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凤翼马上就急坏了,心里大骂温体仁胡说八道。军队都裁撤了,还怎么喝兵血啊?喝兵血的人里面,也有你首辅大人一份。你首辅大人拿的还是最大块的你这不是自己端石头砸自己脚吗?可惜,他又不克不及责怪首辅大人乱说话,只好辩白说道:“皇上息怒,现在军队人数已经减少到了极限,若是继续减少,只怕生变……”
    崇祯气不打一处来,不等对方说完,直接怒声骂道:“极限?你说极限?极限个……二三十万人,都打不过鞑子,虎贲军两三万人,就打败了鞑子,还有个屁的极限”
    他盛怒之下,就要骂脏话,幸好,最终还是吞回去了。不要以为皇帝不会说脏话,皇帝身边的太监,都是从最下层混起来的,什么样的脏话不会?皇帝整天和他们相处,不成避免的会学到。只是限于皇帝的身份,不敢在公开场合骂娘罢了。私底下,崇祯同样会骂脏话的。
    梁廷栋急忙说道:“皇上,虎贲军面对的,只是鞑子的一部分。捷报上说是鞑子的正红旗。据微臣所知,鞑子的正红旗,实力是最弱的,人数也是最少的。虎贲军集中两三万精锐,打败鞑子最弱的一部分,也不是很是出奇。就算换了我军的精锐,同样可以奏捷啊”
    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虎贲军集中全部的精锐,打鞑子最弱的一部分,看起来,简直是顺理成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明军之所以无法胜利,就是每次都面对鞑子最强的那部分,自然无法获胜。崇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脸色也就缓和了一些。
    张凤翼急忙接口说道:“正是。正红旗的旗主阿济格,和多尔衮、多铎是亲兄弟。自从多尔衮、多铎被围困起来以后,阿济格也被黄台吉黑暗使手段,削弱了很多牛录的实际战斗力。若是现在的正红旗和我军相遇,我军集中两三万的精锐,同样可以打败对方。”
    他不说还好,他一说,更是让崇祯生气。为啥?因为张凤翼提到了多尔衮和多铎。他不提还好,他一提,就让崇祯想起,在山东,张准还圈住了两个奴酋。换言之,就是张准已经收拾了三个奴酋了。三个奴酋啊那是什么概念?明国有史以来,打死的唯一一个奴酋,就是野猪皮努尔哈赤,那是袁崇焕的功劳。
    自从袁崇焕以后,明军就再也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战绩。可怜几十万明军,辛苦了十几年,连一个奴酋都没有抓到,虎贲军一出手,就抓到两个奴酋……饶是崇祯脸皮很厚,也有些架不住面红心热。你说这人和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工部尚书傅宗龙急忙说道:“皇上,张准将捷报送来,或许是想从朝廷讨些好处。或许,这人有回心转意的迹象。微臣大胆推测,张准是不是想要重新归附朝廷了?”
    崇祯正要发火,听了傅宗龙的话,脸色立刻缓和下来。张准回心转意?那绝对是好事啊要是他能够贵妇朝廷,更是天大的美事啊这样骁勇的战将,谁不喜欢啊?
    首辅温体仁人称两利,第一厉害是眼神,第二厉害是脑瓜转得快。他立刻觉察到崇祯的喜色,明白傅宗龙的话,感动了崇祯,急忙接口说道:“皇上,微臣也觉得,张准或许是想和朝廷搞好关系了。”
    工部侍郎刘宗周皱眉说道:“微臣看未必,多半是张逆在耍花招。”
    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杨一鹏也说道:“张逆只是送来了捷报,焉能看出他的立场转变?之前的屡屡教训,大家难道忘记了?”
    傅宗龙只想讨崇祯皇帝的欢心,从工部尚书外放一方大员,立刻辩驳说道:“上次黄县大捷,张准不曾主动的送来捷报吧?这次主动的送来捷报,不是改变是什么?”
    这却是实情。上次黄县大捷,张准简直没有跟朝廷说半个字,恍如当朝廷不存在似的。就连鞑子的首级,还是史可法主动去捞回来的。换了他人,拿到这么多鞑子的首级,还不欣喜若狂,屁颠屁颠的主动送来京师啊这次张准在战斗获胜以后,主动的送来捷报,好像简直是进步了很多。
    乔允升拿定主意为张准说话,便插口说道:“上次张逆既不送捷报,也不送首级,这次急巴巴的将捷报送来,或许未来几天,还有首级送来也尚未可知。微臣认为,张逆是在向朝廷抛出橄榄枝,我等应该慎重研讨才是。究竟结果,鞑子势大,要是能借助张逆的力量,逼退鞑子,拱卫京师,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刘宗周自认已经看透了张准的素质,皱眉说道:“吉甫此言差矣,江山易改,赋性难移,微臣觉得张准是断断不会归顺朝廷的。从此逆公布的均田令来看,此逆的野心,绝对不小,危害远在高迎祥等人之上。此次送来捷报,肯定是别有用心。”
    乔允升皱眉说:“启东的意思,是要拒绝张准的好意了?那好,启东说说,你有什么体例对张准?光说不练假把式,那可不可”
    刘宗周固然没有体例对张准,他又不掌管军务,却坚持说道:“微臣坚信,张逆的好意,必定带有不成告人的目的。”
    乔允升毫不掩饰的说道:“刘启东,你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人都是会改变的,或许张准现在已经改变过去的立场了。这是很是难得的机会,朝廷必须迅速的做出决定。机不成失,失不再来啊”
    刘宗周正要辩驳,温体仁已经不耐烦的瞪了两人一眼,沉声说道:“恬静恭请皇上圣裁”
    乔允升和刘宗周才悻悻的闭嘴。
    崇祯的内心,其实也有点七上八下的。温体仁要他圣裁,他根本判决不下来。他固然希望张准是真心依附。虎贲军的战斗力,是人都羡慕。问题是,张准是真心的吗?他是真心的吗?朝廷已经抚慰张准好屡次了,结果,每次都不欢而散。
    崇祯好生为难,想要多点时间仔细的衡量,再做决定,忽然看到有人一直不说话,便随口说道:“户部有什么建议?”
    户部尚书侯恂一直不说话,闻言才慢吞吞的说道:“户部太仓银只有三十万两了……”
    崇祯挥挥手,让侯恂不要说了,又是钱粮……不说钱粮会死吗?我是要你给建议,如何对张准,而不是整天长着一副死人脸,说国库空虚,手上没钱没粮。哪个皇帝愿意整天听这个啊?
    要是以前,崇祯只要挥挥手,侯恂马上就会闭嘴。可是这一次,却有点反常。侯恂居然继续说道:“……微臣认为,哪怕张准只是暂时归附,朝廷也应该接纳。战事结束得越快越好,否则,朝廷需要耗费的钱粮,只会越来越多。刘启东,兵戈是需要钱粮的。打鞑子需要钱粮,打张准需要钱粮,让张准去打鞑子,不需要钱粮。”
    刘宗周马上面色涨红,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欠好说的。他的学问和名声,简直是不错,一般人不敢指责他。可是,侯恂的年纪,要比他大很多,官职也要比他高,是名副其实的前辈中的前辈,他挨了侯恂的训斥,还真是无法辩驳。
    崇祯眼前却是微微一亮,原本纠结的思路,瞬间被侯恂买通了。说一千道一万,归根到底还是钱粮的问题。没错,打鞑子需要钱粮,打张准同样需要钱粮,可是,让张准去打鞑子,不需要钱粮。这样的好事,朝廷有什么理由拒绝?
    沉吟片刻,崇祯果断的说道:“户部言之有理,朕决定,接纳张准的归附。”
    皇帝金口玉言,崇祯既然开口了,其他人固然没有意见。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如何驱使张准去打鞑子了。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到,没有足够的利益,张准是绝对不会出动的。他绝对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可是,朝廷到底有什么工具,可以感动张准呢?
    崇祯目光熠熠,欣慰的说道:“朕决定派人前往董家堡劳军,哪位卿家愿意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开玩笑呢去给张准劳军好处肯定是没有的,搞欠好,连脑袋都保不住。张准那混蛋,据说是杀人不眨眼的。那份杀气腾腾的《讨奸檄》,在场的好几位,都是榜上有名的。自己送上门去,嫌自己死得不敷快吗?
    乔允升见没有人反应,便主动站出来,朗声说道:“皇上,微臣愿意前往。”
    崇祯满意的看着乔允升,赞赏的点颔首,欣然说道:“很好就劳烦乔爱卿了”
    乔允升说道:“微臣大胆问一句,皇上准备用什么劳军?”
    崇祯马上缄默。
    是啊,劳军劳军,顾名思义就是犒劳大军,手上没有点礼物,那可不可啊问题是,朝廷可不肯意出钱,也不肯意出粮。可是,一点礼物都没有,那是劳军吗?万一张准误会,麻烦又大了。哪怕是名义上的,口头上的礼物,那也是必须的。
    乔允升循循善诱的说道:“皇上,以张准的战功,可以封爵……”
    崇祯眉头皱了皱,沉吟着没有说话。
    给张准封爵?封爵不是问题,给他一个伯爵,完全说得过去。问题是,这边才刚刚封了爵,那边张准又立刻起来造反,岂不是拿朝廷的威严来开玩笑?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的面子,还没有廉价到那样的境界。
    刘宗周立刻否决,脸色慎重的说道:“皇上三思,爵位乃是国家利器,轻易不成以授人。”
    乔允升试探着说道:“那……让张准兼管山东军务?”
    刘宗周立刻说道:“否决”
    乔允升转身看着刘宗周,恼怒的说道:“刘启东,你是让我两手空空的前去劳军?朝廷的颜面,还要不要了?你说,你有什么好建议?”
    刘宗周只知道否决,却是没有什么好建议。他只知道,张准的危害很大,决不克不及让他再从这里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利益。给张准爵位,那就是让天下人都认可张准的地位。兼管山东军务,那更是不得了,张准目前掌控两府之地,已经如此了得,要是掌控一省,那岂不是要飞到天上去?
    乔允升怒气冲冲的说道:“皇上,微臣建议,派遣刘启东前往劳军”
    刘宗周马上哑口无言。
    温体仁暗自好笑,嘴角边不经意的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