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天津的这个缺点,对虎贲军来说,不单不是劣势,反而是优势。因为,虎贲军海军的实力,一向都足够强大,有足够的力量戍守渤海湾,不会让仇敌从海上直接攻击天津。因此,虎贲军在天津卫,根本不需要顾忌来自海上的攻击。相反的,利用海军的强大优势,还可以有效的捍卫天津卫的平安。
    虎贲军可以在天津卫持久的驻守下去吗?固然可以。以鞑子的能力,连董家堡都吃不下,还能吃下天津卫?只要鞑子吃不下,朝廷的军队,固然也吃不下。天津卫的城墙,最矮的处所有十五米以上,利用这样的坚城,朝廷的军队就算全部扑上来,虎贲军都夷然不惧的。
    一旦虎贲军在天津卫站稳脚跟,进入京师,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天津卫距离京师,简直是太近了,中间又没有任何的障碍阻隔,只要消灭了明军的主力,虎贲军进入京师,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大人,天津卫有人出来!”
    忽然间,刘芒急仓促的来报。
    “密切观察!”
    张准冷静的说道。
    “大人!是吴三桂!”
    片刻之后,魏大哥前来述说。
    “密切观察!”
    张准依然是冷静的说道。
    他举着千里镜,仔细的搜索着天津卫北门的标的目的,果然看到十几匹快马从城里面出来。前头的一个人,张准依稀可以看出是吴三桂。这个吴三桂的消息,却是灵通,得知自己在天津卫的附近,立刻从城里出来,也算是这家伙有心了。
    其实,对吴三桂,张准始终是有戒心的。这家伙究竟结果是历史上的大汉奸,又滑头得很,还是高起潜的干儿子。咦?为什么不说他是朝廷的人?主要是张准觉得,吴三桂对朝廷的效忠,根本不如他对个人的效忠。好比说,他对高起潜的效忠。
    吴三桂有个很典型的性格,就是谁给他好处,他就跟谁好。现在高起潜是他的义父,他自然是死跟高起潜了。可是,如果哪天高起潜无法给他带来利益了,他可能就要改换门庭了。或许,吴三桂自己,根本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当。事实上,吕布好像也历来没有觉得自己做错过什么。
    不过,张准一点都不担忧吴三桂的陷阱。
    吴三桂想要包抄他”那是不成能的,他只要冲到海边,吴三桂就傻眼了。事实上,张准相信”吴三桂绝对不会做这样的蠢事。这家伙的眼光是狠毒的。张准能感觉到,吴三桂一方面尽力的效忠高起潜,从这个大太监那里获取好处。另外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的维持和虎贲军的关系,情况不妙,十有会主动的投向虎贲军。
    “大人,吴三桂只带了十三人出城来。”
    陆伊典前来述说。
    “请他过来。”
    张准点颔首淡淡的说道。
    吴三桂既然只带了十几个随从出城,显然是没有什么歹意了。不过,张准相信,吴三桂出城来,肯定不但仅是和自己见面那么简单,搞欠好,又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的插手了。
    “哒哒哒*……”
    片刻之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来到张准的面前。
    带头的,正是吴三桂。他今天很寻常的服装,没有穿制服,更没有佩戴盔甲显然事先其实不知道张准就在城外。得知张准的消息以后,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做准备,穿戴燕服就出城来了。从这一点来说,张准还真是找不到任何可以挑剔的处所。
    “都督大人在上,下官吴三桂有礼了。”
    吴三桂规规矩矩的问好。
    “吴三桂,我们又见面了。”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
    “都督大人难得来一趟天津卫下官想要在天津卫为大人接风洗尘,不过城里面难民众多,治安欠好食物也匮乏,实在是拿不出手只好失礼了。以后有机会,下官再给都督大人补上。”
    吴三桂恳切的说道。
    “哦?”
    张准笑了笑,轻轻的哦了一下。
    这个吴三桂,却是会说话,知道自己不会完全信任他,不成能带着几十人就进去天津卫,于是就找了个由头,将此事掩盖过去。他这么一说,倒显得是他的错,而不是张准的小心谨慎。同一件事情,换不合的人说出来,感觉就是不一样啊。
    吴三桂从城里出来拜见自己,礼节却是很是的到位了,再加上这么一番说辞,张准也不克不及不佩服,这家伙的门面功夫简直很到位。就算来自后世的自己,明知道他是个大汉奸,人人得而诛之。可是在这个时候,想要狠起心来对他,也有点困难,伸笑脸人啊。
    张准点颔首,缓缓的说道:“你有心了。”
    吴三桂急忙说道:“这是应该的,应该的。”
    张准挥挥手,让四周的人都退走,才意味深长的说道:“你来见我,是有正经事的吧。”
    吴三桂摇头说道:“没有,没有。*……”
    张准目光熠熠的看着他,缓缓的说道:“真的没有?”
    吴三桂图眼神闪烁,吞吞吐吐的说道:“有人想跟大人……做点生起……做点生意……”
    张准深深的凝视着吴三桂。
    这家伙提到的有人,除高起潜,应该是没有其他人了。在辽东军内部,能指使吴三桂辅佐办私事的,也只有高起潜了。只是做点生意,含义太广泛了,究竟是什么生意呢?高公公身为辽东监军,位高权重,家产丰厚,一般的生意,他还不放在眼里。
    吴三桂感受到张准辣的目光,有点承受不住,目光越发的游离不定,只好低声说道:“……就是…………一些中生意…………”
    张准若无其事的问道:“到底什么生意?”
    吴三桂慢慢的说道:“大人无妨从江南船运一些物资过来,经过天津卫,然后转运北京城*……”
    张准明白过来了。
    高起潜这是要发国难财了。
    因为漕运被截断,现在的北京城,物资欠缺,致使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套用后世一句流行的话,就是京师的人们,此刻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傍边。根据情报,京师目前的物价,至少是以前的五倍以上了。粮食等物资更是涨到了十倍以上。要是没有足够的物资弥补,粮食等价格,还要继续飞涨。
    不过,北京城里面,富贵人家很多他们的银子不会少即使物价上涨,他们也能承受一段时间。高起潜就是要打这些富贵人家的主意。只要崇祯不迁都,只要崇祯不逃亡只要崇祯还在京城,这些富贵人家,就得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哪怕是一斤大米卖到一百文,也必须坚持下去。
    至于坚持不下去的民众,自然会选择逃亡,逃往江南或者是其他处所。京师目前实行的政策是禁绝外人进来,只允许里面的人出去。在京师无法忍受那只有向外逃了。因此,随着物价的飞涨,还会有更多的人逃离京师,逃亡四面八方。
    可是,各位皇亲国戚,勋臣权贵,各位高官肯定是不克不及跑的。他们只有将自己积撰起来的银子,都拿出来,购买食物等物资,维持生活。这样一来,他们手里的金银财贿就要转手了。高起潜就是想要将这些人的金银财贿,都通过合法的手段,捞到自己的手上。
    这个死太监,做生意的脑子却是灵活得很,居然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个赚钱的所在。他怎么不去做生意,偏偏要来带兵呢?他这么一搞简直可以捞到一笔巨款,极大的充分自己的库房。京师的那些大户人家,还是很有家底的只要有体例让他们将家底都吐出来,这笔财富一定会很是的可观。
    在真*实的历史上李自成入京的时候,曾经通过各种手段,敲诈勒索到大量的银子。不过,有关李自成入京,到底搜刮到几多银子,准确的数字始终是个谜。有的说是七千万两,有的说是五千万两,有的说是三千万两,有的说是一千万两。
    张准估计,七千万两多半是不成能的,这个数字太骇人了。五千万两和三千万两的可能性也不大。那时的北京,不成能害藏这么多的白银。一千万两左右,那还差不多。不过,即使是一千万两,这个数字也相当的惊人了。要是可以将十分之一的钱财都转移到他张准的手上,就是一百多万两,他又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沉吟片刻,张准慢悠悠的说道:“我有什么好处?”
    吴三桂不假思索的说道:“三倍江南的价格!”
    从江南将物资,输送到京师,卖出三倍的价钱,这简直是不错了。固然,高起潜开出这样的价格,也是考虑到虎贲军的巨大优势。因为,渤海湾已经被虎贲军完全控制,漕运也被虎贲军截断,这门生意,除虎贲军,他人根本不成能介入的。既然是垄断生意,利润自然高了。
    其实,张准首先想到的,乃是玉米、红薯这些工具。在没有工具吃的时候,玉米、红薯一样是果腹的食物。当京师里面的人饿坏的时候,玉米、红薯一样是美餐啊!张准盘算着,要是将玉米、红薯销售到京师去,这里面的利润,可要比从江南转运粮食大很多了。每石大米要卖到四五两银子,我每石玉米或者红薯,只卖一两或者二两银子,那也是不错的选择啊!现在周一鸣他们的手上,玉米、红薯之类的杂粮,可能会有几百万石吧。每石只卖一两银子,那也是几百万两啊!要是可以卖二两的话,更是发财啊!
    随着青州府、济南府的各地,都大量的栽种玉米、红薯,虎贲军自己的粮食自给自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还会有大量的剩余。利用这些杂粮,赚取大量的钱财,刚好可以让虎贲军获得一笔外快。这些杂粮,虎贲军自己收购的话,一两银子就可以收一千几百斤,转手卖出去,就是几倍的利润。这样的生意,疯子才会拒绝。
    张准现在简直很需要钱。嗯,这是空话,这个世界上,有不需要钱的人吗?可能会有,可是张准一定不包含在内。现在的张准,需要大量的金钱,去成长海军,去建造更多的战舰,去训练更多的骑兵,去扩展更多的步兵,去生产更多的大炮,去建学校,去建医院,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