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金,这些资金不该该被浪费。好像沈员外这样,手上几万两的银子,还是很容易拿出来的。几万两的银子,可以做很多事了,为什么一定要将银子埋在地窖里呢?”
    沈坤山皱眉说道:“银子埋在地窖里,我觉得踏实。”
    张准依然是微微一笑,沉声说道:“踏实是踏实了,却没有体例钱滚钱。国家的钱财,是应该流通起来的。不流通的钱,那不叫钱。沈员外应该将银子拿出来,钱生钱,获取更多的利润。每年种田,最多只有几千两的收入,可是拿来做生意,却有可能赚取几万两,甚至是十几万两的利润,沈员外难道不想测验考试一下吗?”
    沈坤山忧心忡忡的说道:“做生意是会亏本的。”
    张准点颔首,语气肯定的说道:“没错,做生意是要亏本的。可是,这也是我的要义所在。我不希望大家都像沈员外这样,只想抱着家里的坛坛罐罐过日子,只想维持现状,不思进取。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家也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国家是由很很多多的人组成的。要是每个人都好像沈员外这样,原地踏步,不思进取,我们的国家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只有不竭的开拓进取,国家才会强大。因此,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在我的控制区里面,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感,都要奋力的前进。你不前进,就会被淘汰,一分钱都没有”
    在场的士绅,被张准的话微微震住,一时间都没有说话。张准的说话里包含了太多的意思,他们需要一点时间来仔细的琢磨。其实,也是张准自己粗心,他来自后世,眼光见识,固然是这些士绅无法相比的。他一股脑儿的说出来,完全失落臂虑他人是几百年前的老古董,哪里一下子接受得了?
    幸好,张准看那些士绅的脸色,就知道自己说得太空泛了,于是换了话题说道:“我知道,大家都很有钱。他人说我们大明朝,起码有几亿两的白银,都被埋在了地窖里,又或者是藏在了金库里,老死不给动用。我觉得,大家将钱财放着,还不如拿出来做点事情。要是你们不肯意去做,交给他人去做也是可以的。”
    沈坤山直白的说道:“都督大人,你是建议我们将自己的钱财,都放在他人那里?我们怎么可能安心?”
    张准轻轻的点颔首,缓缓的说道:“放在他人那里,你们简直不安心。可是,要是放在钱庄里面呢?”
    沈坤山皱眉说道:“我们不肯意放在钱庄,没平安感。”
    张准不以为然的笑了笑,眼神微微发亮,好像想到了什么,然后轻轻的点颔首,轻描淡写的说道:“要是我开一个钱庄呢?”
    所有士绅的目光,都落在张准的身上。
    你丫的要开钱庄?
    张准其实也是临时起意,想到自己应该搞一个钱庄,将民间的资产都集中起来,为虎贲军的成长,提供资金方面的包管。明朝其实真的不缺银两。根据后世史学家的考证,从万历年间开始,海外就有大量的白银流入国内,白银逐渐的成为市面流通的主要货币。大明朝前前后后积累起来的白银,可能有三亿两以上。
    大明朝尽管没有介入世界规模的海上贸易,可是世界规模的海上贸易获得的利润,却大量的流入明朝。为什么,因为明朝生产的生丝、茶叶、瓷器、药材等货物,都是长盛不衰的。而明国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决定了它会像后世的美国一样,将大部分的钱财,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上。
    好像著名的马尼拉大风帆,其贸易路线的,就是明国,终点也是明国。满载生丝的中国风帆,从月港(在福建漳州附近)解缆,达到南洋的马尼拉,将生丝卖给葡萄牙人。然后葡萄牙人将生丝转移到专业的马尼拉大风帆上,然后沿着太平洋的黑潮航线,一路达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卖给本地的西班牙统治者,然后获取高额的利润。
    由于那时的明国,总体经济实力很强,和任何国家贸易,都是顺差,丝绸、瓷器、茶叶三大件,完全吞并了世界经济贸易的主流,因此,葡萄牙人赚到的白银,最终还是落入了明国人的口袋。可是,遗憾的是,那么多银两,大部分都被埋藏在地窖里,锁在金库里,再也不肯拿出来使用。
    结果,明朝明明不缺银两,可是市场上的银两流通就是不足。朝廷的财务,也很是的匮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好像沈坤山这样的商人,拿到银两以后,都是只进不出的。这样一来,再多的银子,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啊
    在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张准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银行。说起来,张准还真的对经济领域不太精通。可是,银行的作用,他好歹是知道的。好吧,这年头不叫银行,叫钱庄。明朝已经呈现钱庄,只是规模很小,并且局限于通存通兑,只是为了便利商家的行事。所谓的放贷,还没有呈现。
    而张准需要的,恰恰是银行的放贷功能。要是他可以将明国民间那些沉淀下去的银两,都集中到钱庄的手上,然后放贷给需要的人,大力鼓励商业贸易,鼓励海外贸易,生产力将会获得极大的奔腾。莱州府和登州府的成长,最缺乏的是什么?固然是资金了这两地的民间资金,和河间府这些处所比较起来,还是太亏弱了。
    就是张准本人,也是极有好处的。为什么?他也可以贷款来造船啊,扩军备战啊,等以后东征西讨,有足够的缴获以后,再慢慢的归还本息。如果钱庄真的成长起来的话,虎贲军目前的财务瓶颈,是可以获得有效解决的。
    大概是从**月份开始,虎贲军的财务,就有点困难了。精盐、玻璃的收入,仅仅够日常的军费开支,以及大量的造船开支。由于财务方面呈现问题,就连虎贲铳的生产数量,都被张准削减了一些。虎贲军扩军的法度,也放慢了很多。要是有足够的钱财,张准完全可以将所有的营都扩展到满员。可是,不是没钱吗?
    固然,眼前的这些士绅,都是很是守旧的,你想要他们自愿的将钱财掏出来,存到张准开办的钱庄里面,难度很大。这年头,谁也不肯意轻易的将自己兜里的银子,放在他人那里。可是,万事开头难,既然这个设想是好的,就要坚持下去。钱庄这条路子,虎贲军必须开始准备了。
    沉吟片刻,张准缓缓的说道:“虎贲军的钱庄,不是私人兴办的,是虎贲军大都督府下辖的公营机构,是有信誉包管的。只要是虎贲军存在的一天,钱庄就存在一天。各位存在钱庄的银子,随时都可以提取出来,不会少你半两。各位家里的地窖、金库其实不服安,只有虎贲军开办的钱庄,才是最平安的。”
    “另外,根据存入时间的长短,钱庄还会支付一定的利息。好比说,你存入一万两的白银,为期一年,到期以后,我总共给你一万零五百两的白银。那五百两银子,就是利息。你寄存的时间越长,利息率就越高。各位的银子,放在地窖里,放在金库里,除长毛,还能做什么?还要时刻避免强盗和小偷,整天神经兮兮的。”
    这些最基本的银行理论,在做的士绅其实都能听懂。高利贷这个词,其实不是现在才有的,唐代就有了。只不过,放贷的都是私人,都是那些黑心的大商家。专门放贷的机构,暂时还没有。到了明朝,高利贷的成长更是反常。
    京师里面,就有专门放贷的人,专门放贷给需要的官员。明朝的官员,贿赂成风,没有钱,啥事都办不成。为了贿赂上级,很多下级官员,都不吝借贷行贿,以获得一个较好的职位。很多的处所官员,入京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借贷,丰富自己的荷包,以备意外之需。
    你说,通过这样途径上任的官员,在上任以后,除捞钱回本,还有心思做其他事情吗?这也是明朝吏治**的一个重要现象之一。高利贷的利率都是很是吓人的,在短时间内,你要是不克不及尽快的还回去,以后一辈子都得给高利贷打工了。搞欠好,还随时有生命危险。
    借钱需要利息,所有的士绅都知道。可是,存钱居然也有利息,那就新鲜多了。士绅们感兴趣的就是这一点。要是在包管资金平安的前提下,如果只是将钱存入钱庄,什么都不消干,就能获得一定的额外收益,他们是可以考虑的。谁愿意嫌钱多呢?问题是,虎贲军能不克不及包管他们的资金平安?
    张准慢悠悠的说道:“固然,我知道,大家对资金的平安,还是有点顾虑的。不过,没关系,我可以让在座的各位,都成为钱庄的一员,可以随时监督钱庄的银两流动,决不搞暗箱操作。”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诱饵。
    只要银子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流通的,随时可以知道资金的流向,他们的不服安感,自然可以降低很多。要是有什么意外的话,自己也可以随时抽身离开啊
    沈坤山简直有些心动,却又不敢过分的流露出来,以免显得自己无知且贪婪。无知也就罢了,贪婪却很忌讳。他却不知道,张准看中的,就是他们的贪婪。要是他们都没有贪欲,虎贲军钱庄,怎么吸引他们的钱财?沈坤山缓缓的说道:“都督大人的意思,是要我们自己兴办钱庄?”
    张准轻轻的摇摇头,娓娓说道:“不是,是我负责兴办,各位介入和监督。固然,要是各位愿意一起出资的话,我也不会拒绝。钱庄的利润,依照出资额的几多分派。”
    沈坤山看看其他同伴,没有说话。其他的士绅,同样没有说话。张准的建议,事关重大,他们需要私底下仔细的衡量,现在肯定是无法回答的。张准固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说完以后,也不催逼,随便他们自己权衡。他相信,这个诱饵终究会有人上钩的。贪婪是原罪啊
    片刻之后,有人缓缓的说道:“都督大人,只要打败了鞑子,你入主京师,其他一切都维持原样,这不是很好吗?何需要对国家的政策法令,做出这么多的更改呢?”
    张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