和投降派,最大的特点,就是主战派的手上没有军队,投降派的手上有军队。沈器远和郑泰杰两人,还有鞑子,就是投降派的坚实后盾。相反的,主战派就没有直接掌握军队。汉城周围,以及朝鲜南部的军队,还有水军,都掌握在国王的手上。而准确来说,国王李综目前只是中立派,看风使舵派。
    在这些人的目光里,张准感觉到凤坪君李觉的眼神最是锐利。很显然,这位年轻的王族,一直都没有抛却过重新领军的梦想。可是,他要重新领军,就要获得明国的支持。准确来说,就是获得张准的支持。
    高弘图含笑说道:“金大人没必要担忧。威海卫和仁川港之间,只有两天的水路,大明和朝鲜,原本就是一衣带水,就好像是挨着的邻居,随时都可以提供援助的。”
    这是在化解金五望的攻势,为张准的决定铺平道路。无论张准怎么决定,都能自圆其说。不过,多几几何有些打圆场的意思。威海卫和仁川港,简直只有两天的水路。问题是,军情紧急,两天的水路,能够决定很多事情。没有虎贲军驻守在朝鲜本土,怎么说都有点不太平安的。
    凤坪君李觉的神情,更是有些失望。他垂头端起酒杯,默默痛饮。当全场只有他举杯喝闷酒的时候,自然就显得很是的突兀了。大家都知道他是在无声的抗议,自然不会制止。
    忽然间,张准慢慢的举起右手。
    他有话要说。
    全场马上肃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张准的身上。
    张准冷峻的说道:“只要贵国愿意,虎贲军是可以在朝鲜常驻的”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求月票求推荐票】
    
    '  '
第592章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第592章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0592)
    虎贲军常驻朝鲜?
    所有人都微微一怔,随即寂静一片。
    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分量却很是重。对朝鲜人来说,驻军绝不是一句话就能够决定的。在自己的国土上,驻扎别国的军队,这是很是严肃的事情。几十年前,明国的军队,也没有在朝鲜常驻,都是兵戈的时候才到来,打完仗就离开的。
    朝鲜李氏王朝建立以来,唯一的国外驻军,就是现在驻扎在朝鲜北部铁山的鞑子了。而鞑子的驻军,正是朝鲜人积极寻求明国帮忙的根来源根基因——他们要明国帮忙驱逐鞑子的驻军。可是,总不克不及鞑子的驻军撵走了,又在自己的本土上驻扎明国的军队吧。好吧,明**队和鞑子简直不合,容易接受很多。可是,要是不消驻军,岂不是更好?
    驻军,牵涉到本国的主权问题,牵涉到钱粮的供应,牵涉到两**队的协调,牵涉到两**队联合作战的指挥权……在这样的宴会上提出驻军,朝鲜方面根本无法回答。这样的话题,私底下不商量十天半个月的,连一个基本的头绪都没有。想要商量这样的事情,双方都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谈判团才可以。
    正是因为这样,张准才会抛出这个大礼包,让朝鲜人头痛去。我们虎贲军连驻军都承诺了,其他的事情,就更加不消说了。剩下的事情,就看你们朝鲜如何操作了。他估计,朝鲜方面,没有三个月的时间,肯定无法给出一个初步回答。
    有三个月的时间,他可以回旋的余地就大了很多。有三个月的时间,虎贲军和鞑子的战斗,应该差不多到尾声了。有三个月的时间,薛知蝶的造船厂又要有十八艘的剑牙舰下水。到时候,无论朝鲜是承诺驻军,还是拒绝驻军,虎贲军都进退自如了。
    果然,此言一出,朝鲜方面马上没话说了。李综和金自点、洪翼汉等人飞快的交换一个眼神。显然,此事必须慎重考虑。无论是驻军,还是不驻军,对朝鲜来说,似乎都是麻烦事。驻军,涉及到主权问题,容易授人以柄,遭受攻击。不驻军,又涉及到平安问题,朝鲜的平安无法包管。
    当初,明军进入朝鲜抗击日军,前前后后一打就是好几年,中间又停顿了好几年,认真是将朝鲜人折磨惨了。要是明军直接在朝鲜驻军,这种事情就不会呈现。因为,只要日军一有动作,驻扎朝鲜的明军,就能及时反应,不需要从后方调来。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军情紧急,哪怕只是节省几天的时间,都是很是有用的。
    只有崔鸣吉好像没有听到张准的说话,自顾自的继续说道:“都督大人带来的军力,是不是太少了一点?好像只有六七百人?”
    张准淡然自若的说道:“祖承训的人也不多。”
    崔鸣吉语调尖锐的说道:“祖承训先胜后败,史儒却是一败涂地。”
    高弘图插口说道:“崔大人的意思,是希望我们多来点人?没问题,只要有需要,我们大明有的是人。你要几多,我们来几多。只怕我们来了太多人,崔大人又要不高兴了。”
    这一次,轮到他发飙了。
    比军队的人数?朝鲜和女真全部加起来,还不到明军的两个手指朝鲜军队才几万人,鞑子的军队,撑死也就十几万。明军可是动辄就几十万,上百万的。只有脑残才会和明军比人数。
    崔鸣吉提到的祖承训和史儒,简直很是的尖锐,也很是的阴险,同时又有轻视大明的意思在内。他想借史儒和祖承训的故事冲击张准。当初,日军刚开始进攻朝鲜的时候,朝鲜军队一泻千里,心急火燎的向明国求助。明国朝廷由于不了解敌情,最初只派了一支偏师前往朝鲜。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明朝派辽东游击史儒率骑兵二千出征,副总兵祖承训(即明亡时总兵祖大寿之父)率骑兵三千继后。史儒进到平壤附近,因道路不熟,误中埋伏,适逢大雨,火器也无法阐扬作用,后全军覆没,史儒力战牺牲。
    其后,祖承训率领三千骑兵乘敌不备,攻入平壤,随即陷入巷战,被七百名日军火绳枪手连番伏击,骑兵和火统的威力无法阐扬出来,结果全大大都阵亡,只有祖承训等寥寥几人逃回。
    消息传来,明国朝廷马上好像炸开了锅一样,群情激昂。此时主战派也罢,主和派也罢,纷繁要求明朝出动大军远征朝鲜。最终,李如松率领数万明军浩浩荡荡的进入朝鲜,经过一连串的战斗,将日军揍得鼻青脸肿的,还气死了丰臣秀吉。
    说起这段历史,朝鲜人自然清楚。他们很是明白,汉人一直奉行儒家的中庸之道,讲究以德服人。一般不会主动监犯。可是,要是真的惹到汉人冒火了,下场一定会很惨。日本人最后的下场就很惨。
    张准虎目横扫,缓缓的说道:“我不讳言,大明目前简直是有些困难。古人有云,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只有在危难时刻,才能显出高贵的品质来,我想国与国的交往也是如此。又有古人云,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话音未落,崔鸣吉就以为自己揪住张准的言辞,迫不及待的插口说道:“都督大人的意思,是说我们朝鲜人是狗吗?”
    高弘图冷冷一笑,毫不掩饰的说道:“崔大人敏感了。都督大人屡次强调,大明和朝鲜,乃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既然是邻邦,那自然史宗族同宗,怎么可能是狗呢?崔大人可能是在鞑子的面前某些动作做多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说到骂人不带脏字,又是用汉语表述,在场的哪有人是高弘图这些老官僚的敌手?崔鸣吉马上气得几乎吐血。高弘图等于是就地骂他是狗,他又不克不及辩驳。他总不克不及说自己和鞑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否则,鞑子那边是要不高兴的。
    金五望插口说道:“大明和大金,眼下正在交战,孰胜孰负,现在还欠好说。明国先失抚顺,再失沈阳,再失辽阳,最后连宁远都失去了。明国此刻自顾不暇,只怕无力插手外藩了吧?”
    高弘图淡然自若的说道:“跳梁小丑,不足提矣。若非我明国内部有争斗,有民乱,岂轮到建虏肆虐?你看我们山东军民团结一心,就轻松的让鞑子吃了一个大亏。一旦明国上下团结一心,剿灭鞑子,平定内乱,指日可待。”
    提到内部的争斗,内部的民乱,就是金五望也欠好答话了。因为,他现在和崔鸣吉的立场,是站在鞑子这边的,和国外李综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他如果就这个问题展开的话,可能会被洪翼汉等人攻击。洪翼汉等人一致不吭声,就是冷眼旁观,期待最后发力呢
    事实上,洪翼汉等人不说话,简直是有最后发力的意思。因为,朝鲜内部的情况,和明国可谓是同命相怜。一提到内部的争斗,沈器远和郑泰杰两人的名字,就浮现在所有朝鲜人的脑海里。搞欠好什么时候,这两个家伙,就要起来作乱。一旦他俩策动叛乱,朝鲜的北部,就会完全失去控制。
    崔鸣吉这时候回过神来,不冷不热的说道:“大明内忧外患,只怕支撑不久长了。军队的数量是越打越少,现在大明已经没有什么精兵了吧?”
    好
    高弘图要的就是这句话
    既然李综准备摊牌,那大家都摊开来说吧
    只看到高弘图眼神凌厉,语调铿锵的说道:“在山东,建虏被困住两个贝勒,战死十几个牛录。这般事实,就不需要我再费口舌描述了。我倒要问问崔大人,以你对鞑子的熟悉,鞑子有几多个牛录?而我大明又有几多人口,几多兵员?”
    这番话在质问崔鸣吉的同时,还讽刺崔鸣吉整天去舔鞑子的**。要是他回答了高弘图的问题,就是真的上当了。崔鸣吉固然不会上当,慢条斯理的说道:“高大人须知道,兵贵精不贵多。”
    高弘图微微一笑,如同是看到狐狸失落入陷阱里面的猎人,轻描淡写的说道:“所以,我认为,都督大人带来的六百人,足够了。”
    崔鸣吉马上语塞。
    **
    上当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他人是要他拿自己的话堵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