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将军不必客气。”

刘璟看了一眼蔡瑁,又低声问道:“州牧的情况怎么样?”

“我也不知道,除了蔡家人外,谁也见不到州牧,据说蔡军师拿来一份州牧的命令,也不知是真是假。”

文聘直言不讳,表达了他对蔡瑁的不信任,刘璟笑了笑,没有应和文聘,他倒想看一看,蔡瑁究竟拿来一份什么样的命令?

“各位!”

蔡瑁站起身,提高声音对众人道:“曹军攻占樊城,威胁襄阳,荆州大敌当前,诸位能在荆州危机时刻赶来协商对策,足见大家的诚意,我代表州牧先感谢大家了。”

蔡瑁的最后一句话,让很多人颇不舒服,他蔡瑁凭什么能代表州牧?文聘冷冷道:“蔡军师,我想提醒你一句,曹军已有北撤之意,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商量一下江北防御之事吧!”

“不错,曹军是准备北撤了,不过曹军南下的通道已经打开,他们随时会杀来,更重要是,仅凭我们一军是无法战胜曹军,必须三方协作,要互相配合,防止被曹军各个击破,所以我召集各位来此商议,州牧的意思是将三军合为一军,统一指挥,不知刘皇叔和璟公子以为如何?”

蔡瑁瞥了一眼刘备,又看了看刘璟,脸上笑容依旧,但目光却有点紧张起来,一种掩饰不住的紧张。

刘璟微微一笑,“我没有意见,看皇叔的意思。”

刘备沉吟一下道:“蔡军师能否详细说说,怎么合为一军,怎么统一指挥,还有谁来为统帅,是大家推举,还是别的什么办法?”

“是我说得太简单了!”

蔡瑁呵呵一笑,取出一份命令,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提高声音对众人道:“这是州牧昨晚下的命令,州牧口述,琮公子执笔,并加盖了州牧,命令上说,成立临时大都督军衙,荆州所有军队都受军衙节制,至于首任大都督,州牧命我来出任。”

说到这里,蔡瑁语气缓和一下,又笑道:“我深知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不过既然州牧器重,我也只能尽力而为,还望诸君大力支持!”

大堂里鸦雀无声,虽然谁都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蔡瑁真的要出任三军大都督,大家还是觉得无法接受。

这时,文聘又再次出言,打破了大堂上沉闷的气氛,“下官有一个建议,不知蔡军师能否倾听?”

蔡瑁心中实在恨透了文聘,这个军头处处与自己作对,现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又跳出来破坏,早知道就不叫他前来商议。

尽管蔡瑁对文聘恨得咬牙切齿,但又不得不装出一副谦虚的模样,笑眯眯道:“文将军但说无妨!”

文聘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明说,成立临时大都督军衙我完全赞成,这有利于统一作战,发挥我们兵力优势,但大都督人选,我觉得还有待商榷。”

“我为大都督,你不服吗?”蔡瑁冷冷道。

第253章蔡瑁抢功

“卑职没有说军师不能出任大都督之职,只是大都督一职应该由州牧当众任命,而不应由军师自己宣布,这不免有点……”

“不免有点什么?”

蔡瑁打断了文聘的话,有些恼羞成怒地喝道:“你的意思是我在假传州牧的命令,是这样吗?”

文聘毫不退让,冷冷道:“我没有这样说,这是军师自己说的,我只是想说,军师应该避嫌。”

蔡瑁恼怒万分,指着文聘呵斥道:“你分明就是暗指我蔡瑁假传州牧命令,多年来你一直与我作对,凡事我的提议你都要反对,今天也不例外,文聘!你究竟是何居心?”

旁边蒯越打圆场道:“蔡军师不必动怒,州牧既然有任命,我们自然会支持,文将军也会听从军师调度,不过刘皇叔和璟公子是否同意这个方案,还须和他们两位商量,大敌当前,望蔡军师和文将军以和为贵,不要先乱了自己的阵脚。”

刘璟心中有些诧异,他听出蒯越的语气竟然是有点在帮蔡瑁,这个关键时刻,应该是争锋相对,毫不含糊才对,什么以和为贵,这不就是让文聘接受蔡瑁为大都督吗?

刘璟看了蒯越一眼,想到蒯越刚才对自己说的一席话,似乎他在争夺刘琦失败后,心性便有点转了,开始接受蔡瑁给他的一点小恩小惠,难道蒯越又恢复为亲曹派吗?

刘璟知道历史上,蒯越是亲曹派,劝说刘琮降曹,但自从自己出现后,受各种利益影响,尤其是全力支持刘琦为世子后,蒯越便渐渐转为抗曹一派,但刘琦被刘备夺走后,蒯越的态度又开始转变了。

刘璟本来以为有蒯越在,很多事情不需要自己开口,蒯越会替自己抵挡回去,可现在看来,蒯越态度开始暧昧,已经靠不住了。

刘璟便不再沉默,起身道:“文将军说得不错,此事事关重大,仅凭州牧的一纸命令,难以让人相信,而且州牧长期卧榻,也未必了解情况,不如我提一个方案,我们三军成立一个协调指挥所,可各派一人参与,若须三军配合作战,可由指挥所协调,不知蔡军师和刘皇叔以为如何?”

刘璟态度很明确,就是反对成立军衙,反对设立三军大都督,甚至连去见刘表求证他也反对,他知道刘表很可能会让蔡瑁为大都督,趁机夺自己的军权。

刘备本想由他来牵头,他来出任三军大都督,可看目前的情形,蔡瑁不可能答应了,那么保持**也好,至少他最后还能捞到一点声望。

刘备也点了点头,“我同意璟公子的方案,成立三军协调指挥所。”

蔡瑁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盯着刘璟恶狠狠道:“这是州牧的命令,难道璟公子不再承认州牧为荆州之主吗?”

刘璟也毫不客气,争锋相对道:“我当然承认州牧是荆州之主,但荆州和江夏达成过协议,荆州可以请求江夏军来支援,但不得夺取江夏军指挥权,州牧在协议上的盖了大印,蔡军师也签了字,难道蔡军师现在不承认了吗?”

蔡瑁被刘璟一席话顶得哑口无言,他回头又望向刘备,“皇叔为何不同意?”

刘备淡淡道:“我统帅的是新野军,和荆州无关,至于多出来的军队,是琦公子委托我指挥,如果蔡军师要收回去,那应该去找琦公子,与我无关。”

如果说刘璟的回答是针锋相对,那刘备的回答却是绵里藏针,听着话软,却刺得蔡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浑蛋!”

房间内蔡瑁将茶杯狠狠砸在地上,茶杯迸裂,碎片四溅,他气得破口大骂,“给脸不要脸,把我蔡瑁当猴耍吗?总有一天,他会让他们像狗一样跪在地上求我!”

旁边站着张允和蔡和,还有襄阳太守李圭也坐在一旁,李圭之所以和蔡瑁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也是亲曹派,在刘表后期的派系站队中,他最终选择了刘琮,成为蔡瑁的心腹。

有趣的是,当年刘表处理张允之时,他是积极赞同者和推动者之一,现在他却和张允站在一起,共同为他们自身的派系利益出谋划策。

或者这就是政治,没有没有永远的敌人和盟友,只有不变的利益。

李圭也不劝蔡瑁,他耐心地等待蔡瑁发怒结束,他知道蔡瑁有一肚子火,把火发出来就会冷静下来。

蔡瑁将刘璟和刘备大骂一通,终于慢慢冷静下来,其实他也知道将刘璟和刘备的军队收归自己麾下并不现实,只是刘璟和刘备在这么多人面前打碎了他的期待,使他面子挂不住,恼羞成怒。

“你们说,现在该怎么办?”蔡瑁冷静下来问众人道。

但他目光却注视着李圭,他对张允和蔡和并不感冒,他们二人提不住什么有益的建议,倒是这个李圭,平时闷声不响,其实很有见识。

这次召集众人商议成立军衙便是他一手策划,虽然没有能成功,但那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方案做得很妙,至少他蔡瑁作为召集人的威望出来了。

李圭知道蔡瑁是在问自己,他不慌不忙道:“现在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案,军师可以自己选择。”

“你说,我听着。”

“第一个方案就是冷待,我们按兵不动,任由江夏军和南郡之军北上抗曹,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能保持实力,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后,我们再来取渔翁之利,不利也很明显,这样会损害军师在荆州的名声。”

蔡瑁想了想,却没有急着表态,又问道:“那第二策呢?”

“第二方案就是急攻,趁江夏和南郡两军还没有来得及调动,立刻出兵北上,收复樊城,再令两军一同北上,三军各自为战,看谁最后能击败曹军,这样做可以抢占先机,尤其收复樊城,会令军师在荆州名望大涨,如果宣传得当,这是一步好棋。”

“那不利的方面呢?”

“不利的方面就是我们将成为曹军进攻的重点,最后可能伤亡最重,军师是否承担的起?”

蔡瑁背着手走了几步,他需要权衡利弊,坦率说,他并不考虑第一个方案,那个对他名声影响太大,尤其在他想谋荆州牧之时,荆州的名望是第一重要。

他对第二个方案颇为动心,光复樊城,这确实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战果,正如李圭所言,只要广为宣传,他蔡瑁在荆州的名望将如日中天,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吗?

只是如果被曹军反击,伤亡重大,又有点得不偿失了,这让蔡瑁有点为难。

这时,张允在一旁冷冷道:“曹军反击我们,符合他们的利益吗?”

一句话提醒了蔡瑁,是啊!曹军为什么要反击自己,消灭了亲曹派,对他们自己有什么好处?自己怎么就忘记了这关键的一点。

一念至此,蔡瑁顿时兴奋起来,他立刻对张允道:“机不可失,你可立刻集结军队,在城北渡江,我将亲自去收复樊城!”

。。。。。。。。。

一个时辰后,一万荆州军在襄阳北城外迅速集结,开始陆陆续续登上早已等候在岸边的两百余艘渡船,一艘艘渡船向北岸驶去。

曹军最后一支军队是在天不亮时撤完,樊城的守卫便交给了在樊城招募的五百名青壮民夫,城门关闭,数百民夫战战兢兢地站在城头,远远眺望着江面上出现的数百艘渡船。

他们不知道荆州军到来时,自己会遭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