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等管家消息,不料正好遇到刘璟回来。

她顿时长长松了口气,拍拍胸脯,上下打量他一下,笑盈盈道:“正在担心你出什么事呢!还好,没有断胳膊少腿。”

刘璟感受到了她对自己的关心,心中一股暖意涌来,挠挠头笑着问她,“你回来没有被父亲为难吧?”

陶湛掩口低低声笑道:“没有呢!府中乱成一团,父亲还顾不上我,说不定他还不知道我又回来了。“

“那你父亲在哪里?我想找他商量借用陶府家丁之事。”

走了几步,刘璟又回头问:“你觉得有多大可能?”

陶湛低头想了想,摇摇头,“父亲就在中庭,你可以去和他谈一谈,不过我感觉可能性不大。”

刘璟点点头,快步向中庭走去,陶湛望着他背影走远,心中却在盘算,怎么助刘璟一臂之力。

........

果然不出周凌的担忧,陶胜听了刘璟派家丁助战的请求,半天没有说话,他的府上确实有四百余家丁,个个武艺高强,训练有素,但陶家从来不参与孙、刘两家之争。

原因自然是人人皆知,现在刘璟要求他出家兵参与城池防御,着实让陶胜感到为难,如果被江东知道自己派兵防御,那么陶家将来在江东怎么立足?

可是有些话他又不得不说,“璟公子对陶家的大恩,陶家铭记于心,公子的请求,陶家自然要全力满足,只是陶家也有苦衷,璟公子应该也了解一二,除了派家丁以外,陶家愿全力支持守城。”

陶胜的言外之意就是说,陶家愿出钱出粮,就是不能出人。

刘璟半晌没有吭声,他心中着实有点不高兴,现在已经什么时候了,陶家还在考虑两头靠。

刘璟淡淡道:“既然陶家为难,那我就不勉强了,至于其他支持,暂时还不需要。”

刘璟话音刚落,院子里传来陶烈洪钟般的声音,“谁说陶家不愿出人!”

在两盏灯笼的引导下,陶烈快步走进房间,后面跟着陶湛,陶湛既然已经把心给了刘璟,她自然一心一意替刘璟考虑,她知道父亲十之**不会答应,只有找祖父来才能改变父亲的决定。

陶胜见父亲进屋,吓得连忙站起身,却又看见女儿跟在后面,眼中更是惊讶,她不是已经离开柴桑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陶胜心中乱成一团,千头万绪的事情堆在他眼前,他也暂时顾不上女儿。

“父亲怎么亲自来了?”

陶烈对他冷冷哼了一声,对刘璟抱拳道:“璟公子亲自上门来协商,这个面子陶家一定会给,璟公子请坐!“

刘璟感激地瞥了陶湛一眼,陶老爷子在关键时候赶来,必然是她的通风报信,正好陶湛也向他望来,眼睛里充满了调皮和得意。

几人坐下,陶烈叹息道:“若不是九娘告诉我,我还不知道江东军进攻柴桑了,看来我真是一个坐吃等死的老朽了。”

陶胜听出父亲语气中的不满,连忙解释道:“孩儿也是刚刚得知,只是现在还不到五更,不敢去惊扰父亲休息。”

陶烈没有睬他,又对刘璟道:“我也不隐瞒璟公子,当年我与刘景升及孙文台都达成过默契,无论两家怎么交兵,陶家都保持中立,假如我给了荆州五万石粮食,那也必须给江东五万石,所以这么多年,陶家一直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刘璟点点头,“我理解陶家的难处,所以我也不强求。”

“不!不!”

陶烈连忙摆手,“我刚才说了,璟公子的面子,陶家不能不给,人一定会借给公子,只是要变一个方式。”

不仅刘璟愣住了,连陶胜也不理解父亲的意思,怎么变一个方式法?

陶烈微微一笑,“公子可在柴桑城内竖旗募兵,所有钱粮陶家来出,不仅如此,我会安排三百陶家家丁以募兵方式加入璟公子的队伍,这样就是他们的个人所为,和陶家无关。”

刘璟这才恍然,暗暗佩服陶烈,姜还是老的辣。

.......

刘璟和陶湛离开了房间,房间里只剩下陶烈和陶胜父子二人,陶胜这才忧心忡忡道:“父亲虽然用变通的方法出家兵助刘璟,恐怕此事还是瞒不过江东。”

陶烈冷冷道:“我当然知道瞒不过江东,但瞒不过又怎样,孙权就会因此打击陶家吗?除非他每年的钱粮不想要了,你觉得他会为这点小事和陶家撕破脸皮吗?”

陶胜低头不语,他已经明白父亲的意思了,孙权自会权衡利弊,只要陶家不公开助荆州军,孙权也会睁一眼闭一眼,装作不知这件事。

陶胜叹了口气,“还是父亲思虑深远,孩儿远远不如。”

陶烈看了他一眼,这才语重心长道:“我是刚刚才想通一件事,这次刘表派刘璟来江夏的真正目的,恐怕就是要和黄祖争夺江夏控制权,一旦刘璟成功,那么他将成为江夏之主。”

陶胜沉吟一下道:“父亲,孩儿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有什么话就直说。”

“孩儿觉得,或许刘璟能帮助陶家解决刘琮受伤的危机。”

陶烈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如果一定要选择,我宁可把赌注压在刘璟身上,说实话,我一点也信不过黄祖。”

.........

刘璟从中庭出来,转脚又去了东院,找到了徐庶和十几名手下,尽管天还没有亮,但东院的几乎每一扇窗前都点燃了灯,江东军夜袭柴桑的消息早已传遍东院,使东院内弥漫着一种不安的骚动。

“公子,情况怎么样?”一进院门,徐庶便急着问道。

“我们去房间里说话。”

刘璟快步向房间走去,又把王泰也一并找来,刘璟坐下,喝了一口茶,对两人道:“江东军的偷袭失败,暂时后撤,估计天亮后会继续攻城,这一次我不想置身事外。”

徐庶点点头,“柴桑是江夏门户,若柴桑城破,江夏形势危矣!公子既然受州牧重托,当然不能置身事外,如果有可能,我建议公子把指挥权抓到手上。”

说到这里,徐庶微微笑了起来,“公子不觉得这其实是一次机会吗?”

刘璟若有所思,徐庶总是能在纷乱的局势中,看清问题实质,从而能准确地切在关键之处。

这时,王泰在旁边道:“公子,那我能做什么?”

刘璟收回思绪,对王泰笑道:“你可以替我做两件事,我会写一封信,你立刻让侯五送去阳新县,交给甘宁,其次,我打算在柴桑城竖旗招兵,所需钱粮都由陶家出,你带上弟兄们替我招募私兵曲部。”

第136章夺权

天还没有亮,柴桑城内便响起了一队队士兵奔跑的脚步声,他们手执火把,挨家挨户敲门,动员青壮参与守城。

包括柴桑各个有名望的家族,也在动员各自利益相关的民众参与防御,这无疑比官府的劝说更有用,一时间,柴桑青壮踊跃报名。

在柴桑的南北城门处也各竖起两面大旗,上写‘募兵’二字,这是刘璟在以优厚的待遇,募集他的私兵曲部,所需钱粮皆有陶家负担,所需武器盔甲则由柴桑兵器库出。

柴桑城内早已一片沸腾,每个人都处于一种不安和动荡之中,尤其是青壮男子,要么加入民夫参与守城,要么报名参加璟公子的曲部,相比之下,刘璟给出的待遇明显高于民夫,甚至还过了正规军。

一时间,在南北城门两个募兵处排起了长队,很快便过了两千余人,而刘璟只打算招募一千私兵曲部。

对刘璟而言,这是一次机会,他可以利用江东军进攻柴桑的机会,开始展自己曲部私兵,同时得到陶家在钱粮上的大力支持。

城头上,周凌目光复杂地注视着刘璟招募曲部私兵,他也感觉到了一点不对,按理,刘璟只是来柴桑参加陶家的寿辰,只是一名过客。

但此时,他竟在城内开始招募士兵,那么这场战役结束后,这些私兵曲部又该如何处置?

刘璟还会不会离开柴桑?周凌不由想起黄祖的担忧,他起初还觉得黄祖是杞人忧天,可如今看来,黄祖的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

“将军,应该是军队募兵,怎么变成了璟公子私人募兵?”

一名心腹屯长忧心忡忡道:“我们该不该制止他这种越权行为?”

周凌摇摇头,“等以后再说吧!”

他心事重重,想到了另一件大事。

.........

天渐渐亮了,江东军也做好了进攻的准备,江东军尽管没有携带云梯等重型攻城武器,但并不意味他们就无法攻城,江东军用了一夜的时间,砍伐了数百根高壮笔直的竹子,每根竹木都长达六七丈,远远高于城池。

他们用扎竹筏的方式,扎了三十余只排筏,又用大铁钉将一根根粗壮的木头固定在排筏之上,使双脚能够踩踏攀登,这样便形成了一座座简单的登城竹筏梯。

天边亮起鱼肚白,晨曦青明,一层薄薄的晨雾环绕在柴桑城头,徐盛站在船头之上,凝视着不远处高大坚固的城墙,对方使用了火攻,攻打水城门已经变得不现实。

他决定分两路进攻,一路为主力,直接攻城,另一路辅助,依旧攻打水门,东方不亮西方亮,他相信总有一边能奏效。

“徐将军!”

一名军士飞奔来报,“潘将军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

潘将军便是大将潘璋,他和徐盛职位一样,都官任别部司马,但潘璋是北方人,而徐盛虽也是北方琅琊郡人,但他妻子陆氏却是吴郡本地名门,本土人脉要强于潘璋。

孙权最终便任命徐盛为主将,潘璋为裨将,责令两人拿下柴桑。

徐盛缓缓点头,毅然下令:“传我的命令,擂鼓聚兵!”

‘咚!咚!咚!’

巨大的战鼓声敲响,三千江东士兵迅在漕河边集结,盔甲鲜亮,长矛如林,虽然偷袭失败,但并没有影响到江东军的士气,他们依旧士气高昂,杀气腾腾。

城头上,五百士兵执弓持矛,已严阵以待,除了五百士兵,还有二千余名穿着白衣的民夫,协助军队守城。

周凌手握刀柄,忐忑不安地望着远处的江东军,天色微明,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江东军的情形,尤其看见了数十架攻城筏梯,更令他心情沉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